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金屬玻璃二次弛豫與塑性起源

金屬玻璃二次弛豫與塑性起源

上海大學與香港城市大學研究組合作利用動力學譜發現了普遍存在於金屬玻璃中的二次弛豫,並揭示了其與玻璃合金脆-塑性轉變和塑性起源的關係。國際學術期刊《Materials Today》1以研究論文的形式於2017年6月9日在線發表了這一研究新進展。該項工作是他們於2015年7月在《Nature Communications》2上發表了關於金屬玻璃二次弛豫重要研究成果後,所取得的另一極其重要的進展。上述工作的第一作者是上海大學材料研究所非晶合金研究組王慶博士,通訊作者是香港城市大學先進結構材料研究中心楊勇副教授3和呂堅教授4。

在非晶凝聚態物理和材料科學領域,人們普遍認識到玻璃固體的弛豫譜與其無序結構特徵和形變行為之間存在著本徵聯繫;然而對金屬玻璃而言,該內在關聯關係的建立及其背後的物理本質仍然遠未澄清,這使得人們在深入認識金屬玻璃的結構動態不均性和塑性形變起源時面臨很大的挑戰。

在前期研究金屬玻璃動態弛豫行為中2,他們首先發現一種Ce-La塊體金屬玻璃動態弛豫譜在不同溫區呈現兩個動力學特徵明顯不同的二次弛豫(圖1)。與已報道的金屬玻璃二次弛豫動態力學譜相比較,首次被他們發現的呈現在低溫區的二次弛豫是一種相對快速的低能驅動過程,因而被命名為「快二次弛豫」。其驅動能為約為前期發現的慢二次弛豫驅動能的一半。在最新的工作中,他們則進一步系統研究了不同體系金屬玻璃合金的動態弛豫譜,證實了在玻璃轉變溫度以下,快二次弛豫在金屬玻璃中普遍存在性。人們通常認為具有更高驅動能的慢二次弛豫與金屬玻璃的剪切轉變區(shear transformation zone)和屈服 (yielding)等相關聯,並涉及原子斷鍵過程。而他們發現低能驅動的快二次弛豫則與金屬玻璃的滯彈性(anelasticity)建立相關性。相對而言,這種約束度更高的弛豫過程對局域原子堆垛或動性更為敏感,而隨金屬玻璃結構中原子鍵化學特性變化不明顯(圖2)。

通過比較系統分析不同塑性和脆性金屬玻璃快二次弛豫的動力學特徵,王慶等人發現金屬玻璃的塑性與包含「快二次弛豫」的弛豫譜有很強的相關性 (圖3,4)。進一步,他們通過低溫壓縮實驗證實了完全激活快二次弛豫會誘導多重剪切帶的形成,從而讓金屬玻璃呈現獨特的在低溫區的塑性-脆性轉變(圖5,6)。上述發現不僅有助於理解金屬玻璃動態結構不均勻性,也將有助於完整建立並揭示金屬玻璃弛豫譜與其力學行為,包括滯彈、屈服至穩態塑性流變的相關性的物理本質。

圖1Ce-La塊體金屬玻璃動態弛豫譜在不同溫區呈現兩個動力學特徵明顯不同的二次弛豫

圖2不同金屬玻璃體系的「快二次弛豫」 的激活能對玻璃轉變溫度不敏感

圖3 通過「歸一化」比較發現,脆性金屬玻璃較難激發「快二次弛豫」塑性金屬玻璃較易激發「快二次弛豫」

圖4 脆性金屬玻璃的可動原子團簇較大而動力學不均勻性較弱 而塑性金屬玻璃的可動原子團簇較小而動力學不均勻性較強

圖5 在不同溫度下Ce-基金屬玻璃的壓縮曲線,在低溫區發現壓縮塑性和多重剪切帶。壓縮塑性取值於最大應力開始下降的拐點處 (類似的結果也在Zr基金屬玻璃發現)

圖6 壓縮塑性與「快二次弛豫」的溫度相關性高度關聯

1.Q. Wang, J.J. Liu, Y.F. Ye, T.T. Liu, S. Wang, C.T. Liu, J. Lu,Y. Yang, Universal secondary relaxation and unusual brittle to ductile transition in metallic glasses,Materials Today, (2017) http://dx.doi.org/10.1016/j.mattod.2017.05.007.

2.Q. Wang, S.T. Zhang,Y. Yang, C.T. Liu, Y.D. Dong, J. Lu,Unusual fast secondary relaxation in metallic glass, Nature Communications, 6, 7876, 2015.

楊勇副教授研究組網頁:http://www6.cityu.edu.hk/stfprofile/yonyang.htm

呂堅 教授 研究組網頁:http://www.cityu.edu.hk/vprt/prof-jianlu-bio.htm

本文材料由上海大學與香港城大課題組提供,在此表示感謝。材料牛編輯背逆時光編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材料人 的精彩文章:

基於金屬有機骨架化合物的碳基雙殼層中空納米結構雙效氧-氧活化反應電催化劑及其反應機制
Nature子刊:超快離子導體中的鋰離子輸運原理和設計策略
北京大學Adv.Mater.:具有強近紅外吸收的六環非富勒烯受體用於9.77%效率的半透明有機太陽能電池
Acta Mater.:Ti1-xVxH2固溶態的理論分析
北大馬丁Science:Au/α-MoC高效催化低溫水煤氣變換產氫

TAG:材料人 |

您可能感興趣

玻璃 雕塑
素描靜物之塑料瓶與玻璃瓶
混泥土與玻璃相遇,演繹不一樣的雕塑
玻璃、金屬與混凝土的精準搭配
環保吸管怎麼挑?玻璃、不鏽鋼4種材質優劣一次看
碎玻璃動物雕塑亮晶晶
聚碳酸酯塑料、金屬、玻璃,淺談手機材質的發展
棕綠類玻璃質隕石
金屬玻璃輪番換 後蓋一定要玩出花
狗糧和玻璃渣一起吞
假裝給大家科普下塑料,金屬,玻璃,陶瓷的手機後蓋材質
漢中首座玻璃橋在漢江源落成 帶給你不一樣的體驗
銅與玻璃 枯木與水
超高速激光成功焊接金屬與玻璃,或顛覆汽車玻璃製造工藝
晶瑩剔透的玻璃植物雕塑,每一個都栩栩如生
玻瓶二維照片映射成三維像研究玻璃的逆襲思考
陶罐、玻璃瓶、塑料瓶等詳細講解
適合女人的硬質玉石——冰種、玻璃種翡翠
液晶玻璃基板氣泡缺陷分析與對策
仿「珍珠母」玻璃完勝鋼化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