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談古論晉:乾隆御賜百年店,「浮山燒麥」今何在?

談古論晉:乾隆御賜百年店,「浮山燒麥」今何在?

---史話三晉之浮山篇

燒麥,作為一種傳統名吃,各地均有,但做法不同,口味也不同。因各地由來的不同,叫法也不近相同。有作「捎賣」,取「捎帶著賣」之意,也有作「稍美」,取「邊稍美麗」之意,還有作「燒賣」的,而「燒麥」,則是「頂端蓬鬆束折似麥穗」之意。不管名字如何寫法,製作大致類似,也指的為同一東西。名氣最大的,莫過於北京百年老店「都一處燒麥館」。

山西晉南地區也有傳統名吃燒麥,以浮山燒麥最為出名。與「都一處燒麥館」有著很深的淵源。

山西浮山縣,因相傳帝堯時期洪水泛濫,有山隨水勢高低似乎起伏,猶如浮於水,故得名「浮山」。期間多次易名,曾用「神山」「忠孝」等名,元代時期稱浮山一直到今天。

自古以來是民以食為天,誰也愛吃,但浮山人更會吃。因為這個地方出廚子。

俗話說:「老陰陽,少廚子。」浮山自古出廚子的原因,和自身的地理有很大的關係。

浮山縣本地有民謠是這樣唱的:「南門外豆角黃瓜 北門外杴钁犁耙,東門外官宦人家,西門外豆腐吹打。」「爬上東陣坡就是銀子窩,秀才官員特別多。」

在縣城南門外,有南河流淌,灌溉便利,故而多以種菜衛生。縣城北多平原地帶,土地肥沃,在農耕社會,百姓多以農為本。在東門堯廟山下,多以讀書為主,故而就出現了大量的「官宦人家」。西門外號稱杜老凹十八家,家家豆腐是行家,北西河吹吹又打打。

當時讀書做官後,身份地位有所不同,在飲食文化上的要求就有了提高,應運而生的便是城南之菜,城北之糧,加上城西的豆腐,城外的少年為謀求生計,紛紛進入學廚之路。

浮山民國縣誌載:清代在北京經商知名者高達三百多人,在北京的乾泰居、延年居、萬年居、天瑞居、天風樓、真葫蘆等八大飯館酒肆均為浮山人所開,最聲名煊赫者為「都一處」。1939年在浮山這座小城內飲食業就已經達20多家,遠赴京城從業者光東郭村一村就高達五十多人。

「都一處」是浮山人開的。

浮山城外數十里地有村名溝北里,因東西佔據土嶺端,又名溝北村。溝北村有姚、梁二姓,因地勢又分為上溝北和下溝北。在下溝北有一王姓青年,少年學廚。因在溝北村屬於外姓,為求生計便於乾隆年間遠走京城。

王姓青年名鴻儒,到京城後開了一家燒麥館。因屬於小本生意,勤勤懇懇起早貪黑。

乾隆十七年大年三十,王鴻儒因遠離家鄉,沒有回家過年,獨自守店。反正是住在店裡,乾脆照常營業。加之一條街內其餘店鋪都已歇業,也算得上為人行個方便。

恰好乾隆皇帝從通州微服私訪回京,途徑門前,看到所有店鋪都已關張,獨獨這家小店卻照常營業。於是便踱步入內,叫得酒菜,尤其是那燒麥,更是讓乾隆讚不絕口。

酒足飯飽後,心說如此好吃之燒麥,若想再吃得知道店鋪名號也好再來。於是便問王鴻儒:「此店何名?」王鴻儒看客人氣勢不凡,垂手答道:「小小燒麥小鋪,哪來得名號啊!」乾隆微微一笑,說:「我給你起個名字吧,今晚就你一家店鋪開張,就叫都一處吧!」

忽有一天,有太監排隊送來一塊虎頭匾,上書「都一處」。王鴻儒這才明白原來年三十得那位客人是乾隆皇帝啊。於是將匾高高掛起,將乾隆當時坐過的椅子用黃絹包裹供奉起來。

自此,「都一處」燒麥館生意興隆,一直傳承百年,直至今日。

浮山傳統名吃「燒麥」就這樣在京城名聲大震,傳承百年。

浮山燒麥是以燙麵擀皮,內中裹肉餡上籠蒸熟,有小籠包和鍋貼之特點,皮薄餡大,口感極好而聞名。

目前在山西,尤其在省會太原麵食館,也可以品嘗到燒麥,但是總覺得是不是傳說中的「浮山燒麥」味道會更好?不然緣何北京「都一處」生意興隆百年。

日前有內蒙友人來訪,言語之間大讚山西燒麥以「浮山燒麥」為冠,香飄京城。內蒙友人不屑道:「我大內蒙燒麥乃最正宗之地,且為燒麥之祖!味道當然最為美味,食之再磚茶一壺,神仙也!」相爭數言不分高下,於是乾脆乘車赴浮山縣,品嘗後再作高下。

最後路竟然走錯,繞到了浮山縣南,指著當地人稱之的二峰山向其言道:「此為二峰山,又名龍角山,還有一個名字叫羊角山。但此角不念角,念角(音絕)。為何呢?戰國時期的羊角衰和左伯桃二人結義投奔楚。因風雪交加,左伯桃不忍二人均凍死,便贈衣留食,留言鼓勵羊角衰獨自投奔楚國,一旦壯志得酬,再回來安葬自己。後羊角衰果然功成名就,回來隆重安葬了左伯桃。晚上做夢夢見左伯桃說墓地緊挨荊軻墳,在陰間遭到荊軻的欺負。羊角衰帶兵在左伯桃墓前製作三個桐木偶,然後自盡,這叫二鬼打荊軻,也就捨命陪君子!」

內蒙友人哈哈大笑,這和浮山有啥關係,羊左之墓在山東菏澤。

正色告知:「因感羊左之忠孝,唐代浮山縣曾改名神山縣、忠孝縣,並在山頂東峰建有左伯桃廟,西峰建羊角衰廟,學習羊左之忠孝!」

就在大肆宣講之時,在浮山縣城內都轉了一大圈,也未見有浮山燒麥店。下車向當地人打聽,得知城內竟然並無燒麥店。站在街頭,到處可見「大盤雞」、「火鍋店」.....獨獨沒有浮山燒麥店!

就算不是「都一處」的傳人,浮山燒麥還真是有名無實了。

二人隨便找了間飯館吃了碗餄洛面,味道還可以。只是在內蒙友人的連損帶挖苦下,真是胃口半點都沒有。

哎,為啥「浮山燒麥」名氣這般大,只能聞其名,卻吃不上?「浮山燒麥」今何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乾隆 的精彩文章:

TAG:乾隆 |

您可能感興趣

吳王與孫武討論晉國的政事,孫武順口說了4個預言,結果個個應驗
坑爹!中國負美韓存在理論晉級可能,比賽中卻發現冰壺有問題!
關鍵一役王冰玉終於覺醒!中國戰勝加拿大隊保留理論晉級希望
從祈求流蘇蘭息上場到祈求夢淚上場,AG僅存理論晉級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