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心的牧歌,美麗靈魂——鳳凰好書榜五月榜

心的牧歌,美麗靈魂——鳳凰好書榜五月榜

「我為三個被判死刑的婦女要求減刑。

——她們減了刑:終身苦役。

她們的名字叫馬爾歇、蘇艾丹和拉蒂芙。」

——嚴彬《雨果的一八三九》

文字之美,精神之淵——「鳳凰好書榜」作為鳳凰網唯一一份好書推薦書單,由鳳凰讀書傾心打造,多年來,品質一以貫之,於中國範圍內不斷出版的繁雜新書中,為全球華人讀者甄選更為可信、值得一讀的各中文類好書。

書 單

虛構類

《國王與抒情詩》

作者: 李宏偉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團/中信大方

出版年:2017-5-15

2050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宇文往戶突然辭世,其生前好友根據各種線索調查死因,一個龐大的帝國的秘密浮出水面,人類幾乎有了「永生」的可能。然而,那龐大的秘密,卻不只是「永生」那麼簡單,作為帝國對抗力量的「抒情詩」將在未來扮演極其重要的角色,世界的另一種可能緩緩掀開了一角……

李宏偉:1978年生於四川江油,現居北京。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碩士。參加第三十屆「青春詩會」。獲2014青年作家年度表現獎、徐志摩詩歌獎等獎項。已出版詩集《有關可能生活的十種想像》,長篇小說《平行蝕》、小說集《假時間聚會》,譯有《尤利西斯自述》《致諾拉》等。《國王與抒情詩》是其目前最具實力的長篇小說。

《芳華》

作者: 嚴歌苓

出版社: 人民文學出版社

出版年: 2017-5

從軍經歷伴隨了嚴歌苓整個的青春年華。當她後來成為了一個作家,這段經歷成了她取之不竭的創作源泉。《一個女兵的悄悄話》《雌性的草地》《灰舞鞋》《白麻雀》《愛犬顆勒》,都以部隊生活為題材,但多是以一個作家的客觀視角來為那個時代的軍人塑像。而她*創作的長篇小說《芳華》則具有濃厚的個人自傳色彩,是以*人稱描寫她當年親歷的部隊文工團生活:隱藏在西南部都城的一座舊紅樓里、某部隊文工團的內景中發生的軍版「才子佳人」的故事。

《無處還鄉》

作者:[美] 托馬斯·沃爾夫

出版社: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

譯者:雨凡/嚴文珍

出版年:2017-5

1929年、姨媽芒離世,喬治?韋伯回鄉奔喪。姨媽的去世,使他與故鄉失去最後一絲維繫。不久,處女作《群山之冢》出版,喬治一舉成名。但這部帶有強烈自傳色彩的作品因無意揭示家族真相,喬治陷入親朋各方責難的洪流,再也不能回家。這期間,他逐漸發現,1929年經濟大蕭條陰影下,人們隱藏的的恐懼、脆弱,以及自我欺騙。才是真正的美國悲劇。1936年3月,第二本書出版後,喬治在德國受到熱烈的歡迎,卻也察覺到名利的虛妄、希特勒及其納粹派系的蔓延。在他看來,「希特勒主義」代表著人類向貪婪、強權文化的回歸,而它們從來都是人類的敵人,讓人們無處還鄉,失去自由。

《摩爾人的最後嘆息》

作者:[英] 薩爾曼·魯西迪

出版社:北京燕山出版社

原作名:The Moor s Last Sigh

譯者: 陸大鵬

出版年:2017-5

《摩爾人的最後嘆息》是魯西迪受追殺隱匿七年後的首部作品。這是一部氣勢宏大、文筆 洶湧、內容博雜、閱讀快感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作品,與魯西迪的其他作品不同的是,這是一部深沉的反思之作:關於家國的反思、文化的反思、宗教信仰的反思、階級地位的反思、政治政體政務的反思、藝術與思想的反思、財富與人生的反思、男人和女人的反思、父母與子女的反思……所有的反思都是思考、都是懸念、都是故事。

《步履不停》

作者:[日] 是枝裕和

出版社: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原作名:歩いても、歩いても

譯者:鄭有傑

出版年:2017-5

是枝裕和,日本當代電影大師,被譽為「小津安二郎的接班人」。1962年生人,早稻田大學文藝學科畢業後,加入TV Man Union拍攝紀錄片,關注的題材多具社會關懷及人文主義色彩。1995年執導由宮本輝同名小說改編的《幻之光》,獲得威尼斯電影節新導演及最佳攝影獎。2004年以真實事件改編電影《無人知曉》,14歲的柳樂優彌憑此片榮獲戛納電影節最佳男主角獎。

電影代表作有《步履不停》《幻之光》《無人知曉》《如父如子》《海街日記》等,著有隨筆集《有如走路的速度》等,小說《步履不停》《比海更深》《奇蹟》《如父如子》等。

《丙申故事集》

作者: 弋舟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團/中信·大方

出版年:2017-5

弋舟,1972年生,當代小說家。

已出版多部作品。曾獲多項文學大獎,並有多篇小說入選中國小說排行榜等權威榜單。

《丙申故事集》是其全面上市中的全新作品。另曾出版《劉曉東》《雪人為什麼融化》《我們的踟躕》等多部作品。

在《丙申故事集》中的5個故事,寫的就是這樣不斷與事實的重逢。只有這樣不斷去向更好的自己的努力,才是「自己」。」

《特別能戰鬥》

作者: 石一楓

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藝

出版年:2017-04

石一楓,1979年生於北京,1998年考入北京大學中文系,文學碩士,著有長篇小說《紅旗下的果兒》《戀戀北京》《我妹》等,小說集《世間已無陳金芳》等,《世間已無陳金芳》獲第16屆百花文學獎,《地球之眼》獲第12屆「十月文學獎」和第七屆茅台杯《小說選刊》獎。

《特別能戰鬥》講述:苗秀華是一位精力旺盛、嫉惡如仇的北京大媽。在工廠上班的時候,因為性格原因,她留下了一個特別能戰鬥的名聲。

《大天使昂熱麗克及其他詩》

作者:[法] 喬治·巴塔耶

出版社:四川文藝出版社

副標題:巴塔耶詩全集

原作名:L』Archangélique et autres poèmes

譯者:潘博

出版年:2017-4

喬治·巴塔耶 Georges Bataille(1897-1962),法國評論家、思想家、小說家。他博學多識,思想龐雜,作品涉及哲學、倫理學、神學、文學等一切領域禁區,頗具反叛精神,不經意間常帶給讀者一個獨特的視角,被譽為「後現代的思想策源地之一」。

二十世紀的法國有相當數量的「難以歸類的」知識分子,喬治·巴塔耶正是這樣一位難以歸類的知識分子,他具有跨學科的天分和強力意志。

在1970年出版的《喬治·巴塔耶全集》第1卷中,福柯在序言中為巴塔耶做了蓋棺定論:「人們今天認識到:巴塔耶是他的世紀中*重要的作家之一。」

潘博,男,1983年生於陝西。長期專註於法國現當代詩歌的研究與翻譯,譯有喬治·巴塔耶、勒內·夏爾、瑪格麗特·尤瑟納爾、伊夫·博納富瓦、埃德蒙·雅貝斯、雷蒙·格諾等法國詩人的詩歌,目前為浙江大學世界文學與比較文學研究所博士生,正在撰寫以勒內·夏爾為研究對象的博士論文。

《貝克特全集》(全22冊)

作者:[愛爾蘭] 薩繆爾·貝克特

出版社:湖南文藝出版社

原作名:The Complete Works of Samuel Beckett

譯者:朱雪峰/劉愛英/曹波/龔蓉/海岸/劉麗霞/方頌華/鄒琰/陳俊松/金桔芳/張凌/曾曉陽/郭昌京/阮蓓/姚忠/趙家鶴/謝強/袁曉光/余中先/塗衛群

出版年:2017-4

薩繆爾·巴克利·貝克特(Samuel Barclay Beckett),1906年4月13日生於都柏林南郊的福克斯羅克,1989年12月22日逝於巴黎。僑居法國的愛爾蘭小說家、戲劇家、詩人,同時用英文和法文進行創作,1969年因其作品「以新的小說和戲劇的形式從現代人的窘困中獲得崇高」而榮膺諾貝爾文學獎。

《貝克特全集》(全22冊)是世界上第一套薩繆爾·貝克特作品全集,涵蓋了這位1969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全部的詩歌、小說、戲劇和文藝批評。除了為中國讀者所熟知的《等待戈多》、「長篇小說三部曲」等,貝克特的以下作品被首次翻譯成中文出版:長篇小說處女作《夢中佳人至庸女》(Dream of Fair to middling Women);短篇小說集《徒勞無益》(More Pricks than Kicks);被雪藏了八十個春秋,直到2014年才得以出版的英文小說《回聲之骨》(Echo』s Bones);貝克特唯一的一部文藝評論集《碎片集》(Disjecta);依據2012年最新版《薩繆爾·貝克特詩集》(Collected Poems of Samuel Beckett)譯出的全部英文詩作;貝克特晚年創作的「短篇小說三部曲」《無法繼續》(Nohow On);與《等待戈多》齊名的荒誕派名劇《開心的日子》(Happy Days);以《克拉普的最後一盤錄音帶》(Krapp』s Last Tape)為代表的全部英文短劇;以《所有奇異遠離》(All Strange Away)為代表的全部英文短篇,等等。貝克特同時用英文和法文進行創作,且他的許多作品由他本人從一種語言翻譯成另一種語言,《貝克特全集》(全22冊)選取創作時所用語言的版本作為翻譯底本,力求最大程度還原原作風貌。

《魚王》

作者:[俄] 維克托·阿斯塔菲耶夫

出版社:理想國 |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原作名:Царь-рыба

譯者: 夏仲翼 等

出版年:2017-4

長篇小說《魚王》是阿斯塔菲耶夫最具個性的一部代表作,俄羅斯當代文學的經典。全書由十三個內容相對獨立的「敘事短篇小說」組成,全部圍繞著人與自然的關係,深入細緻地描繪了充滿神秘誘惑的西伯利亞以及生活在那裡的人們,他們關於生活的沉思。荒涼苦寒的自然環境,同時又是大自然盡顯壯美廣袤富饒之地,人類的足跡在其間雖如雪泥鴻爪,卻又帶著生命不息的尊嚴。

維克托·彼得洛維奇·阿斯塔菲耶夫(1924-2001),20世紀下半葉俄羅斯文學代表人物之一。生於西伯利亞克拉斯諾亞爾斯克一個農民家庭,作品多取材於自身經歷,被認為繼承了屠格涅夫、普里什文和巴烏斯托夫斯基的自然文學傳統 , 並創造出將小說、道德思辨和抒情散文熔於一爐的獨特風格。

非虛構類

《書樓覓蹤》

作者: 韋力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年:2017-3

《書樓覓蹤》是古籍收藏大家韋力禮敬先賢之作,超100萬言,暢談古籍收藏的那些奇人、奇書、奇事。四色彩印,配有幾百幅「芷蘭齋」歷年集藏的珍貴古籍圖片,一窺我國古籍概貌。

《弦誦復驪歌》

作者: 岱峻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副標題:教會大學學人往事

出版年:2017-4

作者岱峻將書寫對象聚焦「教會大學學人往事」,展示出20世紀30年代到50年代初期,教會大學的幾度折轉經歷,尤其是一代學人的精神氣質與人世遭際。這其中既包括齊魯大學國學所的顧頡剛、錢穆等著名學者的曲折經歷,也包括許多或顯赫一時或學術影響深遠卻因種種原因被歷史湮沒少為人知的學者(如人類學家李安宅、哲學家羅忠恕等)、以傳教身份來華的海外學者(如農經學家卜凱、金陵大學教授芮陶庵等)、因捲入政治之爭而經歷曲折的媒體人(畢業於燕京大學的「新聞四傑」唐振常、嚴慶澍等)。

岱峻,本名陳代俊,原籍四川資陽,現定居成都。1982年畢業於重慶師大中文系,執業媒體,業餘文學創作,曾獲全國及四川省多項文學獎。20世紀90年代轉入民國學術史及學人研究,著有《發現李庄》《消失的學術城》《民國衣冠》《李濟傳》等。

《可能與現實》

作者: 何兆武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副標題:對歷史學的若干反思

出版年:2017-4

本書是何兆武作品集之一種。何兆武先生畢業於西南聯大,學貫中西,先後在中國社科院歷史所、清華大學從事研究與教學,研究涉及中西文化交流史、西方思想史、歷史哲學等領域,有學術專論數十篇,均卓有創見,先後結集成書;此外還有大量學術隨筆文字。此次經系統整理,將其著述文字編訂成書,分專題五種出版,為其一生學術精華的總結。

《中印涉藏關係史(1904~1914)》

作者: [英] 阿拉斯泰爾·蘭姆(Alastair Lamb)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副標題:——以「麥克馬洪線」問題為中心

原作名:The McMahon Line: A Study in the Relations between India, China and Tibet 1904 to 1914

譯者: 梁俊艷

出版年:2017-4

英國學者阿拉斯泰爾·蘭姆在充分利用各種檔案、通信集、文集、藍皮書和地圖等資料的基礎上,敘述了1904年至1914年的中印涉藏關係史,分析了在此期間中、英兩國採取的對藏政策及其貫徹實施情況,重點研究了西姆拉會議的召開及《西姆拉條約》的簽訂,以及所謂麥克馬洪線的出台過程。本書通過分析清末民初英帝國的外交政策,從中英關係的角度來考察「西藏問題」,駁斥了印度所謂繼承英帝國遺產的論點,對中印邊界衝突等敏感問題展開較為客觀的研究和分析。

《日本新中產階級》

作者:[美] 傅高義

出版社:上海譯文出版社

原作名:Japan s New Middle Class : The Salary Man and His Family in a Tokyo Suburb

譯者: 周曉虹 / 周海燕 / 呂斌

出版年:2017-5

《日本新中產階級》是傅高義的成名之作,其主體研究耗時2年,但傅高義夫婦此後一直堅持研究對象的跟蹤隨訪,研究成果實則跨越30年。傅高義從工作、學校、家庭和社區出發,將新中產階級描述成一種經濟與文化的標杆,對工薪族生活方式的描述豐富而微妙。該書在當時具有高度前瞻性,而此後的不斷修訂則保證了其現實性,堪稱文化人類學的典範。有別於當時傳統的民族志,《日本新中產階級》奠定了此後日本研究的主流方向,近幾十年來關於日本的文化人類學研究幾乎都建立在該書基礎上,直至今日仍是諸多學者理解日本社會的試金石。

《大地上的親人》

作者:黃燈

出版社:台海出版社

副標題:一個農村兒媳眼中的鄉村圖景

出版年:2017-3

2016年春節前夕,一篇名為《一個農村兒媳眼中的鄉村圖景》的文章,以一個農村兒媳的視角,記述了生活在湖北農村的婆家三代人的命運變遷,引發了全國鄉村問題大討論。藉此契機,作者黃燈將十三年來未中斷的鄉村書寫重新結構、寫成此書,詳細記錄了婆家、自己家、外婆家所在的三個村莊家族的人世浮沉。黃燈對自己親人真實、詳盡、深入的記錄和剖析,為國人思考鄉村問題、中國社會問題,提供了寶貴的樣本。

《公民社會與啟蒙精神》

作者:[德] 史傅德/陳樂民

出版社: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出版年:2017-4

本書再版了陳樂民先生晚年的兩本學術隨筆《啟蒙札記》與《對話歐洲——公民社會與啟蒙精神》(與歐洲著名歷史學者史傅德教授的對話錄)。作為國際政治和歐洲學家,在西方文明史中,作者特別關注啟蒙精神怎樣在西歐以及北美萌芽、生長和鋪開,而了解啟蒙精神有助於理解歐洲公民社會的歷史進程,反思中國的啟蒙。同樣,如果沒有中國歷史作參照,有些歐洲歷史的特性便容易忽略。

《美麗靈魂》

作者: [美]埃亞勒·普雷斯

出版社:三輝圖書/中信出版集團

副標題:黑暗中的反抗者

原作名:Beautiful Souls: Saying No, Breaking Ranks and Heeding the Voice of Conscience in Dark Times

譯者: 劉靜雯

出版年:2017-5

在世俗認可的觀念與看似堅實的制度面前,「說不」是一件極需理智的頭腦和道德勇氣的事情。在本書中,記者埃亞勒·普雷斯以多年的觀察、採訪入手,以神經科學、組織行為學和道德心理學的前沿實驗成果為輔助,講述並分析了四個普通人如何為「正義」發聲的故事。

[美]埃亞勒·普雷斯(Eyal Press),記者、作家,以調查型非虛構寫作見稱,曾獲「詹姆斯·阿倫森社會公平新聞獎」,文章多發表於《紐約書評》《紐約時報》《大西洋月刊》等,另著有《絕對信念:我的父親,一座城市,一個正在撕裂美國的社會衝突》(2006)。

《心靈牧歌》

作者: 王漢川 編譯

出版社:三聯書店

副標題:《四福音書》鑒賞大全

譯者:王漢川

出版年:2017-5

本書雖以《四福音書》(《馬太福音》《馬可福音》《路加福音》《約翰福音》)命名,實則包括了有《新約》「歷史書」之稱的《使徒行傳》、「保羅書信」(《羅馬書》《哥林多前書》《哥林多後書》《加拉太書》《以弗所書》《腓立比書》《歌羅西書》《帖撒羅尼迦前書》《帖撒羅尼迦後書》《提摩太前書》《提摩太後書》《提多書》《腓利門書》)、「其他使徒書信」(《希伯來書》《雅各書》《彼得前書》《彼得後書》《約翰一書》《約翰二書》《約翰三書》《猶大書》)和有「預言書」之稱的《啟示錄》,合計二十七部經卷;每部經卷,前有譯者的「概說」,後有經卷文本的譯文,並輔之以詳細的頁下注和獨立成編的「《新約》簡明百科辭典」,以方便讀者閱讀和查找;本書文前配有彩色印刷的「《新約》地圖精選」,書末附有「《新約》百科圖表、地圖、插圖和照片資料」索引,涵蓋了耶穌的生平與神跡,《新約》涉及的度量衡、貨幣單位、植物、動物、人名地名和專有名詞新舊譯名對照表,保羅生平和書信大事年表和主要參考書目等,是一部名副其實的《新約》「百科全書」。

本書分上中下三冊,文前有《新約》彩色地圖23張,書後附贈由德國著名藝術家創作的《聖經插圖》64幅組成的小畫冊。

《東風》

作者:[美] 理查德·沃林

出版社:三輝圖書/中央編譯出版社

副標題:法國知識分子與20世紀60年代的遺產

原作名:The Wind from the East: French Intellectuals,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and the Legacy of the 1960s

譯者:董樹寶

出版年:2017-3

20世紀60年代,社會主義運動在世界範圍內方興未艾。法國最傑出的智識精英受「毛主義」鼓舞,極大地拓展了政治與文化想像。學生、左翼群體、智識精英一起推動了席捲整個法國的「五月風暴」,對當時的局勢與日常生活政治展開批判,意圖通過具有廣泛群眾基礎的社會運動來複興法國的市民和文化生活。

理查德·沃林指出,60年代流行於法國智識精英中的「毛主義熱」與中國現實並無實質關聯。通過回顧60年代法國文化與政治生活,《東風》力圖揭示「毛主義」是如何出人意料地影響了法國的民主政治進程。

編輯 | 李唐

閱讀,讓一切有所不同

歡 迎 關 注

楚塵文化

商務合作請聯繫微信號:aotexin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楚塵文化 的精彩文章:

以色列作家格羅斯曼獲2017國際布克獎
R.S.托馬斯·夢
保羅·策蘭-花冠
只需一瓶礦泉水,15分鐘吃上地道成都火鍋

TAG:楚塵文化 |

您可能感興趣

六本書,邂逅六位民國時代的美麗靈魂
關之琳不介意做小三,網友:軀殼美麗靈魂醜陋
白鷺 三亞的美麗靈魂——濕地公園 紅樹林 稻田竹林 蹁躚舞姿見證三亞生態
他筆下的大地女人繪,畫出了一個個女性的美麗靈魂
韓雪告訴你,冰山公主如何凍住美麗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