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三星 Galaxy S8/S8+評測:或許,這就是「未來手機」該有的樣子

三星 Galaxy S8/S8+評測:或許,這就是「未來手機」該有的樣子

用現在似乎挺流行的「新鮮度」評分,Galaxy S8/S8+ 應該可以輕鬆超過 60 天。

對於關注手機的用戶來說,每年有兩款產品是必看的:第一款是上半年發布的新款三星 Galaxy S,第二款是下半年發布的新款 iPhone。這兩款產品分別代表了 Android 和 iOS 兩大陣營的最高水準,並且往往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未來一段時間整個手機行業的發展方向,今年也不例外。

3 月 29 日,三星在紐約發布新一代的旗艦手機 Galaxy S8/S8+。憑藉獨此一家的「全視曲面屏」、「好到沒朋友」的手感以及足夠旗艦的硬體規格,Galaxy S8/S8+ 在發布之後,不出意料地得到了來自媒體、用戶甚至其它廠商的各種好評。

不過對我來說,最讓我印象深刻的一點是,在使用了 Galaxy S8/S8+ 接近三個月之後,我依然沒有任何「審美疲勞」的感覺,套用現在似乎挺流行的「新鮮度」評分,Galaxy S8/S8+ 應該可以輕鬆超過 60 天。

不像是這個時代的手機

在過去的 3 個月里,除了 Galaxy S8/S8+,我體驗了多款堪稱優秀的新款智能手機,不過每次把 Galaxy S8/S8+ 拿在手裡,依然會有一種「WOW」的感覺。如果用一句話來形容這種感覺的話,那就是 Galaxy S8/S8+ 不像是這個時代的手機。

這種感覺主要源自於兩個方面。

第一是屏佔比。相比上一代產品 Galaxy S7 edge,Galaxy S8/S8 在繼續縮減左右邊框的基礎上,通過使用指紋後置、使用圓角屏幕等方法,大幅度縮小了上下「額頭」的寬度,讓 Galaxy S8/S8+的屏佔比達到了 84%,這幾乎是目前智能手機能達到的最高水準了,主流產品中唯一一款屏佔比能與之媲美這個數字是小米 MIX(註:按照「屏佔比=屏幕顯示區域面積/整機面積」計算,小米 MIX 大約為 84%,基本和 S8/S8 相同)。

如果還不夠直觀的話,大家可以簡單參考 iPhone 7 和 Galaxy S8 的尺寸對比。Galaxy S8 在機身寬度和 iPhone 7 基本相同、長度略長的情況下,居然「塞」了一塊 5.8 英寸的屏幕。即便是考慮到 Galaxy S8 狹長的屏幕比例會導致同尺寸下屏幕尺寸較小,從絕對的顯示面積上看,5.8 英寸(18.5:9)的 Galaxy S8 也差不多和 5.5 英寸(16:9)的 iPhone 7 Plus 相同。在 iPhone 7 的機身中放進 iPhone 7 Plus 的屏幕,這事想想還是挺誇張的。

第二是圓潤的手感。由於採用的是柔性 AMOLED 面板,Galaxy S8/S8+可以在「全面屏」的基礎上,將屏幕做成「雙曲面」設計,再加上前後完全對稱的 3D 曲面玻璃以及幾乎和玻璃之間完美銜接的弧形亮面金屬中框,Galaxy S8/S8+ 拿在手裡就像一塊「絲般順滑」的肥皂。不誇張的說,Galaxy S8/S8+(特別是屏幕更小的 Galaxy S8)是目前市面上握持手感最好的智能手機,沒有之一。

把超高的屏佔比和圓潤的手感結合在一起,讓 Galaxy S8/S8+ 既擁有了小米 MIX 那種視覺上的震撼,又擁有了媲美甚至超越 iPhone 7 的優秀手感。

除此之外,Galaxy S8/S8+ 還保留了上一代 Galaxy S7/S7 edge 產品上的不少優點,包括清脆的按鍵手感,IP68 級防塵防水以及已經逐漸開始變得少見的 3.5 毫米耳機插孔。

值得一提的是,採用驍龍 835 平台的國行 Galaxy S8/S8+ 的音頻 codec 採用了高通最新的 WCD9341,支持硬解碼 DSD 文件,手機的內放水準相比上一代產品有了明顯的進步,達到了手機音頻常規設計(不採用獨立 DAC 和運放)的一流水準。

相比之下,Galaxy S8/S8+ 之後上市的幾乎所有驍龍 835 平台的智能手機,包括小米 6、一加 5、努比亞 Z17、索尼 Xperia XZ Premium,codec 都清一色用的是上一代的 WCD9335,綜合水準比 Galaxy S8/S8+ 上的 WCD9341 有明顯差距。

一個小遺憾

不過 Galaxy S8/S8+ 的工業設計也不是完美的。

由於正面的超高屏佔比,Galaxy S8/S8+ 的正面沒地方容納指紋識別模塊,只能放到後面,並且由於內部堆疊的原因,Galaxy S8/S8+的後置指紋最終被放在後置相機右邊。

放在這裡有兩個問題,第一是位置偏高,單手握持手機時不容易夠到(特別是 Galaxy S8+),第二是由於過於靠近攝像頭,導致使用時手指很容易碰到攝像頭,在攝像頭上沾染油污。在經過了數周的使用後,我依然無法適應這個指紋識別的位置。

好在除了指紋識別,三星還提供了人臉解鎖和虹膜識別兩種解鎖方式。

其中虹膜識別安全度最高,但識別偏慢並且對位置要求嚴格,適合用在加密文件夾等場景,而人臉識別則可以成為指紋識別一個非常好的補充,大多數情況下,只要外界光線沒有很差,Galaxy S8/S8+的人臉識別都可以快速完成解鎖,實在不行的時候,可以再去找背面的指紋識別。

不過話說回來,雖然 Galaxy S8/S8+的「後置指紋 + 前置人臉」的解鎖方式在日常使用中問題不大,但終究還是沒有一個靠譜的前置指紋來得乾淨利索,希望在下半年的 Galaxy Note8 上,三星可以搞定屏下光學指紋的技術問題,或者是提出其他更優秀的生物解鎖方案。

關於屏幕顯示和「誤觸」

過去一兩年里,三星在 Galaxy S/Note 系列上用的頂級 AMOLED 屏幕幾乎一直是手機屏幕的「標杆」,Galaxy S8/S8+ 也是如此。

其中 Galaxy S8 的屏幕尺寸為 5.8 英寸,S8+為 6.2 英寸,均為解析度為 2960 × 1440,ppi 為 570(S8)/529(S8+),屏幕長寬比為 18.5:9,相比常見的 16:9 明顯長了一截。

這種長寬比在 18:9(也就是 2:1)左右的「帶魚屏」也是整個手機屏幕面板行業的發展方向,今年下半年,包括 JDI、天馬在內的多家上游供應商都會大量出貨這種比例的 LCD 屏幕(注意是 LCD),而手機廠商會推出搭載這類屏幕的「全面屏」手機。

當然了,這個「全面屏」是相對而言的。一方面,不是所有採用 18:9 屏幕的手機都可以做到像三星 Galaxy S8/S8+ 甚至 LG G6 那樣;另一方面,由於除了三星之外,其它屏幕供應商用的基本都是無法大範圍彎曲 LCD 面板,因此其它廠商即使是將屏佔比做得很極致,也不太可能做出 Galaxy S8/S8+ 這個樣子。

回到顯示效果上,Galaxy S8/S8+ 在設置中提供了四種屏幕模式,分別是自適應顯示、AMOLED 影院、AMOLED 照片、基本。

在自適應模式下,Galaxy S8/S8+ 的色域最廣,顯示風格是明顯的「冷艷風」,色溫在 7000K 左右,在顯示紅色、橙色等暖色系色彩時,可以明顯感到顏色比正常的更艷(但又沒有像一加 3 等手機那麼誇張)。配合足夠高的 ppi、優秀的屏幕素質,S8/S8+的自適應模式應該可以讓大多數用戶感覺「屏幕效果很好」。在這個模式下,S8/S8+ 還提供了豐富的個性化選項,包括色溫調節、RGB 三色調節甚至是屏幕邊緣的顏色。

至於另外的三種屏幕模式,AMOLED 影院是基於 DCI-P3 色域(這也是很多電視機、電影院採用的色彩標準)、AMOLED 照片是 Adobe RGB 色域,基本是 sRGB 色域。如果你對色彩的準確性有更高的要求,比如說「正經」地在手機上修圖,這幾個模式還是可以派上用處的。

另外,對於雙曲面屏幕來說,由於握持時手掌很容易接觸到屏幕,「誤觸」就成了一個非常麻煩的問題。去年在使用 Galaxy S7 edge 時,我就對「誤觸」深有體會,躺床上刷微博時經常因為「誤觸」而劃不動,打字什麼的就更不用說了。

三星的工程師們自然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並且其實在去年下半年發布的 Galaxy Note7 上,就已經把「誤觸」問題解決地差不多了,當然了,因為某些原因,大部分用戶應該都沒體會到這一點。在今年的 Galaxy S8/S8+上,大家自然也不用擔心「誤觸」的問題。

相機:從 95 分提升到 96 分

除了設計和屏幕,後置相機是另外一個三星的優勢點。特別是在過去的兩代產品 Galaxy S6/S6 edge 和 Galaxy S7/S7 edge 上,三星基本是一年搞一次「大躍進」。不過在今年的 Galaxy S8/S8+ 上,三星並沒有繼續在硬體上大幅前進,而是選擇繼續在 Galaxy S7 edge 的基礎上「打磨」。

從參數上看,Galaxy S8/S8+ 和 Galaxy S7/S7 edge 一模一樣,包括 1200 萬像素、全像素對焦、f/1.7 光圈、光學防抖,以至於一開始我們還以為 Galaxy S8/S8+的相機硬體完全沒升級。不過實際上,Galaxy S8/S8+ 把核心的 sensor 從索尼 IMX260 換成了 IMX333,鏡頭部分也有所改良。

和 Galaxy S7 edge 相比,Galaxy S8/S8+ 主要的改進在動態範圍上,修正了 Galaxy S7/S7 edge 上因為 sensor 的動態範圍不足(和全像素對焦設計有關)導致白天容易出現過曝的問題。

對於三星來說,Galaxy S8/S8+ 這些改進應該是花了很多大力氣的,就像是滿分 100 分的試卷從之前的 95 分提高到 96 分,這 1 分雖然很小,但付出的努力卻要很多。不過對於用戶來說,基本可以認為 Galaxy S8/S8+的後置相機和 Galaxy S7/S7 edge 處於同一水準,在 DxOMark 的得分中,Galaxy S8 的得分也和 Galaxy S7 edge 相同,均為 88 分。

至於實際成像表現,Galaxy S8/S8+ 的表現放在目前的旗艦智能手機中也是妥妥的第一陣營,只是優勢或許不像去年的 Galaxy S7 edge 那樣明顯而已。

以下樣張均使用過三星 Galaxy S8/S8+ 或者 HTC U11(DxOMark 為 90 分)在自動模式下拍攝。

Galaxy S8

HTC U11

Galaxy S8

HTC U11

Galaxy S8

HTC U11

系統、性能、續航

三星 Galaxy S8/S8+ 搭載了基於 Android 7.0 的 Samsung Experience 8.1,整體的感覺更加簡潔,設置菜單更加清晰合理,過渡動畫更加流暢和飽滿。

相比起原生 Android,Samsung Experience 8.1 的改動依然很多,不少變化很難稱得上是「提升」,但這些「定製」在多數時候也不至於帶來困擾。

至於三星專門在側面留了一個實體啟動按鍵的 Bixby 語音助手,目前的功能依舊比較有限,基本就是一個常規的「負一屏」(羅列了鬧鐘、天氣等信息,並且從微博、今日頭條等 app 中抓取了一些新聞鏈接)加上相機 app 中的 Bixby 視野(包括以圖搜圖,拍圖購物等功能)。從這個專門預留且不能分配給其它功能的 Bixby 實體鍵上可以看出,三星對 Bixby 是抱有很大期待的,但目前的完成度還不比較有限,希望三星可以加快中文版 Bixby 的進度。

配置上,國行版 Galaxy S8/S8 採用的是驍龍 835 移動平台(註:新加坡版、韓版用的是 Exynos 8895,港版、美版用的是驍龍 835),存儲為 4GB(LPDDR4) + 64GB(UFS2.1),S8+ 還多了 6GB +128GB 的「皇帝版」可選。

有了驍龍 835 平台的加持,Galaxy S8/S8+ 的系統流暢性有了明顯的進步。即使在長時間使用後,除了微博、微信打開相冊等某些操作有些延遲(可能和系統優化有關),Galaxy S8/S8+ 依舊錶現得足夠流暢,相比去年同期搭載驍龍 820 的 Galaxy S7/S7 edge,Galaxy S8/S8+ 在的表現要強了太多。

至於續航,在默認的「優化」模式(以 1080p+解析度渲染)下,電池容量為 3000 毫安時的 Galaxy S8 基本足夠我一天的使用,但得省著點用,實際續航表現大致介於 iPhone 7 和 iPhone 7 Plus 之間,而電池容量為 3500 毫安時的 Galaxy S8+ 的續航表現要更好一些,重度使用也足夠我撐一整天,如果大家對續航要求高,推薦大屏的 S8+。

當之無愧的 Android 旗艦

三星集團在過去很多年裡在屏幕、相機、存儲晶元、工業設計、供應鏈上積累的眾多優勢,在 Galaxy S8/S8+ 上集中體現了出來了,讓三星移動有能力設計並量產出 Galaxy S8/S8+ 這樣充滿了「未來感」的手機。

雖然從產品上看,Galaxy S8/S8+ 還有些小小的不完美,後置指紋的位置是個問題,充電速度對於 Android 旗艦機來說的確慢了點,Bixby 還需要時間完善,但當你把 Galaxy S8/S8+ 拿在手裡,你很難不去讚美三星在手機形態上的突破。

Galaxy S8/S8+ 是目前 Android 陣營中當之無愧的旗艦,也可能是目前市面上最優秀的智能手機。

對於 Galaxy S8/S8+ 來說,或許唯一需要留意的就是幾個月後發布、預計將會採用 AMOLED「全面屏」的「十周年」iPhone 了。而在之前,在 5000 元檔以上的高端 Android 手機市場,Galaxy S8/S8+ 唯一的對手只有它自己。

本文由極客公園原創

轉載聯繫 wangxue@geekpark.net

GIF/98K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極客公園 的精彩文章:

Google 新推 VR180 視頻格式,讓 VR 製作和觀看更容易
惠普發布了「大師本」新品,我們和其相關負責人聊了聊移動工作站的方方面面
上課啦!三角獸:自動聊天系統的解決方案與技術挑戰
亞馬遜買的不是一家零售商,而是一個客戶

TAG:極客公園 |

您可能感興趣

三星Galaxy S9/S8手機對比評測:有哪些提升?
三星Galaxy S9真機上手,看來我的S8還能再堅持一年!
三星Galaxy S9與Galaxy S8:你該不該升級?
三星Galaxy S8和三星Galaxy S9,兩代提升到底有多少
三星Galaxy S9和S9+,續航能力不如Galaxy S8?
從三星Note 5換到了Galaxy S8+,「全視曲面屏」就是好看!
三星Galaxy S9發布接近2個月,那麼現在入手三星Galaxy S8值得嗎?
提升了哪些?三星年度旗艦Galaxy S9系列對比Galaxy S8手機評測
三星Galaxy S9對比Galaxy S8,有升級也有老毛病,買之前需謹慎
從iPhone 4到6s已經五年了,最後還是換了三星Galaxy S8
三星Galaxy S9+與Galaxy S8+規格參數對比 你會買哪個?
三星Galaxy S8和iPhone 7冰凍測試 一點問題沒有有點讓人驚訝
Galaxy S8以及iPhone X,哪個更值得入手?
三星Galaxy S9/S9+發布,網友:過兩天就能買S8了!
Galaxy S9初步體驗:仍是Android手機標杆 但只是S8升級版
在三星Note8、S8以及iPhone中,我們應該做出怎樣的決策才是最好的
S8:Meiko只要少送幾個!EDG就有把握與KT掰一下手腕
三星S8居然不如vivo的xplay6,這是怎麼一回事?
無鎖版Galaxy S8/S8+推送Android 8.0更新,網友:再也不買國行
LOL-S8:Meiko只要少送幾個!EDG就有把握與KT掰一下手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