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失語的博物館:中國的博物館為何無法與觀眾建立聯繫

失語的博物館:中國的博物館為何無法與觀眾建立聯繫

我最近和加布里埃爾·內爾博士(Dr. Gabriele Neher)參觀了上海的某間博物館。內爾博士是英國諾丁漢大學的藝術專家。我們在東南沿海的浙江寧波諾丁漢大學的中國校區,與英美中三國頂尖藝術機構合作,開了一門針對博物館職員的職業發展課程。

加布(加布里埃爾的昵稱)和我觀看博物館的方式和普通人觀看飛機差不多。多數時候,我們甚至無法好好欣賞正在陳列的展品,因為我們太習慣於關注故事講述、展覽陳設、觀者體驗和標識一類的問題。

這就像當你太關注包裝時,便容易忽視內容。一踏進館門,我們就直奔語音導覽亭,或細逛禮品商店,尋找有創意的商業點子。

這間博物館是上海博物館界的聖地。昏暗的展廳透著股傲慢,館藏大量珍品陳列在密閉的展櫃里。展品旁皆附有標示告知眼前的展品內容——例如:「花瓶,南宋,12世紀」。

這些物件確實都很美。但離開博物館時,加布和我卻不滿意。

我們懷抱著了解中國陶瓷的期待踏進博物館,但我們的大腦接下來卻被極其專業和碎片化的信息輪番轟炸:「鳥紋陶罐,石嶺下型,馬家窯文化,公元前3800年左右」。沒有解釋鳥紋的意義,沒有介紹石嶺下陶器的特點,甚至也沒有指出馬家窯的位置。

「我想知道的是,為什麼我應該關心罐子?!」加布嘆氣,有些惱怒:「為什麼我要關心這些東西?」

她的話有些道理。展覽從頭到尾都沒向我們解釋這些藏品的重要性。

我們離開博物館時,沒能更加了解陶瓷在中國文化中的作用。我們見到的陶罐或許曾被橫衝直撞的軍閥竊走;又或許,舊時它曾用作國內戰爭各派之間重締和平的物件。

倘若事實果真如此,博物館卻保持緘默不語,我們便永遠沒有機會聽到它們的故事。

加布是文藝復興時期藝術的專家,中國歷史的狂熱愛好者,如果像她這樣資歷的人都「半途而廢」了,那麼那些一般的博物館愛好者們(casual museumgoers)還會抱有希望嗎?

在西方,傳統的「博物館」概念源自「Wunderkammer」,其意為珍奇屋。文藝復興時期的藏品由私人「策展」(curated),策展者同時也是珍稀植物或原始藝術品(indigenous artifacts)的藏家。這些藏品被捐給博物館後,就逐漸向公眾開放。

比如漢斯·斯隆爵士和伊莉莎·阿什莫林就曾將各自的收藏捐給了現在的倫敦大英博物館和牛津大學的阿什莫林博物館(Ashmolean Museum)。

規模相當小的私人寶庫演化成了巨大的公共空間,頻繁造訪此處也成了個人和機構的習慣——想想看學校組織的實地考察,以及每年公眾假日的定期參觀等等。

博物館在很大程度上被塑造成了某種意義上的現代教堂。確實,深廣的建築,供人沉思的寧靜空間,離開現實生活的短暫停留,被某些藝術作品激起的超驗感受(the sense of transcendence)——這一切都加深了我們對博物館的神聖印象。

托馬斯·科倫斯(Thomas Krens)是古根海姆基金的前任主席,他講到自己初見畢爾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館時,提及了建築給他帶來的迷醉感。弗蘭克·蓋里所設計的銀色建築形體高聳入雲,他希望能藉此再造13世紀法國農民面對雄偉的沙特爾大教堂時所感到的敬畏。

這些人一輩子也沒見過幾次超過兩層樓的旅館,站在教堂前時,他們目瞪口呆——科倫斯將沙特爾大教堂描述為「拔地而起的巧奪天工」,是「為激起人們宗教情感而精心設計」的建築。

某年聖誕節,我在渥太華的加拿大國家美術館經歷了屬於我的美之迷醉。當時,我正欣賞著珍妮特·卡迪夫( Janet Cardiff)的作品「40聲部贊主歌」 。作品由一組揚聲器構成,放置在重建的里多街教堂內。這漂亮的19世紀教堂曾是某間修道院的一部分,1972年被拆除,80年代末又作為永久展品重建於國家美術館內。

繞著揚聲器走,晶瑩剔透的聲音從中響起,醉人的唱詩班音樂充滿了整個空間,人聲接連迴響在大廳之中,我聽著,感動落淚,旁若無人。對於和我一樣沒有宗教信仰的人來說,這構成了在寺廟或教堂中經驗的「神聖邂逅」(divine encounter)的當代版,是我們在博物館中尋找的「奇蹟」。

當然,不是每座博物館都有能力喚醒類似的宗教體驗,但好的博物館仍能講述喚起公眾好奇心的故事,吸引並鼓勵他們深入探索。

我喜歡把這些博物館比作我最喜愛的高中老師。他會想方設法,通過幽默和個人魅力,讓數學看上去很有意思。

但在中國,我們遇見的更多是「脾氣粗暴的老教師」,他敲打著我們的關節,彷彿在說:「這是我高貴的收藏,特許你看一看。」

抱著這一態度,許多博物館就脫離了觀眾,浪費了寶貴的教育機會,也沒能和一代代人建立深厚的聯繫,讓他們未來一直會走進博物館的大門。

我最近在阿姆斯特丹的荷蘭國立博物館的體驗也說明了這點。當我慵懶地走過展廳時,注意到了一個低調的銀制器皿。大酒器的標識表明,這隻老舊的有柄大杯曾用來喝啤酒。標識繼而講述了荷蘭酒文化中的趣事。

我腦中的眼睛看見的是「權力的遊戲」一般歡騰的場景,而不是歷史事實。重要的是,它讓我沉浸在了中世紀的荷蘭,這種浸沒感是我在上海觀看瓷花瓶時所沒有的。

像荷蘭國立博物館這樣的博物館之所以與眾不同,是因為它們的團隊會花心思把專業知識解釋給普通人聽。被稱作內容解釋者(content interpreters)的工作人員拿到策展人給出的晦澀史實後,會將相關行話「翻譯」成能吸引普通人的內容。

而在中國,博物館的策展團隊堅持讓對話發生在少數專家之間同時也就忽視了其他的參觀者。

遺憾的是,某些罪魁禍首就來自我所在的領域:當代藝術。

展覽教育中的部分問題出在博物館自身的結構和等級秩序上。絕大多數的中國博物館遵循「策展人至上」的管理模式。

因此,所有其他部門都為策展人主導的對話服務。而策展人的工作是讓自己在其他策展人眼裡博學又聰明——他們並不怎麼關心你我能否理解。

博物館的目的如果是培養忠實的觀眾,就需要平等對待策展部門和其他部門,必須尊重其他成員特有的知識並且在策展過程中給他們一定的話語權。這需要徹底轉變思維模式:從原先過於關注藏品,有點唯我獨尊的機構,轉化為客戶導向,公眾優先的組織。

我把希望寄托在私人博物館上。微不足道的政府資助意味著他們要依靠來往的消費者生存。但是,公立博物館仍有絲絲希望(whispers of hope)。

上海自然歷史博物館的陳列由國際聞名的博物館設計事務所Gallagher&Associates操刀,在吸引觀眾方面的有極大提升,包括運用360°電影和日常演示樣本櫃等。

上述一切所在的建築也讓人印象極為深刻。當然,博物館內還少了一點「超凡感受」(「transcendental」)。

不過,博物館內上上下下數不勝數的腳步聲至少說明了一點,它前進的方向是正確的。

2016年10月25日,上海自然博物館,觀眾在從英國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引進的「滅絕:並非世界末日」巡展上參觀一隻阿拉伯大羚羊標本。(本文圖片均來自澎湃新聞記者 賴鑫琳 圖)

|澎湃新聞|作者系獨立策展人,研究興趣包括社會實踐和後人類主義。本文由林之翻譯自Sixth Tone|

博物館觀展體驗有點小尷尬

/ 陳濤 王廣燕 /

臨近暑期,匯聚了眾多經典藏品的京城各大博物館又迎來一波波觀展高峰,從國家博物館到首都博物館,時不時就會遇上一輪遊客限流。

不過,比限流更令人苦惱的,還是步入展廳後遇到的一樁樁看似不大,卻又很影響觀展體驗的麻煩事兒。

場景一 :無人講解的「糊塗游」

56歲的易阿姨就住在與首都博物館一街之隔的小區,賦閑在家的她總喜歡到展廳轉轉,看那些從外地博物館精選而來的展品。

昨兒臨近正午,她想趁人少瞅瞅開幕不久的新展《美·好·中華——近二十年考古成果展》,不過直到下午四點多,將近5個小時里她都沒能遇到講解員。

「要是有人給講一講當然更好了,好多東西只能看個外形兒,完全不懂背後經歷過什麼,太可惜了。」站在這批發掘自國內200多座考古遺址的文物前,易阿姨連連搖頭。好在離得不遠,她打算過兩天再來碰碰運氣。

對於有人反映講解員太少,首都博物館的工作人員給出了解釋,展館裡每天都會安排幾場志願者講解,只是由於志願者的時間並不固定,需要參觀者到前台諮詢當天講解的具體時間和展廳。

國家博物館的情形也好不到哪裡去。前天,一批來自某單位的參觀者圍著講解員饒有興緻地聽故事,人群外圍還有好多伸著脖子蹭聽的。

原來,預約講解服務目前只針對團體參觀者開放,由於語音設備聲音較小,離得遠的散客很難聽得仔細。即便部分展品可以通過微信獲取解說語音,但此類「自助解說」適用面並不大。幾番努力下來,不少參觀者只得在珍寶面前來一次走馬觀花般的「糊塗游」。

場景二 :席地而坐的「休息區」

在展廳逛得累了,自然想到休息區小坐一會兒。想法是好的,可現實不給力。

幾乎在任何時候,都能在國家博物館一樓大廳的台階上,看到五六十名參觀者席地而坐,或盤腿或抱膝,場景著實「壯觀」。

「整個場館參觀下來,可供休息的地方非常少,有點兒累!」在二層一個展廳的留言簿上,一位參觀者如是抱怨。

記者發現,在偌大的這層樓,只有兩側電梯間旁邊設置了幾條長凳,估摸也就能坐上一二十號人。

與每天成千上萬的參觀人數相比,實在是杯水車薪。身為國家歷史文化展陳的最高殿堂,國博不僅空間大,館藏也十分豐富。這對參觀者來說,固然是幸事,可許多參觀者逛累了,只能就近在大廳、樓梯旁和展廳外席地而坐歇腳,畢竟不算文雅。

首都博物館情形稍好些,在博物館中部的一些展廳外都有不少長椅。有了名副其實的休息區,養足了精神的參觀者在館內逗留得可以更久些,也能帶走更多精神食糧。

場景三 :路線不明的「迷魂陣」

在先賢文明中一番遨遊後,待要作別時,卻發現竟然走不出去了。

「你到底在哪邊展廳,我怎麼去找你?」前天,小吳在國家博物館內一邊著急地東看西看,一邊與同伴打著電話。在逛完一處展覽後,找不到指示牌的他只得一次次奔向安保人員詢問怎麼走。

這並不是個案。「有的地方走到盡頭後,根本不知道下一步該走向哪裡。」在展廳留言簿上,一位參觀者寫下不算圓滿的觀展經歷。

除了博物館內的路線缺乏指示,國博外側的多道圍欄也平添了找出口的複雜性。一支中學生隊伍在參觀完展覽,走到出口後左拐又步入了進館的安檢區。「為什麼出館還要安檢?」面對一名學生的疑問,安檢人員很是無奈:「因為你們走錯方向了!」

後 話

煩心事兒固然不少,可京城博物館還是有許多值得稱道的人性化服務,比如,提供便利的自助飲水處、殘障人士可免費租用輪椅、為哺乳期母親提供母嬰室等。作為不少人的第二課堂,博物館肩上的擔子不輕。期待它們在展示精品文化藝術的同時,也能兼顧參觀體驗的提升,讓人們從展品里獲得的愉悅感少打些折扣。

|北京日報|

來源:澎湃新聞、北京日報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文博圈立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雅昌藝術網 的精彩文章:

深圳美術館2017當代藝術展——從「隅」的局限走向「域」的視野
楊衛:為蘇紫紫一辯
楊衛:金棕櫚獎和金酸梅獎的喜與憂
彈指一揮間之二

TAG:雅昌藝術網 |

您可能感興趣

奇妙的博物館之——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
世界博物館:京都國際漫畫博物館
博物館裡的中國元素——大英博物館
他的玉雕作品被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工藝美術博物館等館藏
德國的傳統「中藥」博物館
?中國博物館之首——故宮博物院
建水古城,被譽為「古建築博物館」和「民居博物館」
世界博物館——東京國立博物館
美國博物館收藏的中國文物(一)——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行在博物館|埃及博物館
創建自己的博物館《我的化石博物館》正式上線
用硅藻泥作畫,和一藝術博物館登陸中國建博會
帶你逛博物館|世界最宏偉綜合性博物館:大英博物館
中國紫檀博物館
大英博物館裡的中國文物
大英博物館的中國文物
誰的「畫語」?博物館兒童美育的「道」與「術」
中國陶瓷博物館
世界博物館日:德國音樂家博物館聯盟
景觀中的「自然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