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海金沙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海金沙

海金沙/hǎi jīn shā

DRACONIS SANGUIS

上一期: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血竭 | 第 238天

中藥速記

來源

本品為海金沙科植物海金沙Lygodium japonicum (Thunb.)Sw.的乾燥成熟孢子。

產地

主產於廣東、浙江、湖北、湖南等地。

採收加工

秋季孢子未脫落時采割藤葉,晒乾,搓揉或打下孢子,除去藤葉。

性狀鑒別

本品呈粉末狀,棕黃色或淺棕黃色。體輕,手捻有光滑感,置手中易由指縫滑落。氣微,味淡。

性味歸經

甘、淡,寒。歸膀胱、小腸經。

性能特點

本品甘淡滲利,寒能清泄,入膀胱與小腸經。善通利小便而止痛,併兼排石,為治淋證澀痛與水腫所常用,兼尿道澀痛者尤佳。

功效

利尿通淋,止痛。

主治病證

(1)熱淋,血淋,石淋,膏淋。

(2)水腫。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5-15g, 布包;或研末,每次2-3g。

使用注意

本品甘淡滲利,故陰虛者慎服。

海金沙的故事

在遙遠的4億年前的志留紀晚期,海金沙默默地從水中來到陸地,開始在亘古洪荒的大地上出現。它綠色的眼睛裡記錄著我們無法想像的宇宙的斗轉星移和世間的滄海桑田,時時提醒著我們,宇宙的生生不息,時間的浩淼無限。

500年前就有人如此的形容它:生山林下,莖細如線,引於竹木上,葉背多皺紋,皺處有沙子,黃赤色,狀如蒲黃粉;不開花,細根堅強,其沙及草皆可入葯。其細小如沙的顆粒,細膩光滑,置於手中,猶如細沙從指縫間滑落,這或許就是海金沙名字的由來吧。

其實,這種沙非葉、非花,是種子又不是種子,它只是那可愛的掌狀小羽葉上的孢子。孢子如它,有眾多的兄弟姐妹,卻註定無法與它的愛情相遇。沒有愛情相伴,只能獨自哼著歌的海金沙卻喜愛攀援。作為唯一能夠用葉軸攀爬的蕨類植物,攀爬是它的天性,向上是它的品格。憑著堅韌不拔的品性,海金沙從遠古一路走來,生長得越來越繁茂,用它的藤和孢子為我們的健康保駕護航。

猜一猜這味中藥是什麼?

請在留言處寫下您的答案!

——END——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醫承有道 的精彩文章:

右上腹疼痛、伴寒戰吐酸水如何根治?239期
中南海御醫胡維勤:中醫手眼通天,西醫不過是一門技術
系統學中醫的不二選擇
堅持每天背點《內經》,學霸模式第149天中!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血竭

TAG:醫承有道 |

您可能感興趣

每天學一味中草藥-海金沙
他用595天把印度最髒的海灘變成碧海金沙,清理5000噸垃圾,卻在3天內被巨浪打回原形!
本草綱目中記載的治咽炎方子,一兩海金沙泡杯茶,喝上兩回好利索
2019日照國際馬拉松10月13日開賽,報名今日啟動!來擁抱碧海金沙灘!
長了泌尿繫結石?一碗海金沙排石湯,幫你沖走它!
魔都網紅海灘,說好的碧海金沙呢?一起吐糟,歡迎圍觀
涼茶加多寶主要原料,農民叫它「海金沙」,原來能有效治療膽結石
看圖識葯:海金沙、南葶藶子、北葶藶子如何鑒別?方法在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