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數字資產區塊鏈引國內銀行蜂擁而至

數字資產區塊鏈引國內銀行蜂擁而至

區塊鏈技術數字資產正在迅速走紅,它被普遍推崇為下一代全球信用認證和價值互聯網的基礎協議之一,全球各大銀行都爭先恐後對其展開布局。

16年底,「區塊鏈」首次被寫入我國 「十三五」規劃,國內多家銀行也加緊以多種方式積極介入數字區塊鏈技術應用創新。

區塊鏈數字資產升溫

目前,對數字區塊鏈技術的闡述都比較生澀。業內專家普遍認為,區塊鏈本質上是一個去中心化的賬本資料庫,其不依賴於第三方,通過自身的分布式節點去完成數據的存儲、驗證和交流。通俗地說,區塊鏈就是互聯網上基於共識機制建立起來的集體維護的公開大賬簿。

由於數字區塊鏈技術的核心思想是所有當前參與的節點共同維護交易及資料庫,因而具有去中心化、開放性、獨立性、安全性和匿名性等諸多特徵。金融領域因其生態與區塊鏈技術具有較高的契合度,因而發展較快。

國外金融機構看好數字區塊鏈技術的發展前景,對於數字區塊鏈的研究參與較早。早年9月,由金融技術公司R3領導的區塊鏈聯盟宣布成立,主要致力於概念驗證的試驗和區塊鏈技術標準的制定。

截至2015年12月,已有包括花旗、滙豐等在內的全球42家大型商業銀行(金融集團)加入該聯盟。花旗銀行還在內部發行了自己的數字貨幣「花旗幣」。瑞士聯合銀行(UBS)在數字區塊鏈上試驗了20多項金融應用,包括金融交易、支付結算和發行智能債券等。

2016年下半年以來,國內對數字區塊鏈技術的應用探索呈現出升溫態勢。上海華瑞銀行去年5月宣布與Ripple展開戰略合作,首先致力於利用Ripple協議,研究先進的分布式支付清算方案。同月,平安銀行加入R3CEV,成為首個加入 R3 聯盟的國內銀行,此後,招商銀行、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民生銀行等陸續加入。

總體來看,數字區塊鏈技術在金融領域的應用尚處於初級階段,但隨著區塊鏈技術的進步,「區塊鏈+金融」將在應用領域實現更多突破。業內專家預測,數字區塊鏈技術未來可能應用到數字貨幣、票據、清算結算、股權交易、審計、公證等多個領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數字貨幣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說數字資產是一個沒有輸家的平台?

TAG:數字貨幣 |

您可能感興趣

泰國將試用中央銀行數字資產區塊鏈研究
2018年數字資產區塊鏈技術新發展,數字貨幣革命已經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