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新覺羅載灃為了挽救溥儀,曾大罵溥儀是漢奸,但溥儀沒有聽從
愛新覺羅載灃是清朝最後一位攝政王。他早年被慈禧重用,二十五歲就當上軍機大臣。慈禧去世後,其子溥儀被立為大清皇帝。然而此時的大清王朝已經處於歷史的風口浪尖上。面對這樣一個殘局,載灃曾想力挽狂瀾。但辛亥革命爆發後,他主動辭去攝政王,從此不再過問政治。
載灃是一個有民族氣節之人
義和團運動時,德國公使被殺。清政府為了顯示自己的誠意,選定光緒帝的弟弟載灃去德國道歉。當年只有十八歲的載灃作為頭等專使大臣去德國道歉,但他拒絕向德國皇帝下跪,守住了氣節。
辛亥革命爆發後,以載灃弟弟載濤為首的皇族宗社黨人在載灃的府邸里開了一次會議,宗社黨人認為,袁世凱掌權,內地已經不是我們的天下,希望載灃能夠領頭帶領大家退守關外,回到自己的故鄉。而此時的載灃就坐在那裡一言不發,載濤連續詢問幾次後,看也問不出結果,只得悶悶不樂的離開。載灃的這一個動作間接的避免了祖國的分裂。
載灃也是一個性情中人
為什麼說載灃是一個性情中人。從對待袁世凱的事件上就可以看出。當年戊戌變法,由於袁世凱的出賣,使得變法失敗,而光緒帝因此被囚禁;在載灃眼裡,自己哥哥的遭遇完全是被袁世凱害的。所以上台之後第一件事就是把袁世凱辦了。當時載灃是想殺了袁世凱,但誰知阻力甚大,軍機處很多大臣都提出反對,包括地方上的督撫。最後選了一個折中的辦法,把他的職務全部解除了。
載灃並不是一個留戀權勢之人
載灃從小就對政治沒什麼興趣,據說他的房中懸有一聯:「有書大富貴,無事小神仙」;團扇則錄有白居易的一首詩:「蝸牛角上爭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隨富隨貧且隨喜,不開口笑是痴人」。其性格天生就比較軟弱,口才也不好,在公開場合話不多,也沒有什麼熱情。
後來辭去攝政王之位,回家第一句話就是和夫人說:這下終於可以安安靜靜的在家抱孩子了。後來張勳復辟他從頭到尾都沒參與。
為挽救溥儀大罵其是漢奸
九一八事變後,日本佔領東北三省。為了加強東北統治,溥儀在日本人攛掇下,決定去當偽滿洲國皇帝。載灃也被日本人要求,但拒絕了。在得知自己兒子要去東北時,載灃勸說溥儀不要去,說日本人說的好聽,但是未必能夠兌現,不要中了圈套。但溥儀執意要去,氣的載灃大罵溥儀漢奸,希望其能悔悟。最後溥儀帶著復國的夢想去了東北。而結果確實在載灃的意料之中。他堅持不去,與滿洲國劃清界限,表現了他高尚的民族氣節。
很多人說載灃懦弱無能、膽小怕事,作為末代王爺,他是幸運的,又是不幸的。幸的是他從小就承襲醇親王爵官運亨通,不幸的是清朝亡在他手上。面對氣數已盡的清王朝,他識時務的面對了革命的必然。


※當年蘇聯決定進攻東北的日寇,是為了消滅日寇還是來搶利益的
※在抗戰中,到底處決了多少高級將領?處決他們的原因是那些
※馬占山向日軍「投降」後,做了一件事,把日本人氣的吐血
※日本人為什麼敢說三個月滅亡中國?他們給出了幾個理由,你認可幾個
※此蒙古將軍率軍一萬二西征五載,滅波斯,也因輕敵最後英勇戰死
TAG:那些年的歷史 |
※溥儀雖是傀儡皇帝,卻也有大智慧,曾說一番話,氣得天皇直罵娘
※張作霖跪見溥儀,說了一句話,直接是讓溥儀無顏回答
※此人溥儀最為痛恨,溥儀曾說:不報此仇,便不是愛新覺羅的子孫
※他睡了溥儀老婆,讓溥儀喜當爹,溥儀卻拿他沒辦法!
※溥儀的女人中她最害怕溥儀,她說和溥儀睡覺的時候,她都不敢翻身
※她被稱為小慈禧,殺了溥儀的母親,溥儀是這樣報仇的
※溥儀曾擁有五位妻子,但最愛的卻是她,死後她的照片溥儀從未離身
※她曾是溥儀的意中人,卻為何嫁給了溥儀之弟溥傑?
※溥儀和妻子李淑賢看起來那麼恩愛,但有個秘密卻不能說
※他是溥儀侍衛,與溥儀夫人有染,溥儀被綠,態度卻讓人吃驚
※一女子去看溥儀,溥儀妻子大罵她,溥儀也緊張得直擺手
※溥儀去看被趕出宮的老太監時,他們的稱呼讓溥儀含淚,眾人驚奇
※溥儀被周總理介紹說是以前的皇帝,溥儀連忙接著說了一句話
※婉容與溥儀曾經十分恩愛,然而孩子卻死在溥儀手裡,這是為何?
※此人把溥儀的祖墳給挖了,還把慈禧的屍體扔了,溥儀曾發誓要殺了他
※溥儀一直堅持要留辮子,可是聽到此人說的話,溥儀就把辮子給剪了
※她雖然長的很漂亮,喜歡溥儀但是卻遭溥儀拒絕,最後一直沒嫁
※溥儀的女人出軌後,溥儀非但沒有責罵,還給了她二百大洋
※她是溥儀的貴妃,臨死前說了一句話,讓溥儀終生都忘不了她
※此人要見溥儀,溥儀嚇得連飯也不敢吃了,他卻說了這句罵人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