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平路之「火」 2017新款JAVA FUOCO 2公路車評測

平路之「火」 2017新款JAVA FUOCO 2公路車評測

近兩年來,國內自行車市場遭遇寒潮,很多品牌的業績都出現較大幅度的下滑,面對嚴峻的市場形勢,JAVA的銷售業績竟然逆勢上漲,去年推出的FEROCE、FUOCO等高人氣熱賣車型,甚至火到一車難求的地步。前段時間,2017新款JAVA FUOCO公路車(下文簡稱FUOCO 2)來到BIKETO評測室,FUOCO 2究竟有何不同,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說到JAVA,必然要談談它的出身。「義大利」三個字讓份量實在太重,血統之爭把JAVA推向風口浪尖。不黑不吹,JAVA自行車最早誕生於2007年,經營咖啡店的義大利老闆在義大利註冊了JAVA這個品牌,並委託中國一家工廠代工,後來,義大利老闆放棄了自行車,為其代工的中國工廠以20萬美金買下JAVA這個品牌,至此JAVA便成為一個中國自行車品牌,但「中國化」的JAVA在塗裝設計方面依然花重金聘請義大利設計團隊操刀,JAVA每年支付給義大利設計師的費用超過100萬人民幣,而結果也正如大家所見,相比眾多同等級國內自行車品牌而言,JAVA在塗裝設計上要更勝一籌。不過話又說回來,如果JAVA不再執著於「義大利血統」,而是將品牌宣傳重心放在產品設計和品控上,相信會贏得更多車友的支持。

▲毫無焊接痕迹,但這真的是鋁架

在上一代的基礎上,FUOCO 2將「破風」主題貫徹到底,對頭管、儲物囊、車架管型、管材焊接等方面都進行了調整,JAVA將其統稱為AS(AERO DYNAMIC SHAPE)系統。

FUOCO 2大膽選用了漸變色塗裝,漸變色塊內是按順序排列的密密麻麻的圓點,摸起來有「毛爺爺」的質感。JAVA FUOCO 2一共提供白、黃、鈦藍、消光黑紅、消光黑綠、消光鈦綠六種配色。

前叉採用全碳纖維材質,為車輛前端的舒適性貢獻一分。造型方面延續了上一代凌厲幹練的風格設計,搭配71.5度的小角度頭管,帶給騎乘者穩定的前端操控體驗。

至於坊間流傳的「前叉虛迷」問題,在這裡我們主要參考三個數據:頭管角度、前叉偏移量(rake)、前輪曳距(trail)。長期以來,坊間流傳著一種土炮說法:前叉偏移量(rake)越小,軸距越短,轉向越靈敏。事實上,這是完全錯誤的!在頭管角度一定的前提下,前叉偏移量(rake)與前輪曳距(trail)呈負相關,簡而言之,前叉偏移量(rake)越大,前輪曳距(trail)越小,前輪轉彎半徑越小,操控越靈活;前叉偏移量(rake)越小,前輪曳距(trail)越大,前輪轉彎半徑越大,操控越穩定。通常來說700C公路的前輪曳距(trail)在60mm左右,較陡(大)的頭管角度+較大的前叉偏移量(rake)+較小的前輪曳距(trail)是導致虛迷效應被放大的罪魁禍首,而這一點在FUOCO 2上並不存在。但在試騎的兩個多月時間裡,這輛FUOCO 2的確在一次急彎下坡時讓小編體會到驚魂一刻,另有原因,下文會講到。

整合氣動叉肩設計,讓氣流平緩的通過,減少空氣阻力,與上一代FUOCO相比,2017款整車在接合位的處理明顯更加細膩,頭管與前叉沒有圖案線條的銜接,不存在轉動車把圖案錯位的情況,保證了視覺上的和諧統一。

前叉以及後上叉都預留有隱藏式短臂V剎安裝孔,預留的安裝位空落落的,給人的感覺就像是少了點什麼東西,如果整車原裝搭配的就是短臂V剎,顏值應該會更上一層樓。

車架頭管與上管的接合處是AS(AERODYNAMIC SHAPE)系統的精華所在。車架採用了當下流行的整合式碗組,並配合定製的水滴形墊圈和把立,與車架上管的儲物囊、底部的整合氣動叉肩共同組成一套降阻系統

另一方面,整合式碗組降低了車架堆高(STACK),由於JAVA並未提供詳細的數據,根據手工測量,這輛50碼的FUOCO 2公路車STACK/REACH的比值逼近1.3,較大的前伸量、極小的堆高以及超大的75°立管角度,都彰顯著它的激進風格,引導著車友以更PRO的姿態「貼地飛行」,不過,前提是你得有足夠強大的核心肌肉群以及良好的脊背柔韌性,否則,別想了,乖乖加墊圈吧。

此次送測的整車所配備的儲物囊尚在原型開發階段,想法不錯,然而還需要細心打磨。儲物囊有三層結構,最底下是一層粘膠,將中間的塑料底板粘在車架上管上,同時通過兩顆內六角螺絲固定,最外層是橡膠殼,套在塑料底板上。小編建議將塑料底板向上延伸,橡膠可以運用在頂蓋部分,做成一個儲物盒而不是橡膠儲物囊,從而防止側漏,也能存放像便攜工具之類的金屬重物。

▲扁平的水滴形截面下管看起來也十分符合「破風」主題

車架前三角採用全線管內走線設計,不過細看會發現凸起的入線孔止栓卡舌會磨到線管,新車落地線管就已經出現了劃痕,偶爾還會碰撞發生異響,小編還能怎麼辦,當然是選擇原(電)諒(工)它(膠)啊。

相比之下,五通的處理就走心多了。JAVA在FUOCO 2公路車架上使用了3D工藝接頭,增加管材接觸面積的同時能夠令焊接點更平滑,配合補土打磨,很難相信這真的是一款鋁合金車架。

座管配備有防塵圈,契合度還是很不錯的,座管鎖緊螺絲也標註了扭力值,暴力鎖緊導致的損壞不在廠家售後範圍之內。

後剎車的出線孔設置在上管底部,對外觀影響較小,然而這也導致了線管向下彎折之後還要外撇,若將出線孔設置在上管側面,走線會更平順,如果一定要在顏值和手感之間二選一,小編會選擇後者。

受材質特性的影響,許多自行車品牌都在如何提升鋁合金車架的舒適性上絞盡腦汁,JAVA選擇的方法是採用後上叉低開,這一設計在許多國際知名品牌的車架上都得到驗證,同時,為了彌補低開後上叉導致的敏銳度不足的問題,JAVA把後下叉長度縮短至400mm,並配合較高的五通,從而打造出一個極度壓縮、短小精幹的後三角,同時75度的立管角度放在大組車上也是劍走偏鋒的設計,如果你希望以TT的姿態在平路飛馳,這款FUOCO 2或許剛好對你胃口。

騎上這輛FUOCO 2,能夠很明顯感受到特殊的車架幾何所帶來的變化,車輛重心偏高、前傾,大角度立管也引導著車友重心前移,因此在下坡時需要有意識地調整重心,過彎時緊湊的後三角反饋相當敏銳,但在下坡且路面顛簸不平的情況下高速通過,如果沒有壓穩重心,後輪的反應可能會讓你驚出一身冷汗,甚至是失控。

傳動系統的核心依然是Shimano 5800套件,這裡就不用過多介紹。比較有意思的是這款打著「DECA」 LOGO,神似ROTOR 混血Cannondale SISL2的新款牙盤,在今年中國國際自行車展上,CVR(四葉草)展出了類似的產品,小編也進行過報道。

曲柄採用6061鋁合金鍛造而成,外形方正剛毅,保留了濃烈的金屬質感。不論牙盤踩起來硬不硬,至少看起來要硬,很顯然,與上一代FUOCO公路車搭配的DECA牙盤相比,新款整車上的牙盤看起來要硬得多。

這款牙盤的最大亮點在於它的大小碟片是由一整塊7075鋁合金CNC切削而成,結構剛性更高,不含中軸,牙盤實稱685g,比同樣50/34T規格的Shiamno 5800牙盤輕了40g,而踩踏剛性方面,原諒小編的菜腿,實在沒有感覺出兩者有明顯差異,放下逼格,或許我們真的可以給國產品牌一些信心。

JAVA自家的DECA大鋁刀也是FUOCO的標配,新款DECA大鋁刀採用黑灰漸變色塗裝,冷酷動感時尚,並且所有圖案都是直接印製在輪圈上,不必擔心日晒雨淋掉顏色。新車開箱小編第一時間扒開胎墊檢查輪圈內壁(別問為什麼),沒有發現金屬碎屑,美騎易購的客服們可以放心了。

新款輪組最大的改進在於花鼓:將原本的彎頭輻條換成直頭輻條,同時增加了驅動側法蘭直徑和花鼓法蘭距,並且後輪採用2:1編法,有效平衡驅動側和非驅動側的輻條張力。輪組的潤度、側向剛性、巡航慣性都較上一代產品有很大提升,雖然不是碳刀,也沒有Shimano、MAVIC、fulcrum等品牌效應傍身,但在同價位整車中,單純就產品體驗而言,這對輪組是能夠為整車形象加分的。

如果你正在尋找一款腳感硬朗,風格狂野激進,又不至於讓錢包大出血的公路車,這款JAVA FUOCO 2是可以考慮的選項。車架較大的前伸量配合較低的堆高,能夠滿足的你的「PRO欲」,讓你以「俯衝戰鬥機」的姿態進攻拉扯,同時也提醒各位車友,有條件的話儘可能去車店實地試車,截管前請務必三思,對於一款入門級大組公路車來說,幾何尺寸過於激進有時未必是好事。

踩踏起步和突然拉扯時會感到略微重腳,畢竟裸車9.86kg的重量擺在那裡,但大力搖車時腳感絕對硬朗,這一點新款 FUOCO 2與上一代 FUOCO相比是有過之而無不及,應該要感謝新的牙盤和輪組。速度起來之後的FUOCO 2才算是正真地覺醒,良好的巡航特性會讓你忘掉起步時的不愉快,只需稍稍加腳就能維持不錯的巡航速度,這是在同等價位公路車上少有的體驗。

優點:外形帥氣;踩踏硬朗;細節做工、零配件的搭配尤其是牙盤和輪組有很大提升;價格擊中公路入門車友的痛點。

不足:不含腳踏9.86kg的體重是硬傷;儲物囊有待完善;劍走偏鋒式的幾何設計過於激進,如果沒有得到車店老闆正確的引導,車友容易強迫自己去適應車輛,從而造成運動損傷。

這是一輛特色鮮明的入門級公路車,激進、帥氣、硬朗,細節、配置較上一代FUOCO相比有很大提升,更重要的是「加量不加價」,對於懂「沃」的車友來說是值得期待的新品。

責任編輯:張大法師

(美騎版權所有,請勿轉載。如有需要,請與我們聯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美騎網 的精彩文章:

美騎神秘秘笈揭開謎團!葵花解穴手第一彈!
海南島飆車實錄-美騎100海口站
KS升降座管登上環法!Mavic環法中立服務自行車新變化
NAILD R3ACT—2 PLAY 新一代避震結構誕生
近視車友的福音 高特一體式變色近視騎行眼鏡評測

TAG:美騎網 |

您可能感興趣

ASUS 華碩 RT-AX88U AX6000M 電競路由器開箱拆解評測
索泰RTX 2080 PGF OC12顯卡評測
老牌勁旅,SHARPXV-Z50000AX 4K評測
MONTBLANCW萬寶龍MF超神製作大班傳承系列——U0111622 腕錶評測
120Hz IPS屏+滿血1066!ROG S5AM魔霸版評測
GF廠寶格麗DIAGONO系列102307評測!
XF廠V3版本帝舵PELAGOS系列25600TN評測!
新一代入門神U!AMD Ryzen3 2200G+華碩TUF B350M評測
萬寶龍HERITAGE SPIRIT系列U0111622對比評測
XF廠沛納海LUMINOR 1950系列PAM684腕錶拆機評測
64層3D MLC 三星860 PRO 512GB SSD評測
諾朴CHOC 104 2S/CHOC 96 2S機械鍵盤評測
HUAWEI Mate 20 Pro評測:2018年旗艦標杆
解毒|120Hz IPS屏+滿血1066!ROG S5AM魔霸版評測
微星RTX 2060 AERO ITX OC顯卡評測
外媒評測-2018款 KTM 125DUEK 小公爵
512GB SATA還是256GB NVME?——鎂光M600 M2 512G固態 開箱評測
9900K+RTX2080!ROG GL12CX台式機評測
RTX 2070暢享光追和4K ROG槍神2S Plus評測
超越公版!影馳RTX 2080 GAMER/2080 Ti大將評測:新卡皇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