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孩子變成這樣,都是因為你!家長們快來看看,以此警惕

孩子變成這樣,都是因為你!家長們快來看看,以此警惕

過分寵愛,過分嬌縱、喜愛。照顧者和兒童之間的關係的一種特徵。此時照顧者(通常是母親)庇護孩子,同時也妨礙孩子試圖作出獨立行動的任何努力。

前些天電視中有一則新聞:一個媽媽含辛茹苦把兒子養大,兒子大學畢業後很快就有了工作。可是,他每每干不到一個月就辭職,總是抱怨工作任務繁重,早上要早起,晚上要加班,太苦,太累,受不了。

兩年了,兒子心安理得地賦閑在家,要麼上網打打遊戲,要麼用媽媽不多的工資去社會上消遣時日。

對於媽媽的指責,他振振有詞地說:「如果你不能養活我一輩子,為什麼從小對我那麼嬌慣?」

看了這個節目後,大家都覺得不可思議,專家的解讀也讓很多家長陷入了深思,自己家裡有沒有這種潛在的危機?

小時候,老人家們跟我們說:「小虧不吃吃大虧,小苦不吃吃大苦。」

就是說,孩子在小時候,吃一點苦、遭遇一些困難,是好事,如果我們怕孩子吃苦,而承擔孩子的責任,雖然免掉了孩子的哭鬧和糾纏,但卻剝奪了孩子培養良好品格和發展自我能力的機會,這就是很大的危害了。

人人都想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但不正確的教育方式可是不對的哦~看看下面列舉的6類媽媽,你在其中嗎?

過分愧疚型

我們都知道德國父母為教孩子嚴謹,讓孩子去體驗挫折的感覺,常常會說:「你得先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中國的一些家長,在放手讓孩子自由成長時,則充滿焦慮,容易愧疚自責。

還記得一些幼兒園媽媽群里分享的情景——明明是孩子忘帶某樣東西,卻毫無擔當地埋怨媽媽:「都怪你,忘了給我帶上,害我被老師罵!」受到譴責時,你甚至連聲道歉:「對不起,媽媽一著急就忘了,下不為例。」為的就是讓孩子少點愧疚感,不哭鬧,把責任往自己身上抗。

分析:因為母乳不夠,媽媽愧疚;因為忙於瑣事陪孩子時間少,媽媽愧疚; 偶爾對孩子發脾氣,媽媽愧疚。你是否對孩子疼愛到極端,你是否感到身心俱疲?

但這種付出,長此以往很難得到回報,當孩子碰到解決不了的難題,只會養成怪別人、找客觀理由的品性,無法找出問題的根本原因,更沒辦法進步。

控制欲極強型

《虎媽貓爸》大家看過吧,這種類型的媽媽把「聽話」當作評判孩子好壞的標準,很多媽媽眼裡,孩子沒有按你規劃的人生走,隨心所欲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做自己的決定,就是「叛逆」。

這種案例在我身邊就有,現在孩子長大了甚至媽媽還會去管,成為了「媽寶」或者沒有思想的人。

他們父母有一個很自私的行為,就是特別樂意把自己未實現的願望強加於孩子身上,甚至一些事業工作不順利的家長,把後半生的主要精力全部投入到望子成龍的拼搏中,為了讓孩子按自己的想法發展,對孩子的生理、心理狀況都置若罔聞,常言道,教育的核心是「疏則通,堵則盈」,孩子若很難活出自我, 會覺得很迷茫,只有更加去依賴父母,求助怎麼做,長期以往是一個惡性的循環。

熱衷攀比型

中國媽媽愛攀比在國際上是「赫赫有名」的,大到升學考分,小到雞毛蒜皮的瑣事,中國媽媽總要拿自己的孩子和朋友同事、左鄰右舍攀比一番。買什麼文具,上什麼私家補習班,甚至家裡有錢的還要晒晒車,房。當然除了物質,最重要就是成績的攀比。

人家的孩子去英語補習班,不管自己孩子喜歡與否,都不甘落後;孩子考了班級前三名,就問第一、二名是誰,要求下次趕超他。不知不覺中孩子成為別人的參照物,成了你攀比的砝碼! 漸漸的通過身教,孩子也把眼睛只盯著分,只懂得吹噓,不知為何學,不懂學以致用。

「孩奴」型

孩奴是近年來流行起來的「熱詞」,形容某些父母一生都在為子女打拚,為子女忙碌,為子女掙錢,而失去了自我價值體現的生活狀態。

試著問問自己 有了孩子後,是否還有真正屬於自己的時間?

很多媽媽經常感慨當媽前後的巨大差別:當媽後沒了自我,變成了一顆只圍繞孩子轉的衛星。與丈夫相處的時間少了,與朋友的聯繫少了,與社會的接觸少了,業餘的興趣少了。

為了家庭和孩子,推掉了單位組織的大多數聚餐和旅遊活動,甚至放棄原本輝煌的事業,無論是心甘情願,還是被迫無奈,似乎只有這樣「全心全意」的付出,才稱得上稱職的好媽媽。

但真的是這樣嗎?也不盡然,首先,這樣副作用很嚴重,因為會增加孩子的匱乏感和愧疚感,造成孩子同金錢的關係沉重艱難。可以負責任的說,孩奴父母對孩子的成長弊遠大於利。

過分擔心型

同為帶寶寶,近年來中國媽媽貌似精神要緊張得多

比如帶寶寶外出,中國媽媽常常不停地嘮叨:小心過馬路看車、多穿點別凍著,不要亂摸東西……

咱們小時候背著書包自己上下學的場景,恐怕在未來很長時間內都難以見到。環顧四周,我們看到的都是校門前擁堵的等待孩子放學的家長和車流。

對孩子的擔心,是媽媽腦子裡永遠無法擺脫的綳得最緊的一根弦,身心俱疲。當然,社會上種種的不安全因素,也給媽媽們的心理增加了負擔。

其實,「處處擔心,即是詛咒」。你給孩子積極暗示,孩子就會更健康、更優秀,你總給孩子不好的擔心、暗示,孩子可能真的朝著不好的方向發展,也會整天綳得很緊,變得很敏感。

操勞過度型

孩子上學,告訴他們一些簡單的安全知識,要他們自己走路上學,放學自己回來,要他節約文具的開支。

慈母多敗兒,這是流傳在我國民間的一句諺語,想到我們的家庭教育,特別是單親家庭教育,這話還真有點道理。

早就聽過《後漢書*仇覽傳》"孤犢觸乳,驕子罵母"的故事:有一個人因為是獨子,所以受到母親的嬌慣,但他由撒嬌而頂嘴,由頂嘴而罵母親,最後竟打母親。一天他見一隻母牛的奶子鮮血淋淋,原來是被小牛犄角觸傷了,有人說:"乾脆把這頭小牛殺了,它竟這樣對待媽媽。"也有人說:"牛是畜生,可是有的人連畜生都不如。"這個人覺得大夥是在說他,後來才改過。這個故事說明,對孩子嬌慣不得,孩子的不孝往往是嬌生慣養的結果

溺愛剝奪了孩子認識規則的機會。溺愛孩子的父母常無原則地滿足孩子的無理要求,對孩子的哭鬧讓步,不能有力地禁止孩子的不當行為,孩子的內心就無法建立遵守規則的意識,不遵守規則,在遇到外界要求他遵守規則時感到憤怒,無理反抗,在人際關係中成為不受歡迎的人,這樣他也就享受不到友情的快樂。

媽媽們,你有過分的溺愛你的孩子嗎?趕快戒掉把,不要讓小孩子長大以後變成一個「廢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讓婆婆帶孩子,結果帶成這樣,你們來看看,像樣嗎?
大部分家長都喜歡這樣帶孩子,看看你們是不是也是這樣
「我是你的孩子,不是你的面子」,所有父母都該看看!
你還在以孩子爭強好勝為榮嗎?快來看看,這裡有你不知道的故事
這幾個牙齒特徵會讓孩子越長越丑,別說你還沒注意到,快來看看
經常吼孩子,會對他們造成什麼影響?家長們都好好看看吧
這些常見的美食,人們第一口就喜歡上它了,來看看你們是不是也一樣
如何挽回一個已經不愛你的人?我們一起來看看,希望對你有用!
這三個陋習,會毀了孩子一輩子,快來看看你家孩子有這些毛病嗎?
快來看看,你是否在包辦孩子的煩惱
這些明星竟然是父子,快來看看有沒有你們知道的!
這幾點媽媽越懶,孩子就會變得越勤快,看看你都做到了沒
孩子最討厭這五類家長,看看你是不是
這幾件事連自己最親的人都會厭煩,看看你是不是也是這樣?
套住男人的心只需這樣做,我們一起來看看,希望對你有用!
這3種人一輩子都會沒出息而且很難改變,看看是不是你?
楊冪章子怡整沒整容,看看小時候照片就知道了,快看看你家孩子是不是這樣?
快來看看,你是一個「真正」的胖子嗎?
「肥肉」我是怎麼來的,看看這些你就知道了!
孩子為何不懂感恩?究其原因竟是你一手造成的,好好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