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信仰的本能》:人類宗教進化史

《信仰的本能》:人類宗教進化史

個人簡介

尼古拉斯韋德(NicholasWade)英國劍橋大學國王學院自然科學學士。曾擔任《自然》(Nature)雜誌副主編、駐華盛頓記者,華盛頓《科學》(Science)雜誌記者,《紐約時報》(NewYorkTimes)編輯記者(科學、環境及防務方向)。

韋德現在是自由撰稿人、記者,寫了三部關於人類進化的著作:《黎明之前:基因技術顛覆人類進化史》(BeforetheDawn:RecoveringtheLostHistoryofOurAncestors)用基因技術顛覆史前五萬年人類進化史;《信仰的本能:人類宗教進化史》(TheFaithInstinct:HowReligionEvolvedandWhyItEndures)分析宗教行為進化歷史;《天生的煩惱:基因、種族與人類歷史》(ATroublesomeInheritance:Genes,RaceandHumanHistory)探討種族和遺傳之間的關係。

陳華,北京大學空間物理學學士、天體物理學碩士,美國夏威夷大學天文學博士,哈佛大學博士後。現在美國加州矽谷一家無線網路公司擔任工程管理工作。閱讀興趣廣泛,常閱讀科學、人文歷史方向圖書,尤其喜愛具有知識深度、推理嚴謹及考證周密的書籍。譯著《黎明之前:基因技術顛覆人類進化史》《天生的煩惱:基因、種族與人類歷史》。

內容簡介

美國國家科學作家協會社會新聞科學獎得主韋德「人類進化三部曲之三」。全書共分十二章,分別為信仰的本質、道德本能、宗教行為的進化、音樂、舞蹈和催眠、祖先的信仰、改造、宗教之樹、道德信任和貿易、宗教生態學、信仰與衝突、信仰和國家、信仰的未來。作者力圖通過喚起情感上的為共同的事業奉獻的公共儀式,期待宗教將人們結合在一起以採取集體行動。

推薦序:刻在骨子裡的神靈

尼古拉斯?韋德的「人類進化三部曲」中文版,終於出齊了。它們是——《黎明之前:基因技術顛覆人類進化史》、《天生的煩惱:基因、種族與人類歷史》,和眼下您手裡這本《信仰的本能:人類宗教進化史》。

基因、人類、進化與信仰,這幾個辭彙顯然不是這幾年才熱起來的。比如基因這個詞語首見於1909年,丹麥遺傳學家約翰遜的《精密遺傳學原理》一書;「人類」這一詞語,如果用類型學角度看,應歸功於瑞典博物學家林奈1735年提出的,關於植物、動物命名的「雙名法」;進化,則因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1859年出版的《物種起源》風行世界。信仰,這個詞難以追溯詞源學意義上的出處,但從傳說中形成於公元前10世紀-前8世紀的荷馬史詩、編撰於公元前1500年前後的《埃及亡靈書》中,已經或多或少可以感受到人類對冥冥之中神靈的敬畏、虔信和膜拜。

令人好奇的是,這些年——很難說從哪一年開始,悄然出現了這樣一股思潮和衝動:重讀、重思,乃至重新詮釋這些耳熟能詳,凝固在教科書中的語彙。

這背後透著什麼樣的覺醒,亦或憂慮?

一、基因

1987年1月,在英國《自然》雜誌上有一篇重要的論文,作者是美國進化生物學家阿倫?威爾遜(Allan Wilson)和他的兩個學生(RebeccaCam , Mark Stoneking),論文的題目是「線粒體DNA和人類進化」。

這篇劃時代的論文,徹底轉變了人類學的研究方向。率先從古人類化石中提取出DNA的英國牛津大學人類學教授Bryan Sykes,將依據這一方法做出的人類學研究成果,形象地稱作「夏娃的七個女兒」。

在人類與他的靈長類遠親分道揚鑣的旅途中,在寒冷的冰河期與溫暖的間冰期,人類先祖穿越中非大峽谷抵達尼羅河三角平原,輾轉來到兩河流域、愛琴海周邊,又長途跋涉遠赴恆河、南亞,來到黃河岸邊的一次又一次遷徙中,有太多的疑問需要回答,太多的謎底需要揭開。

考古學、地質學、人類學從此有了一個強有力的,精準度大大提高的工具:DNA。在《黎明之前》這部書中,韋德寫道:有DNA這個工具在手,我們可以為達爾文所預見的框架添磚加瓦。

縈繞在人類腦海中數千年的問題,又一次湧上心頭:傳說中的伊甸園在非洲,還是在美索不達米亞?人的體毛是什麼情況下褪去的?意義何在?是什麼催生了語言?第一攏篝火、第一爿籬笆牆,第一處村落如何形成?人類又如何走向定居生活?定居意味著什麼?

原始部落中的財產、婚配、祭祀、舞蹈、音樂,是何種形態?它的生髮機制和文化寓意是什麼?群體如何形成?維繫族群秩序的凝聚力,是先天的還是後天的,亦或二者兼有?又如何發揮作用?發揮何種作用?基因,基因的遺傳、突變、嫁接,如何扮演人類進化道路上那隻神秘的「上帝之手」?

一大波又一大波問題襲來。

對今天的普通大眾來說,對基因問題著迷,除了那些不斷冒出來的好奇的問題之外,為基因問題所困還有一個因由,就是轉基因,以及基因編輯。

2015年度諾貝爾「生命科學突破獎」頒發給了發現基因組編輯工具「CRISPR / Cas9」的兩位女科學家——珍妮弗·杜德娜和艾曼紐·夏邦傑。傳統的基因重組、嫁接技術,似乎開啟了更加寬廣的可能,有了更加精細的畫面。基因敲除技術、特異突變引入工具、定點轉基因理論,已經為人工合成生命展示了誘人的前景:新生命、新物種,乃至生命的永生,令人展開無限的遐想。

在人們依然被複雜、神秘的基因學搞得頭暈眼花、且心神不寧的時候,將這一術語與本能、進化和宗教聯繫在一起,將會引發怎樣的嬗變?

二、本能

如果說,基因是從「科學」一側看待人類本質的一個用語的話,「本能」則是從「人文」一側看待人類本質的。

一次應激反應、一次臉紅心跳,當我們說這是人的「本能」的時候,我們在說什麼?

用韋德的第二本書《天生的煩惱》中的觀點來說,本能即意味著「與生俱來」。但是,停留在承認某些特質與生俱來這個層面,遠遠不能解釋人類個體與群體、歷史與演進中的複雜性。需要面對的,恰恰是「本能何以在演化中鑄就?以及如何鑄就的?」這樣的問題。

1960年,在康奈爾大學的實驗室里,一項由吉布森和沃克(Gibson & Walk)主持的實驗正在進行。36名6-14個月大的嬰兒,被放在一個鋪著格子床單的床上,床上有一塊透明玻璃,玻璃延伸出床邊,與地面形成一個類似懸崖的落差。格子床單垂著鋪到地面。

孩子的母親在「懸崖」這邊呼喚嬰兒,看孩子能否順利地爬過來。

實驗的結果令人深思。只有3名孩子非常遲疑、猶豫地爬過了床沿,其餘的孩子都以各種方式迴避這個貌似「懸崖」的危險地帶。

孩子是如何知道他即將面臨深淵的危險的?難道「如臨深淵」真的是一種刻寫在記憶深處的本能反應?動物心理學家們按照同樣的思路檢驗了小雞、小山羊、小綿羊,結果證實了這樣的猜測:避免失足落崖,真的是生命的本能。

對本能的研究,因為缺乏直接的證據,長期游離於機械論者的視野之外。在機械論者看來,這個世界總是可以拆解成說得清、道得明的零部件,按照一定的原理裝配到一起。機械論者認為這個世界像鐘錶一樣精確、可靠。直覺、本能、意識等等,這些無法直接拿在手中的東西,完全不入他們的法眼。

更要命的是,曾經的社會達爾文主義者,將這種精確、可拆分的機械論的世界圖景,與物種演化聯繫在一起,斷定物種的進化是按照這種弱肉強食、優勝劣汰的方式進行的。

韋德的《人類進化三部曲》反對的,恰恰是這種機械的、還原論的世界觀。除了反對將本能與機械的世界觀掛鉤之外,韋德還有更大的抱負,他試圖解釋人類精神活動的核心地帶:宗教的來源。

三、信仰

對於無神論者來說,理解宗教信仰是一件非常艱深的事情,或許因為缺乏直接的體驗,又或許因為缺乏文化底層的紐帶。即便有一些無法言說、無法解釋的「靈異事件」,無神論者也只能將其歸之於「人的認識的局限性」,甚至輕言迷信而不屑。當然,信仰與宗教也還是兩回事情。

韋德的三部曲一路寫下來,最終觸及到這個「堅硬」的難題:將信仰與本能聯繫在一起,是否可能?他的回答是肯定的,能!用他自己的話說,這部書的意義就在於「證明本能的宗教行為的確是人類本質進化的一部分」(p18)。並且,這種行為至少在五萬年之前就已經印刻在我們的神經線路之中。

這一「刻寫」過程到底是如何發生的?

按照韋德的分析,對那些走出非洲、處於大遷徙中的氏族部落的人們來說,與超自然的神靈直接接觸的方式,不外乎稀奇古怪的夢境、神情恍惚的嘶喊、癲狂的舞蹈,還有絲竹鼓器發出的音樂聲。這註定是一個漫長的,以萬年為尺度的艱難進程。這依然是宗教的胚芽,是野性的、初朴的宗教情感。

宗教得以成型,有賴於祭祀、占卜的儀式化,有賴於祭司階層的出現。韋德認為,狩獵採集時期的平權結構,在定居之後出現勞動分工,這種情況下,需要建立威權體系了,祭司出現了。祭祀代替了舞蹈,大祭司壟斷了與神靈晤談的通道。

伴隨祭司階層的,是占卜體系的出現:「在狩獵採集者中,宗教行為要求群體的所有成員全副身心投入,參與整夜激昂的儀式。定居社會的宗教則冷靜得多,注重牧師所敘述得交易,經常對異議者或異教者施以高壓。牧師們還試圖壓制宗教得狂野一面,認識到它們對現存體制的威脅。」(P150)

韋德認為,宗教思想是進化來的。宗教思想有其生物學基礎,韋德列舉的證據包括夢境、恐懼、恍惚的心智狀態、原始舞蹈和音樂等等。這些初朴的意向,最終與作為人的道德感糾纏在一起。韋德強調,「宗教和道德共享同一個來源於進化行為的共同特徵:兩者都植根於情感。」(P29)

宗教之所以成為一種文化情感的「強勢紐帶」,在於其以儀式感、神秘感、崇高感,霸佔了「道德情操」。「一種新型的行為進化而來,它促使個人把集體利益置於個人利益之上。這種新的行為即是宗教本能,它把道德直覺強加於人,使得他們對違反直覺的後果深感恐懼。」(p49)

在這一點上,韋德的觀點與十九世紀德國社會學家塗爾干類似。塗爾干認為,宗教是針對神靈的實踐和行為的統一系統。換句話說,信仰和行為統一成一個道德群體,這就是大家共同服從的教會。

不過,與塗爾幹略顯空泛的、思辨色彩濃厚的論證相比,韋德充分藉助了現代生物學、考古學、人類學的新近成果。他花費大量筆墨,討論了道德的生理學基礎,以期將「信仰植根於本能」這一觀點,建立在堅實的實證基礎之上。

不管韋德是否達成了這一宏願,僅僅提出這個問題,就足以顯示其學術探究的可嘉勇氣了。

四、進化

為了尋求宗教進化的生物學證據,韋德可謂下足了功夫。但是,要圓滿回答這個問題,必須同時接受這種一種局面:善惡本能在生物基因中同時並存。宗教情感結合道德情操的演化,似乎在暗示從本能、天性來說,善的力量本能地壓倒了惡的力量,哪怕只有一點點。生物學家、社會學家、經濟學家和政治學家們,為此爭吵了數百年。祭司、國王、修士、教皇、占卜者、游吟詩人們,為此爭吵了數千年。

在啟蒙運動高揚理性之光的旗幟下,1776年出版《國富論》的亞當?斯密斷言,「我們的晚飯不是來自屠夫、釀酒師和麵包師的恩賜,而是來自他們的私利。」這一斷言為私利正名、為財富壯膽,信奉勤勉、辛勞的清教徒們,獲得了理論的強力支撐。然而,以今天的觀點看,韋德在面對「自私的基因」時,也不免左右為難。

按韋德的斷言,「因遺傳形成的神經線路是宗教行為的基礎,這在狩獵採集時期以來一直保持不變。」(P69),然而,宗教如何在適應這種漫長生物演化的進程中,保持其內在的「本能」呢?美國心理學家史蒂夫?平克和英國演化生物學家理查德?道金斯,都認為宗教不具有這種內在的適應性。

韋德不同意這一點。他在書中寫道,「比起不信超自然力量的人和群體,願意相信這種力量的人民就會形成更為和諧的社會,留下更多的後代。對超自然信仰的傾向就會為自然選擇所偏愛。」(P87)韋德進而問道,如果宗教具有適應性,那麼它是如何進化的呢?達爾文的自然選擇不但出現在個體層面,也可以出現在群體層面。這一結論得到美國社會生物學家愛德華?威爾遜的支持。

韋德斷言,「5萬年前人類離開非洲的時候,所有宗教元素已經存在,被古人類的所有後代所繼承。」(P87-88)這一結論雖然有待更多強有力的證據支持,但試圖將宗教動因與本能掛鉤,著實體現了當代學者試圖拯救宗教的內心衝動。美國政治學者弗朗西斯?福山就認為,宗教在產生社會資本中的作用被低估了。

被法蘭克福學派猛烈批判過的資本主義,在步入20世紀後不免步履蹣跚。虔誠的基督徒、英國歷史學家湯因比,在1973年與日本佛教人士池田大作有過一次深入的談話,後以《展望21世紀》為題出版。兩位飽含宗教情懷的學者,對宗教精神的失落充滿了憂慮。如何重建信任,不僅是說重新對信任樹立信心,而是說重新理解信任,重新回到遼遠的過去,從宗教萌生的遠古土壤中去尋求靈感和幫助。

宗教精神的復興,是否可能?如何可能?

五、未來

與其說韋德提供了一個結論,不如說韋德提出了一個問題,給出了一個視角。這一點從本書第九章的標題「宗教的生態學」可以體會。

公元313年,君士坦丁大帝發布米蘭敕令,宣布基督教為羅馬帝國的國教,象徵著高級宗教介入世俗世界的開端。按照湯因比的說法,兩千餘年的世界文明史,孕育出東西兩大系列六種高級宗教,包括東方的印度教和佛教,西方的瑣羅亞斯德教、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它們的共同本性是:宣稱有某種超越人類精神的終極存在,立志祛除人類自我中心的原罪,提供解脫世間痛苦的途徑。

高級宗教與世俗帝國的衝突,成為主宰文明走向的一股強大力量。基督教會初創時期與羅馬帝國的衝突,正說明了這個問題。

發軔於猶太聖經傳統的猶太教、天主教、伊斯蘭教,是信奉一神教的高級宗教。近2000年的演化史中,除佛教之外的這些高級宗教,無不演繹著一出又一出的征伐和屠戮。他們都聲稱遵從聖經的諭示:「上帝賜福於他們,對他們說,你們要生養眾多,遍及大地,去征服海中之魚,天上之鳥,及地上的所有走獸。」(《聖經?創世紀》1:28)

對道德的詮釋、對秩序的嚮往、對威權的捍衛,成為高級宗教證明其正當性、合目的性的內在動力。韋德對此評論說,「宗教的基礎是與超自然力量的談判,促使神靈頒布該社會領袖們認為最為適宜的規則。」(P219)

對異教徒的殘酷迫害、十字軍東征、攻陷君士坦丁堡、爭奪耶路撒冷,以及以拯救的名義滅絕阿茲特克人,這一切都是在以教精神的感召,以聖戰的名義進行的。人們不禁要問,宗教為何如此令人恐懼?團聚社會的同時,也讓人癲狂?無論教派之爭,還是信仰之戰,每一個宗教團體的人們,都堅定認為真理在握,上帝在自己這一邊。

馬丁?路德和加爾文改教運動之後的近500年來,基督教出現了深刻的變化。腐朽、墮落的教會階層遭到唾棄,子民通過自己的方式閱讀、解釋、認同聖經的道路被打通,節儉、勤勉、辛勤勞作的新教徒,找到了親近上帝、承接恩典的新的方式。被馬克斯?韋伯稱之為資本主義靈魂的新教倫理,成為現代國家崛起的精神支柱。

然而,令人不解的是,經歷兩次世界大戰的歐洲乃至整個西方世界,在過去的100年里不幸墮入了宗教冷漠、疏離的時期。韋德注意到,在歐洲,每周至少去一次教堂的人口比例,法國從1975年的22%,下降到1998年的5%;德國則從1975年的26%,下降到1998年的15%。上世紀末,倫敦《經濟學人》雜誌曾堂而皇之地刊登出一幅上帝的訃告。

韋德承認,「宗教退位是現代化的必然結果。」(P283)然而,這畢竟是一個令人五味雜陳的結論。宗教真的沒必要了嗎?韋德認為,從進化的角度來看,宗教的根本元素不是神學,而是道德。「與教會失去直接政治力量相比,它在道德權威的衰落就比較難以接受。」(P284)

「能不能有無神的宗教?」(P286),比如佛教。韋德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這一提法事實上在湯因比的歷史思想中曾經不斷出現,也是脫胎於懷特海過程哲學的「過程神學」的某種折射(《過程神學》,小約翰.B.科布 / 大衛·雷·格里芬)。所謂「過程思想」,即認為上帝永遠不能單獨創造,而是一種與被創造物的共同創造,在這種持續創造中的上帝的作用,隨著每一能量事件的自我創造,把最初的目的賦予每一能量事件。

韋德這樣問道,「到底有沒有辦法把宗教轉變成更為適合先進時代呢?三個一神教的產生是為了適應許多世紀前的社會條件。他們持續了這麼長時間並不等於他們可以永遠持續,除非它們變成一些莫扎特的著名歌劇,讓人百聽不厭。但莫扎特並不是音樂世界裡的完美終點。」(p290)

作為一個虔誠的基督徒,湯因比對佛教千餘年平和、寧靜的傳播方式所感染、打動。在為中文版《展望21世紀》所撰寫的序言里,兩位對話者表達了這樣的觀察:「佛教幾乎是以和平方式傳播的,而且在其流布地區,遇有土著民族的宗教和哲學時,也總能毫不勉強地與之和平共處下來。像佛教與中國的道教、儒教、與日本的神道,都能協調共存而形成了當地的生活模式。相反,基督教和其姊妹宗教伊斯蘭教一樣,是排他性的,在多數情況下是靠暴力強制推廣的。」

湯因比本人更是毫不猶豫地將21世紀稱為「中國的世紀」。然而,我在讀畢韋德的三部曲之後,卻久久不能釋懷:為什麼從馬可?波羅到利瑪竇,從萊布尼茨、白晉、張誠到馬戈爾尼,從湯因比、榮格、海德格爾到普里高津,一代又一代西方學者把目光投向東方尋求智慧的打開度的時候,我們卻與世界一再地擦肩而過,對整個人類的進化洪流與脈絡顯得如此陌生?

20餘年前,伴隨「信息高速公路」,互聯網迅速在全球範圍內深深地捲入了商業活動和日常生活。今日之中國業已成為世界網路大國。然而,對整個世界似乎依然陌生。作為無神論者的我們,是否有能力在思考人類文明演化的重大歷史窗口期,有分量地涉足這些重大的話域?我們是否有能力秉持歷史的厚度和文化的廣度,在事關基因、本能、信仰和人類未來的重大話題面前,添加我們自己獨立的聲音?每當念及這些問題,都令人難以平靜。

作者在這部書、也是這三部曲的最後,有這樣一段話,我覺得值得抄寫在這裡:「也許宗教需要經歷第二次轉變,其規模相當於從狩獵採集者宗教到定居社會宗教的轉變。在這個新的結構中,宗教保持了它為共同目的團結所有人的力量,無論在道義上還是為了自衛。它應該觸及所有感官,提高思維。它應該超越自身。它能夠設法面對情感和理性,我們的相互需要,和通過理性探索所了解的人類知識。」(p291)

這個世界正在掀開新的一頁。

這一頁,事關我們刻寫在骨子裡的神靈。

我們——是全部,不是一部分。

「傳播知識價值,倡導獨立思考!」

微信公號:價值中國

價值中國微信全站精華搜索: 數百萬篇極具價值的經濟/商業/金融/文化類文章期待對話。微信公號中,輸入您感興趣的任意「關鍵字」,可搜索精彩的專家見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價值中國 的精彩文章:

謝祖墀:從人工智慧到增強智能
如何實現成功的數據治理?
《人類簡史》:「人體黑客」時代,現在的人類將徹底消失

TAG:價值中國 |

您可能感興趣

人性的本能和做人的藝術
遺傳的本能與社會的教化,是孩子成為人的兩個必要條件。
韓國神級漫畫:《本能覺醒》
漫畫神級:《本能覺醒》
獨家揭秘:《穆斯林的葬禮》,一本能豐富人思想的好書
人的信仰本能和禁忌自覺
與人類本能的對抗——健身塑形
「天下人」織田信長的英雄末路與本能寺之變謎團(中)本能寺炎上
黑澤明:人總是本能地美化自己
把寫作視為一種基本能力(藝海觀瀾)
看了金剛、哥斯拉、巨蟒,李冰冰深海《巨齒鯊》定檔,再次挑戰人類的求生本能!
PS4遊戲《怪物獵人:世界》發售 「全新的生命之地 狩獵吧,遵循本能!」
嚴 鋒:把遊戲本能轉化為創造動力
谷歌大腦論文:機器學習會遭遇欺騙,纏人的對抗樣本能愚弄人類?
兩部《本能》,喚醒你身體的本能
以動物的本能而戰!漫改電影《動物世界》發布新預告
《發條橙》:被抽離的動物本能,性和暴力的人性自由
奇妙的本能養生之旅
戀愛是人的本能
李光洙成謀殺犯?《犯人就是你》預告大呼過癮,狙擊推理本能的綜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