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衛星與歐盟衛星在印度發射升空
據報道,中國一顆衛星與多顆歐盟衛星日前在印度航天中心發射升空,中國的衛星運行狀態良好。解放軍報今天在報道中表示,這顆衛星是國防科技大學研製的第10顆微納衛星,名為國防科大立方星。
報道表示,6月23日,這顆衛星與歐盟QB50計劃中的其他7顆立方星在印度航天中心一同發射升空,進入預定軌道。中國長沙地面站隨後接收的數據顯示,衛星運行狀態良好。
報道指出,國防科大立方星重約2.1公斤,其主載荷為離子與中性粒子質譜儀,用於展開低熱層大氣成分探測。
這顆衛星與歐盟QB50計劃中其他衛星組成低層大氣探測衛星星座,部署在離地面500公里的軌道上,對高度90公里到300公里範圍內的大氣低熱層進行探測。
據報道,歐盟QB50計劃是歐盟第7框架協議的旗艦項目,它通過國際大學科計劃吸引了23個國家與地區參與。
歐盟「QB50」項目亞洲區唯一發起單位,其地面測控站是全球三個任務控制中心之一。這是一個很有創意的項目。首先,一句話描述就是「用很少的錢做很大的事」——即僅以800萬歐元的投資就牽引了世界90多個國家、地區、單位參與。
論中國
¥50.60
其中多數為高校,產生了巨大了國際影響。其次,該項目致力於「人類幾乎未做過的事」——即探測高度在90~300km範圍內的大氣低熱層,帶動了國際立方星項目發展。
從打造基於傳統互聯網的互聯互通通道到基於衛星組網的天上互聯互通通道是大勢所趨。歐洲航天局在歐盟第七框架計劃(FP7)支持下,開展了大氣低熱層探測的QB50計劃。
QB50的任務目標描述為「演示驗證全球大學團隊研製的50顆立方體衛星網路,由低成本運載火箭發射,完成對大氣低熱層進行探測的一流科學任務」。
由於衛星在軌壽命很短,若採用現有航天器研製試驗流程及規範研製50顆衛星,成本極其高昂,項目不具可行性。因此採用低成本的立方體衛星則是開展低熱層原位探測的唯一選擇。


※台演訓視頻遭外流 馮世寬稱泄密的人絕不寬貸
※遼寧號還沒來台海呢 台軍就又來這樣吹牛
※我軍少將昨日說出一句話 台聽完腿都要嚇軟
※殲-10C編隊曝光或已服役 威脅美F-22?
※不撤薩德就算了 這件事韓也要怪到中國頭上?不好意思這鍋不背
TAG:中國周邊 |
※視頻 航拍我國第一個衛星發射中心: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
※我國第45顆北斗導航衛星 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
※我國成功發射中法海洋衛星
※美國發射導彈險擊落中國衛星,中國反擊:將美軍衛星致盲半小時!
※中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遙感三十二號01組衛星
※中國「虹雲工程」首顆衛星將發射
※美國發射反衛星導彈,欲摧毀中國衛星,殊不知中國是反衛星行家
※美國衛星照片曝光,中國新航母艦載機橫空出世
※我國成功發射「中星6C」衛星
※中國光學衛星和遙感衛星在世界算什麼水平?
※中國在西昌成功發射風雲二號H氣象衛星
※中國民營衛星公司今實現「四顆衛星」升空!覆蓋4大熱門領域
※中國首顆「環保型」微納衛星「淮安號」恩來星發射升空
※中國成功發射6顆雲海二號衛星
※亞馬遜加入衛星互聯網競爭,擬發射超三千顆衛星,供全球衛星寬頻
※美國航空航天局TESS尋星衛星發射升空
※我國成功發射「海洋一號C」衛星
※「液氮」助力我國亞太6C衛星發射升空
※俄羅斯將發射兩顆玻璃造衛星 此前一顆與中國衛星碎片相撞
※歐洲航天局將發射測風衛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