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兩子不孝,義犬勝兒
文/盧卓雄
文中的勝兒既是義犬名字,也是有義犬勝過兒子的雙重含意。
話說在清朝道光年間,粵北某地發生了這樣一個故事。
一戶錢姓人家,錢老頭夫婦六十齣頭。老頭名錢芝藝,育有兩子。本來一家子其樂融融,但是自從兩個兒子娶妻分家後,把贍養父母的責任互相推諉,後來竟然乾脆不管,視父母為默路之人。經親友及族長多方勸解仍無結果,後來竟然賣掉全部家產,不知去向。
錢老漢面對此種境況,精神大受打擊,好在有愛犬調節身心,這愛犬極具靈性,錢老漢乾脆為它起了個名字叫勝兒,此名說愛犬勝過親生兒也。
錢老漢因生計之需,只好做起布匹和土產的買賣,從粵北運出土產到粵南,又從南方買回布匹,維持生計。
這年初夏多日暴雨之後迎來了天晴,錢老漢與以往一樣,帶上愛犬勝兒出發了。錢老漢坐上了南下的客貨船,一路上水流湍急。船上有搭客十名,舟子三名,船從北江順流而下,卻水流越來越急。當接近一個落差丈余的急灘時,舟子叫大家上岸走動走動,自己把船中貨物整理一下,以便安全過灘。
眾人上了岸後,面對一片荒野,隨便走走,方便一下。錢老漢也帶著勝兒上了岸,把隨身攜帶的銀子放在草叢中,吩咐勝兒看著,自己方便去了。
過了一會,忽聞舟子呵喝開船,於是急急忙忙下了船,舟子亦很快解纜行舟,一篙之力船到江心,水如脫彊之馬,舟如離弦之箭。
此刻錢老漢才如夢初醒,勝兒與銀兩還遺留岸上,於是不顧危險與警告,跑到船頭大呼勝兒,聲淚俱下,捶胸頓足。舟子幾次牽曳亦不為所動,此刻木船突然遇上漩渦與大浪,船體傾刻沉沒。倉內全部乘客葬身魚腹,唯有錢老漢拋入江中抱著一塊船板,被洪流衝到岸邊,幾經周折才回到家裡。
到家後因被驚嚇和記掛勝兒救命之恩竟一病不起,足足病了十一個月才痊癒。病剛痊癒,錢老漢就掂記著荒野的勝兒,縱使勝兒不在也要去還個心愿。
於是夫婦二人顧了船,去到遺失勝兒的郊野,豋岸之後,錢老漢憑著記憶,清楚地認得勝兒所在方位,但這裡已經雜草叢生。
錢老漢摸索走入草叢,赫然發現勝兒已成白骨。再仔觀看,薄土下隱約看見裝銀元的袋子,急忙爬開一看,銀子分文不少。
此刻錢老漢明白了一切,於是趴在勝兒白骨上面嚎啕大哭,被勝兒忠於主人至死不渝的精誠所感動。在他人多次勸解後才收拾了勝兒的骸骨和銀子而回,錢老漢決定在自家附近為勝兒建立墳冢,樹碑勒石,正面書:義犬勝兒之墓。
碑背刻以碑文,碑文曰:
嗚呼勝兒!
勝兒勝兒,犬勝我兒,兒不理我,犬卻不移,
終生護我,以死明志,自入吾門,歡心如意,
樂也融融,與我兒戲,搖尾頓足,若癲若痴,
出入追隨,舔手牽衣,看家護院,晝夜堅持,
貞忠護主,不被人欺,同甘共苦,相處如飴,
此次南去,實屬不智,出門遇雨,山洪突至,
中途登岸,荒野遺爾,
我卻豋舟才猛醒,然則行舟難止,縱使勝兒狂叫,吾亦呼天不止,
幸我佇立船首,竟然避過一死,同舟者盡入魚腹,吾卻因爾獲得生機,
可憐把爾遺於荒野,挨餓忍飢,
為等主人,半步不移,縱成白骨,不離不棄,
嗚呼!生我者父母,救我者勝兒!
今已收拾骸骨,終生祭祀,
長伴吾於左右,以寄吾之哀思,
奉以肴饌,長享長宜,撰文鐫碑,終生以記。


※民間故事:憐惜飛蟲紗罩缸,蒼蠅報恩,小秀才免遭劫難
※民間故事:兒媳冤魂討命債,一眾惡人死於非命
※民間故事:渣男拋妻棄女,最終報應不爽
※民間故事:惡毒媳婦虐待婆婆,道長一怒,施法變狐狸
※民間故事:肇事逃逸的果報
TAG:天下奇聞異事錄 |
※民間故事:感謝母親的不孝子
※民間故事:窮小子盡孝
※民間故事:這才叫騙子
※民間故事:事不可做絕,黃仙為了報仇,用私刑磨弟子
※民間故事:荒唐父親託夢,愚孝子打死賢妻
※民間故事:孝子殺豬記
※民間故事: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孝而親不待
※民間故事:可憐婆婆被打半死,不孝媳婦得了件烏龜衫
※民間故事:義莊邪屍
※民間故事:女鬼買兒子!
※民間故事:事不開做絕,黃仙為了報仇,用私刑磨弟子
※民間故事:男子娶妻,發現妻子不是人
※民間故事:兩世冤孽
※民間故事:義犬復仇記
※民間故事:胡三兒
※義父義子(民間故事)
※民間故事:不要輕易拜把子
※民間故事:吃鯽魚訓子!老母教訓兒子,不惟權貴,只惟事實!
※民間故事:一件小事不忍,他死後不入祖墳,無顏面對先祖!
※民間故事:親爹偏心,對兒子嫌貧愛富!兒子裝窮,身懷無價之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