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我們時代的格調與惡俗

我們時代的格調與惡俗

文by艾栗斯


一、這兩本書同時服用有奇效

保羅.福塞爾(Paul Fussell 1924-2012)一定是不懂得「人艱不拆」背後的柔情,也許對於這位社會學家與文化批評學家來說,此種溫柔倒像是假惺惺的齁膩,否則他不會以一條底褲也不給剩下的無情之勢,吐槽了美國人民的糟糕品位與自我欺騙。並且還分門別類地吐槽出了兩本書。

這兩本,一本叫《格調》,一本叫《惡俗》。

《格調》一書成於1983年,原名Class: A Guide Through the American Status System,1999年首次在國內出版。名為格調,但其實字裡行間說的是等級(「格調」和「等級」這兩個詞在英語里對應的都是Class,此書的國內譯者也是煞費苦心了),更準確地說是「格調」烙印在各個「等級」身上的痕迹。我們時代的格調與惡俗

等級是個讓人刺痛的話題,就像接近核爆現場,看得越多越清楚就越是絕望。但如果能將沉重的事物輕鬆地表達是對於人類的善意、同時也是對於學者的考驗,那麼福塞爾絕對能通過。這個讓無數人揭竿而起、流血流淚的問題,在福先生這裡卻成了一件值得研究的有趣之事,他甚至還在書後附錄了自測評分表和問答題供各位對號入座。

不同於窮富兩極簡單粗暴的劃分,福塞爾把美國社會這個大熔爐的等級分成了九層,從看不見面的頂層、上層、中上層,到中間的中產階級、上層貧民、中層貧民,以至下層貧民、赤貧階層和看不見的底層。

這種劃分不光是依據財富多寡,還還與財富來源、教育、職業以及品味密切相關。就像福塞爾在書中所強調的那樣:

「底層的人們樂於相信,等級是以一個人擁有財富的多少來作為標準的;生活在中層的人們承認金錢與等級差別有關,但一個人所受的教育和從事的工作類型同樣重要;接近上層的人們認為品味、價值觀、生活格調和行為方式是判斷等級身份不可或缺的標準。」

比如說:

即使藍領在收入上有趕超白領的趨勢,但如果:

「此君最好的工作服和(自己)最好的衣服懸殊越大,所屬等級就越低。」我們時代的格調與惡俗

覺得自己在宇宙中心上班就成了人生贏家?每天用作打卡和進出的「狗牌」出賣了你:

「被監督的程度,通常比收入更直接地顯示等級差別。」

而容貌從來就是「以貌取人」的修羅場,因為美貌可以作為進入上層階級的一種資源並加以遺傳,所以:「容貌(相貌漂亮通常是上層階級的標誌,最不濟他們還可以整容嘛)、 我們時代的格調與惡俗

微笑(貧民基層的女士比中上層笑得更頻繁、嘴咧得更大)、身高(在美國,有地位的人很少會是粗短的小矮個,或是短脖子)、體重(貧民階層對麥當勞廣告做出迅速反應,多數超重的人屬於三個貧民階層。)」 我們時代的格調與惡俗

連國內間歇性發作的「逃離北上廣」、以及大城市的晚婚和低生育率,在福塞爾這裡也能找到答案——「我們倒極有可能將一個人口增幅最小的地區列為高等級地區的上選。」 我們時代的格調與惡俗

總之,從你來自生育率高企不下的地區、起居室里最顯眼位置的電視機、男士上裝張開的領口、愛吃辣的口味、喜歡的球類大小、彈奏樂器的種類、T恤上的logo字母,抱緊就讀的學校招牌作為自己的標籤……甚至只要一張口說話,社會地位就暴露無疑。

人生啊,還真是艱難呢。難怪看完此書的人都「男默女淚」,就如泰晤士報所評論的那樣———「作者刻意冒犯大眾,並且做到了,用他源源不斷的機智和善意的惡毒。」

但是先別急著痛恨《格調》瞎說啥大實話,這位大神又出了一本更加毒舌的封山之作超越了自己,即《惡俗》。作為姐妹篇,這兩本書名就像是上下聯:(《等級——社會等級與生活品味格調》vs《惡俗——或現代文明的種種愚蠢》) 我們時代的格調與惡俗

《惡俗》一書1991年在美國首次出版,英文名是一個大寫的BAD。糟糕(bad)與惡俗(BAD)之間的區別不只是英語的大小寫,而是實質與偽裝之間的鴻溝——低劣的商品、愚蠢的思想、艱辛的生活和不友善的生存環境都可以說是糟糕,而不願意誠實面對所見所觸,把低劣包裝成高級、愚蠢包裝成精英、糟糕的物質包裝成優雅就是惡俗了。

用書中的例子來說,「會割破手的劣質水龍頭是糟糕,給這種水龍頭鍍金的行為就是惡俗」;換到國內常見的場景中,放著高分貝「愛情買賣」的廣場舞是糟糕,舉辦「廣場舞藝術活動」則是惡俗。

如果說等級還在遮遮掩掩、企圖隱藏自己,那惡俗則是無所不在,大搖大擺充斥了周圍的一切空間。誰讓人類是所有動物中最有想法、最會發明、最會欺騙,同時也最容易上當的動物呢?

人類無法承受太多的真實,特別是對於等級的真實差距;也許是出於生存本能,迫切尋求著通往上一階層的通道,或是假裝已經找到了它。在如今的商業推手下,這種軟肋被惡俗的廣告、大眾傳媒侵蝕到無孔不入,攛掇著容易被感染和輕信的人群以消費來換取「地位」和「尊重」。

所以這兩本書合在一起看,就會發現作者是描繪了商業社會的舞台上:想努力表現得像更高一階層的人類,卻總是在細微之處欲蓋彌彰;想掩飾自己癟癟的荷包,卻被利用這一心理弱點的商業包裝欺騙,使得荷包更空扁的經典悲喜劇。

「人吶,生而自由,卻無往不在枷鎖之中。」


二、對中產階層最不友好的人,卻最為中產們喜愛

這兩本書不光在美國知識分子界扔下了「炸彈」,被引入中國之後也同樣掀起了熱潮,尤其是1999年國內出版的《格調》,據說使「品味」、「格調」成為熱詞,並將「保齡球」(下層人熱衷的運動)、車後窗裝飾物的流行打入冷宮,同時促使高爾夫球在富貴階層長盛不衰。 我們時代的格調與惡俗

不過當時本文作者還十分年幼,無法見證這兩者之間關聯的真實性,但保羅.福塞爾在我國中產階層中的影響力卻常常能在,比如「某乎」上一睹。只要在「某乎」里搜索老人家的姓名關鍵詞,就能在諸如「如何優雅地喝星巴克」、「如何穿著顯得有品位」、「如何不落俗套地裝修」甚至「如何委婉地向女朋友提出性要求」(正確的答案是「讓我們玩藏香腸的遊戲吧」)等等以上問題的回答里,出現保羅.福塞爾如雷貫耳的名字和他那兩本神奇的書。

他也確實提供了一些上等人的樣本:比如「上層人的多層次穿搭法」、「最理想的顏色是真正的藏青色」、 「只有六種皮革製品不會損害主人的等級地位,它們是:腰帶、鞋、手提包、手套、照相機盒和拴愛犬的繩子」——所以如果你家裡有汪峰的同款皮褲,還是趁早丟掉吧。

可以說,福先生在中產階層、或是想成為中產的那群人中是權威般的存在,在微信圈裡忍不住點開「階級固化」、「中產階級」關鍵詞題圖的也是這類人群,而往下和往上的國人都不太知道這個名字。有趣的是這個現象又早被毒舌先生說中了:

「對社會等級高度敏感的恰恰是中產階級,有時候他們甚至會被這個問題嚇得要命。」我們時代的格調與惡俗

所以中產階級出於對自身 階層可能升降的敏感,對福塞爾最為喜愛,而老福卻是最嫌棄他們。

「一個最謹小慎微、了無生氣的階層。他們是企業的螺絲釘,可替換的零件。」「他們最懼怕他人的批評,因此是為他人而存在的。他們是全社會中最勢利的一群人。」

覺得這樣的評價太過刻薄?那你還沒看過福塞爾對「被欺騙」和「有負疚感」人的占卦。

「被欺騙的人」:是各種勞動階級,「他們已經被電視和報刊中關於美好生活的種種想像徹底洗了腦,於是因為大蛋糕上自己的那一塊太小而覺得受了欺騙。」

「有負疚感的人」:「中產階級掙得不一定比工人階級多,卻總是心懷歉疚、滿腦子都是社會關懷。」

所以當中產階級的朋友圈掀起范雨素「底層階級的自由靈魂」讚歌時,范雨素卻說她不喜歡底層階級這個詞,「我不喜歡那種以高高在上的筆法寫底層。我是很不舒服的。我還跟文學小組的慧瑜老師抗議:我說怎麼可以這樣寫啊!他真的比我們高貴嗎?」

有沒有膝蓋中箭的感覺呢?


三、前後二十年,何其相似的

格調

惡俗

保羅.福塞爾並非向來毒舌,他更多的著作集中於戰爭歷史與文化記錄,其中《一戰和現代記憶》一書還曾獲得「美國國家圖書獎」和「美國國家書評獎」,但真正讓他走到民眾聚光燈下,成為經久不衰標誌性話題的,還是其後來對於等級、惡俗的闡釋。

然而,福塞爾火爆的八九十年代的美國真的惡俗嗎?那是一個從冷戰中翻身、衛星上天、流行文化欣欣向榮、IT技術崛起的時代,怎麼看都不算是一個「壞」時代。但另一方面,經濟與資本的滾滾車輪下,貧富之間的鴻溝增大,看似通過「個人奮鬥」就有突破自身階層的機會,但爬著爬著就會發現玻璃天花板早已經封死。

於是等級成為美國社會「房間里的大象」一樣讓每個人心照不宣又息息相關的問題,而且問題的複雜之處在於:他們不像英國一樣有家族徽章、貴族的頭銜和榮譽的體制可以追根溯源,這是一個快速變幻的社會,到手的財富還帶著溫度,等級體系在岌岌待定中。

這樣一想就能明白為什麼單單是這兩本書在美國掀起了波瀾,所以如果聯想到國內,前後二十年的「格調」與「惡俗」,同樣的劇本換了劇場還在繼續上演嗎?這個問題一被拋出,就顯得多餘。我們時代的格調與惡俗

君不見:

你從「地中海」或「簡歐風」裝飾風格的房間里醒來、給自己弄一些進口超市購入的「純天然」穀物早餐、走進張示著「女王節」(大多數人都忘了「婦女節」背後的變革意義)海報的小區電梯、走出「歐洲風情」的鳥籠「豪宅」、路過家門口那個穿著學士服進行畢業典禮的——雙語幼兒園;也許你會出差,這樣即使是最廉價的航空公司也會承諾給你一個局促的「尊貴旅途」、配有難以下咽的「精美食物」、在等待航班的間隙你打開手機,每一個根據大數據量身定製推送的廣告都在叫嚷著「你值得擁有」、當你對假名牌司空見慣了以後,還有一撥撥洶湧的假臉姐妹天團、假體、假唱等待你去習慣。必須習慣的還有那些不斷擴張的惡俗大學、一座座耀武揚威的最丑建築、龐麥龍滑板鞋的「時尚時尚最時尚」、以及那些去「獨立書店」拍照的「假讀書人」。我們時代的格調與惡俗

而如果你想放鬆一下神經,那麼就意味著你要去品嘗,在保羅.福塞爾看來——「社會思想貧民化的趨勢,公立教育的全面失敗」:娛樂、選秀、讀物的編輯常常極為老練地在事實和虛妄之間來回遊戲,騙取觀者的興趣。圖片取代了摘要、標題黨贏了內容、flash換下了wiki、「一分鐘讀懂」完勝了「沉澱和鑽研」。當你被一個新聞吸引住,覺得透過這事件可以加深你對人類的了解和世界的認知的時候,當你打開那些自媒體,然後發現所有的人都像中了蠱一樣去分秒必爭這隨時淡去的「熱點」的時候,你會發現所讀的每一篇文章里有限的觀點都是來自別人的思想,就像是嚼著一塊二手口香糖,從一個人的嘴裡吐到另一個人的嘴裡,最後接受的還是讀者。不甘示弱的讀者以指間打開或右叉的速度秒退來進行個體獨裁判決,除非這些自媒體作者能在文章中插入刺激眼球的動圖或是駭人聽聞的話語和標題,這些標題讓初識字的人目睹必然瞠目結舌,一定會懷疑自己住在一個色情狂的世界或是瘋人院里。

而那些嘲笑著自媒體的傳統媒體也好不到哪兒去,他們手握著對新聞事件的采編和深度報道權,卻自告奮勇地擔當了聞嗅垃圾並深挖展示的角色,縱使人類總有群星閃耀時,但他們知道過於崇高和嚴肅的話題會嚇退大部分包括中產在內的搖擺不定的讀者,過於低俗的新聞和獵奇又不能讓讀者放下「本科以上」學歷的身架去主動傳播;只有當低俗的內容被以「人文關懷」的高尚目的去包裝和細述,丟下的這塊腐肉才有可能被爭搶和分食。

四、如何氣死保羅

.

福塞爾先生

「我買這本書就夠惡俗的了。」——來自豆瓣網友對《惡俗》的評論。

奧斯卡.王爾德曾經說過:「人類的平等博愛並非僅僅是詩人的夢想,它是一個令人十分沮喪和深感羞辱的現實。」

我們內心深處需要的是差別和距離,而不是千人一面和抱成一團。然而光有成功是不夠的,有差別就意味著必須還得有人失敗,並且大部分人都是平庸的技能和煙灰的存在——這就是「成人的法則」。

可惜即使了解了這種法則,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的勇士也是少之又少,不僅是網紅愛活在濾鏡中,其實大部分人類都這樣。而只要人類的差別存在、只要他們還愛慕虛榮,惡俗就將一直存在。

所以惡俗的未來在福塞爾看來是「浩瀚無邊」,簡單來說,「惡俗已經遠遠地走在了前面,任何力量都休想一下子讓它慢下來。所以唯一的辦法還是嘲笑惡俗。如果連這個也不做的話,那你就只能哭了。」

現在看來,似乎連「嘲笑」也不能了。如果對於商業的矯飾和虛偽,還可以大聲嘲笑,而對於「少數人的經典和百萬加的流行」、「你嘲笑咪蒙,是不是在蹭人家的熱度」「如果不能變現,還有什麼好寫」的漩渦里,以一個放棄掙扎的姿勢向惡俗深淵、向十萬加的流量奔去的選擇好像也再正常不過。

但其實還有另一種方式存活。比如說,一邊贊同著保羅福塞爾的坦誠,一邊又以福先生的書作為「惡俗」的工具,就像「某乎」的答者們一樣,真正的精緻利己者絕不會吐露「人不為己,天誅地滅」這種話來為自己辯護,那樣赤裸裸的吃相太LOW。相反他們會引用商業主義聖經安.蘭德女神的話,用的句式是「你不能把這個世界讓給你所鄙視的人」,以一個假裝自己不在乎等級問題的不坦誠的態度,並具備一切認清「糟糕」與「惡俗」之間的慧眼,以偽中產階級「悲天憫人」的心態去推介福塞爾的書。

就像本文作者所作的一樣,科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IN學院 的精彩文章:

火影忍者有「三忍」,歷史上的伊賀忍者有「三上忍」
「白銀帝國」從什麼時候開始?古人買東西都用銀?明朝張居正帶來轉折
三百年前的倫敦大火燒光全城,卻為保險人帶來了新的賺錢機會
你知道「黑色星期五」的來歷嗎?背後有聖殿騎士團的荒誕罪名和血淚故事

TAG:IN學院 |

您可能感興趣

格調卑弱的五代時期的圍棋
時尚的現代風格客廳裝修,不失品位與格調,這樣的客廳想過時都難
畫的格調,就是畫家內心的格調!
不會過時,還最具格調!
秉承傳統格調,展現時代風采
格紋襯衫,永不過時的「格調」經典!
輕奢時尚,非凡的設計格調!
內向的你,也可以很有格調
時尚格調生活,我們愛紅酒加牛排
家居風格的不同更好的體現著主人的格調與個性,你屬於那種?
丟失了格調和含蓄的我們
現代手法雕琢的時尚個性空間,格調滿滿,品位不凡!
你與時尚格調之間,只差一幅裝飾畫的距離
現代簡約風格,如何設計出格調?
簡約輕奢范,給你想要的格調生活
藝術觀照下的當代設計,格調非凡!
潮人們的流行神器,居然是這些有格調的穿搭
那些價格不貴的傢具,讓你同時擁有性價比和格調
今年流行的外穿懶人拖鞋,時尚又有格調,還很舒服
人滿為患的書協,他們的話語權是最沒格調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