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流傳在南洋茶席間的味覺記憶

流傳在南洋茶席間的味覺記憶

人們喝到的種種茶品,總是帶有強烈的地域印記。一杯茶的風味往往與其製作工藝、生長環境彼此成就,仿似鄉人和鄉土,意料之中地推展出一段絕無僅有的因果關係。

但是,馬來西亞的一些茶品卻有著兩種不同的風味歸屬,一種來自茶葉的原產地,大致是福建、雲南地區,另一種則來自於負責茶葉儲存的「大馬倉」。兩個新舊故鄉的融合,催生出了獨特的南洋風味。

趙美玲女士

上周末的一場茶會,我們請到了馬來西亞南洋印記總策劃趙美玲女士以及她的團隊,為大家展現馬來人與故鄉茶在異地碰撞出的全新滋味。茶中的南洋風情,使參與者得以親身品嘗,大馬人對茶葉尤為特殊的口感記憶,也得以言傳分享。

馬來西亞的華人大多是來自廣東與福建地區的移民,祖輩喝茶的習慣連同其他生活習俗伴隨著空間的遷移一併保存延續下來。馬來西亞地區以前並不產茶,唯有通過進口來滿足人們對飲茶的需求。

過去,茶葉依銷路不同,分為外銷茶、內銷茶、邊銷茶和僑銷茶。在中國計劃經濟時代,大馬茶商公會所屬的大盤商向中茶公司大量進貨,這種茶葉就被稱為僑銷茶。早期,馬來西亞人飲茶多以傳統的鐵觀音和武夷岩茶為主,但是這類茶的價格高昂,唯有富裕的家庭常飲。

由於馬來西亞盛產錫礦,從事該行業的工人劇增,許多礦工帶著六堡茶前往錫礦之鄉霹靂州工作,作為解熱驅毒的茶飲,甚至用以洗澡除臭,應工人需要,茶商亦大量進口價錢便宜的六堡茶。所以,在南洋人的記憶里,六堡茶常佔據著重要的一席之地。

茶會中的第一道茶即是90年代的老六堡散茶,經過有著「緩慢轉化的過程中發現更好滋味」特徵的「大馬倉」多年陳化,茶湯濃釅似墨,口感醇厚,且兼具因渥堆陳放之工藝而有著祛濕驅寒的功效,在當地被視為是一種適合於對抗南洋常夏氣候的佳品。

茶師以高沖手法注水,借其力度把涓細質感泡開,再加稍長時間的溫潤浸泡,使老六堡的陳藏味愈出。

第二道是30年茉莉花茶,這款茶品因陳化很深,香氣口感比起初時窨制熏酵時更為深邃悠遠,且青澀盡褪。

第三道80年代廈門茶葉公司武夷水仙,是當年由廈門茶廠精製外銷,並以傳統焙火工藝為基底的老茶,在時過境遷的今日,已經是相當醇厚。

「大馬倉」的儲存器皿是木箱,而陳倉木箱已久的老岩茶會有一定的串味現象,因此,茶師在沖泡的時候把砂壺放置在沸水間烘乾內壁,之後投入茶葉,用手緩緩輕震,使茶葉粗細末均勻,最後捨去壺蓋並用杯子代替扣在壺口處。以沸水淋杯使其達到高溫干蒸類似虹吸的效果,可以使茶葉里的雜味盡除。據茶師介紹,這種方法還能將老岩茶隨時間逐漸收斂的香氣重新喚醒。

在品嘗了40年廣雲貢餅圓茶和1997水藍印青餅後,茶師演繹了潮州工夫茶的做法。

這種沖泡方法源自福建潮州,紫砂壺是工夫茶中的主要道具。茶師將三個杯子擺成品字形, 逐個投入滾燙的水中。即使桌上的茶客再多,也不再添置器皿,只這三個茶杯。在工夫泡中,茶師不用茶海,也不洗茶。最後一道老觀音經此沖泡之後,湯色如琥珀般剔透,可以體味出微微梅酸。

流傳在南洋茶席間的味覺記憶是迥然於內地茶客的,這場茶會過後,此種記憶將尋到新的歸宿,找到新的棲息之地。

茶點椰肉丁

撰文 王司徒

圖片 會心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的精彩文章:

之喝不完的名茶,講不完的鬼故事
花茶到底是是什麼茶葉呢
茉莉花茶到底是不是花茶
老北京地道的下午茶應該吃什麼?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在山野間撒歡夠了,她繡的茶席嗅得到風的味道
湖上泛舟的江南意境,茶席上「竹卿」帶給你
琴里知聞唯淥水,茶中故舊是蒙山!雜說茶席
超可愛的南瓜小青蛙,一抹茶席「野趣」!
一個人喝茶 靜靜體悟茶席上的禪茶一味
茶席:流水浮燈 一方茶席 一方寧靜
茶席:「流水浮燈」,一方茶席,一方寧靜
穀雨茶席雅集寧靜致遠 傳遞歡愉之美
茶點,繾綣在茶席之間的溫情
茶空間|茶事風雅 茶器茶聲之悅 茶席茶會修行的道場
茶席添古韻
每日一序|《茶之書》站在東方茶席旁的岡倉天心
佳茗之境——茶席
汝瓷之韻,茶席上的君子之風
茶席:味蕾和精神的交融
天熱了,讓茶席吹一吹「北歐風」
當潮汕功夫茶遇上景德鎮,八角杯的玲瓏驚艷茶席
宋韻手作,茶席上晃動的一汪湖水
石頭茶席
茶席中的明代小壺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