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聊的時候細說一下翡翠的膠感
現實中大家經常能遇到,熒光,膠感,鋼性等幾個詞,這些詞都是用來形容翡翠的質量的,熒光和鋼性以前都做過解說了,大家具體還有啥不懂的,在問我,會單獨的做解說,在這裡就說說膠感。
首先解釋一下這個名詞,何所謂膠感,顧名思義就是像膠水一樣粘稠的感覺。前輩高人介紹,石頭拋光之後,料子的光澤能連成一片,星星點點,如同膠水一般粘稠,是所謂的膠感。膠感作為比較高級的存在,和底子息息相關,一般認為,一個石頭能否起膠,和晶體的排列順序還有肉質顆粒大小有關,這個意思也就是,一個料子要起膠,肉質必須足夠細膩,底子必須足夠好,才能到到這個條件,造成寶光的物理現象。
起膠的東西是比起熒更加高級的存在,對於起熒光來說,有些到了糯化的東西,只要底子足夠好,或者說加上雕刻師傅的調水等物理作用,會造成起熒的效果,而起膠則無法人工製造,如果只是一廂情願的拋高光造成偽光,這個只是賊光,和起膠的寶光完全不同,大家需要加以甄別。膠感和底子息息相關,高冰還有玻璃種,都是起膠的東西,這一點大家無需研究,種好底好的東西,瞎子也能看到他的美。在這裡面有幾個很特殊的存在,需要大家牢記,蛋清底,還有老坑的打馬坎水石。
首先解釋一下名詞,大家看看家裡面的雞蛋清,就知道了蛋清底是什麼意思了。蛋清底的東西和玻璃底冰底一樣屬於頂級存在的底子,這個詞包涵了多重意思,蛋清底的東西種必須是冰種以上,水頭必須足。蛋清底的東西都是起膠的貨,這一點大家可以拿著雞蛋清看看有沒有膠質感。現實中很少遇到的晴水料子,就是屬於蛋清底的貨,所以說只要是晴水都有起膠的效果,大家牢記。


※寫一下怎麼看種的老嫩——送給玩翡翠正在迷茫的人
※南福北潘,文玩鬼市中的北喬峰和南慕容
※從這幾方面來看翡翠原石的質量問題
※聊一下和翡翠原石有關的所見所聞——持續中
※簡單聊聊每種翡翠成品應該怎麼購買
TAG:小石頭翡翠原石 |
※翡翠的這些顏色,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
※翡翠起膠能使其身價大漲,讓我們細談翡翠的「膠感」
※習慣了綠色的翡翠,這讓人眼前一亮的黃翡不了解一下嗎?
※一些翡翠玉雕精品欣賞,給人一種餘味無窮的感覺!
※木那翡翠原石被切出一陣驚喜,讓原本沉穩的同時又多了一絲活潑!
※讓翡翠一下子「活」了,翡翠浮雕的三種方式,你最中意的是哪一種?
※這個誤區一直存在,翡翠和玉的區別有必要了解一下!
※帶血的翡翠背後,都有一顆透明的心靈!
※翡翠中的「貓尿」,一把讓人又愛又恨的雙刃劍
※很多時候聽到晴水底翡翠,那到底是什麼樣的翡翠可以稱之為?
※一畫一刻之間充滿意境,普通的帶色翡翠片料也能這麼驚艷!
※這三個翡翠的「冷知識」,不了解你就一直是小白!
※翡翠具有韌性你知道嗎?讓我們來聊一聊翡翠的韌性
※一句一字,念夏雨淅瀝。一隻翡翠手鐲一首詩,寫不盡的相思
※這樣的時光下,這樣的翡翠,總能喚起過往時光的絲絲縷縷…
※《靈魂擺渡》:翡翠的眼睛有多毒,一眼看出真相,冬青一臉姨母笑
※這種玻璃卻玩出了翡翠的感覺,神了…
※一塊手掌大的翡翠原石,開窗位置表現不多,一刀切出一顆讓人羨慕不已的果凍種!
※不一樣的翡翠玉雕,驚艷!
※你那裡下雪了嗎,如果沒有,就在翡翠里看一場美到極致的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