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除了分數——高考狀元和我的差別在哪裡?

除了分數——高考狀元和我的差別在哪裡?

過去老師說:高考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多一分改變命運。

如今我們說:寒門難出貴子,連高考都不再公平。

然而,真的是這樣嗎?

2017年北京高考狀元的一席話在微博引起了廣泛關注,他的原話是:

生在北京這種大城市,能享受得天獨厚的教育資源。

農村地區的孩子,越來越難考上好學校。

「現在的孩子太懂事了,還沒走上社會已經抓住全社會的痛點。」

電影《青春派》里講了關於一幫高三學生的故事,記得印象最深的是主角真正親眼目睹了學霸周強貧困的家境,說了一句話:

我終於明白,對有些人來說,高考是他們一生中唯一的公平。

所以,他們根本無法要求更多。

改變命運的高考

過去的那些高考狀元,後來怎樣了?

幾年前,一家權威機構發表了這樣一篇調查報告《30年1000餘高考狀元》。

調查報告的結論這樣寫道:「我們調查了恢復高考以來的1000名高考狀元,沒有一位成為行業領袖」。

中國相關機構對中國從1977年到2006年30年間1000多位「高考狀元」進行了跟蹤調查。調查結果顯示,這麼多曾經讓人驚羨的高考狀元,卻沒有一位成為頂尖人才。

他們如今都過著平凡的日子,職業成就遠低於社會預期。

社會對他們的預期是怎樣的?

張磊——高瓴資本的領路人,1990年河南省文科狀元。

耶魯大學首位中國籍校董。

2005年投資騰訊,京東賺200多億,並成功讓兩家坐下來認真商談合作,最終成功商業聯姻。

現今管理著高瓴資本超過160億美金的基金。

這開掛一般的人生,應該才是對高考狀元的預期吧,畢竟狀元的光環不是誰都能承其重的。

但其實,高考狀元的光環褪去以後,你會發現他們和我們並沒有太大的不同。

下面是一些高考狀元的個例:

不過,因為高考,狀元們被賦予了一個不存在的冠冕。

彷彿高考狀元即等同於人生贏家。同樣人們對他們的預期無限拔高。

但是,通過高考這狹窄的獨木橋,並不意味人生就是條坦途大道。

生活這件小事,畢竟沒有簡單到一張卷子就能決定得了。

高考的失意者

而說起高考的失意者,其中必然有馬·勵志故事都有你·雲爸爸

1982年,18歲的馬雲迎來了生命里第一次高考,雖然高考志願是北京大學,但他那年的數學僅考了1分。

掙扎了很久,他最終選擇艱苦的復讀。再次走進考場,他的數學成績只有19分。

20歲那年,他第三次走進考場。

這一次,他的數學成績達到了79分,總分比本科線依然相差5分。

最終,他考入了杭州師範大學專科。但憑藉本身過硬的英語加上機緣巧合,他才轉入了本科系。

「命運來的時候,你哭著說它騙你做了個假動作,其實可能是你迴避天賦點太高了。」

GIF/1K

後來的他,一天工作20小時,在地下室里吃九個月泡麵創辦了阿里。

這就是悔創阿里馬爸爸的故事。

我把性格交給星座,把努力交給雞湯,把運氣交給鯉魚,然後對自己說「我TM只是一個普通人而已」。

那麼我過得不好,錯的是世界啊!

所以高考,失敗的人生這個鍋就拜託你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Yuki娘的日常 的精彩文章:

以德報怨——可惜,這句話我們都只聽了一半!
謎之香水—TAMA TOYS宣布推出體味香水
畢業兵荒馬亂,我們潦草地離散

TAG:Yuki娘的日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