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葯中補氣王」!氣血雙補它最強,氣暢了,血順了,水腫消了
俗話說:常喝黃芪湯,防病保健康。對這句話我是深有體會的!
生寶寶那年,我身體變得特別虛!稍微一動就渾身出汗,婆婆找了個老中醫,老中醫說:一個孩子三桶血,這是氣血虧虛的癥狀,不用看,自己熬點黃芪烏雞湯就可以了!喝了半個月,明顯好了很多!現在寶寶兩歲多了,也很少出現過那種渾身疲乏的癥狀了,現在燉湯啥的我還會時不時放點黃芪!
事實上,在我國開始使用黃芪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其有增強機體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應激、降壓和較廣泛的抗菌作用。
黃芪被稱為:補氣「神葯」,其補氣的能力得到了中醫界的一直認可。「氣」就是器官組織的功能,氣上來了,血脈就生髮通暢,臟器就恢復正常運轉。適當的飲用不僅可以提高人體免疫力,而且還能達到保護心血管系統的功效。
一、黃芪概述
黃芪,又名黃耆,為植物和中藥材的統稱。植物黃芪產於內蒙古、山西、甘肅、黑龍江等地,為國家三級保護植物。中藥材黃芪為豆科草本植物蒙古黃芪、膜莢黃芪的根,具有補氣固表、利水退腫、托毒排膿、生肌等功效。
二、黃芪的功效
1、強壯身體
黃芪含皂甙、蔗糖、多糖、多種氨基酸、葉酸及硒、鋅、銅等多種微量元素。長期服用,可以大大提高人的抗病能力!
有些人一遇天氣變化就容易感冒,中醫稱為「表不固」,可用黃芪來固表。常服黃芪可以避免經常性的感冒。有三味葯,主葯就是黃芪,是可以用來治療經常性感冒的。
2、增強心肌收縮力
如果是患有實驗性胃炎,那麼日常多喝一些黃芪水們能夠有效的減輕並且,尿液中蛋白定量也會出現下降的情況。
3、治療身體睏倦、氣短的情況
黃芪是補氣的,比如說話沒勁,走路沒勁,臉色比較白等都是脾肺氣虛的表現。黃芪能補一身之氣,比如上半身氣虛可以用黃芪,下半身氣虛也可以用黃芪。
4、消水腫
因為身體虛弱,或者年紀大了的人,往往下肢有些水腫。如果屬於「氣虛」,也可以常服黃芪。有慢性腎病或高血壓的人,也可能常有浮腫,中醫治療時,黃芪有時也是常用的中藥。
5、缺鐵性心臟病
喝黃芪水的好處除了能夠緩解心絞痛的情況之外,還能夠有效的改善許多臨床的客觀指標,對於令身體恢復健康有著很好的作用。喝黃芪水的好處,能夠有效的緩解心絞痛的情況。
6、脾氣虛證
和黃芪水的好處有很多,其中還包括了治療脾氣虛證。常見的脾氣虛證主要表現為人體精神倦怠、氣短、痰多等等情況。
將黃芪和党參、白朮、茯苓等等一起煎水服用,能夠有效的治療脾虛的情況。
7、防止血栓形成
黃芪具有降低血液黏稠度、減少血栓形成、降低血壓、保護心臟、雙向調節血糖、抗自由基損傷、抗衰老、抗缺氧、抗腫瘤、增強機體免疫力作用,可用來治療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等症。黃芪還能擴張血管,改善皮膚血液循環和營養狀況,故對慢性潰瘍久不癒合者有效。其還能消除腎炎患者的蛋白尿,保護肝臟,防止肝糖原減少。
8、糖尿病
黃芪是補氣葯的第一位,常規的補氣量一般不超30克,糖尿病是一種消耗性疾病,從中醫角度講,「久病必虛」,晚期的糖尿病更離不開補氣。據說,大文豪胡適就有糖尿病,就是通過長期喝黃芪水得到了穩定的控制!
為什麼呢?因為黃芪通過增加身體對葡萄糖的利用來降糖,這正是補氣葯增加組織功能的體現。
那麼,黃芪這麼好,是不是人人都合適呢?有沒有副作用呢?
畢竟黃芪屬於葯,所以,還是有一些禁忌人群和副作用的!
三、黃芪的副作用
最常見的副作用就是迅速出現「上火」癥狀,如面紅、心煩、睡眠差或失眠、咽痛、血壓升高或頭暈等,甚至使病情加重或逆轉病勢。臨床上,一般人經常單獨使用黃芪進補或一次性大量進補,那是沒病找病或加重疾病的危險行為。
使用黃芪進補,一般要由少逐漸增加,邊服邊觀察有無上火的表現或身上原有疾病有無加重或是否出現悶、痛的感覺,一旦有則應停用或配藥才能用;如果乏力、多汗或氣喘等癥狀減輕,精神和體力改善而又無上述副作用,可增加用量。
更安全的辦法則是先用党參,有效而無副作用後再加用或改用黃芪,使用黃芪時採用逐步加量的辦法,以身體能耐受而無副作用為度。最安全的辦法是配方使用。
ps:防上火,加點麥冬泡水喝
黃芪是補藥,溫燥性的,溫燥助火,所以喝久了嘴裡難免有點怪得感覺,黃芪泡水的時候加點麥冬,麥冬滋陰下火,二者互相制約,即能補益,又不會出現嘴裡怪的感覺。
黃芪10克,枸杞10克。沖90度沸水,10分鐘後可以飲用,1杯可以泡2-3次。
四、哪些人不適合吃黃芪?
1、陰虛的人
陰虛的表現有手足心熱、口咽乾燥、腰酸腰痛、潮熱盜汗、失眠多夢、舌質紅無苔、脈細數等。因為黃芪性味甘、微溫,陰虛患者服用會助熱,易傷陰動血。陰虛患者使用黃芪,必須配伍養陰葯使用,如生地、熟地、玄參、麥冬、天冬、玉竹等。
2、濕熱的人
濕熱的表現:有口苦、口乾、舌苔黃膩等。濕熱的患者服用容易滯邪,使病情加重。濕熱患者必須配伍清利濕熱葯,如黃連、茵陳、黃芩等。
3、熱毒熾盛的人
熱毒熾盛的表現:有各種化膿性感染,如痤瘡感染、咽部感染、腹膜炎等,表現為滿面通紅、咽紅、咽干、咽痛、口苦口乾、唇舌紅絳、舌苔黃燥、脈滑數等。熱毒熾盛的患者服用容易滯邪,使病情加重。如果必須服用黃芪,一定要配伍清熱解毒藥,如黃連、梔子、大黃、敗醬草等。
4、懷孕後期
懷孕後期的孕婦們也不能食用黃芪,因屬於補氣之物,如果在後期還吃黃芪會造成胎兒過大,不利於生產。
5、高血壓者、腦出血者
患有高血壓者、腦出血者同樣也不能食用,食用過後血壓容易上升,會加重癥狀。
6、體質偏熱的人
體質偏熱者也不能食用黃芪,且食用過後會造成情緒易怒。
好了,get到今天的重點了嗎?如果對您有幫助,那麼,趕快告訴你身邊的親朋好友吧!健康路上,我陪你一起!
點擊上方,關注「健康必讀」,為您精選新鮮出爐的健康熱點,解答健康困惑,尋求健康之道。學習更多健康養生知識,請關注公號:健康e佰。


※這種平民「參」,補氣血、健脾胃,不弱於人蔘
※氣虛補氣不用買人蔘,這幾樣家常蔬菜足夠你用了
※它是「補藥之長」,女吃補血,男吃補氣!
※多汗補氣,無汗養血
※適合女人補氣血的幾道靚湯
TAG:補氣 |
※葯中補氣王來了!就是這碗湯可以氣血雙補,氣上來、血順了
※中藥 | 葯中補氣王!氣上來、血順了~氣血雙補就是這碗湯~
※黃芪——中藥的補氣王,氣血不足,選用黃芪,可得到有效改善
※它是補氣王,養血降壓保護心腦血管健康,女人想要氣色好就喝它
※真別嫌它便宜,它可是葯中補氣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