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長相似黑炭,但它是補腎抗衰降血壓的良藥!
它是一種植物的根莖,葉子非常漂亮,多年生草本,高20-40厘米,全株有白色長柔毛和腺毛。塊根肉質肥大,呈圓柱形或紡錘形,表面紅黃色。
它的根可以藥用,它就是熟地,又名熟地黃或伏地,經加工炮製而成。通常以酒、砂仁、陳皮為輔料經反覆蒸曬,至內外色黑油潤,質地柔軟粘膩。切片用,或炒炭用。熟地又名熟地黃或伏地,屬玄參科植物,是一種上好中藥材,具有補血滋陰功效。
【熟地傳說】
在唐朝時,有一年黃河中下游瘟疫流行,無數百姓失去生命,縣太爺來到神農山藥王廟祈求神佑,得到了一株根狀的草藥,送葯人將此葯稱為地皇,意思是皇天賜葯,並告訴他神農山北草窪有許多這種葯,縣太爺就命人上山採挖,解救了百姓。
瘟疫過後,百姓把它引種到自家農田裡,因為它的顏色發黃,百姓便把地皇叫成地黃了。值得一提的是,不管是否和傳說有關,此後一說到地黃,人們都會認為懷慶府所產的最為地道。明朝名醫劉文泰在《本草品彙精要》中說生地黃今懷慶者為勝,藥物學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今人惟以懷慶地黃為上。
【熟地的功效和作用】
1、補腎
對於補腎,熟地有很大的功效,它是六味地黃丸的主要成分之一,古人謂之「大補五臟真陰」。如果用山藥、山茱萸等合用,可以治療肝腎陰虛、腰膝酸軟、盜汗遺精等,用知母、黃柏等一起服用對陰虛骨蒸潮熱的患者有作用。
2、降低高血壓
熟地對心血管系統有著很大的影響,酒熟地黃及蒸熟地黃都有顯著的降壓作用,收縮壓和舒張壓均顯著下降。
3、抗衰老
經研究發現,熟地能夠有效地防止細胞過早的老化,加強細胞的運作能力,能使人延緩衰老,是抗衰老的最佳藥物之一。
4、骨髓造血
通過將熟地黃水煎劑,給失血性貧血小鼠灌服每隻0.5g,每日1次,連續10日,可促進貧血動物紅細胞、血紅蛋白的恢復,加快多能造血幹細胞、骨髓紅系造血祖細胞的增殖、分化作用。
5、養血補虛
熟地甘溫質潤,補陰益精以生血,為養血補虛之要葯。常與當歸、白芍、川芎同用,治療血虛萎黃,眩暈,心悸,失眠及月經不調、崩中漏下等;若心血虛心悸怔忡,可與遠志、酸棗仁等安神葯同用;若崩漏下血而致血虛血寒、少腹冷痛者,可與阿膠、艾葉等補血止血、溫經散寒葯同用。
6、增強免疫力
經過中醫論證,常使用熟地能夠增強機體免疫力,從而增強人體的抗病能力。具有不錯的強身健體之效。
7、肝腎陰虛諸證
熟地質潤入腎,善滋補腎陰,填精益髓,為補腎陰之要葯。古人謂之「大補五臟真陰」。能夠治療肝腎陰虛,腰膝酸軟、遺精、盜汗、耳鳴、耳聾及消渴等。
8、調節體內異常激素
用三碘甲狀腺原氨酸(T3) 給予大鼠造成陰虛模型並給予熟地黃水煎劑3ml(70%濃度)灌胃,共6日,對甲亢型陰虛大鼠的體重改變,24小時飲水量及尿量、血漿T3、甲狀腺素(T4)及醛固酮(AD)濃度有顯著改善,即T3濃度降低,T4濃度升高,並趨於正常,說明熟地黃不僅能改善陰虛癥狀,並能調節異常的甲狀腺激素狀態。
9、抑制血栓
熟地黃能顯著抑制肝臟出血性壞死灶及單純性壞死。對高脂食物引起的高脂血症,脂肪肝及大鼠內毒素引起的肝靜脈出血症,均有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認為對纖溶酶原的激活作用,是抗血栓形成的作用機制。
10、強心利尿
熟地具有強心利尿的作用,特別對於一些心臟衰弱者而言,使用熟地能夠起到強心的作用。如配合木通則利尿作用加強。
【熟地的食用方法】
1、熟地茶
材料:熟地黃15克。
做法:水煎30~60分鐘,取汁,一日內分2~3次溫服。主治腰膝酸軟、遺精崩漏、目眩耳鳴之症。
2、熟地八珍湯
材料:熟地黃15克,當歸、白朮各10克,茯苓、白芍藥各8克,川芎、炙甘草各5克,人蔘3克,生薑6克,大棗3克。
做法:將以上藥物一同放入砂鍋,水煎30分鐘,取汁即可。每日1劑,分2次溫服。
特點:此湯具有補益氣血的作用,主治面色蒼白、頭暈目眩、食慾減退、心悸怔忡等症。
3、首烏地黃粥
材料:熟地黃15克,制何首烏(炮製後的何首烏)10 克,粳米100克,白糖15克。
做法:先將熟地黃、何首烏放入砂鍋中,水煎取汁,然後用藥汁熬煮粳米,出鍋前調入白糖即可。每日早晚食用。
4、熟地燉雞湯
材料:熟地黃30克,人蔘10克,天門冬20克,大棗10克,生薑2克,母雞500克,食鹽、味精各2克,蔥段、薑片各5 克。
做法:一同放入雞腹中,加水燉煮,直至肉爛即可。
還有,燉煮熟地黃時盡量不要用鐵器,熟地的副作用主要為一點,即是過敏反應。因為熟地中含多種糖類物質,因其用酒制,偶有病人可能會引起過敏反應。腹瀉、腹痛、疲乏、心悸、面部癢、圓形風團、頸部向軀幹及四肢蔓延,皮疹高出皮膚表面,散在分布。因此第一次食用熟地黃時,盡量先不要過多食用,先少吃一些,看是否適合


※男人不給力?教廚房小白3分鐘做好一道補腎大餐,生龍活虎不是夢
※猛男最喜歡的一種補腎野菜,只有農村才有生長
TAG:補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