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日本滿蒙開拓團真相!

日本滿蒙開拓團真相!

中國東北地區的日本移民,是日本移民侵略政策的產物,也是戰爭的受害者。日本戰敗投降時,青壯年大多充軍上了前線,許多人在撤退回國途中受盡磨難,死於非命,還有些人在開拓團長的率領下集體自殺。

2011年7月底,黑龍江省方正縣為二戰結束後死於當地的日本移民立碑,樹立了「日本開拓民亡者名錄」、「中國養父母逝者名錄」兩座名錄。名錄稱,立碑的目的「一為告之日本後人」;「二為展示人類至善大愛」;「三為前事不忘,後事之師」;以及「為了更加真實、更有說服力地展示這段歷史」。

這兩塊碑花費了當地納稅人50萬元,儘管方正縣政府辯稱這是一處「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與「吸引日商投資」無關,還是引起輿論嘩然,被網民斥為「中國式碑劇」。

1945年日本投降後,東北地區1.5萬名日本移民(大多為老弱婦孺)集結哈爾濱市郊方正縣,尋找回國途徑,其中5000多人因體力耗竭和疫病流行而倒斃,合葬於日本人公墓;另有4500多婦女兒童滯留,得到當地人的收養照顧,使方正逐漸演變成有名的僑鄉,華僑人數和歸僑僑眷居黑龍江全省之冠。

一塊看似普通的墓碑,沉澱著深沉而複雜的民族情感,最終演化出民間「義士」的潑漆壯舉和砸碑鬧劇。何以至此?還得從日本移民「開拓滿蒙」說起。

開發滿蒙新天地

1905年9月,日俄簽訂《朴茨茅斯條約》,結束爭奪中國東北的日俄戰爭,俄國在中國東北取得的旅順口、大連灣和南滿鐵路等諸多權益轉讓給日本。時任日本陸軍參謀長、「滿洲創立委員會」委員長的兒玉源太郎大將,以其曾任台灣總督的成功經驗,提出了戰後經營滿洲的構想。

他和下屬後藤新平共同撰擬了一份《滿洲經營梗概》,主張以鐵路經營而不是以軍隊為中心進行殖民統治,「戰後經營滿洲的唯一要訣」—表面上假裝經營鐵路,暗地裡採取包括移民在內的多種措施。這是日本官方文書中首次提出要向中國東北地區大規模移民。

《滿洲經營梗概》迅速提交到日本最高決策層。次年11月,南滿洲鐵道株式會社(以下簡稱滿鐵)正式成立,後藤新平被明治天皇任命為滿鐵首任總裁,他很快制定了一個向中國東北移民50萬人的計劃。日本外相小村壽太郎據此向國會提出20年內向中國東北移民100萬人的倡議,得到軍政要員的響應和支持。

1912年,關東州總督福島安正大將視察關東州大魏家屯時,發現這裡土地肥沃,氣候適宜,水稻長勢良好,決定首先向這裡移入日本農民。1914年,山口縣愛岩村及下川村的19戶農民移入這裡,取兩村的各一個名字命名為愛川村,這便是日本向中國東北移入的第一批農業移民。

這以後,福島安正頻繁回國鼓動軍政各界,宣揚「滿蒙開拓」的重要性,煽動農民離開家鄉前往滿洲開發「新天地」。但由於當時世界性的農產品價格低下,農業開發成本過高,日本的移民政策成效甚微。據1914年統計,在東北從事農業生產的日本移民僅為61人,耕種土地370餘公頃。

在日本官方策動向中國東北移民的同時,滿鐵也開始籌劃向滿鐵附屬地移民,建設試驗農場,其目的是為了「保護鐵路,防範抗日勢力」。滿鐵先是採取安置複員鐵道守備隊員的辦法,在滿鐵附屬地安置了數十名複員守備隊員,經營煙草、蔬菜、果樹等業務;接著又從國內移入一批日本農民,分布在滿鐵沿線。

1924年,美國政府頒布移民法,對日本移入美國的人數予以限制,致使日本移入美國的人數每年減少2800人左右。日本當局為了減輕國內壓力,緩解農業的蕭條,再次籌劃向中國東北移民。尤其是1927年田中內閣召開東方會議後,「滿蒙生命線論」甚囂塵上,1928年,滿鐵副總裁松岡洋右在大連設立農事會社,招募日本農民移入東北,但由於土地、資金的不足以及管理不善等原因,一些農民來而復返,到「九一八」事變前,僅有74人定居。

武裝試驗移民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日本攫取了中國東北全境,日本政府立即召開了由陸軍、海軍、外務、大藏、拓務等五大臣組成的「五相會議」,充分肯定「九一八」事變不僅是「解決滿蒙懸案的極好機會,又是將大批日本人移居滿蒙新天地,解決人口過剩和農村貧困的一石二鳥方策」。

與此同時,關東軍高級參謀板垣征四郎也攜帶包括移民政策在內的《滿蒙開發方策案》返回東京,徵求軍政各界意見,初步成型了向中國東北大量移民的構想,並由關東軍制定《關於滿洲移民要案》,決定採取屯田兵制的方式,首先移入武裝移民,以「確保農村縱深地帶及邊緣地區的治安」。

板垣征四郎

1932年8月30日,日本第63次議會通過了移民經費預算,批准第一次移民經費為107850日元。這樣,從上到下,日本軍政當局一致確立了向中國東北大量移民的政策。

具體實施移民政策的骨幹分子有倆人。一個叫加藤完治,原是日本茨城縣國民高等學校(高中)的校長,早年就提出過「海外移民論」,積極鼓吹對外擴張。日本剛吞併朝鮮後,他就上書當局,極力主張向朝鮮移民。「九一八」事變後不久,他又起草《滿蒙六千人移民案》,提交拓務省和內閣會議。

另一個是日本關東軍大尉東宮鐵男,其人是1928年爆殺張作霖的現場指揮者,「九一八」事變後任偽吉林軍顧問。他主張以退伍軍人為基幹組建屯墾軍,一方面可以協助關東軍維持治安,一方面屯墾戍邊,伺機北犯蘇聯。

加藤與東宮走到了一起,倆人分工合作—由加藤回國招募移民,東宮則跑到佳木斯一帶落實移民地點。

日本國內給移民活動大開綠燈。日本內閣通過向中國東北移民的決策案後,日本「在鄉軍人會」本部立即在茨城、木、群馬、新、山形等11個縣展開了招募活動。因為上述11個縣地處偏僻,農村貧困,人口過剩,而且入侵東北的第二、第八、第十四師團的士兵大多來自這些地區,與移民有同鄉之誼,易於溝通和配合。當時提出的招募條件是:1.出生農村,身體健康,有從事農業的經驗者;2.在部隊訓練成績良好,未滿30歲者;3.有獨立生活能力者;4.無家庭牽累。

在政府鼓動下,許多在鄉(退役)軍人踴躍報名,很快按照上述條件招募了492人。他們先在國內進行了20餘天的訓練後,於1932年10月3日,由現役軍官市川中佐為團長,組成第一批武裝移民團,離開東京前往中國東北。10月14日,當他們經水路到達佳木斯時,還未下船就遭到東北抗日民眾的襲擊,直到第二天早上才勉強登陸進入市區。

由於東北抗日武裝的襲擾,這批武裝移民無法進入預定的移民點,被編成佳木斯屯墾軍第一大隊,配合日偽軍擔負佳木斯的警戒任務。直到1933年2月11日,他們才進入佳木斯的永豐鎮,更名彌榮村,這是「九一八」事變後日本武裝移民的第一個據點。

第二批武裝移民455人,由團長宗光彥帶隊,1933年7月,進駐距永豐鎮40公里的七虎力河畔的湖南營,取名千振村。

此兩批武裝移民進入東北後,強佔當地農民1000餘垧已耕地,並協同日偽軍殘酷鎮壓和盤剝當地民眾,引發民眾的強烈不滿,爆發了「土龍山農民暴動」,一名日軍大佐、數十名日偽軍在暴動中被抗日武裝擊斃。

由於中國民眾武裝抗日運動的高漲,第三批武裝移民拖到1934年10月才成行,全員300餘人,進駐綏棱縣的瑞惠村。第四批武裝移民拖得更久,於1935年9月進入密山縣(今密山市)的城子河與哈達河。第五批武裝移民於1936年7月進入密山的永安、朝陽、黑台、黑台信濃等四個村。以上五批武裝移民總計3000餘人,前後歷時四年之久,稱作「武裝試驗移民」。

武裝移民進入東北後,首先遭遇的是當地民眾的武裝抵抗,據不完全統計,第一、第二批武裝移民中先後有39人被抗日民眾擊斃。加之生活條件、環境、待遇等同當局的宣傳大相徑庭,因此,大多數移民思想動搖,情緒低落,紛紛要求回國,甚至像患了傳染病一樣,先後有千餘人提出離隊回國申請,最後有157人宣布退團,日本當局稱之為「屯墾病」。

百萬戶移民計劃

武裝試驗移民雖然失敗,並沒有影響日本政府向中國東北移民的國策。1934年12月,日本陸相南次郎出任關東軍司令官,表示要堅定不移地推行移民政策,並制定了《滿洲農業移民實施基礎要綱》,分別送達日本軍政機關。接著,日本政府決定成立「滿洲拓植株式會社」(後改稱「滿洲拓植會社」)、「滿洲移住協會」及「滿鮮拓植株式會社」等機構,為實施大批移民計劃奠定了組織基礎。

1935年7月,日本政府拓務省正式出台《關於滿洲移民根本方針之件》(即「百萬戶移民計劃」),計劃從1936年開始,以5年為一期,先向中國東北移入10萬戶農業移民。在此基礎上用20年時間向中國東北移民100萬戶,總計500萬人。1936年「二二六」事件後,廣田弘毅出台組閣,將該計劃列為七大國策之一,偽滿政府也將接收安置日本移民列為「三大國策」之一。

從1937年開始,百萬戶移民計劃正式啟動,計劃到1941年為第一期,五年內移入10萬戶,50萬人。以後每五年遞增10萬戶,到1956年實現100萬戶、500萬人的移民計劃。但計劃實施後,到1941年,實際移入東北的日本農民為46462戶,107703人,按人數統計,僅完成計劃的21.5%。

在這期間,日本當局採取了一系列措施,諸如「分村分鄉」計劃及組織「滿蒙開拓青少年義勇軍」。前者是將計劃遷移的村、鄉的全部或半數以上農民遷移到東北;後者是招收16歲以上的青少年(實際有13、14歲的少年加入),組建「滿蒙開拓青少年義勇軍」,以軍事化的組織形式,由現役軍官帶隊,先在國內或東北進行半年以上的訓練,然後開赴現場。

偽滿時期,由日本駛往大連船上的「滿蒙開拓團少年義勇軍」的合影

日本當局組建「滿蒙青少年開拓義勇軍」,除了擴充移民數量外,還有一個更重要的目的是培養關東軍的後備兵源。從1938年開始招募到1945年,前後組建有246支青少年義勇軍,總人數為86530人(另一說101000人)。

從1942年開始,日本實施第二期移民計劃。這時的日本,因為發動太平洋戰爭,致使人力、物力、財力都出現異乎尋常的困窘,關東軍加緊實施「北邊振興計劃」,瘋狂掠奪東北的戰略資源,急需大批勞力及日本移民的協力,於是又掀起一場移民的小高峰,到1942年末,大約移入日本移民51240戶(包括朝鮮移民)。

1942年以後,日本戰局舉步維艱,向中國東北的移民也陷於蕭條期。綜上,從「九一八」事變到日本戰敗投降,日本向中國東北移民總數約為27萬人(也有28萬、29萬人之說)。

關東軍的「棄民」

日本政府之所以將移民計劃列為國策之一,目的很明顯:一是解決日本農村的剩餘人口,緩解國內經濟壓力;二是通過增加日本移民數量,使在中國東北的日本人數量提升到一定比例,進而徹底變中國東北為日本「本土」的一部分;三是利用日本移民維持殖民統治,鎮壓反滿抗日運動;四是就地解決關東軍的後備兵源等。

原本生活貧困、居於社會底層的日本農民進入中國東北後,很多人搖身一變成為殖民統治集團的成員之一,受到殖民統治當局的信賴自不待言,經濟上除享受日本政府的補貼外,還從偽滿政府領取優厚的待遇,徹底翻身。

日本移民進入東北後,名為「開拓」,但迄今為止,日本移民開墾荒山荒地的史料極其少見,他們利用的土地、家園大多是以低於市價幾倍、十幾倍的價格巧取豪奪而來。如巴彥縣日本會陽開拓團,通過強買強賣,人均佔地達15.65垧,而當地農民人均只剩下0.73垧,失地農民轉而給日本開拓團民當佃農。

阿城縣(今阿城市)四道河子一帶有個日本豐村開拓團,該地原住民被日軍用刺刀逼進「集團部落」里,1000餘垧已耕地落到日本移民的手中,同時還霸佔了近30平方公里的山川。另據依蘭、樺川、勃利、密山、寶清、虎林等縣市統計,日本移民強佔當地土地達全部可耕地的57.5%以上。

日本移民還自覺不自覺地以「大和民族」自居,「君臨」東北農村。尤其是各開拓團長,多是在鄉軍人出身,他們置身於偽滿政府的法律之外,肆意欺壓百姓,姦汙婦女,侵吞民財,甚至動輒以「反滿抗日」為名把不順從者塞進監獄。

在東北土地上耕種的日本開拓團村民

1943年,日本憲兵在巴彥、木蘭、東興逮捕了1000餘名中共地下黨員及愛國民眾,其中一部分人的名單就是會陽開拓團提供的,很多人直接被他們抓進開拓團團部施刑。另有史料證實,在五常縣(今五常市),一名叫鈴木久的開拓團民,僅因為一位農民不肯聽他支使,便將其殺死,事後卻只被判了4年徒刑。密山日本移民高橋智雄當眾搶奪農民的耕馬,對方不從,竟行兇刺死對方,還揚言道:「在滿洲幹什麼事都沒有顧忌!」日本移民因其肆意胡為,被中國民眾背地裡稱為「屯匪」。

由於日本的移民侵略,一批當地農民被逐出家園,日偽當局將這些人稱為「內國開拓民」。他們被迫離開世代居住的家園,被驅趕到荒漠或邊遠地區,得不到日偽當局的絲毫補貼,過起野人般的生活。有資料證實,寧安石頭站附近的八個村屯,因為地理位置方便,土地肥沃,日偽當局強迫當地農民遷移到黑河,聲稱黑河出金子,三年內不必繳納「出荷糧」,不當勞工等等。結果,八個村的農民被迫舉家遷往人生地疏、衣食無著的荒涼之地,只能住草棚、吃野菜。據初步統計,僅寧安蘆家屯300餘戶、1500餘人遷移到黑河偏遠地區後,三年間病、餓死者達287人,佔總人口的19.1%,其中有譚姓和尤姓兩家人因凍、餓、病等原因死絕。

日本戰敗投降時,日本移民中的青壯年大多充軍上了前線,剩下的多是老弱婦孺,許多人在撤退轉移途中受盡磨難,死於非命,還有些人在開拓團長的率領下集體自殺(如麻山事件),從這一意義上說,他們也是受害者。

數據顯示,日本投降後,大約27萬日本移民中,非正常死亡者約為78500人,其中集團自殺(包括個別自殺者)11520人,另有約7000餘名10歲以下的兒童被丟棄在東北,除夭折者外大多被當地中國民眾收養。還有一部分18歲以上的少女、婦女嫁給當地的中國人,形成近代中日民間交流史的第一次畸形婚姻,也是中日恢復邦交後日本人二世、三世(即母親或外婆系日本人)返回「祖國」的成因。

這些日本移民在二戰末期之所以顛沛流離,緣於關東軍的「棄民政策」。蘇聯紅軍出兵東北不久,731細菌部隊、化學部隊人員(包括家屬)、在東北的日本殖民統治機構官員、滿鐵社員、企事業機關人員及其家屬幾乎全部安全轉移回內地。唯有日本移民在統治集團的心目中沒有位置,視為隨時可以遺棄的對象,既沒有發出任何形式的照會或通知,更沒有安排任何轉移措施,造成大批移民亂了方寸,惶惶然盲目逃遁,甚至將自己的子女丟棄,釀成影響迄今的日本「殘留婦人」及「殘留孤兒」的歷史悲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美女講歷史 的精彩文章:

清朝皇帝臨幸妃子,過程複雜不堪入目

TAG:美女講歷史 |

您可能感興趣

日軍投降,東北的日本開拓團成員為何集體自殺?真相太諷刺
近代史上日本一手策劃的「滿蒙開拓團」,如何滲透東北地區?
開拓團的日常點滴
日本殖民開拓團前往東北
滿蒙開拓青少年義勇軍
日本滿洲開拓團大潰退,一個日本遺孤發生在中國的故事,揭開日本險惡目的,讓人痛恨!
開拓團的日常生活
抗戰期間,中國東北地區的日本開拓團是幹什麼的?
日本天皇宣布投降後,為啥不讓東北「開拓團」的20萬婦女回日本
日本移民建立的開拓村
開戰在即!開拓者眾將抵達比賽場館
為彌補人力不足的日本滿洲青少年開拓團 一群無惡不作的狗崽
臭名昭著的開拓團 紅色收藏館之抗日戰爭
真開心!開拓者全隊登機回家
上合組織為青年交流開拓廣闊天地
日通與上港集團合作,全面開拓中國客戶
林業開拓團
日本為了殖民同化東三省,竟安排未成年組成開拓團侵佔中國土地
抗戰時期日本的「開拓團」究竟是啥?如若成功,後果不堪設想
開拓團在東北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