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史金霞 權力之毒

史金霞 權力之毒

只是這愛,不管是夫妻之愛、父母之愛還是手足之愛、朋友之愛,過於變態,往往充滿了血腥。

權 力 之 毒

文史金霞

柏楊先生在他的《醜陋的中國人》里,曾經這樣寫道:「以權勢崇拜為基石的五千年傳統文化,使人與人之間,只有『起敬起畏』的感情,而很少『愛』的感情。」若說中國人,人與人之間充滿了敬畏與恐懼,確實不誇張,但若說一點沒有愛,也是有些委屈了中國人。只是這愛,不管是夫妻之愛、父母之愛還是手足之愛、朋友之愛,過於變態,往往充滿了血腥。

中國歷史上,女人沒有地位,很少被當作獨立的個體來看待(當然,這一點中國歷史上的男人們也並沒有優越性)。在這樣的觀念之下,政治鬥爭中,「美人計」不但大行其道,而且被視為佳話。吳越春秋有西施,漢末亂際有貂蟬。「和親」之策,亦將社稷托婦人,昭君出塞,鴻雁傷心;文姬歸漢,淚灑大漠……

名利場上的男人們,妻妾如衣,權勢官爵,一以置換,則拱手相送。

呂不韋之獻趙姬,就是一個鮮活的例子。酒宴上,子楚見絕色趙姬,心甚悅之,乃祝酒相請,呂不韋怒則怒矣,但「念業已破家為子楚,欲以釣奇」,還是把她獻給了子楚,連同她肚子里的孩子。這個孩子,娠十二月方生,時在正月旦日,因名為政,十三歲而為秦王,後來的秦始皇是也。奇貨可居的呂不韋,經營了如此一樁大買賣,「立主定國」,偷梁換柱,讓自己的兒子,擁有了整個天下。可謂贏利無數矣。

然而,他和秦王——這對父子,其親安在?他和趙姬——這對離偶,情何以堪?

嬴政少年為王,不韋為相國,尊稱「仲父」。趙姬為太后,仍念舊情,時時私通。呂不韋怕事發及禍,乃獻嫪毐。嫪毐拔其鬚眉詐為太監,入宮與太后私通,生二子,橫暴天下,號稱皇帝假父。秦皇發覺,夷嫪毐三族,殺太后兩子,遷太后於雍。「欲誅相國」,因其功大,且遊說者眾,不忍致法,免職遣歸。

一年之後,秦王恐不韋生變,發書問罪:「君何功於秦?秦封君河南,食十萬戶。君何親於秦?號稱仲父。其與家屬徙處蜀!」你有何功,受河南之封?你又有何親,稱仲父於秦王?恩斷義絕,不容辯駁。言語厲辣,耐人尋味。於是,呂不韋飲酖而死,其賓客數千人竊葬之於洛陽北芒山。秦王將其子孫登記造冊,皆沒為徒隸,禁不得仕宦,連其舍人也分別奪官遷徙。可謂罪大惡極,法不容情。

其實,不韋之死,無可避免。

秦室之王子皇孫,數以百千,根正苗紅者大有人在,嬴政對自己的身世,怎能不諱莫如深?呂不韋不惜血本破家失業,借光大在趙國做人質的秦王子異人(即子楚)之門,而光大自家之門,所求者,就是權勢利益。一獻美人,偷天換日,江山易姓,已歸呂氏,子孫後代,歆享不盡,其贏利不可謂不大。為保證權勢的最大化與利益的永久性,飲毒酒身死,塞天下幽幽之口,保後世萬年永昌,這真是求仁得仁又何怨。歲月靜好,現世安穩,含飴弄孫,闔家歡樂,恐非其所求,在他們看來,大概這才是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吧!除非他們視權勢如糞土,倘視權勢真如糞土,又何來這一段歷史?

有其父必有其子,憑藉沙丘之謀矯詔登基的二世胡亥,因為諸公子大多是其兄長(始皇有二十餘子,胡亥排行十八),害怕諸公子與己爭奪,為了建立權威,嚴法刻刑,罪者連坐收族,滅大臣遠骨肉,於是,「公子十二人僇死咸陽市,十公主矺死於杜,財物入於縣官,相連坐者不可勝數」,更無一點手足之情。

美劇《紙牌屋》(House of Cards)

相比之下,漢武帝劉徹簡直可以說是仁孝之至、手足情深了。

據《外戚世家》記載,武帝母王太后,先嫁為金王孫婦,已生一女,而其母卜筮,卦雲女兒當貴,乃從金氏處強奪女兒,納於太子宮,生三女一男,男即武帝。武帝即位後,從一個妃子處偶然得知太后仍有女在長陵,立刻派人前去確認,然後「乘輿馳至長陵」,親自迎取,金氏女不知其然,亡走不見,不得,即令「左右群臣入呼求之」。家人驚恐萬狀,其女藏在屋中床下,被搜索出來,扶持出門,武帝下車哭道:「嚄!大姊,何藏之深也!」於是,「回車馳還」,「引入至太后所」:「今者至長陵得臣姊,與俱來。」太后與女相認,泣不成聲。「武帝奉酒前為壽,奉錢千萬,奴婢三百人,公田百頃,甲第,以賜姊」。

無論是對母親還是對同母異父的姐姐,武帝此舉可謂感人至深,讀之不免令人唏噓。

類似的,還有漢文帝為其竇皇后尋找失散多年的幼弟竇少君的故事。

竇姬年少時,被選入宮侍奉太后,被賜給代王劉恆,得幸,育女生男乃至為後。而其弟少君四五歲時,因家貧被賣為奴,聞竇皇后新立,上書自陳。竇皇后言於文帝,召見,言其縣名及姓並與姊採桑墮之舊事以自證,尤其回顧姐弟分別時的情景,催人淚下:「姊去我西時,與我決於傳舍中(即竇後初入宮時,別其弟於傳舍之中也),丐沐沐我(謂後乞潘為弟沐),請食飯我,乃去。」於是姐弟相持而泣,泣涕交橫下。文帝「乃厚賜田宅金錢,封公昆弟,家於長安」。

在滿是父子相殘、夫妻反目、兄弟成仇、賣友求榮的血腥歷史中,讀到這樣的段落,會覺得人性復歸,不禁為之動容。然而,歷史深處一凝眸,浩嘆即刻生胸臆。

同樣是漢武帝劉徹,對自己的後宮佳麗,是何態度?

「諸為武帝生子者,無男女,其母無不譴死」!鉤弋夫人之死可證其言。

夫人姓趙,河間人。得幸武帝,生一子,即後之昭帝。

武帝晚年,太子薨。居甘泉宮,召畫工畫周公負成王之圖。於是群臣知武帝意欲立少子為嗣。其後數日,武帝譴責鉤弋夫人。夫人恐懾,叩頭請罪,簪珥皆盡脫落。帝曰:「引持去,送掖庭獄!」夫人淚眼回顧,武帝說快走,你是不能活命的!死於雲陽宮,時暴風揚塵,百姓感傷。使者連夜持棺前往安葬,「封識其處」。後有記載,說武帝思念鉤弋夫人,為之在甘泉宮建造通靈台,經常有一隻青鳥飛落到通靈台上來,「至宣帝時乃止」。彷彿武帝無故殺人,一場思念,一個台閣,就可以寄寓深情,那無辜而死的鉤弋夫人,其魂魄還要化作青鳥回宮,答覆這一片深情。「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好一個「情深深雨蒙蒙,多少樓台煙雨中」。「聞道漢家天子使,九華帳里夢魂驚」,這真是比白居易的《長恨歌》還要感人。

可是,如果了解了武帝殺鉤弋夫人的緣由,任是何人也不會再感動!

後來武帝閑居時,詢問左右:「人言云何?」左右回答:「大家都說將要立其子為後,為何要殺掉其母呢?」於是,武帝發出如下宏論:「正是如此。這不是你們這些愚蠢的人所能夠明白的啊!往古國家之所以出現混亂,大都是因為國主年少而其母年壯,主母獨居宮中,驕蹇淫亂,恣意妄為,沒有誰能夠禁止得了。你們難道不知道呂后的事情嗎?」

可憐的鉤弋夫人,貌美如花,青春正好,不容分說便被武帝以偉大光榮而正確的名義,就地正法了。代價是,武帝年七十而崩,其子弗陵,年八歲即皇帝位。

同樣是一個漢武帝劉徹,為何對其同母異父流落民間的姐姐可以顧念手足之情、一往情深?而對自己年幼的兒子年少的妻子,卻如此狠毒,剝奪一個人的母親,剝奪一個人的生命呢?

原因仍然是:權勢,利益。

為母尋親(或者像文帝,為皇后尋弟),不但無損於自己的權勢,反而有益於樹立自己的嘉言懿德。且貴重外戚,以自家之親,協理自己之天下,肥水不流外人田,高枕無憂心也甘。無損有益,何樂而不為?

然而,一旦外戚(或者父母兄弟、王子皇孫)之勢,有可能威脅到自己的權勢地位,不管他是誰,斬凈殺絕,不留後患,這無疑是上上之選。始皇帝之於呂不韋、嫪毐、及嫪毐與太后所生二子;二世之於公子扶蘇及其他二十餘公子王孫;武帝之於鉤弋夫人;以及劉邦之於韓信、呂后之於劉邦的諸位皇子……再向後世推演,大唐帝國,宣武門之變,李世民之於其父兄;大宋江山,深宮斧影,趙光義之於趙匡胤;大明王朝,燕王朱棣,屠戮南京之血腥,鄭和七下西洋之目的;至於有清一代,康熙王朝諸皇子的血雨腥風、咸豐皇后慈禧效法呂后的種種劣跡—— —代代數來,一步一個血腳印,爭權奪勢,追名逐利,殺死多少是不必以為驚奇的,驚奇的倒應該是,在中國歷史上,怎麼還會有伯夷叔齊這樣的人存在?然而,卻是三代之士,遽成絕響!

張愛玲說,權勢,是春藥。這是從男歡女愛的角度而言。

莫非對中國人而言,權勢與利益真的是一劑毒藥嗎?為了權力,喪盡天良,喪心病狂,人性泯滅,唯有嗜血的獸性,無所不用其極?

這,實在是太可怕了。

鉤弋夫人趙婕妤

此刻,窗外夜雨瀟瀟。

在這樣的雨夜裡,千年前,唐明皇避亂蜀中,一路上,霖雨不止。因追念馬嵬坡下自縊而死的楊玉環,乃創製《雨霖鈴》以寄恨。不知道,在唐皇的心中,對為保其權力而替罪殞命的楊玉環,可有一絲愧疚?

在這樣的雨夜裡,千里外,四川的同胞們又一次流離失所,一年前的災難,幾日前的暴雨,垮塌的校舍,早凋的生命之花,數以萬計的生靈……有沒有人,能夠不為權力所憚誘,給死者一個尊嚴,還生者一個告慰?

2009年7月24日星期五 23:40

?

今天再發此舊作,配圖之所以選用了一張《紙牌屋》,旨在說明,權力之毒,不僅僅附蝕於中國人。人性的弱點,古今中外,皆然。還有一部《權力的遊戲(Game of Thrones)》,中毒的人,也是很多的。

《紙牌屋》弗蘭克夫婦

寫在後面

回看歷史

方能望見未來

未來

由孩子創造

不做愚昧家長

從「家長課」開始

父母改變

孩子改變

父母自救

孩子得救

7月1日始

我們一起

共同打造

《給家長的十二堂課》

課程設計,先睹為快

第一講

7月1日

《帶一本書過暑假,如何陪孩子讀書》

暑假開始,立下雄心,讓孩子讀書

讓孩子讀書,家長可以做什麼?

孩子應該怎麼讀書?

第二講

7月8日

《不要把孩子拱手送人,當我們的孩子步入學校》

當孩子踏入學校的大門

作為家長,你知道那小小心靈里都有什麼?

面對學校里的種種

我們可以給孩子哪些幫助?

第三講

7月15日

《不要和孩子一起坐監牢,如何發現我們的孩子》

如果,學校傷害了孩子怎麼辦?

是否,你總是想著「別人的孩子」?

如果,孩子變成了「差生」怎麼辦?

是否,你從來都不認識你的孩子?

第四講

7月22日

《不做自己憎惡的人,努力讓孩子擺脫家庭的傷害》

曾經,你一定想過:

「我要是做了父母會如何如何

我要是做了父母絕不如何如何」

如今,你已經做了父母……

第五講

7月26

《不要把控制當作愛,當我們的孩子一天天長大》

孩子早戀了,咳,小學生就早戀呀

孩子叛逆了,唉,青春期竟然這麼可怕!

孩子變得我都不認識了——

奧麥嘎,如果不是要高考我真恨不得……

第六講

7月29

《和孩子一起尋找出口,我們和孩子共成長》

憑什麼孩子要我一個人管?

這熊孩子哪裡都不像我!

各人有各人的命,種下的蒺藜扎自己的腳

反正我也不靠孩子養老,我已經仁至義盡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體驗大地 的精彩文章:

TAG:體驗大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