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運勢 > 《地理髮微》之一推剛柔

《地理髮微》之一推剛柔

發微論

按:此篇秘本署名《地理髮微》;徐試可曰:「地理之正宗,陰陽之玄妙,惟是篇發揮最為緊切。」古之註解者多家,《人子須知資孝地理心學統宗》書目謂:「惟明。鄱陽方伯余佑注本最詳。茲不錢注語,存其本來面目,俾讀者自悟,不受混淆。筆者僅據善本予以分段落、標點、訂正錯字。

一、推剛柔

《易》曰:「立天之道,曰陰與陽。」邵氏曰:「立地之道,剛柔盡之矣。故地理之要,莫尚於剛、柔;剛柔者,言乎其體質也。天地之初,固若漾沙之勢,未有山川之可言也。既而,風氣相摩,水土相盪,則剛者屹而獨存,柔者洶而漸去,於是乎山川形焉。」

山體剛而用柔,故高聳而凝定。水體柔而用剛,故卑下而流行。此又剛中有柔、柔中有剛也。

邵氏以水為「太柔」,火為「太剛」,土為「少柔」,石為「少剛」,所謂地之「四象」也。

水則人身之血,故為太柔;火則人身之氣,故為太剛;土則人身之肉,故為少柔;石則人身之骨,故為少剛。合水、火、土、石而為地,猶合血、氣、骨、肉而為人。近取諸身,遠取諸物,無二理也。

若推細之:凡涸燥者,皆剛,夷坦者,皆柔。然涸燥之中有夷坦,夷坦之中有涸燥,則是剛中有柔、柔中有剛也。故凡強急者,皆剛。緩弱者,皆柔。急中有緩弱,緩弱中有強急,則是柔中有剛、剛中有柔也。自此以往,盡推無窮,知者觀之,思過半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東方之易風水之家 的精彩文章:

吳山尚青,越山尚青,端硯玉簪埋離情
生活中的風水,常見的白虎煞有哪些?以及如何化解?
倚江醉小酒,曉來辭楊柳
楊公《撥砂經》正解,請趕快收藏
夫妻婚後的婚姻,在風水命理上,怎麼規避

TAG:東方之易風水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