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黃山中心城區規劃115平方公里包括花山,目標是「山水融城、水墨徽州」

黃山中心城區規劃115平方公里包括花山,目標是「山水融城、水墨徽州」

導讀:

眾多周知,黃山市中心城區以前是屯溪市區這一塊,不到20萬人,不到20平方公里。號稱國際旅遊城市,其實就老街、黃山路百大到購物中心周邊一帶熱鬧。

這幾年,中心城區納入了岩寺和黃山經濟開發區(黃山新城),面積大了,不過岩寺和屯溪還沒「同城」。

現在,根據黃山市規劃局6月20公示的:《黃山市中心城區城市空間特色規劃》草案,大黃山真的長大了,而且今後城市特色要高大上,地方特色濃郁。

目前,這個「草案」還在徵求意見階段,但是,從這個規劃文本可以看出來,黃山市未來發展的志向和格局可不小。

《黃山市中心城區城市空間特色規劃》草案中,規劃主要內容分為宏觀、中觀、微觀三個層次內容。宏觀層次為整體控制。中觀層次為分區控制。微觀層次為城市節點設計。

黃山市中心城區的範圍,規劃面積為115平方公里,城市建設用地面積70平方公里,主要包括屯溪組團、新城組團和岩寺組團以及花山-漸江風景區。

城市特色提煉為「名山秀水處、徽州文化源、生態宜居地、國際旅遊城」。

規劃理念——徽韻統領。城市應集徽派之大成,倡導文化傳承和文化復興,彰顯文化自信,徽韻作為風貌主題引領城市各個要素系統設計,城市各個系統都要體現徽派風尚。

網路圖, 圖文無直接關聯。

4、規劃目標:「山水融城、水墨徽州」。

構成整個黃山中心城區空間特色體系的關鍵包括風貌、高度、山水這三個系統,規劃圍繞這三個重點系統提出城市設計分目標:風貌清晰雅緻,高度錯落有致,山水蜿蜒別緻。針對這三個風貌體系重點提出設計原則,形成重點城市設計文件。

5、城市空間特色結構

「一心五脈七水、九路四心六片區」。

6、建築風貌分類引導

提出五類徽派建築風貌:

創新徽派:強調升華、創新。未必有徽派符號、但具備徽派神韻的大師作品。主要在城市門戶區等展示城市形象的區域,包括重要的政治、文化和交通設施等公共設施。

一級控制區:強調保護、復原。體量、形製為傳統徽派風格。主要包括待保護的歷史建築或歷史街區內修復、改建、新建建築。

二級控制區:強調繼承、發揚。擁有較多徽派元素、符號,形式、體量偏傳統。主要分布於歷史街區周邊的過渡片區或是一般住宅建築,是建立整個城市徽派基調的重點。

三級控制區:強調提煉、演繹。較少的徽派元素、符號,形式、體量偏現代。主要為新區的新建建築。

四級控制區:現代工業風貌區可以出現不帶任何風格傾向的現代風格的建築形式。建築風格簡潔、大氣,體現工業建築特點。

7、高度分區管控

分為四個層次:一級控制區(15米以下)、 二級控制區(15-24米)、三級控制區(24-40米)和四級控制區(40-100米),並依次對各分區的高層控制原則進行詳細規定。

8、山水管控

8.1 山體

根據山地相對高度,主要分為嚴格控制區、適度利用區和城市田野區三大類。

嚴格控制區相對高度>120m,主要有兩片,分別位於C形中心城的幾何中心和城邊東南處。

適度利用區相對高度10~120m,小山又分為兩種:一種為連綿成片、呈團狀或帶狀分布的低丘緩坡。其相對高度約為10~60米,坡度大部分小於25度,低丘緩坡從城市四面向城內伸入。另一種為獨立點狀的小山。其相對高度約為60~120m,坡度大部分大於25度。主要包括三江口附近的華山-東楊梅山-徽山、獅子山、稽靈山,和北部經開區的金雞峰。

城市田野區相對高度

8.2 水體

根據不同尺度和空間特徵將水系分為主幹水系、次干水系、支渠三類。

主幹水系寬度大於100米,包括新安江、橫江、率水、豐樂河四條,新安江、橫江、率水交匯呈 Y 字形,串聯屯溪、黎陽、陽湖板塊;豐樂河穿過岩寺板塊。與次干水系相比較,主幹水系尺度大,兩岸有一定的景觀聯繫,但互動性弱。

次干水系寬度約為10~100米,主要包括佩琅河、占川河、霞塘河三條,位於城市各功能板塊中部,分別匯入主幹水系。與主幹水系相比較,次干水系尺度較宜人,濱水利用方式與周邊功能密切相關,濱水兩岸的景觀聯繫更強,互動性也更強。水系交匯處的「水口」地區是進入城市各板塊的門戶節點。

支渠寬度小於10 米,在城市各功能板塊有若干條,小微尺度的水系與城市密切融合,是地塊開發的重要景觀要素,同時也是實現海綿城市生態化、景觀化的重要基礎。

9、色彩分區

體現徽文化的傳承,與自然山水相融,整體清新雅緻,統一和諧又不失變化。禁止大面積高純度高彩度色彩,大面積玻璃幕。

傳統色彩風貌區:城市色彩主體色為徽派建築傳統的黑白灰基調,建築主體需由黑白灰構成,點綴以較高飽和度的紅、黃、褐等暖色調。歷史區、門戶區通過新建、地塊更新實現建築色彩的統一,老城區通過改造更新、建築立面改造實現色彩控制要求。在保持整體黑白灰色調基礎上,允許少量公共建築採用土石色,避免色彩過於單調。

現代色彩風貌區:新城區內建築在體現歷史文脈的同時,結合現代建築審美,整體建築形式體現徽派特點,居住區和公共建築採用土石色和黑白灰兩種色調,點綴色的選取中等飽和色調的紅、青、灰、黃。商業建築偏高等飽和度色調,稍顯活躍;居住建築使用中低飽和度,整體色彩建議近似,以構築城市色彩底景,重點建築可通過色彩反差形成視覺強化。

工業色彩風貌區:工業與倉儲建築鼓勵明度度比較高的顏色,整體色彩採用低彩度,不建議採用高飽和度顏色。

文旅景區色彩風貌區:文化旅遊區內建築色彩需要與自然環境相融合,同時也在自然風光的襯托下凸顯,建築主體色調選擇能夠與自然相融合的白、淺灰和淺土石色,色彩突出高明度低彩度,採用高明度色彩可以使建築在青山綠樹襯托下凸顯,低彩度的白、灰、土石色則可以與自然環境相和諧。點綴色採用低明度高彩度色彩,包括深紅、深藍、木色、深褐色,與高明度低彩度的主體色相襯。

10、重點道路

城市中有三類重要的景觀道路,分別是城中路、山邊路、江邊路。

山邊透綠:山邊道路包括圍繞中央生態綠心的環山路和屯五公路。其中環山路緊貼中央生態綠心,道路線形需要順應山形與地勢。道路斷面設計在滿足交通需求前提下可以進行適當變化,部分區段可以根據地形採用分幅路設計,道路兩側綠地景觀需要保證對中央綠地的視線滲透。屯五公路作為現代服務業產業園的主幹道路,需擴展其斷面,保留現有行道樹,並結合兩側山體進行景觀設計,形成景觀良好的休閑空間。

江邊親水:主要江邊道路需要設置親水平台與近水步行道,提升江邊道路功能,完善景觀效果,提供市民親水休閑空間。鼓勵濱水道路設置人行慢行系統,放大公共綠地,與江景形成呼應。

城中顯徽:城中景觀路為人流、車流最為集中的主幹道路,包括梅林大道、齊雲大道- 北海路、黃山路、西海路- 新安北路-徽州大道等。作為城市展示城市風貌的窗口,規劃需要完善道路界面,形成具備較為濃郁徽派風格的界面效果。優先改造形式不佳的沿街建築,完善環境設施,提高空間品味,在建築設計形式與環境景觀設計中體現徽派雅韻和風格特徵。

11、廣告懸掛

廣告控制分為重點控制區、協調控制區、一般控制區、大型廣告設置點。

重點控制區是城市中商業文化核心區域和對外交流的門戶地區,景觀風貌敏感,強調廣告設施的整體協調性與特色化設計。廣告形式突出徽派文化特色,採用文化特徵鮮明的廣告設計形式,與建築和周邊環境相融合。

協調控制區:主要包括城市一般商住地段與工業區塊,建議進行一般定位定形的有序設置管理。

一般控制區:文旅區和經開區東部淺丘城市建設區域,控制廣告設施的尺度與形式,不鼓勵設置大面積固定廣告設施,建議以臨時性的旗幟廣告為主。

大型廣告設置點位於城市重要的門戶出入口位置,包括高鐵站前廣場、機場門戶區、高速公路出入口。大型廣告形式需要與周邊環境協調。

12、公共藝術

公共藝術重點分布區:結合城市重要門戶地區的景觀設施和開放空間建設,重點設計區域中的雕塑、構築物和城市傢具等公共藝術設施,提高公共藝術設施的分布密度,提升公共藝術設計品質。主要分布空間包括:三江口地區和高鐵站站前區。

高鐵站站前區建議設置雕塑主題公園,主題為歷史名人題材、徽文化題材,以徽州歷史名人胡適、胡雪岩、王茂蔭、陶行知等名人為題材,結合徽州文化故事,圍繞站前公共綠地打造雕塑主題公園,形成公共藝術門戶;三江口地區公共藝術以形式靈活的街邊雕塑和小品形式再現徽州生活場景。

公共藝術重點分布街道:公共藝術重點分布街道集中於濱江景觀道路,利用人行道、街道中間濱水綠帶公園以及建筑後退紅線的空間,重點設計城市小型景觀雕塑、道路設施、道路鋪裝、城市傢具。公共藝術設計題材體現徽文化特色,形式上應與街道建築外觀、綠化種植等要素相適應。

徽文化題材、歷史名人題材:三江口地區濱江道路需要與城市文化相和諧,通過各種公共藝術形式,塑造特色鮮明的公共藝術街道。

城市生活題材:城市新城區的濱水道路與新城區現代風格建築相和諧,通過各種形式的小品與藝術形式突出城市生活題材。

自然生態題材:城市濱水道路的生態段,各種藝術小品與自然環境相融合,通過多種手法表現自然環境魅力。

13、控制導則

控制圖則分為控制通則與分區控制單元圖則。

控制通則是對分區控制單元中重要的設計概念進行通則式控制,涉及建築風貌、建築空間組織與公共綠地形式。建築風貌控制詳細界定了傳統徽派、現代徽派、現代風格、創新徽派的設計要求;建築空間組織通則界定了低層、多層、小高層、高層的設計要求;城市公共綠地設計則界定了現代徽派主題風格、傳統徽派主題風格兩類公共綠地的設計要求。

分區控制單元將城市單元劃分為5 類23個分區,各分區根據城市空間特色規劃的系統控制內容制定單元控制要求,指引本單元控制性詳細規劃和其他詳細規劃設計的編製。以形成總體結構明確,各片區風貌特色多樣的理想效果。

規劃草案公示時間:30天(2017年6月20日-7月19日)

黃山市規劃部門表示,組織編製《黃山市中心城區城市空間特色規劃》,是為建設「美麗中國」的先行示範區,進一步確定黃山市城市特色定位,明確城市風貌格局,塑造城市特色風貌,更好地指導城鄉建設。

目前,該《規劃》已通過了專家評審會。

為了讓廣大市民充分了解該《規劃》,參與城市規劃,提高《規劃》的科學性和民主性。依據相關法規要求,將《規劃》主要內容予以公示,歡迎社會各界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

一、公示時間:

30天(2017年6月20日-7月19日)

二、公示方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徽語者 的精彩文章:

TAG:徽語者 |

您可能感興趣

山東規劃80平方公里中韓產業園
江蘇省城鎮規劃:只有兩座特大城市——南京、蘇州
解讀松江區2035規劃中的松江東北片區部分
旅遊建築規劃設計:西班牙19世紀城堡改造/山地
紅島2020規劃:向主城區跨越!
鐘山風景名勝區有規劃 紫金山和玄武湖間將建地下通道
江蘇省正規劃一條新城鐵通道,跨越10市區,沿途城市有你家鄉嗎?
規劃長江新城軌道交通22號線是從靠山小鎮到雙柳
深珠新通道規劃公鐵兩路 珠江西岸借勢灣區起飛
「天中之城」——駐馬店市中心城區近期建設規劃
遼寧城市規劃新一輪「三線城市」出爐,盤錦、撫順等5城市入圍
哇!雲浮8家礦山上榜「第一批廣東省綠色礦山」,五年綠化規劃總投入不少於3000萬元
西咸新區秦漢新城發展規劃,打造田園城市的示範和樣板!
山東正在規劃一條「新鐵路」:經過1市1區2縣,有你的家鄉嗎?
武侯區規劃打造639公里天府綠道
速看!唐山中心城區部分道路規劃有變!
江蘇省規劃一條時速250公里城際鐵路,這些城市發達了
英愛丁堡擬設每月無車日/愛丁堡和蘇格蘭東南部區域開發計劃/斯旺西城市更新規劃
規劃曝光!市中心城區、大良老城區、廣佛交界都有大建設!
瀘州將規劃建設瀘川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