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臣被彈劾:整天只讀書,不務正業,皇帝:調京城當皇子老師
「官本位」一直是中國傳統的思想,一旦吃上「皇糧」,光宗耀祖,特有面,所以古人將考取功名作為自己的人生目標,在他們眼裡只有當官才是正道。
古代各種複雜的科舉考試,錄取率又非常低,經常看到一些文人書生,考幾十年的都有。而對於那些通過考試,獲取功名的,如果在仕途上比較死板的話,其實也沒啥用,無非是又多了個「孔乙己」而已。
而真正在仕途上能一展身手的文人,是比較少的,況且還要看當朝的皇帝是誰。話說乾隆皇帝其實也是個文人,他的詩就寫的非常好,但他是個自負的人,在任上經常發起文字獄,「死傷」了一大批文人。
不過也有例外,一直在地方擔任文職的朱珪,才華橫溢,但不迂腐,對朝政看的非常准,拿捏的很好,在官場上該說的就說,不該說的,絕對閉口不談。但即使這樣,還是會遭人閑話。
有人蔘奏朱珪,說他整天讀書,不務正業。《清史稿》說:「珪方正,為同僚所不便,按察使黃檢奏劾讀書廢事 」,乾隆拿到這個奏本的時候,也覺得好笑,讀書怎麼就 成不務正業了?所以安排人去調查這個朱珪到底是個怎樣的人。
經過了解後,乾隆認為:這就是自己要找的的人才。他品行清廉,學識淵博,古文古詩詞亦造詣頗深,適合當皇十五子的老師。此時的皇十五子已經成了乾隆心中儲君的人選,自然要找這類老師來教。皇十五子也就是後來的嘉慶皇帝。
雖然朱珪只當了4年的嘉慶老師,但是他們之間的師生感情非常濃厚,嘉慶三天兩頭給老師寫信,朱珪呢,還向他灌輸了書本以外的知識,比如如何做一個「兒皇帝」,如何跟那些權臣打交道等。朱珪優秀的品行和為官清廉,深深影響了嘉慶。
後來嘉慶掌權後,反腐敗的力度就非常大,除了把和珅給弄下去了,還處理了一大批官員。說到整治官員腐敗,就不得不提到明太祖朱元璋,他才是真正的鐵腕。雖然朱元璋一直被世人詬病,說他濫殺開國功臣,但作為皇帝,又生性多疑,為鞏固自己的帝位,或許只是做法欠妥當。
劉伯溫作為朱元璋的開國功臣,號稱「神算」,這麼厲害的一個人物,朱元璋自然會有戒心。而劉伯溫也知道自己面臨的處境,所以很識趣的請求回家養老,但終究還是沒逃過一劫。不過關於劉伯溫的死因,有說是朱元璋主導的,也有說是胡惟庸乾的,眾說紛紜。
不過朱元璋對百姓還是不錯的,只是治國治軍非常嚴格,官員要是犯錯,他也會學諸葛亮斬馬謖那樣,絕不留情。就連自己的女婿歐陽倫貪贓枉法,他也毫不猶豫,說斬就斬。


※太后怒斥宰相管後宮之事,宰相回了她一句,太后趕緊照辦
※清朝兩大領導,生前最奢侈,死後最凄涼
※為什麼說姜子牙是周武王的岳父?
※清朝一牛人,霸佔和珅府,官居高位,一人滅一國
※乾隆皇帝的一席話,道出了紀曉嵐的分量,點出了清朝滅亡的根源
TAG:歷史名人檔案 |
※老師勸皇子讀書,皇子卻說:我當皇帝,必殺你!皇帝氣急踢死了他
※他是皇帝,爸、媽、弟、子、侄也都是皇帝,人稱「六位帝皇丸」!
※皇帝死前寫好遺詔,一大臣進來當場撕碎,皇帝說:你才是國家忠臣
※父親是皇帝,弟弟是皇帝,兒子是皇帝,侄子是皇帝,媽也是皇帝
※古代最牛之人:他自己是皇帝,父母是皇帝,哥哥是皇帝,兒子也是皇帝
※前朝皇太子現身皇城,剛即位的皇帝就要退位?眾大臣一看:膽子真大
※一句你不是先帝的兒子,就被大臣廢黜殺死的皇帝劉弘
※皇帝將一嬪妃孩子給皇后撫養,他去世後孩子稱帝,嬪妃上位將皇后整死!
※五位投錯胎的皇帝:做皇帝,他們是笑話;做副業,他們是神話
※這個妃子是康熙最喜歡的,為何雍正皇帝一上台,就把她趕出皇宮?
※先皇駕崩第二天:太子就召嬪妃們侍寢,卻成就了一位開國皇帝
※她是歷史上最牛女子,丈夫皇帝,四個兒子也是皇帝,人稱九龍母
※為何清朝皇帝都是瘦子,明朝皇帝都是大胖子?
※這位皇帝不僅殺老師,殺叔叔,還被傳弒父,為何仍被譽為好皇帝?
※皇帝說:我曾有一把寶劍遺落在民間,大臣:應立此女子為皇后!
※將軍救了皇帝一命,向皇帝請賞,皇帝卻說:叛徒,朕殺的就是你!
※後晉將亡,皇太后自稱為妾,契丹皇帝叫她新婦,皇子跪獻玉璽!
※皇帝寢宮多了一個喜鵲巢穴,大臣說是祥瑞,皇帝讓太監處理掉
※大漢最雄武的皇帝,死後卻是唯一沒有皇后陪伴的皇帝
※一開局就是大清皇帝,你的江山你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