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無痛離婚?
90後,無痛離婚?
裴諭新
按照聯合國的聲明,青年的定義是介於15歲到24歲之間的群體。那麼很多90後也步入中年了。這好像是個笑話,卻深得民心,不少90後也拿來自嘲。這個被我們笑著長大的一代,就這麼登場了。他們中不僅有人結婚、生子,也有人離婚了。他們這一代的離婚率目前還找不到數據,根據報道,80後正在成為中國離婚群體的主力。90後的婚姻怎麼樣?Lens雜誌最近報道了第一批已經離婚的90後,他們離婚的特點,就是「沒有痛苦」。
90後的無痛離婚
90後離婚,想想也不是大稀奇。過得不好就分,這是人之常情。我是70後,當年還沒結婚時,就聽說同學中結婚最早的一對兒,已經分開了。而我自己在四十多歲離婚時,有個已經結婚三次的姐姐,她是60後,看我那麼糾結,她勸我:「糾結什麼,你看我,離了兩次,結了三次,一次比一次嫁的好。」這固然不是我的奮鬥方向,但姐姐第一次結婚一個月就離婚了,聽她講故事,甚是暢快:結婚一個月老公動手打她,她哭著打電話回家。父親說,哭什麼?快回家,和他離婚。有人把婚姻當成修鍊,把離婚當成不能接受的失敗;也有人把婚姻當成「維持或者提高幸福度」的社會組合,達不到這個目標趕緊離婚,止損。在過去有這樣清醒認識的人比較少。對幸福度的衡量標準不一樣,特別是女性,自己、家人、社會,合起伙來灌輸「離婚就是失敗、就是恥辱、就是一輩子不幸福」,看看身邊的確也沒有像我那位姐姐那麼爽利那麼正面的離異者。不少人也就擰巴著過下去了,我的父母就擰巴著過了一輩子。而我們子女這一代,趕得時代不一樣,活的也稍微明白了一點。我們都離婚了,我們目前很開心。
去看看海,self care
這樣來理解90後的「無痛離婚」吧:本來離婚就不應該有那麼痛的。就好像失戀一樣,如果很快有了新的戀情,就不會有誰再死去活來了。失戀牽涉到體內荷爾蒙的問題,有的時候是生理性的戒斷反應,不受理性控制。但是,失戀是尚且可以有辦法減痛的—除了尋找新戀情之外,可以不斷地向人傾訴,可以給自己一個「失戀出境游」,可以吃大餐看電影做身體護理,這叫self care,自己討好自己,自己安慰自己,那麼失戀也就不那麼痛了。最關鍵的是你完全不必要讓自己那麼痛,痛是不必要的階段,特別是當痛成為一種文化習得,一種不自覺的表演和沉溺以及一種心理的補償性懲罰時。那些痛的社會性緊箍咒,你不應該死死帶著它,任由它逞凶。離婚也有緊箍咒的,「不能離,不能離,離了就會怎樣怎樣……」。我們一直到現在還有不少人奉若神明地戴著它,緊自己緊別人。自從新中國婚姻法里有「離婚」這個條款以來,我們幾代人都帶著緊箍咒,只有極少數的明白人和幸運兒,因為個人資源的豐厚,逃脫了緊箍咒的懲罰。到了90後這一代,他們真的可以集體放下了。
追憶九十年代
我們90後
90後這一代究竟面臨著怎樣的社會環境與空間呢?尤其涉及到婚戀觀?我以為以下幾個因素是非常重要的:
1
離婚不再是人群中的另類,離婚是社會日常生活。
離婚在當下的社會生活中普遍到什麼程度呢?各個年齡段都有人離婚。我的一位朋友父親已經八十歲了也在鬧離婚,家人不同意,他就公然帶女朋友新馬泰旅遊去了,刷的還是女兒的信用卡。全家人都勸母親同意離婚,母親最後終於同意了,目前正在協議財產分割。另外,華東師範大學的韓曉燕教授,早在十年前對上海幾所普通中學所做的調研就發現:班級里學生有三分之一來自離異家庭,這些學生各方面的發展與所謂「完整家庭」中的孩子並無區別。原因就是離婚的人多了,他們不再感受到來自社會的壓力與另樣眼光。同時,脫離了父母有矛盾、彼此傷害的家庭氛圍,也更有利於他們的成長。
樊勝美被原生家庭拖累的愛情
2
結婚的物質化傾向較小,離婚時物質化考慮較低。
有人覺得90後結婚物質化傾向更大,他們不會再為愛情放棄一切,而特別在意「門當戶對」,尤其是家庭生活條件上的旗鼓相當。這個現象可以反過來這麼理解,正因為雙方物質條件旗鼓相當,那麼選擇和對方結婚就不是被物質誘惑和綁架,不是像樊勝美那樣處心積慮,尋找一個可以為自己家庭實現財務擔當的冤大頭。婚姻首先是一個經濟共同體,就像合夥一樣,大家物質方面旗鼓相當,那麼在顏值、情趣、情感責任方面也就旗鼓相當了,不會出現因為對方物質條件好就放棄自己對於這個人的要求,結婚不是為了物質,物質只是一個基礎。因此,當婚姻生活瀕臨解體時,要離開的人,也不會因為「離開後物質生活水平急劇下降」,而產生憂慮。更因為結婚時的物質相當,離婚時財產分割也比較清楚。否則,一方有錢一方沒錢,有錢的那一方總會想方設法轉移財產,沒錢的那一方就更加要考慮以後的路該怎麼走。
3
早結早離,沉沒成本低。
這個大家都比較清楚,年齡在婚姻市場上仍然是非常重要的資本,時間成本是也極其重要的。婚姻出現不可調和之矛盾,過去大家想的是磨合,現在大家更傾向於認為這是「不匹配」,趁早去找更匹配的。我自己研究婚姻的一個經驗是,親密關係不會因為時間長就自動產生附加價值。反之,時間會磨損掉非常多的東西,比如吸引力、期待感、付出動能。如果雙方不有意識有智慧地去經營親密關係,自然磨損的結果,就是越來越沒有價值。有些人在關係里久了,明明沒有任何期待也沒有任何挽救的動力,但就是不願離開,是因為離開這件事也變得沒有那麼吸引了。離開了又能得到什麼呢?尤其是女性,大家對於「離異女性」不像以前那麼敏感,比如陳冠希就和離異女性秦舒培生孩子了,引起娛評人唏噓一片,說沒想到陳冠希最後選了她。且慢,這並不是最後,只是目前為止的最後。再說,她又有哪裡不好呢?離則離了,還是一樣的青春有活力。
賈靜雯離婚後過得非常好
「離異」這件事對女性來講並沒有那麼減分了,是因為婚前性行為普遍了,「處女情意結」找不到落腳的地方了。離個婚同分個手並沒有特別本質的差異,尤其是如果在原來的婚姻里並沒有生孩子,那真的沒有什麼可以影響到未來生活。即便有孩子,在當下的婚戀價值觀里,前一段婚姻的孩子也可以成為後面親密關係的紐帶,如果雙方都愛孩子一起撫養孩子的話。也正是這個原因,香港大學何式凝教授有一句名言:「我侄女結婚也來問我,要不要這麼早結?我說結吧結吧,早結早離。」哈哈,聽起來很討厭是不是?就像魯迅筆下那個說人家新生孩子「反正都會死的」人。但抱著這樣「赴死」的想法去結婚,何嘗不是給了自己和他人更大的生路?
4
個人幸福度是個人選擇生活方式最重要的標準之一。
之所以要在一個標題里用上兩個「個人」,因為這時代正如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閻雲翔教授所述:「這是一個個體化的時代。」90後是獨生子女一代。即便有人在多子女家庭長大,整個社會已然在轉型,他們必然是將個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考慮的。為自己考慮的人,才能真正為他人著想。過去很多人拖著不離婚,口頭上都是說:「我為了這個家庭,為了這個孩子。」實際上的效果就是每個人都活得很掙扎。當個體體悟到自己的需要,把自己的幸福感放在第一位考慮時,也更容易激發同理心,不會要求對方為了某種責任,而放棄對方的需要。當婚姻生活讓一方或者另一方覺得,還不如自己一個人生活自在,拖低了自己的幸福度,那麼離異就自然發生了。抱有這種想法的人,離異時甚至會產生輕快感,自由感。正像我的一位訪談對象所說:「我離婚那天,是最幸福的,因為我又自由了。」
女性力量的崛起
5
女性力量的崛起。
就像心理學上的「孕婦效應」,當你懷孕時,你發現外面走著特別多的孕婦,而你不在懷孕期或者備孕期時,你完全看不到她們。離婚也有一個「離婚效應」。當我離婚後,我發現周圍都是離婚的朋友,而且她們個個生活得非常精彩。我的好友黃佟佟,著名公號「藍小姐與黃小姐」的主筆,就曾經在一篇推文里詳細描述她離異後「我發現自己站在一片幽暗的樹林里」,然後如何憑藉一己之力成為擁有十本著作、多個專欄、微博大V、最有廣告價值的公號合伙人的她,迎來她生命中「我自由地屬於我自己,我比以前的任何時候都要快樂」。黃佟佟不是孤例,她的生活寫照也是這個時代的寫照。
我見過的我交往的我訪談過的離異女性,完全可以寫成一本書,書名叫做「離婚崛起」。正因為在傳統的婚戀市場上,離異女性背負著巨大的污名,自我價值和社會價值被各種打壓,才讓她們痛定思痛,發揮出自己前所未有的潛能,也創造出了僅屬於她們的精彩。我們不得不承認,正是有了這樣的女性和這樣的故事,包括我最一開始提到的姐姐,才慢慢改變了我們的生活現實。讓我們明白,女性離婚了,並不是死了,或許心裡某一部分死了,死而後生,力量是驚人的。這種驚人的力量,一定映照進了年輕女性的生活,讓她們無所畏懼,不會為了一紙婚姻的名號就委屈自己。同樣,正因為對未來抱有希望,離婚,不必要那麼痛,不必要成為自我貶低自我折磨自我毀滅的借口。
無痛離婚,不是真的沒有痛,可是也沒有那麼痛。
本文首發於大魚號
諭新專欄
裴諭新 著名性社會學家、性領域實務工作專家,中山大學社會工作系副教授,成立國內最早最權威研究自慰與性愉悅的研究團隊,擁有多年「性自我與性關係修復,性風險認知與親密關係建立」等相關領域研究與實務經驗。
2002-2007在香港大學師從何式凝教授,博士論文研究女性的性;2014-2015獲中美學術交流最高獎「富布賴特獎」,赴南加州大學一年,師從Doni Whitsett ,合作「中國人的性」工作坊,並協助教授「人類性學」專業課程。2014年4月獲邀美國第一智庫布魯金斯學會做主題發言,是第一位在布魯金斯講授「女性自慰」的國際學者。
編輯 小抗
排版 小抗


TAG:幸愛大師 |
※50後,60後,70後,80後,90後的無奈,代代都無奈!經典!
※90後不想結婚了,80後搶著離婚呢
※催婚,是90後的焦慮,還是90後父母的焦慮?
※00後催婚90後,你為什麼還單身?
※當許多80後還在單身,90後的離婚率卻正在飆升……
※00後催婚90後,90後回擊:自己沒管好還來管我們!
※據悉,90後已被00後虐死……
※90後婚戀觀:為什麼越來越多的90後不想結婚了?
※95後開始被催婚,90後開始辦離婚
※70後和80後的記憶,90後都沒見過,這款車您見過么?
※90後的你,聽說被催婚了?
※打敗90後的不是催婚,而是脫髮!
※單身90後與00後的煩惱:05後的小孩都這麼早熟的嗎?
※你是90後還是00後?
※60,70,80,90,找到你的感情導火線,婚姻才不會走向離婚的邊緣
※90後的網吧生活,00後肯定沒見過!
※90後,00後都在脫髮?最後一個你肯定中招!
※當00後加入催婚大軍,90後如何假裝脫單?
※第一批00後已經懷二胎了,90後們還不想結婚?
※90後竟遭00後「嘲諷」,90後看完炸翻網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