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眼饞的別人家的孩子,他的父母是這樣教育的!
所謂,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對於孩子的教育也是如此。
小時候,最毒的一句話,莫過於媽媽說——你看看人家××
那個別人家的孩子,是這個世界上的完美物種:
他/她學習好又聽話,身體棒,性格好,自信,勇敢,
有教養,智商高,情商高……
你聽聽,別人家的孩子多厲害啊~
那麼,問題來了:我們精心培養的孩子,為什麼和別人家的孩子比較,哪哪都不行?
也許,大部分人會說:我們看到的只是別人孩子的優點……
但,很少有人反思:那是人家的父母強!
不信?看圖說事兒,讓我們作家長的心服口服。
別人家的父母,從來不嫌棄孩子飯菜弄髒了衣物,
更不會追著趕著,只為讓孩子多吃一口……
吃飯,從來就是孩子自己的事兒,
保姆式的教育方式只能培養出低能兒;
別人家的父母從來不會因孩子穿衣慢,
而剝奪孩子自己動手的自理權利;
當他習慣了「全權照料」,
獨立自主能力就消失殆盡了……
別人家的父母加強孩子運動,強身健體,
而不允許孩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
甚至拿個玩具還要人代勞!
別人家的父母主動讓孩子學習交往,
從來不干涉或者過多參與孩子間的矛盾,
畢竟,矛盾的解決也是孩子交往能力的提升喲!
別人家的父母不束縛孩子的雙手,
時刻滿足孩子的好奇心,從來不認為這是一種「搗亂」,
不斷嘗試,是孩子探索世界的過程。
別人家的父母總是鼓勵孩子,
從來不會嫌棄孩子的畫有多糟糕,
即便那是看似很無聊的塗鴉,
父母也會感到驚喜無比,
因為這是孩子認識世界的一種方式;
別人家的父母會帶著孩子一起「瘋」,
玩是親子溝通的紐帶,
而從不顧及臟啊,生病啊,
而把孩子當做溫室里的花朵,
與外面的空氣、水和大自然隔絕起來。
別人家的父母從來不教孩子推脫責任,
自己摔倒是因為不小心造成的,
拍打拍打身上的泥土站起來就好了,學會對事情主動承擔,
和「地」有什麼關係呢?
別人家的父母從來不放過任何一個讓孩子鍛煉的機會,
哪怕簡單的購物,也是對孩子潛移默化的教育。
這樣別人家的孩子,果敢,自信,動手能力強,有主見
……
一個優秀的孩子,拋去爹媽給的「天賦」這種「隨機性」因素,
家庭本身其實才是最大的變數啊!
所以,如果舉個恰當的比喻:
家庭是一個複印機,父母是原件,孩子則是複印件!
想讓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父母的教養方式就顯得尤為重要。
培養出別人家的孩子,先成為別人家的父母吧!
關注公眾號「童憶成長「收聽幼兒睡前故事,免費領取繪本


※與異性孩子親嘴,父母爽了專家卻反了!
※孩子發燒咳嗽了,家長該如何做?
※小朋友一句話挑戰了媽媽,更驚醒眾人
TAG:樂貝通 |
※注意了!有這些特徵的父母,教育出來的孩子都是熊孩子!
※父母這樣教出的孩子沒自信,你是這三種家長么?
※像我父母這樣的人
※成績好的孩子,他們的父母都是這樣生活的
※父母學習這幾點,你的孩子也可以成為「別人家的孩子」
※聽話的都是別人家的孩子?因為他們的父母做了這4件事
※父母的關係會影響到孩子的性格,看看你是這樣的父母嗎?
※父母給孩子最好的愛,是這種
※父母們用點心,都會給孩子不一樣的童年,瞧人家這對父母!
※可憐的孩子,你的父母去哪了?
※父母的陪伴,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把自己的孩子培養成「別人家的孩子」,辛苦了孩子累傻了父母
※這樣的父母,才是孩子成功的榜樣
※和父母頂嘴的孩子,和那些被吼後不說話的孩子,誰更令人擔憂
※父母都不是生我的人,我和母親都是被父親撿回家的
※孩子總是一語驚人,道出不少父母的小秘密,網友:熊孩子我家也有
※孩子對父母的愛是無條件的,那麼你對孩子的愛呢?
※你是什麼樣父母,就教育出什麼樣孩子,孩子不好教導,多半是父母的錯
※「這個人是我的爸爸?」適合父母孩子一起看的漫畫
※我應該怎樣愛你,我的孩子、我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