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不是常態,痛苦才是
GIF/1K
1
現代精神醫學的一個基本假設是「健康是常態,幸福是常態」,認為心裡痛苦,不幸福就可能有心理問題或精神疾病。因此各種防止策略都是為了消除痛苦情緒、問題行為,恢復健康幸福的正常狀態。
然而,美國內華達大學的心理學教授斯蒂芬·海斯認為,健康、幸福不是常態,痛苦才是常態。心理痛苦根源於我們人類進化過程中產生的特有的語言功能,語言是把雙刃劍,既使人類有了文明,也使人類有了心理痛苦體驗。
2
首先,花幾分鐘時間想一想,生活中是否處處都有不可避免的痛苦?我們都會經歷挫折、沮喪、拒絕、失去和失敗。我們也會經受疾病、傷痛和衰老。我們還不得不面對自己和親人的死亡。除此之外,人類本身的情感中也有很多包含痛苦,如害怕、難過、內疚、氣氛、震驚和厭惡等。這些天生的痛苦作為正常經歷的一部分貫穿我們的一生,我們不斷地重複體驗著他們。
更而殘酷的事,在這基礎上,我們每個人都擁有可以在任何時刻想起痛苦的能力。由於人類的語言,無論我們走到哪裡,正在做什麼,都可以立即體驗痛苦。在任何時候,我們都會再次體驗一個痛苦的記憶、迷失在可怕的未來里,或者陷入各種令人不愉快的比較重、各種負性的自我評價當中。
在沒有學習語言的嬰兒時期,我們了解世界的方法就是體驗,去摸、去看、去聽、去感受,當我們學會語言的時候,語言會把符號與符號指代的內容等同起來,想到話梅就會想到酸,想到西瓜就會想到甜,想到空調就會想到涼爽的感覺。
3
語言是把雙刃劍,從好的方面來說,可以幫助我們構建世界的模型;預測和計劃未來;分享知識,學習過去的歷史;想像從未存在的事物並且將他們創造出來;制定規則,以此來引導我們的行為,進而發展成群體;與處在遙遠地方的人交流。
語言黑暗的一面是我們用它來撒謊、造假和行騙;傳播謠言、誹謗;煽動仇恨、偏見和暴力;製造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和大量的工業污染;重複體驗過去經歷的痛苦事件;對未來恐懼化;不斷比較、批評、譴責我們自己及他人;給自己制定那些能夠摧毀生活的各種規則。
然而,人類的發展離不開合作,合作又離不開語言,有語言人就會和想法融合,而融合就會帶來迴避痛苦經驗和執著於頭腦里的想法、念頭、想像。既然我們人人離不開語言,自然無法完全消除所謂的心理痛苦。
4
綜上所述,不要在認為健康、幸福是常態的基礎上去消滅痛苦、恢復幸福的常態,而是在認為痛苦是常態的基礎上,努力追求更多的幸福。
痛苦才是常態
劉暢心理諮詢工作室
心理常識技巧諮詢活動


TAG:心理諮詢師劉暢 |
※不被愛是常態
※忍耐從來不是婚姻的常態,共情才是
※善良不是常態,奉獻不是無私
※不要逃離:你有多久沒有感受到幸福了?疲勞好像已是人生常態
※小便「憋不住」可不是衰老常態
※你要允許別人和你不一樣,因為不同是常態!
※一改常態的張藝謀,到底是好,還是不好?
※寶寶吃完睡覺,一反常態不吵不鬧,婆婆發現異常,醫生直說好險
※幸福其實就是一種非常態感受
※失去是人生常態,得不到不要可惜!周迅這部愛情片很溫暖治癒
※醋酸很無奈,墨苦口難開,萬般滋味,皆是生活常態
※不把缺憾當常態
※失眠是常態,想睡個好覺?怎麼可以不練這些體式
※躲無可躲,是不是癌症才是人類的新常態
※聖鬥士:黃金是六感常態,不然達到7感也不可能打敗他們!
※你不想苦一輩子,就要先把努力常態化!
※不理解,是人生常態,要用平常心對待!
※腰酸背痛是常態?
※你不懂 孤獨只是一種生活常態
※面狠心善,凶是常態的星座,對你並沒有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