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影像摺疊中的上海百貨公司

影像摺疊中的上海百貨公司

在不同時代的影像、圖文中,上海南京路的「四大」百貨出鏡率極高。它們反映了百年上海和中國的商業和消費生活史,也是現代性在中國演變的重要載體之一。但同時,它們也摺疊掉了很多不同面向的上海及其所關聯的生活方式,像街邊店鋪、社區煙酒店、弄堂口的攤點。而最近市百一店停業改造,面向二次元愛好者的更新升級的動作,則為南京路上的百貨演義和消費體驗作了最新註腳。

湯惟傑,同濟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

現代意義上的百貨公司是19世紀中期的都市產物,在電影的黃金時代也成為它的常客。

1916年,卓別林的喜劇短片《商店巡視員》(The Floorwalker)取景百貨商店,喜劇道具是一部自動電梯。打扮華麗女士在百貨店中各有姿態,包括順手牽羊。1938年,德國導演劉別謙(Emst Lubitsch)的電影《藍鬍子的第八任妻子》(Bluebeard s Eighth Wife)開頭,男主角走進一家百貨公司表明自己需要「睡衣」,一個服務周到但略顯饒舌的商店推銷員一邊服務,一邊推銷男士香水、領帶領結,喜劇色彩濃厚。1946年,馬克斯兄弟拍攝的《大商店》(The Big Store)以一棟1857年費爾普斯百貨商店的股權繼承人試圖出售份額為敘事導火索。新近影片《卡羅爾》(Carol)也以曼哈頓百貨公司為場景,1952年原著小說作者帕特里夏?海史密斯(Patricia Highsmith)在百貨公司時看到了一位優雅的女顧客,觸發了她寫這部小說。

從左到右:1916年卓別林的電影《商店巡視員》,1946年馬克斯兄弟的電影《大商店》,1948年導演沈浮的電影《萬家燈火》(圖片來源/wikipedia.org, Askpanda.com)

百貨公司在國內的影片中並不鮮見,尤以上海為代表。

菊池敏夫曾談到《新女性》(蔡楚生導演,阮玲玉主演,1935年),故事場景從南京路和百貨公司開始,《萬家燈火》(沈浮導演,藍馬、上官雲珠主演,1948)里有百老匯大樓和南京東路的高樓群,《神女》(吳永剛導演,阮玲玉主演1934)中以先施、永安等百貨的霓虹背景暗示「神女」的工作時間和場所。

印象最深的是1949年,崑崙影業公司的《三毛流浪記》里,三毛被一對小偷夫婦收留。一日,他穿了套小西裝,打扮得山青水綠去到百貨公司,她的「媽媽」穿裘皮大衣,將一匹綢緞將布偷藏進了大衣中,手法恰與卓別林電影中近似。這家左翼背景的電影公司似乎在調侃僅靠著裝就可以實現階層置換。在影片最後三毛在新時代過上新生活。六十年代拍攝的反特片《跟蹤追擊》裡頭有個情節,為調查一輛兒童玩具汽車的來源,公安人員特地來到百貨公司玩具櫃檯諮詢,這裡我們可到那個年代廣州的百貨公司的場景。

之所以電影中會出現百貨商場,除了劇情發展的需要,也許還因為此地最能體現城市風貌:人的流動,商品巨量的堆積,貨架的充盈,物的湧現,代表新興市民階層的生活方式和現代性風情。這裡也是公共性的聚集場所,適合產生各種情節和可能性。

今天,上海南京路和豫園商城已成為都市化消費節點,但可以想見的是,當年英租界的百貨商場跟傳統的豫園仍有不同。後者的空間更偏向廟會的日常化,依託著廟宇,衍生出了相對固定的店面和流動攤販。百貨公司是洋派的,西餐廳的菜譜上的「公司大菜」,茶室和服務生的服飾,都跟城隍廟的湖心亭飲茶空間完全不同,前者消費水平略高。1910年後《字林西報》(North China Daily News)上,總有大型百貨公司在聖誕節前夕買下整版或跨版廣告,以手工繪圖,大肆宣傳單品如鞋帽禮服等等;城隍廟則不會在外文報紙上做廣告。

《近代上海的百貨公司與都市文化》,菊池敏夫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圖像與商業文化》,吳詠梅、李培德編著(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14)

1910年代後期,「四大百貨」開始了形塑南京路街道的歷史。開創者多為廣東籍同鄉。

1917年10月,先施公司(Sincere)率先營業。老闆馬應彪在選址時精明地意識到地段和人流,反覆僱人察看,最終在南京路浙江中路西北側、原為粵式點心店易安居茶樓的地皮建造先施。先施公司也將娛樂空間「先施樂園」最先引入百貨空間。底層專售日用百貨,二樓為服裝、綢布櫃檯、三樓出售珠寶首飾、鐘錶珍玩,四樓銷售大件傢具、地毯、皮箱。四樓至五層開設東亞旅社,六層至七層開設戲院先施樂園,在屋頂平台建設大型遊樂場,引入餐飲、住宿、休閑、娛樂等服務。

1917年也是各種類型的遊樂場的興起時代。除了先施樂園,還有知名的綜合遊樂場大世界,今年正值百年。先施公司首創屋頂花園(Roof Garden),在上海檔案館,我看到一份先施公司向工部局申請報批的內容。屋頂花園在天氣晴好時會放電影,跟一般講求環境尤其是音效的電影院不同,一般為短片。這種在一棟建築物內部一攬子解決吃喝玩樂購物方式,很趕時髦,跟今天的綜合體有點接近了。

1930年代的南京路插畫,左側為新永安百貨,右側為先施公司,遠處有大新百貨、國際飯店。(圖片來源/asianart.org)

翌年,1918年,永安公司(Wing On)起來打擂台了。永安公司大樓外牆採用汰石子飾面,陳列窗口採用進口大玻璃,是上海大玻璃櫥窗的先例。1930年,郭氏還購入旁邊老天蟾舞台的地皮建造了永安公司新樓,運用了連廊將老永安和新永安連起來。有一種說法稱,永安公司有霓虹燈英文標語Customers are always right!(「顧客永遠是對的!」)出露在街道。1852年,起家於芝加哥馬歇爾·菲爾德百貨公司(Marshall Field and Company),後獨立創辦塞爾弗里奇百貨的Harry Gordon Selfridge應該是這句話的原創者。

新永安的「七重天」內,有「天韻樓」遊藝空間。更有意思的是,新世界、大世界、先施樂園這些遊樂場們都有一份屬於自己的小報。《新世界》是中國新聞史上最早出現的、由遊樂場出資創辦的第一份文化報。天天一份,4開4版(後改為對開半張2版,每期插畫8幅),內有節目廣告,當中兩頁是文藝內容,短文或詩詞。永安的「天韻樓」除了《天韻報》,還有一本《永安月刊》,這本月刊直接折射上海彼時商業、時尚、市民生活史,年當無疑是推送百貨公司品牌理念的文化圖像媒介。

《永安月刊》封面。創刊號(左)封面即為永安老闆郭琳爽的千金郭志媛。(圖片來源/香山商業文化博物館)

第三家新新公司(Sun Sun)建造於1926年,集合了前兩者的特點,在百貨、餐飲、旅遊業之外,新新首創店內開設理髮廳和夏季冷氣,還設儲蓄保險業務、摸彩中獎的經營方式。1923年開始,上海有了無線廣播,除了公共用途和政府頻段,也有私人電台,1927年3月19日,其所在的六樓新都飯店內,創立首座國人自設的私營廣播電台,以「玻璃房子」的面目正式開播,主要轉播屋頂花園遊藝場的京劇、廣東戲、滑稽戲,也播放唱片,重要的是,它還介紹新新的各類商品,與消費者從視覺和聽覺上建立了聯繫。

順便一提,1925年也一個年份特殊的關口,民族情緒被調動起來,左翼文藝空間得以釋放,大談帝國主義資本如何壓制民族資本的,市民層面的愛國情緒也通過國貨品牌得到釋放,商業也會利用這種潮流,出品愛國香煙、愛國商品。新新銷售的國貨商品比例高於永安和先施。

楊村在《中國電影三十年》中提到,「新電影院的興隆發展可能導致1931年起的遊樂場的衰落」。但1930年代,電影院、遊樂場、百貨公司依然並存。大世界、新世界、花世界,各種形態遊樂場受到歡迎,但遊樂場和百貨公司確有競爭關係,百貨公司吃喝玩樂、功能齊全的模式尤其明顯。換言之,遊樂場在消費層面是缺乏的。

1936年,大新百貨創始人蔡昌(右四)與同事們在自動扶梯旁合影。大新百貨是亞洲第一家安裝自動扶梯的百貨商店。(圖片來源/pinterest.com)

先施公司(現為時裝公司大樓)屋頂花園(圖片來源/上海市檔案館)

四大的最後的壓軸是大新百貨(The Sun)。1936年1月,樓高10層的「大新」極盡空間陳列之能事。一至四層為商場,四層由畫廳展覽室及總辦公室,五層為舞廳和酒家,六至十層為大新遊樂場,內辟天台十六景,京劇、話劇、電影、滑稽、魔術等,並設屋頂花園,一天2萬人次。大新首創地下商場,內設廉價商品部,同時商場內部引進美國OTIS(奧的斯),成為有冷暖空調及扶手電筒梯的百貨公司。

在紀錄片《上海今昔》(1976年)中,有一段旁白以「舊時代」人力車夫老張為主角,他開著新時代的公共汽車經過外灘和南京路,鏡頭攝入櫥窗,並以蒙太奇鏡頭切回舊時琳琅的櫥窗商品,寫著「SALE」大甩貨,緊接著出現了空間內部有著眾多粗壯立柱的標誌性場所——已成為「上海第一百貨公司」的大新公司,它仍是全國最大的百貨商店,鏡頭的場面調度很不錯,人流洶洶,商品頗為齊全,百貨空間成為一種宣傳載體。計劃經濟時代,四大公司有兩家變成了專門商店。

1955年7月,上海第一百貨商店招貼畫,繪圖者陳飛。(圖片來源/chineseposters.net)

1956年1月,上海永安公司慶祝公私合營(圖片來自網路)

先施公司和永安公司所在的街道界面,是一個標誌性路口,在商業競爭和媒體報章中爭鋒,更是市民十分熟悉的經典場景,1949年之後為了配合形勢,百貨業創作了帶有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櫥窗展示,文革時期還有毛主義語錄等等。1980年代中期,上海重新活躍起來,1990年上海人耳熟能詳的精品商廈在一棟1921年的建築之上,完成改建,以「叩開名流之門,共度錦繡人生」為廣告標語,所賣儘是當年的奢侈品。同時,一座環行天橋將新世界、第一百貨、精品商廈、人立服裝店等四棟百貨大樓連接起來,電視劇《十六歲花季》記錄了已經消逝的這棟大樓和圓環天橋。

南京路的「四大」百貨出現在不同時代的影像、圖文中,出鏡率極高,但他們也摺疊掉很多不同面向的上海,及其所關聯的生活方式,比如專門化店鋪、社區煙紙店、弄堂口的固定攤點。

上海購物中心已經遍地開花,「領世面」一直是上海人在生活世界的必備技能和素質,在好地段,欣賞流動的人群,學習時髦的風格,這是一種樂趣。百貨商店曾經作為學習生活技能的最佳現場,你看中一件衣服,還可以到新華書店尋找衣服紙樣,甚至小到紐扣——早年在我熟悉的虹口四川北路,曾經很有名的「大興紐扣商店」在四川北路改造升級時,被鼓噪為「沒有利潤」關閉了。這套生活史背後的支撐物已經發生了結構性的轉變。

所以,今天我們逛購物中心時,當年那種盪馬路的閒情逸緻還會有么?

口述/湯惟傑 編輯整理/袁菁 +宋敖

全文詳見《城市中國》078期「超越邊界的商場——集中式消費空間邊界消弭」,內容有刪改

***

城市智慧與中國俱進

微信公眾號 UC_urbanchina

豆瓣 site.douban.com/urbanchina/

微博 @城市中國

官網 www.urbanchina.com.cn/

電話 021-65982080(8027)

郵箱 00urbanchina@urbanchina.com.cn

雜誌 & UC圖書

《城市中國》微店

電子版

(目前僅支持iPa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城市中國雜誌 的精彩文章:

TAG:城市中國雜誌 |

您可能感興趣

百年前的上海四大百貨公司,消費主義初入中國營造的奇觀
日本高島屋百貨宣布清算上海子公司並關閉門店,退出中國市場
上海四大百貨公司:百年消費主義浪潮
又一百貨退出中國,日本高島屋關閉中國唯一門店,上海子公司解散
中國第一家股份公司——天橋百貨將被拍賣
莫斯科最為奢華的百貨公司,就在紅場的邊兒上
百貨公司進化史
打造消費天堂:百貨公司與近代上海城市文化
民國時期上海的繁華:南京路上熙熙攘攘的人群 永安百貨公司的輝煌
自動扶梯、屋頂花園、電影院……扒一扒「老上海四大百貨」的吸客之道
杜嘉班納遭遇廠商大規模抵制,香港百貨公司下架DG全線產品
王衛:打造物流界的「百貨公司」
耳機、雨傘、T恤衫,魅族這是要向百貨公司發展?
寸土寸金!梅西百貨擬在紐約旗艦店上加蓋摩天大樓
大陸遊客在台大鬧百貨店,警察怒:這裡是台灣!
「張華考上了北京大學;李萍進了中等技術學校;我在百貨公司當售貨員」
高島屋百貨宣布將要退出中國,上海商場 8 月就將關閉
無暇顧及中國業務,梅西百貨將關閉中國官網和合資公司
中國遊客到日本 消費熱情已減,百貨公司家電失寵
百貨大樓的香水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