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六大藝術設計院校出招:應對跨界人才需求的教學挑戰

六大藝術設計院校出招:應對跨界人才需求的教學挑戰

FT WORLD國際時尚科技高峰論壇(一)

由深圳市時尚設計師協會主辦,天域縱橫(深圳)文化科技產業投資有限公司協辦的「FT WORLD國際時尚科技高峰論壇」於2017年6月19日在深圳蛇口價值工廠盛大舉行。本次論壇邀請了國際時尚界、藝術界、科技界、學術界和傳媒界等權威人士,就時尚與科技的結合趨勢與對策討論與陳述。圓桌會議共進行了四場,各一個主題,今天小編為大家呈上19日圓桌會議的第一個主題中嘉賓的發言摘要。

主題1:對跨界人才的需求挑戰院校的教學模式

由深圳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院長吳洪先生作為圓桌主持人,中國美術學院設計藝術學院院長吳海燕女士、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院長魯曉波先生、香港理工大學副教授李鸝女士、奧克蘭理工大學教授張可明女士、紐約帕森斯設計學院院長Joel Towers共同圍繞「對跨界人才的需求挑戰院校的教學模式「為主題展開討論。

嘉賓圍繞「對跨界人才的需求挑戰院校的教學模式「為主題展開討論

深圳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院長吳洪先生

深圳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院長吳洪先生認為:傳統的設計學科發展到今天不論是從內容還是形式都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是今天的科技信息技術帶來的變革,未來設計產業需要怎樣的人才,教育能不能提供給未來社會發展所需要的人才,是教育工作者所面臨一個新的問題。

中國美術學院設計藝術學院院長吳海燕女士

中國美術學院設計藝術學院院長吳海燕女士認為:學校管理層決定教學未來的戰略布局,就像中國美院三年前已經跟中國科技大學、浙江大學來進行合作。今年中國美術學院學生的畢業設計已經顯現出它巨大的力量,每個學科都完全是縱向的。學科與學科之間的融合、跨界,具備為社會所需要解決問題的能力。現在這種趨勢已經開始。

香港理工大學副教授李鸝女士

香港理工大學副教授李鸝女士認為:服裝設計在整個產業鏈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其上游接觸的是工業鏈,下游接觸的是商品資本。從前大家先研究科技,然後由科技推向商品。而現在是反過來,由商品推進科技的發展,用科學來包裝設計。

帕森斯設計學院院長Joel Towers

對於教育家來說教師們必須提供機會給學生,讓他更好了解上游、下游的知識。現在不可能指望學生單打獨鬥,在這方面需要學生之間跨學科、跨知識的合作。教師需要培養解決問題的人,有時候一個學科的知識不能解決問題,這就需要多學科。教育者必須打破傳統學科與學科之間的障礙,還有文化的方面障礙。

今天來說,在學校里培養人才,首先要善於引導學生去發現他們內心的想法。從21世紀需求角度來說,教育者不僅僅要教學生做出一個簡單設計作品,而是要善於引導他們發現高科技帶來的魅力。發揮學生的思維、想像力,想像力加上原來的不忘初心,兩者結合將創造出未來的世界。所以對學生來說怎麼想都是正確的。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院長魯曉波先生

加入清華已經十幾年了,現在不斷有人追問:加入清華感受如何,眾人言下之意可惜了,那麼好的中央美術學院沒了,進入到清華,加入到綜合性學科,然而過去美術學院在小圈子裡確實有影響,但是美術學院加入清華後所擁有的學術資源是過去無法比擬的。

這麼多年來,尤其是加入清華以後,教育者越發感覺到在學科交叉領域的人才培養和創新研發是非常重要的。清華大學正在做一個重大的改革,在進行本科方式的重構或調整,另外就是分大類培養,這意味著什麼呢,可能好幾個學院所有工科成為一種人才模式,對教育者來說是非常大的挑戰,但如果做成應該是智能發展,智能變化。

奧克蘭理工大學藝術設計學院張可明教授

奧克蘭理工大學藝術設計學院現在有三個重點項目。

1、怎麼把設計跟科技連接在一起;

2、在課程裡面加入跨學科;

3、體驗設計;

現在奧克蘭理工大學跟中國的高校做一個項目,博士第一年在他們學校念自己專業,比如工業設計、服裝設計,第二年奧克蘭理工大學念我們體驗設計的課程,第三年在中國高校、奧克蘭理工大學共派老師共同指導第三年的論文。這有助於學生培養自主科研能力。

吳洪院長總結:

跨界人才培養這個命題實則非常尖銳,嘉賓所提出的很多觀點很新穎又極具實踐性。毋庸置疑的是科技對我們的生活、對文化、對教育都起到了非常巨大的推動作用。特別是教育在科技迅速發展的大趨勢下也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

特別鳴謝單位及其品牌:

更多時尚科技活動信息請持續關注「FT WORL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FTWORLD 的精彩文章:

光啟劉若鵬:時尚科技跨界的高緯度「好萊塢造夢+矽谷科技創新」

TAG:FTWORLD |

您可能感興趣

商業與科技的跨界思考
中國數字科技館「科學連線」活動第二期:諾獎得主的跨界之旅——科學與藝術的結合,會發生什麼?
《藝術與商業跨界思考》
國外建築設計大師跨界珠寶設計碰撞出新概念首飾
鬼才設計,跨界審美的藝術空間!
黑科技!「科技」與「藝術」的跨界融合驚艷上演
民辦雙語學校勢頭迅猛 中企跨界投資英國學校
「盆景+」跨界綜合藝術大展亮相莘庄工業區
平安科技譜出AI跨界藝術江畔之音
AR跨界應用盤點:多款黑科技應用上線 新技術挑戰更多傳統行業
宮崎駿:與經典文學藝術的跨界對話
跨界玩出新高度 演員劉孜原創品牌亮相國際設計特展
Vivo跨界藝術界,聯名稀奇藝術舉辦X27印象夏日藝術展
室內設計,跨界審美的藝術空間!
三大行業助力電視進化,AOC拓展細分市場,科技品牌跨界進軍!
電競產業發展新趨勢:跨界文旅 更加規範
創意案例:經緯中國十周年,一場科技+藝術+音樂的跨界狂歡
藝術與金融跨界:ART陸家嘴成立暨藝術北京歡慶夜
科技跨界:3位《麻省理工科技評論》「IU35」共議科技跨界及創新
在法蘭克福感受世界哲學史與中國畫藝術的跨界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