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滬,港,台……風華絕代的女子什麼樣?

滬,港,台……風華絕代的女子什麼樣?

落葉有愛的女子---張愛玲

在南京西路和常德路的交叉口有一座老式公寓樓,樓層不高, 也就10幾層,門口有塊牌子寫著: 「市府保護建築, 張愛玲故居。」

這裡就是在19世紀三四十年代,名噪上海的文壇新女性,張愛玲一生居住的地方。

1943年,22歲的張愛玲,拿著自己的第一部短篇小說《沉香屑。第一香爐》交到當時在上海編《紫羅蘭》雜質的周瘦鵑手裡,周先生這位早已成名的作家,從小說里看到了張愛玲的才華, 立即給予發表。隨後主編《萬象》的柯靈也收到了張愛玲的小說篇。

從此,上海多了一位文壇女性,文化藝術氛圍里颳起了一陣旋風。 作品題材,清一色是男女之間的小事情, 卻驚得讀者,編者,作者們目瞪口呆。 從一些編織的精巧之極的日常小事物中,我們看到了一位: 精緻,典雅,敏銳,冷傲,同時又含著點蒼涼,成熟甚至沒落的,從小說中走出來的女子。

這些風格和特點應該和張愛玲的出生分不開, 她的祖父張蔭恆是晚清才子,當時權傾一時的李鴻章愛其才華,不但力薦其做官,還將自己的愛女許配與他。張愛玲的母親也出身於書香門第,且頗為洋化。在同丈夫發生齟齬後,長期獨自在歐洲遊學。

長在這樣的家庭,張愛玲是見識多廣的, 加上天賦的靈性,二十來歲的才女自是尋常人莫及的。所以生活中似乎除了寫作外, 張愛玲沒什麼別的愛好,也不太願意同外界多往來,於是有了一種高冷的感覺,我猜測那是因為她找不到談話的對手。

所以當胡蘭成幾次拜訪無果之後,卻因著那句「 因為愛過,所以慈悲;因為懂得, 所以寬容」 讓張愛玲驚嘆胡蘭成的識人之深,也由此確認了胡蘭成的才華,開啟了一段爭議紛紛的情緣。

張愛玲的作品,《金鎖記》、《傾城之戀》、《心經》,還有她的短篇小說集《傳奇》 和《留言》,幾乎讓所有人一致驚嘆:以張愛玲這樣的年紀,何以對生命的蒼涼無奈感受如此之深?何以對人性深處的慾望,卑劣瞭然得這麼徹底?

卻只有胡蘭成看到了張愛玲的熱, 而不是眾人認為的張愛玲的冷。他說: 「因為她倔強,認真,所以她不會跌倒。她的作品題材有許多跌倒的人,因為她的愛有餘,她的生命力有餘,所以能看出弱者的愛與生命力的掙扎」。

於是張愛玲與胡蘭成的名字開始有了萬千糾纏,實際上他們的戀情也就2,3年,卻讓喜歡她的讀者們心痛了一輩子。 可惜張愛玲本人倒是無所謂的。

交往之前,張愛玲就是知道胡蘭成有家有妻兒,但她不在乎,她其實就是想要一個談話的對手而已。她是新文化運動後第二代新女性, 外加上她的母親的洋化 在她的觀念里,早就沒有了「 我把一切給了你」 的這樣舊式婦女的意識與作派,她寫的小說多是男人和女人之間的恩恩怨怨瑣瑣碎碎,其中的人物各有各的痛苦和劫難。

然而小說中幾乎所有的女人都擯棄或觸犯了傳統的貞潔觀。 「紅杏出牆」有之,「 寡婦再嫁」有之,「勾引男人」 有之,即便是舊式家庭里的舊式女子,也多是終日在愛欲里沉浮。

所以張愛玲就是這樣的一個率性之極的女子,她只是尋求著自己想要的,無關其他,所以她並不在意的接受了胡蘭成。

熟讀張愛玲作品的人都知道,她當年喜歡的2本書《紅樓夢》和《海上花列傳》。 我要說的是《海上花列傳》,這本書主要描述了清末民初上海灘的文人,官商狎妓生活的小說。那時是上海各種妓院最興旺繁盛的時候。 妓女和狎客之間既有簡單純粹的買賣關係,也有紅塵知己的浪漫柔情,這裡有革命情僧蘇曼殊,也有落魄才子王韜,都曾是妓院的常客,琴棋書畫樣樣精通的高等妓女和風流才子之間,時不時上演一曲曲風流佳話。

這樣一本風流才子與風塵才女的愛情列傳被張愛玲所喜歡,所以我覺得,張愛玲當年追求也未必就是真正的愛情,她未必真的看重和胡蘭成的這次婚姻,未必真的要和胡蘭成同演一出《浮生六記》,而胡蘭成不過就是風流才子品詩品花的消遣,和他做過一場夫妻的張愛玲,在他眼裡不過是歌樓里一曲清音,而他自己則是偶爾歸隱田園的調箏高手。

所以只不過是棋逢對手,只不過酒逢知己,只不過是於樓台歌榭,巧遇了一位風流公子,只不過是坐「一宵」的傾談,只不過是想做一個紅粉知己。

斯時斯情,只不過是斯時斯情。

於是兩情相悅,海誓山盟。

海誓山盟的也不過就是一闋詞一支曲,紅粉綺麗,零落成泥。地老天荒的,只是希望藏之後世的文章風采,而不是後花園的私情。

分手後的張愛玲依舊住在原來的公寓,依然過著自己的日子,看書,寫作,自己養活自己。只不過床榻邊不再有一個可以相擁暢談的人,再也沒人可以聽懂她說: 我是一個自私的人。落葉依舊有愛。

再讀一讀《紅玫瑰與白玫瑰》隱約的可以看見胡蘭成和張愛玲的影子。

(芳芳 作品)

拚命三郎的女子---三毛

三毛死的時候,我還在讀小學,那個時候不認識誰是三毛,還以為是三毛流浪記里的那個三毛呢。

上初中的時候讀三毛完全因為一部電影《滾滾紅塵》,女神林青霞和秦漢主演,那是三毛第一次為電影編劇,後來開始讀她的散文《雨季不再來》、《夢裡花落知多少》,滿滿的都是悲傷,隱忍,那時的我因著這份莫名的隱忍深深沉迷,原因嘛,不是有句話說: 少年不知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說愁。 於是就這樣愛上了三毛,其實是自己無病呻吟的悲傷。

前些天,無意間又翻出了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再讀一次發現,這本當時被自己遺忘,甚至不怎麼喜歡的故事,如今讀來是那麼俏皮,充滿歡樂和幸福。

懷念三毛不是因為我有多喜歡她, 其實三毛的文章讀到後來,我是衍生出了一種厭煩,是的, 是一種厭煩,反反覆復,造作的要命,有點像那個撈不到錢得不到勢的陶淵明,明明受不了窮,滿肚子的怨氣,卻還在標榜自己的安貧樂道。

只是三毛的一生讓人唏噓,她的一生不容易,而只有在撒哈拉的那段生活,才是她真正快樂和休養生息的日子,因為那時還有她的荷西。

三毛前期的文章,是一個真實三毛的呈現,冰雪聰明,但是脆弱異常,從來受不了任何輕視的打擊。那個雨季里的「二毛」為著一場數學老師野蠻的體罰,將生命凝固成不言不笑的自閉症患者,從此造成了一個人終生的心理殘缺。《夢裡花落知道多少》可以看得出三毛一生,從未有過真正的自信,她後來種種超於常人的努力,勤奮,冒險,流浪,無非是為了證明自己,忘卻自卑,僅此而已。

三毛小的時候讀書並不好,而在台灣的傳統家庭觀念裡面,父慈母愛的同時,對自己的子女也是期望很高,作子女的從小也就背負起了為父母爭光的責任,可是三毛一直覺得對不起父母,她在家裡也是自卑的,因為她上面有一個成績優秀的姐姐,下面有兩個可以傳宗接代的弟弟,在兄弟姐妹中,她沒有任何與其他人匹敵爭寵的籌碼。於是三毛過的很辛苦,她不停地鞭策自己,不停努力,其實並不是她喜歡,而是不得不。

青春期結束後,自閉症的心理狀態有所好轉,三毛終於走出家門,外出求學求友,可是也許命運的陷阱早已步就,走出了家門的三毛,也是一路坎坷,先是初戀的失敗,其實這要是放在我們現在,算個毛啊!初戀不失敗才是有問題的,現代人通常都是戀到「身」無可戀為止的,可是對一個有著自卑情節的三毛來說,沒有原因的失敗,那就是自身的原因,由此促發了她的舊病。於是三毛開始漂流世界。

我很佩服三毛,她真的是一個努力萬分的人,異國他鄉的日子,三毛是拚命學習的,無論喜歡不喜歡,實用不實用,她都會以最短的時間讀最多的書,以最短的時間拿到文憑,以此顯示自己的優秀,曾有以三個月的時間由初學德語者,到熟練掌握德國流利對話的記錄。

這份拚命三郎,努力學習的樣子,讓我覺得有點像我們主編大競,學習義大利語,學習法語,聽說還要學習西班牙語,當然,主編大競完全是個人興趣,摩羯座的本性使然,和三毛的被動本質上是南轅北轍的。 ( 話題扯遠了)

異國的嬉皮生涯,塗滿了三毛的每一天日子,似乎在豐富流浪和拚命學習中,三毛多少忘了一點自卑,卻在又一次打擊中,傷痕纍纍。那個三毛認為「 今生唯一可以嫁,願意嫁的人」和她訂婚後,突然病亡,是天意,是巧合,不得而知。

總之三毛又一次出走了,這次去了撒哈拉沙漠,在毫無選擇的餘地下,嫁給了荷西,就如她在《撒哈拉的故事》里那段白手起家的篇幅中說: 我對荷西是沒有太多的熱愛,嫁給他就如平常吃飯那樣的心跳,不起不落的。

撒哈拉的生活是單調的,艱苦的,卻給了三毛一個很好的休整復原的機會,無聊中,三毛開始提筆寫文,終究三毛是蕙質蘭心的人,又有了異域風情加上大劫難之後的玩世不恭,讓三毛的作品很受歡迎,瞬間就紅遍華文世界。

可是三毛終究是自卑的,自卑慣了的,扮演一個自信的角色,讓她心力交瘁,儘管如此她依然奔波於紅塵中,因為她需要依靠旁人的評論來確定自己的感覺,從而弱化那份以身俱來的自卑。

《滾滾紅塵》 落榜當時台灣的金馬獎,也許就是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所有人都認為她不會在乎這個獎項,因為她早已大紅大紫,可是大家想錯了,因為三毛畢生追求的不是榮譽,而是榮譽帶給她的那份自信。

生命與生命之間的呼應很難,有些偶然的巧合,往往再讓你在驚痛之中,萌生出對宿命感的恐懼。三毛在生命的最後一個年頭,經歷她生命初期一模一樣的重擊: 考試(編劇) 不好,戀愛又受挫折,於是惡夢連連,她再也無力承受。

如今只有那首《滾滾紅塵》的歌,偶爾還會在KTV中被人輕輕唱起:來易來,去難去,......至今世間仍有隱約的耳語跟隨我兩的傳說。

(Stone Cheng 作品)

狷狂帥氣的女子---李碧華

初中的時候看《古今大戰秦俑情》,看完熱淚滿面,怎麼能這麼精準的就摸清了2000多年前的世情和心態,怎麼能將古時的一對戀人復活得如此栩栩如生?怎麼就能堅定的認為蒙天放和韓冬兒是真實的呢?

這麼多年過去了,當初的這份古今情,慢慢地發酵,蔓延,紮根,於是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現代的穿越劇漸漸植入我們心間,讓人追隨,讓人迷戀,甚至深陷其中,唐穿,宋穿,最多的是清穿,所以劉詩詩紅了,四阿哥火了。

於是,猛然間發現,這樣的穿越劇本和構思,早在20年前就被李碧華呈現給讀者了,玄幻的,神秘的,也是絲絲入扣的,如夢似幻的。

李碧華寫的是舊時代,卻誘惑了一大批我們這樣的新青年,讀李碧華的小說,感覺中就像品賞質地優良的「古董玉石」,「舊」成了一種被做出來的而又不可缺少的風韻。做舊竟然那樣剔除了陳腐與膩味,變成了一種雍容和寬懷的表現, 外加上內在「韻」。

於是,我開始瘋狂的收集李碧華的書,從《胭脂扣》到《霸王別姬》 到《生死橋》甚至是《青蛇》,從《白開水》 到《橘子不哭》再到《還是情願痛》,這個人怎麼能讓我愛到如斯境地,怎麼能有這樣的創造力和想像力,「鬼才仙氣」是當時文學界對她的評價,我覺得字典里已經沒有一個詞可以形容她的才華了。

我想起了周作人先生在《知堂回憶錄》里有一則關於「老人轉世」的故事,年紀大的老人們那時都會認為,我們生活中有些人是「頭世人」也就是從出生的時候開始,是真正的第一次為人,而有些人是「轉世人」,上輩子死了,又一次轉世為人的, 所以這類人比「頭世人」更懂得人情世故,也更有一種凡人不懂得鬼仙氣,李碧華也許就是這種人吧。

李碧華的個性是張揚的,她嗜茶,而且嗜好那種濃到苦澀的茶,紅茶可以,綠茶也可以,只要是好茶,茶喝過了,癮過足了,她就說話,一說話,就是嬉笑怒罵滔滔不絕。說《鏡花》說《色相》,說《幽會》,說《泡沫紅茶》。如果興起,還會穿起《水袖》舞起《綠腰》,在《江湖》上《潑墨》《草書》,張狂瀟洒的就是一個恃才傲物的才子,是的,就是才子。

才子,自然是男人。中國幾千年來,能寫寫文作作詩的,都是男人,詩詞歌賦策論,無論何種體裁字裡行間因此浸透著明顯的男性的思維方式、感情方式,所以李碧華具有那種「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的陽剛。

李碧華擅長的是寫情,她的小說,文筆下的情充滿了浪漫、激越、凄艷的色調,譬如《誘僧》中的紅萼公主為心愛的人生生挨了一刀,直戳心窩而視死如歸;蒙天放對冬兒的愛情三生不渝,千年不變;程蝶衣那種一個男人對另一個男人泥足深陷的情感以及《生死橋》中三男二女的情慾糾纏,揭示了人物複雜豐富的心靈世界的同時,也表達了作者對情的執著追求,並融入歷史的、社會的、美學的、哲學的意蘊,所以她書中的人物都是獨具一格,故事別出心裁、瑰奇詭異、雅俗共賞,情到深處,文章自然動人,否則,一向公正不阿,冷情冷心的法海在《青蛇》的最後縱身跳入茫茫冰冷的河水時,怎會留下一滴淚呢?

而讀李碧華散文,筆觸間都是犀利潑辣,沒有拖泥帶水,可你同樣能讀到那種被苦茶浸潤過的兒女情長,那裡也有懾人的蕩氣迴腸,卻沒有令人討厭的脂粉氣,所以李碧華又有那份「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的陰柔。

她說:感情也會「積勞成硬」所以要經常按摩;她說:有人疼惜,才可驕矜,沒有,不如讓自己卑微點;而我最喜歡的是她在口頭禪里說的:生命是用來報恩的,可以用來報復,而不是用來報銷的。

這樣內心張狂到極點的女子,在外界面前卻很低調,李碧華出鏡很少,她一直刻意的避免像明星那樣的亮相,不願意在大庭廣眾下露面,也拒絕透露任何她的年齡,李碧華道:「別那麼好奇我的面貌,我是那種擺到人群里,不容易特別被認出來的樣子,沒什麼好描述的。和外界的人和事保持適當的距離,對我來說是好的,不老記掛著自己的影響力,不去想有多少人正在看你寫的文字,不至於動不動就把自己當成苦海明燈,方才真可以瀟瀟洒灑地寫。」

她還說:「寫的時候真的進入那麼一個世界,講得玄一點的話,似乎是有一個人借著我的手來寫。」你看,李碧華就是這樣,直接,率性而為,不在乎外界的任何眼光,高冷也罷,親民也好,與我何干,我要的就是安靜的寫,實在的寫。這點頗像我們的主編大競啊......

李碧華就是這樣一位冠以才子名號的女子,可以讓人愛到極致。

(芳芳 作品)

蘋果手機專用打賞二維碼

我們是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競兒和Peggy的咖啡館 的精彩文章:

TAG:競兒和Peggy的咖啡館 |

您可能感興趣

那些風華絕代的香港女星,她們的女兒也一樣美嗎?
絕代風華:鄭振鐸與他的女俑們……
還記得當年那些風華絕代的香港女明星嗎?
她是趙雅芝的妹妹,曾風華絕代,如今卻成了這個樣子!
曾經風華絕代的三國美女,她們的結局都怎樣?
民國女神趙四小姐,風華絕代,你覺得她美嗎?
晚清女子到底有多美?美麗玲瓏的青樓女子,風華絕代的婉容皇后!
活在古畫里的女子,風華絕代
張國榮:為什麼你是一個時代的風華絕代?
《紅樓夢》里絕代風華的鳳姐,她的狠毒是被逼出來的?
風華絕代,人間絕色,盛世美顏,驚艷了全世界的香港台灣女神,當年你愛過誰?
歷史老照片:電影史上最美的女神,個個風華絕代,誰驚艷到你?
西藏,一個風華絕代的美人!
《老歌不好找》:那個風華絕代的港台歌壇
真正的美女長這樣!這才叫風華絕代!帶你看20位民國奇女子!
中國風太美了!看了這些我才明白什麼叫風華絕代!
古裝最美的4位女神,熱巴、楊冪上榜,卻都輸給了風華絕代的她
民國校花,絕代風華。她們是那個時代的亮色
牛毛紋,別樣的風華!
《妻子的浪漫旅行》帶你穿越香港90年代,看看那些風華絕代的港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