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是什麼終結了「祖上闊」的亞洲千年史?

是什麼終結了「祖上闊」的亞洲千年史?

[摘要]正如房龍在《寬容》中所說,亞洲因為寬容度的減少而衰,而以荷蘭為先行者的歐洲則憑著寬容壯大。

蒙古人的破壞,是終結伊斯蘭亞洲之繁榮的重要外因。蒙古人征服巴格達的時候,焚毀了皇家圖書館,「據說丟進底格里斯河的書所溶出的墨水,讓河水藍了好幾個星期」。

撰文雲也退

一戈登為何寫《極簡亞洲千年史》?

斯科特修勒是一個靠寫作吃飯的美國人。看亞馬遜網站上的個人介紹,他「書寫從死刑到比基尼熱蠟脫毛術的一切」。他出的書奇多,略舉幾本:《做個布朗人》是寫克利夫蘭布朗橄欖球隊的;《網格上》是寫道路、電線、管道是如何構建現代生活網路的;《無人之地》是就荷馬史詩《奧德修紀》的一場閱讀之旅;《測風》寫的是19世紀的發明家蒲福爵士如何探索風的奧秘的……

如此一個看起來既淵博又有趣的人,卻被他的朋友斯圖亞特戈登拿來刷了一下優越感。戈登是密歇根大學的歷史教授。有一次,他問起修勒「對中世紀有何認識」。「他回了一連串不出所料的答案:城堡,騎士,女人頭上頂著圓錐形的帽子、拿著手帕從高塔探出身來。我又問他是否知道,在同一個時代有某個地方早已在數學、天文學、醫學、哲學、令人屏息的工藝、高雅的宮廷與長距離的信用網路上有了突破。他一無所知。」

《極簡亞洲千年史》

(美)斯圖亞特戈登著

湖南文藝出版社

2017年1月

於是,戈登起意寫了《極簡亞洲千年史》一書,並把這段起因在序言里說了。戈登的意思是,連修勒都不知道的事情,其他芸芸眾生當然就更不會知道了,而實際上,亞洲曾是世界中心,這應該跟世界上曾經存在著恐龍一樣,進入到人們的常識里。

「祖上闊」的亞洲時代

「老子祖上闊過」,阿Q的這句詞成了民族劣根的一個註腳。「祖上闊過」算什麼呢?吹噓過去,只是安慰下你眼下備受摧殘的心靈罷了。我們中國人誇耀祖先的聰明才智,但一說到1840年、1894年、1900年就得沉默,至於亞洲其他地方的人,對他們而言,往昔的驕傲似乎只是反襯著今日的落後。阿爾及利亞作家雅斯米娜卡黛哈的小說《巴格達警報》里,主人公,一個家鄉被美軍轟炸的伊拉克年輕人,從一位年長的司機口中聽到這麼一番憤懣之語:「阿拉伯人是世界上最棒的人種,對整個世界有那麼多的貢獻!是誰教他們餐桌禮儀的?是誰教他們擦屁股的?烹飪、計算、醫療等等,全都是阿拉伯人的發明!可是這些瘋狂追求現代化的人尊重過我們嗎?他們對阿拉伯人唯一的印象就是日落時分沙漠上的單峰駱駝商隊,或是穿長袍、披頭巾在蔚藍海岸賭場里揮霍百萬賭資的胖子。全都是老套!」

賈比爾引進實驗法,開創了化學及香水產業

他說的確是事實。所謂風水輪流轉,阿拉伯人的貢獻,是在伊斯蘭帝國雄霸世界那數百年里做出的,羅馬帝國衰亡後,一度燦爛的希臘—羅馬文化都由阿拉伯人承續下去,而那時的歐洲正處在「黑暗中世紀」里。戈登提到,在伊斯蘭帝國鼎盛的阿拔斯王朝時期,「權貴們贊助了各種學術和創新活動,其中就包括翻譯那些談科學、數學、地理、天文、農業以及醫學的古希臘文獻」。

不過,在書中的第二章「哈里發的大隊人馬」中,戈登選擇了一個外交人員來開啟他關於伊斯蘭世界所取得成就的撰述。根據主角自己的回憶錄,戈登概述了公元921年,由巴格達派出的由伊本法德蘭率領的使團出使伏爾加河流域保加爾人部落的經歷。這場出使並沒有完成任務,法德蘭的主要價值在於留下了有關當時歷史風物的第一手資料,而且,一個偏遠部落想與巴格達取得聯絡,並要求宗教方面的指導(當然還有貿易利益),說明了當時伊斯蘭力量的強大影響。

在第三章「哲人醫生」中,戈登講述了在翻譯之外,由阿拉伯學者原創的學術貢獻:數學領域的阿爾花剌子模,地理學和導航技術的發展,中世紀偉大的臨床醫生拉齊撰寫了醫學百科全書,巴格達、大馬士革、福斯塔特等主要城市都擁有了繁榮發達的書籍文化。到公元11世紀,一支陣容龐大的教師隊伍在從巴格達到帝國邊陲西班牙的廣袤大地上活動,向不特定的人群傳遞知識文化。

中世紀波斯天文學家科特布丁·設拉子的手抄本,描述了周轉圓行星模型

亞洲千年輝煌的衰敗與終結

但是,11世紀也是伊斯蘭世界由盛轉衰的時刻。「哲人醫生」指的是布哈拉人、曾經擔任宮廷醫生的伊本西拿,一位新柏拉圖主義者,他的著作影響的範圍廣至法國和英國,可是其人卻不得不常年在一個又一個的城市之間奔走,因為伊斯蘭世界裡起了紛爭,各個勢力自立山頭,互相征伐,國王們都想把名望素著的伊本西拿籠絡到自己的疆域里,清醒的西拿從中看出了危險,轉而去尋求更加妥帖的庇護。他最後的落腳點是在伊朗的歷史名城伊斯法罕。「團結一心的哈里發國、對翻譯希臘文的慷慨解囊、無所不包的哲學論辯和科學研究都成了明日黃花。」戈登如是說,「在當時許多哈里發國的繼承國里,掌握大權的不是研究,也不是哲學討論,而是正統派。」

13世紀的阿拉伯語手稿,描述蘇格拉底與他的學生進行討論

伊斯蘭世界從先知去世開始就形成了內鬥的傳統,這一點,是說「阿拉伯人是世界上最棒的人種」的那位司機也不能否認的。在伊本西拿之後,北非猶太裔商人亞伯拉罕本易尤,和摩洛哥的旅行家伊本巴圖塔,都很符合司機口中西方人對他們的「老套」印象,即騎著駱駝在大沙漠里不緊不慢地穿行。他們都沒有固定的家園,將書卷、種子、藥物、香料之類的東西攜帶在身上,選擇那些歡迎他們的地方多呆一會兒。

戈登選擇的人物都是些擅長寫回憶錄的獨行俠,不管他是佛教徒玄奘,是伊斯蘭教徒伊本西拿、伊本巴圖塔,還是成吉思汗悍勇的後裔巴布爾。他們有的孤身一人,有的帶著商隊,或統領部落士卒,不過,自由的、沖向未知的氣象,在這些人身上都有。那個曾經佔據世界中心的亞洲,除了戈登顯然不太了解的中國,就是伊斯蘭教和佛教的天下,尤其是伊斯蘭教,在哈里發時代形成了一個龐大而較為鬆散的文化圈,有爭取加盟的勢力,有選擇脫離的勢力,也有互相爭鬥的勢力,但總的來說它有很多縫隙,像一塊充滿孔洞的、能汲取也能釋放的海綿。

人物身上這種自由的氣象,就是當時亞洲相對於歐洲的優越點所在。「亞洲世界裡沒有商人能代表國王。雖然亞伯拉罕本易尤來自開羅,但他絕對不會認為自己有忠於埃及統治者的必要,也不會自認是埃及統治者的代表」,相對的,來到亞洲的歐洲商人卻宣稱對國王負責,這「大出(亞洲)人們的意料之外」。斯圖亞特戈登這是在解釋他為何如此青睞商人,以及出於政治、宗教、外交、軍事或個人目的踏上旅途的人,他舉出他們來證明亞洲擁有一段漫長的光輝歲月。這些人既然能夠遊走各地,就表明他們所處的社會擁有相當的寬容度。

當然自由是有限的。你可以反駁戈登說,那些沒有留下回憶錄的人,或許以相似的狀態出發,卻中途死於追捕、迫害、部落傾軋。關於亞洲,西方人所知的終究還是太少,而作者對於回憶錄的依賴,從這本書看來也確實是重了點。

不過,以西方讀者對亞洲,尤其是對伊斯蘭教和穆斯林的了解,給他們說些故事,寫一點這樣的普及讀物,自是有益之舉——有幾個普通讀者會當真去把伊本法德蘭或巴布爾厚厚的回憶錄讀完一遍呢?我們中國人,有興趣從《馬可波羅行記》里了解自家祖上有多闊的,恐怕也屈指可數。那些書是真的不好看:它們原本就沒準備寫給我們看。

在關於巴布爾的第八章里,戈登提到又一個重要的常識:蒙古人的破壞,是終結伊斯蘭亞洲之繁榮的重要外因。蒙古人征服巴格達的時候,焚毀了皇家圖書館,「據說丟進底格里斯河的書所溶出的墨水,讓河水藍了好幾個星期」。這種對過去的事物及對其他文化抱以之仇恨的態度,在嗣後的歷史中,最知名的就是納粹了。

蒙古騎兵

它是不寬容的極端形式,而不寬容導致世界被徹底而永久地改變了,也導致了佛教文化的終結。派別紛爭,政權衝突,外敵無情而徹底的掠奪破壞,讓人們失去了對同一意識形態的信念,人們的力量無法凝聚起來。正如房龍在《寬容》中所說,亞洲因為寬容度的減少而衰,而以荷蘭為先行者的歐洲則憑著寬容壯大。

本文原標題為《當亞洲曾是世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歷史上是這個姓的,其祖上必是皇室血脈。網友:元芳,你怎麼看?
秦始皇十年統一六國,僅僅是沾了祖上的光么?
秦檜後代:拆了跪像,祖上已經跪了八百多年了!專家:我看誰敢拆
祖上太闊!30年前,他們是橫掃意甲和歐洲的宇宙隊
隋文帝多年平定西南,唐高祖上台之後,卻毀了隋文帝的功勞
山西一大爺拿著欠條找到政府,專家看後大驚:敢問您祖上是?
中國這姓氏的人口近一億,堪稱中國大姓,祖上出不少皇帝,看是你的姓嗎?
大清史上唯一給祖上立神道碑的皇貴妃是誰?
齊祖上當了?皇馬被佛爺推向深淵 10年都買不起姆巴佩!
馬屁精狀元作千古絕對,誇了皇帝祖上6代,建一大學如今人盡皆知
寶,稱祖上傳下的,專家激動:您家有五千年歷史?
解詩梵:祖上闊過,少年瘦過,誰還沒有一點得意的歷史呢!
陝西人都是從哪來的?祖上原來大都是富豪強宗 皇族後裔
小伙:我這把明朝太監的綉春刀值5萬元,專家:你祖上做什麼的?
中國古代最尊貴的姓氏,祖上是神族,如今這個姓氏都是女媧後人
秦始皇為什麼能成功統一六國?可不僅僅是因為祖上打了個好基礎
中國出皇帝最多的姓氏,看看是不是你祖上?第一個無人能及
中國該姓氏的人,祖上也許是伊朗人,你躺槍了嗎?
此人祖上至少五代都是貧農,他自己也從要飯的混成了開國皇帝
甘肅老農拿著祖傳鎧甲去鑒定,專家驚喜萬分:敢問祖上姓「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