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綁架章瑩穎車輛終於找到了!美國危險,僅兩成留學生知道應對

綁架章瑩穎車輛終於找到了!美國危險,僅兩成留學生知道應對

《Vista看天下政商智庫》是國內首家移動端新聞「日刊」,由《Vista看天下》主辦,每日出版,提供最重要的新聞深度解讀、最精彩的封面故事報道,並為讀者引入有價值的新聞話題討論。

訪問學者章瑩穎的失蹤,再次為海外的留學生們敲響了警鐘。長期做中國學生留學諮詢的美國人盧正樹發現,中國孩子對安全實在沒有概念,「他們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一邊走路,一邊玩手機、聊微信、刷朋友圈,永遠都是低著頭不看路。你在中國可以這樣,但在美國真的很危險。」

6月12日起,章瑩穎尋人啟事在網上被一遍一遍轉發。(網路圖)

「中國孩子對安全實在是沒有概念,因為在出國前,他們生活的城市都很安全。」談及至今懸而未決的「章瑩穎事件」,長期做中國學生留學諮詢的盧正樹有些無奈地說道。

19天前,黑色Saturn Astra轎車載著中國女孩章瑩穎駛出監控器鏡頭,憑空「蒸發」了。

為了尋找這位中國姑娘,美國聯邦調查局(FBI)已將其列為全國優先處理案件,甚至成立了專案組追蹤此案,並懸賞一萬美元尋找關於章瑩穎本人的線索。然而案件的調查進展異常緩慢。最新消息稱,當地時間6月27日,FBI剛剛鎖定涉嫌綁架章瑩穎的轎車位置。

北京時間6月28日凌晨,章瑩穎案有了重要進展,美國FBI宣布已經找到了涉案轎車。(網路圖)

而就在章瑩穎事發後不到10天,當地時間6月18日,伊利諾伊理工學院校園附近再次發生亞裔女性遭綁架事件:一名白人男子將一名亞洲女生強行拖進一輛銀色四門卡迪拉克CT4轎車,朝東往第32街方向開去——此案同樣至今沒有下文。

近年來,中國留學生在海外遭遇的安全事件不斷增加。據公開報道整理,過去一年就發生了5起性質惡劣的中國留學生遇害事件——2016年1月,中國19歲女留學生在美國被槍殺;4月,成都女孩澳大利亞留學遇害;5月,留德女生夜跑遭性侵致死;8月,留英女生因英國男友家暴身亡;12月,在羅馬遭搶劫失蹤的中國女留學生遺體被發現,死前曾遭火車撞擊。

2月17日,中國女留學生畢習習被打死一案在英國威爾士首府卡迪夫宣判,死者的英國男友被判謀殺罪成立。(網路圖)

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學生奔赴大洋彼岸。據2015-2016年《中國留學發展報告》,2015年度我國出國留學人員總數為52.37萬人,2016年度為54.45萬人,其中2015-2016學年在美留學的中國學生總數達328547人,佔美國國際留學生總數的31.5%。

在海外求學的同時,如何保護人身安全,對於獨立生存能力較差、安全意識原本薄弱的中國留學生來說,似乎成了亟待補上的一課。

不該去的街區千萬別去

得知章瑩穎失蹤時,陳鋒正在國內休假。他的第一反應是,「返校後學校又該狠抓安全意識教育了」。

三年前,陳鋒成功被耶魯大學錄取。赴美前,中介機構、教育諮詢公司「ESC中國精英學者項目」(簡稱ESC)給他上了特殊的一課。

那個為期半天的講座是ESC的傳統——每年申請季,ESC的顧問們都會把即將出國讀書的學生們召集到一塊,集體學習。講座不提如何把申請文書寫出花樣,也不教怎樣才能快速融入國外大學的課堂,老師只是一遍又一遍地強調:外面不比中國,出去留學一定要注意安全!

「在中國,不管是大城市還是小鄉鎮,你在外面玩到很晚,一般都還是安全的,惡性事件發生都是小概率。」陳鋒記得,他當時參加的講座是美國大學專場,平時詼諧幽默的老師托梅爾·羅斯柴爾德(中文名盧正樹)介紹到美國治安情況時,神情嚴肅起來。他告訴他的中國學生,美國不一樣,即便是大城市,到了晚上,有些區域也會特別亂,「晚上最好不要出去,尤其是單獨一人的時候,你不知道會有什麼危險等著你。」除此之外,美國都很安全。

6月22日晚,在章瑩穎失蹤案的首個案情說明會上,聯邦調查局春田分局助理特工主管霍洛威介紹案情。(網路圖)

「比如在紐約,當地人都知道哪些街區的犯罪率高,但是很多留學生不知道」,2016年赴美,就讀政治學研究生的中國學生吳薇向《Vista看天下政商智庫》證實了這一點,她所就讀的新學院(The New School;又稱新學院大學)坐落在曼哈頓第14大街和第五大道的交匯處,「很多留學生出事是因為對當地文化不了解。畢竟沒有掛著牌子寫著這個街區危險,而且只要過了這個街區,可能就什麼事都沒有了。但就是這個區域,非常不安全。那你在這個區域,就盡量別跟人說話,晚上少單獨一個人在路上走,而且穿得不要太暴露。」

吳薇的一個同伴就遭遇過襲擊。「她住在布魯克林一個嬉皮士聚集、很有藝術范兒的地方,類似北京的798、大山子一帶」,據吳薇描述,某天晚上八點多,這位女生回到家,正要開門,一個黑人從後面上來,讓她把錢包交出來。女生大著膽子使勁喊,「No」,對方照著她的頭上打了一拳,扭頭跑了。樓上的室友聽到喊叫,立馬打了911。還沒等遇襲女生上到二樓,警察已經到了門口。但事後大家講起來還是覺得後怕,「萬一那個黑人手裡拿著刀或者槍呢」。

南加州大學所在的區域也是這樣一個「特別亂」的地方。雖然地處洛杉磯市中心,距南部商業區只有幾英里路程,但這裡同時也是一片高犯罪率和黑幫活動的區域。

南加大校園。(網路圖)

當地時間2012年4月11日凌晨,南加大校園附近,該校工程學院電子工程專業兩名中國留學生瞿銘、吳穎在車內遭到槍擊遇害。兩年之後的2014年7月24日凌晨,電子工程系的研究生紀欣然在從學習小組返回公寓的途中也遭到了襲擊,被人用棒球棒擊中頭部。傷勢嚴重的他勉強回到宿舍,但第二天一早,紀欣然即被發現死在床上。

就在章瑩穎失蹤的前一天,美國洛杉磯高等法院陪審團宣布,紀欣然被害一案的主犯加西亞一級謀殺罪名成立,將面臨終身監禁不得保釋的懲罰。

安全並不是首要考慮因素

儘管在媒體報道中「劣跡斑斑」,但這似乎絲毫沒有影響到留學生對南加大的青睞程度——據美國《世界日報》近日報道,該校的留學生數量僅次於紐約大學,是全美「最具競爭力」的大學之一。

兩年前收到南加大的offer後,秦禹幾乎沒有猶豫就做起了出國的準備。前不久,他剛剛取得了該校的傳播學碩士學位,今年8月即將入讀賓夕法尼亞大學繼續深造。回憶起當年申請學校的過程,秦禹對《Vista看天下政商智庫》坦言,選學校的時候主要是看學校好不好,安全並不是首要考慮因素,「說到底學生出去還是學習為主」。

南加大的校園安全巡邏車。(網路圖)

與秦禹有著相同想法的人並不在少數。白岩松曾經在《新聞1+1》節目中提及,「我們一想到很多孩子出去留學的時候,選什麼專業,去哪個國家,讀哪個大學、排名多少,花多少錢等等都是關注的重點,但是沒有安全這一切全是零。」

從時間上講,秦禹比陳鋒晚一年出國,但他在出國前並沒有接受過任何機構提供的安全方面的培訓,用他自己的話說,「只是大概看了一下哪些地方比較危險,哪些地方還行」。

中國教育部出國人員上海集訓部主任符春苗此前接受媒體採訪時提到,教育部多年來在國內提供「平安留學」行前培訓,但目前每年自費留學生人數遠超過公派留學人員,推動自費生的安全培訓有一定難度。一項調查也顯示,在留學前,僅有10.2%的受訪者表示,參加過針對留學生的海外安全培訓。「家長往往更重視學生的標準化考試成績而忽視安全,而實際上安全留學才是一切的基礎」。

秦禹最後還是住到了相對危險的地方,因為學長告訴他,雖然那裡「出了事」,但其實並沒有那麼危險。「就相當於別的地方是一萬次里有一次出事故,危險的地方是一萬次里有兩次事故,但說到底有什麼大的區別呢,對吧?」他反問道。

不斷升級的美國高校安保措施

事實上,南加大在近幾年陸續出台了多項安全措施,如晚上封閉學校,該校學生需憑學生證出入,學校也擴大了警衛巡邏的範圍,增加了校車行駛的路線等等。

2014年紀欣然案發生一周後,南加大就在校園安保問題上做出了「彌補」。據當時的《廣州日報》報道,校園裡可以看到許多「小黃衣」(穿黃色衣服的安保人員)騎著摩托車到處巡邏。學校還用圍欄把整個校園圈起來,只留下幾個出入口,嚴格登記來往人員的身份,這在其他的美國大學幾乎看不到。而為了讓課業壓力較大、做實驗到深夜的學生安全回家,像許多美國學校一樣,南加大也開通了夜班車。

南加大校園內,「小黃衣」正在執勤。(網路圖)

最近兩年,學校更是將安保工作拓展到了校外。「每天晚上七點到凌晨兩點,校外每個街區的十字路口都有『小黃衣』站崗」,據秦禹透露,學校每周還會給全校學生髮送至少一封郵件,實時更新校園安全信息,「比如說有搶劫,那個搶劫的人是什麼樣子的,發生了什麼事情之類的。」

或許是由於這些安保措施,南加大這兩年並沒有出過什麼「大事」。在秦禹看來,南加大留學生本身的自我防範意識也會比其他學校強一點,「畢竟之前出過一些事情」。

在南加大,一般而言,晚上六七點之後,很多學生都不出門了,尤其是女生。從圖書館回公寓時,她們會在學校門口叫Uber或者校車。而男生們通常是三五結伴,直接走回去。在紐約生活的吳薇發現,美國的公共交通極不發達,「除了紐約、舊金山這樣的大城市,大多數城市沒有公共交通,一般的家庭至少會有兩輛車。因此,一個人走在路上是非常不安全的」。在她看來,叫Uber是相對靠譜、安全的出行方式,「因為美國對Uber司機的審查很嚴格。但是也有可能碰到假的Uber司機,比如章瑩穎,她也許把對方當成了Uber司機,才上了車。」

南加大校園主入口之一的警告標誌上寫著:檢查工作人員和教師的身份證件。(網路圖)

不僅是南加大,這些年,陳鋒所就讀的耶魯大學,安全警備級別也在不斷提高。

和美國大多數學校一樣,耶魯不設置外部圍牆。營造了自由開放氛圍的同時,也給學校的安全管理帶來了難題——校外身份不明的人員可以隨意進入大學校園,難免有人趁機製造混亂。

對此,耶魯的校園警察制度規定,校警可以配槍,擁有和城市警察一樣的執法權,他們會一直在學校範圍內巡邏;從今年開始,耶魯的校園裡還裝上了新的安全裝置「小藍燈」,校園道路兩旁每隔50米就有一個,一旦學生遇到緊急險情可以觸碰小藍燈上的通話裝置,向離得最近的校警尋求幫助。如果晚上從圖書館回公寓擔心不安全,同樣可以求助於校警。

「一般來講校警控制的區域都很安全,但在這個區域里租房都很貴」,據陳鋒介紹,因此有的中國學生就選擇離學校遠一點的地方租房,但他一直記著培訓老師的一句話,「越便宜的地方,安全係數也隨之下降。不能為了便宜放棄安全」。

最大的毛病就是邊走路邊看手機

在耶魯讀了三年書後,陳鋒深刻地明白了當年那堂安全教育課的重要性,「最常見的就是持槍搶劫,但這都不算惡性事件,惡性事件是一定會有流血、有人員傷亡的。」據FBI2016年9月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15年全年,耶魯大學所在的美國康涅狄格州紐黑文市,共發生1188起暴力事件,5435件財產安全事件,犯罪率達到了50.82‰,只比6%的美國城市要安全。

秦禹也坦言,國外肯定是比國內更危險一些,這是客觀事實,「比如美國幾乎每天都有mass shooting(大規模槍擊事件),屬於大於兩個人死亡的那種類型的槍擊案。」但通常來說,美國的學校基本上還是安全的。陳鋒認為,「耶魯校園內比紐黑文市的其他地方安全多了」,秦禹則補充道,如果說有危險的可能性,大體上一方面來自於槍支,另一方面來自毒品。

但在盧正樹看來,環境差是一個方面,最主要的還是中國學生的安全意識實在太淡薄。「他們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一邊走路,一遍玩手機、聊微信、刷朋友圈,永遠都是低著頭不看路。你在中國可以這樣,但在美國真的很危險。」

邊走路邊看手機是一種安全意識薄弱的體現。(網路圖)

到美國後,吳薇改掉的第一個毛病就是邊走路邊看手機。

本篇為節選,全文是《Vista看天下政商智庫》付費內容。

Vista看天下政商智庫觀察員 楊溪、曹默涵_文

更多智庫內容

外媒看點 | 曾分屍中國留學生,現要和同性獄友結婚,加拿大殺人魔過得太滋潤

這個「殺人魔」在監獄裡身穿范思哲襯衫,帶著時尚的墨鏡和耳機,還找到了自己的另一半……>>>

觀點 | 3000萬豪宅也無法帶來安全感:中國有錢人買不到高級和專業的服務

行業本身的不專業,中介公司的敷衍馬虎,服務人員個體的不敬業,成為一個普遍現象。有錢也好,沒錢也好,遇到「毒保姆」的概率是相同的。>>>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Vista看天下 的精彩文章:

願意為我上刀山、下廚房的男人
航企都在加碼 「賽飛」 海南航空為何娓娓《致匠心》?
地鐵開設女性車廂,只是打擊性騷擾最不壞的第一步
扎克伯格只有一個雪莉?桑德伯格,但馬雲有十個!
這部良心劇把三國拍出了美劇范兒,別只一味苛責它「歷史盲」

TAG:Vista看天下 |

您可能感興趣

因為印度開了掛,這裡車輛從不算超載,車禍大國已甩我國幾條街
車輛數比人口多!這國是世界唯一無交通燈國家,卻從沒堵車困擾!
陌生車輛停在自家車道,女子卻被告知不能移動,否則可能面臨賠償
老人過馬路誤以為車輛會自動讓人,卻沒有想到直接被車撞飛
遇到黃色條輪胎的車輛,請趕緊避讓,不然你得掏錢了
馬路上突現一種鋸齒標線,來往車輛紛紛避讓不敢靠近,這是為啥?
男子不在場時車輛被校車撞壞 善良小女孩給他留紙條告知真相
麵包車「後備箱突然打開掉出男孩」,嚇壞路人,紛紛阻攔車輛!
狗狗過馬路遭遇不幸,來往車輛很多,同伴的舉動卻令人看著想哭!
我國「最美公路」堪稱完美:自駕愛好者此生必去,幾乎沒有車輛!
黛安娜王妃車禍去世並非意外?目擊者說在現場看到兩輛可疑車輛
女生避讓車輛不小心碰到大爺自行車,道歉時被大爺扇了一耳光
林肯即將到店,讓其他車輛俯首稱臣,打開車門你就知道什麼叫皇帝
嬰兒被丟棄在馬路上,被來往的車輛碾壓成了肉泥,讓人憤怒!
新會一男子被撞身亡!肇事車輛逃逸,現場卻有位「好心人」……
違停車輛又曝光,這次連姓名都有了,快看看是誰?
車輛長期停放,對車有壞處,這一冷門知識點你了解嘛?
這個國家車輛是人口的兩倍多,街道上沒有紅綠燈,卻從來不堵車
酒駕男子違規逼停車輛,卻不知那是警車
悲劇!中國留學生凌晨酒駕,車輛裂成兩半,頭部鈍挫傷當場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