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雛鷹農牧集團三獲國際大獎 凸顯供應鏈競爭力

雛鷹農牧集團三獲國際大獎 凸顯供應鏈競爭力

[華夏時報網]

華夏時報(公眾號:chinatimes)記者葛愛峰 鄭州報道

雛鷹農牧集團再獲國際殊榮。6月28日,英國倫敦,雛鷹農牧集團副董事長侯五群在「2017年世界動物福利全球頒獎典禮」上捧得「福利養殖金豬獎」四星級獎項。這已經是雛鷹農牧集團第三次獲得此項國際大獎。

雛鷹農牧集團副董事長侯五群上台領獎

中國獸醫協會會長賈幼陵認為,動物福利與民眾最直接的關係就是食品安全問題。針對目前我國食品安全問題,解決我國動物福利問題勢在必行。專家表示,作為國內生豬養殖龍頭企業,雛鷹農牧集團能夠三次獲得國際認可,背後凸顯的是其閉合式全產業鏈的核心競爭力以及商業模式的標本價值。

據悉,動物福利養殖金豬獎是世界排名前列的非政府組織——世界農場動物福利協會(CIWF)創立的獎項,旨在表彰在動物福利方面領先的生產、加工、零售企業,從而推動整個供應鏈農場動物福利水平的提高。

雛鷹農牧為何三獲國際大獎

中國是個畜牧業大國,隨著農場動物規模化、集約化的養殖方式不斷推廣,農場動物健康和行為問題也隨之而來。賈幼陵介紹說,若是動物在養殖中受到傷害,產生應激反應會影響肉類品質;違背動物天性,大量使用促生長劑,造成食物鏈性連續反應;動物健康受到威脅,進而使用大量抗生素,導致藥物殘留,影響人類健康。

雛鷹農牧集團自創立以來,一直致力於讓國人吃上安全肉。幾年前,雛鷹農牧集團副董事長侯五群在考察歐洲養殖牧場的過程中,「農場動物福利」概念給了他極大的觸動和共鳴,此後與世界農場動物福利協會幾番接觸,侯五群對「農場動物福利」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和理解。

雛鷹農牧集團喜獲福利養殖金豬獎四星級獎項

侯五群發現,雛鷹農牧集團旗下40億投資的三門峽雛鷹黑豬項目,其設計理念有很多與「農場動物福利」概念不謀而合。比如養殖專家為每一頭黑豬制定的「個性化作息表」,夏天曬太陽,冬天進暖舍,渴了喝山泉水,餓了吃優質大豆和玉米,「休閑零食」是當季的苜蓿草、蛋白桑、胡蘿蔔等,「生活格外舒適」。

2014年,中國農業國際合作促進會動物福利國際合作委員會與世界農場動物福利協會合作,將「金豬獎」引入中國,首次在國內企業中評選「福利養殖金豬獎」,雛鷹農牧集團參評榮獲「福利養殖金豬獎」。此後,在世界動物福利協會的指導下,雛鷹農牧集團在養殖過程中不斷完善動物福利措施,並自發的在運輸和屠宰過程植入動物福利概念:運輸過程中明確規定加速、剎車次數,確保動物不因急剎車、過度顛簸等受到極度恐懼和驚嚇;屠宰前聽佛經,屠宰過程實施安樂死等,這大大減少了應激反應。要知道,在傳統的屠宰過程中,因為恐懼,一頭成年豬有時可將自己的尾骨硬生生折斷,這顯然極為痛苦。而現在,屠宰沒有痛苦了,豬「心情愉悅」了,不會分泌有害物質了,豬肉質量自然就提升上去了。

「現在大家很贊成,養殖戶們還自覺主動完善豬只福利設施,自發提出一個口號,『人善待豬一年,豬健康人一生』,這就是觀念的轉變。」侯五群說,隨著福利養殖的推行,動物福利理念如今已深植入三門峽,成為了這一方沃土的金字招牌。

2013年11月,三門峽雛鷹黑豬獲得了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頒發的「生態原產地產品保護」證書,成為目前國內生豬養殖領域首個獲得國家級生態原產地保護的產品。正所謂強者恆強。2014年至今,世界農場動物福利協會已經連續三屆為雛鷹農牧集團頒發「福利養殖金豬獎」。

中國畜牧獸醫學會養豬學分會理事長王立賢表示:雛鷹農牧集團三次摘得國際殊榮的事實說明,其生態養殖方式符合歐美髮達國家動物福利養殖的要求,既保證了豬良好的生長條件,又可以保證百姓餐桌上產品的安全和優質,真正做到了讓消費者「吃得放心,吃得安心」。

生態供應鏈閉環助推福利養豬高水平

獲得國際認可的雛鷹農牧集團目前已構建了一個從糧食貿易到飼料生產、到養殖體系建設、到屠宰、到運輸,到終端銷售、線上業務的生態供應鏈閉環。

公開資料顯示,雛鷹農牧集團利用三門峽地區優越的自然條件,選育出適合當地放養的三門峽雛鷹黑豬,該品種豬是從全國76個地方品種中,挑選部分肉質優良的種豬進行雜交培育而成,具有繁殖性能高、肉質品質好、抗病性能強等特點。

依託雛鷹農牧集團的全產業鏈優勢,在飼餵方式上,三門峽雛鷹黑豬也有著獨到的優勢。

據了解,三門峽雛鷹黑豬的飼養周期長達10個月以上。為了保證投入品的安全放心,雛鷹農牧集團採取了「統一供料」的方式,從東三省糧食基地購進玉米、豆粕,自主加工成三門峽雛鷹黑豬的專用飼料,同時補給時令的青綠飼料,確保每頭豬營養更均衡。

值得一提的是,三門峽雛鷹黑豬的養殖過程也形成了一個完整生態循環鏈條。在放養區內,你能看到一邊是肥美健康的三門峽雛鷹黑豬,一邊是翠綠連片的種植區,與此配套的還有沼氣池和凈化設備。通過種養結合發展、循環利用,三門峽雛鷹黑豬養殖基地有效實現了放養區的綠色環保,生態平衡。

三門峽雛鷹黑豬一般生長到10個多月的時候,一頭頭膘肥體壯的生態豬就可以出欄了,經過檢驗檢疫後就進入屠宰環節。雛鷹農牧集團擁有先進的屠宰設備,採用二氧化碳致暈技術,同時利用電腦控制、同步檢疫、兩段式預冷排酸,將危害分析與關鍵控制點,應用於從養殖基地到餐桌的各個環節,並在連鎖專賣店統一銷售,實現屠宰、銷售環節的生態安全。

同時,為了讓消費者能切實看到「安全放心」的養殖過程,雛鷹農牧集團提取生產、加工、流通、消費等供應鏈各環節的追溯要素,建立了全產業鏈安全可追溯系統,真正實現了「完整產業鏈,追溯保安全」。

「整個養殖行業責任最重的方面,在於不斷探索生豬養殖新模式,不斷引領和推廣福利養殖技術,我們將不斷深化福利養殖,促進國內福利養豬邁向更高水平。」侯五群說。

責任編輯:靳廣瑞

查看更多華夏時報文章,參與華夏時報微信互動,公眾號:chinatimes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華夏時報 的精彩文章:

銀監會限額網貸「20萬、100萬」 某些省正制定條例擬突破
無人便利店是資本新風口?好鄰居陶冶擔心打開門是懸崖
技術傳家久品質繼世長 奧迪如何締造百年老店
北京「大城市病」緩解:城六區常住人口正在減少
人工智慧敲開銀行大門:我來貸規模千億堅決不做P2P

TAG:華夏時報 |

您可能感興趣

集邦諮詢:旺季需求不明顯供給增加,下半年NAND Flash合約價續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