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系列:超級打工仔 官場不倒翁
李大嘴 大嘴讀史
——史料摘譯——
原文:
耶律德光嘗問道曰:「天下百姓如何救得?」道為俳語以對曰:「此時佛出救不得,惟皇帝救得。」人皆以謂契丹不夷滅中國之人者,賴道一言之善也。——《新五代史·馮道傳》
譯文:
耶律德光曾經問馮道:「天下百姓,如何可救?」馮道用戲謔的口氣回答說:「此時的百姓,佛祖再世也救不得,只有皇帝您救得了。」人們都說契丹人沒有屠殺中原百姓,就是依靠著馮道這句話。
1
一朝天子一朝臣。
但是,他「事四姓十君」,多次出任宰相,成就了「鐵打的宰相,流水的王朝」,絕對官場不倒翁。
是非功過,後人評說。
但是,對他的評價反差實在太大。歐陽修罵他不知廉恥,司馬光說他是無恥之尤,近代歷史學家范文瀾說他是奴才的奴才,蘇東坡說他是菩薩,王安石說他是佛位中人……
他就是有「官聖」之稱的馮道。
2
五代十國是中國歷史上最混亂的時期之一。
從公元907年到公元960年,短短五十多年的時間,全國範圍內大大小小的政權不下二十個。
而公元882年出生,公元954年去世的馮道,先後在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出任高官。
好比一個競爭激烈的市場,企業不停地吞併、倒閉,而馮道不但不會失業,反而不斷被新企業委以重任,至少也是高管層次的職位,還多次出任總經理,簡直就是一個超級打工仔。
3
《新五代史》說馮道「事四姓十君」,其實還不止,應該是七姓十二君。
先羅列一下馮道的打工生涯,這是一份神履歷。
第一任老闆劉守光,桀燕政權建立者。
馮道任職:參軍。
第二任老闆李存勖,後唐庄宗。
馮道任職:巡官、掌書記、戶部侍郎、翰林學士。
第三任老闆李嗣源,後唐明宗。
馮道任職:端明殿學士、兵部侍郎、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宰相)。
第四任老闆李從厚,後唐愍帝。
馮道任職: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宰相)。
第五任老闆李從珂,後唐廢帝
馮道任職: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宰相)、同州節度使、司空。
第六任老闆石敬瑭,後晉高祖。
馮道任職:守司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宰相)、司徒、侍中、魯國公。
第七任老闆石重貴,後晉出帝。
馮道任職: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宰相)、太尉、燕國公、匡國軍節度使。
第八任老闆耶律德光,遼國開國皇帝。
馮道任職:太傅。
第九任老闆劉知遠,後漢高祖。
馮道任職:太師奉朝請。
第十任老闆劉承佑,後漢隱帝。
第十一任老闆郭威,後周太祖。
馮道任職:太師、中書令(宰相)。
第十二任老闆柴榮,後周世宗。
《新五代史》認為,劉守光不算皇帝,耶律德光也不算,郭威和柴榮算是一個姓,所以才有「四姓十君」的說法。
4
馮道一生有三個關鍵人物。
第一個是李存勖手下的監軍太監張承業。
馮道出身一般,「耕讀之家」,最多也就是個小地主家庭。張承業為人很正直,也不以門第出身論英雄,正是在張承業的大力提拔之下,馮道才被逐漸委以重任,出人頭地。日本人礪波護在《馮道——亂世の宰相》中說張承業是馮道的貴人。
第二個是後唐明宗李嗣源。
李嗣源搶到皇帝的位置之後,對馮道的評價是「吾素知之,此真吾宰相也。」也是在李嗣源當政的時候,馮道第一次出任宰相。可以說,因為李嗣源的器重和推崇,唐明宗時代是馮道一生中政治貢獻最多的黃金年代。
第三個是後晉高祖石敬瑭。
石敬瑭雖然在歷史上有「兒皇帝」的罵名,但是他對馮道還是很好的,宰相的官位沒跑,石敬瑭去世的時候更是把小兒子託付給馮道,這可是託孤大臣的待遇。
5
馮道在歷史上至少有兩大貢獻。
第一,用拍馬屁的方式解救了眾多漢人的生命。
中國歷史上,但凡胡人南下,漢人百姓總是免不了被屠戮的命運,「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犬」的景象不在少數。
在引文中,馮道用拍馬屁的方式舒服了耶律德光,保住了無數漢人的性命。新舊五代史一致認為契丹人沒有大肆屠殺中國人,馮道出的力最大。
但是,馮道也因此背上了「奴才的奴才」這樣的罵名。
值的嗎?
第二,保存中國文化、保留了國家的元氣。
我們知道,五代十國是一個大分裂時期,一般情況下,這樣的亂世會導致大量文獻遺失、文明衰敗,但是,之後的宋代卻是我國歷史上科技最發達的朝代之一,文獻的保存整理居功至偉。
其中,李嗣源當政的時候,在戰事之餘,還進行了一項的大工程,那就是雕版印刷《九經》,保存了許多經典,這項工作正是馮道推動和主持的。
6
在官場,就有起落,就有政爭。
史書上記載了兩個小故事。
後唐廢帝時期,李從珂不喜歡馮道,把他從宰相的位子上拉了下來,給了一個司空的空頭官職。繼任宰相不知道怎麼安排馮道的工作,就讓他在朝廷舉行祭祀時掌管掃除工作,別人擔心馮道會覺得受辱不肯接受,但馮道不以為意,笑著說:「掃除也是司空的職責,我有什麼不肯的?」
後晉時期,有人牽了一頭驢到市場上,驢臉掛著一個牌子,上寫「馮道」二字,這是赤裸裸的挑釁,但馮道得到親信的稟報,毫不動怒,只說:「天下同名同姓的人很多,或者有人在為驢找尋失主,有什麼奇怪的?」
馮道就像一個看破紅塵的老人,寵辱不驚。
7
南懷瑾曾經為馮道鳴不平。
南懷瑾說,在那麼一個大變亂的年代,馮道始終不倒,確實不是個簡單的人物。歷史上,社會上,凡是被人攻擊的,歸納起來,不外兩件事情:一個是男女之間;一個是錢財。馮道本身的行為沒有缺點,在品格行為方面爐火純青,以致無懈可擊。
繼續講小故事。
後唐時期,馮道的地位不低,有的將領就把搶來的美女送給他,馮道退卻不掉,就把美女安排住下來,然後再慢慢尋找她們的家人,最後送去與家人團聚。
還是後唐時期,馮道給父親守孝的時候,正逢災荒,他把剩餘的俸祿全部賑濟鄉民,自己卻居住在茅草棚中,親自耕田砍柴。有些百姓家裡的土地無力耕種,馮道就在夜裡偷偷去為其耕種。
小處可以見大。
8
馮道是一個文人,流傳下來的作品不多,但是有一首詩,或者說一句詩,寫出了他的處世之道,這句詩就是——
「但教方寸無諸惡,狼虎叢中也立身」。
這句詩的意思就是:自己只要心地好,站得正,思想行為光明磊落,那麼就是在一群野獸當中,也可以屹然而立,不怕被野獸吃掉。
馮道被後世吐槽的主要是他沒有讀書人的氣節,沒有做到忠君死節。
簡單的說就是,沒有陪著皇帝死,而是做了牆頭草。
在那個政權更替如同走馬燈一般的時代里,要是忠君死節,八條命也不夠。
亂世之中,誰是正統?為誰去死?都是沒有答案的問題。
更何況,李克用是沙陀族,石敬瑭是沙陀族,耶律德光是契丹族,劉知遠還是沙陀族。
憑什麼要求馮道去這些異族皇帝去死?
雖然馮道也可以歸隱田園,獨善其身,但是留在官場,做些實事,難道不是更好的選擇嗎?
9
後周是馮道任職的最後一個王朝。
馮道最後一個職務是太祖皇帝山陵使,也就是為郭威造墳墓。
公元754年4月,墳墓落成,郭威入葬。
沒幾天,馮道病逝,傳奇的一生畫上了最後一個句點。
馮道終年七十三歲,和孔子的壽命一樣。
10
馮道,字可道。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史說《軍師聯盟》:司馬家的女人們
※太監系列:改一字救千人的仁義太監
※他的老丈人是司馬遷,他的太爺爺幹掉了項羽,這個沒膽鬼宰相來頭很大(宰相系列)
※牛人吳起?衰人吳起?(八卦史記87)
※宰相系列:蘇東坡的先人 模稜兩可的宰相
TAG:大嘴讀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