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六月初六冥府崔判官,護國王爺崔府君聖誕!判官展開生死簿,攝召靈魂赴道場

六月初六冥府崔判官,護國王爺崔府君聖誕!判官展開生死簿,攝召靈魂赴道場

崔判官,諱名鈺,形象多為身著紅袍,左手執生死薄,右手拿勾魂筆,專門執行為善者添壽,讓惡者歸陰的任務。因生前為官清正,死後主管賞善罰惡,管人生死,權冠古今,手握「生死薄」和勾魂筆,只需一勾一點,誰該死誰該活便只在須臾之間。

據道經記載,東嶽大帝、酆都大帝等,主管陰間鬼魂之籍及諸地獄之事。人死之後,由黑白無常、牛頭馬面將其帶回交由判官審查,判官根據「生死簿」,校定善惡良莠,依一生所犯罪惡大小、多少、輕重的不同,將其發配到不同殿(指十殿閻君處)、不同地獄之中,以受罪苦。

一、晝理陽間事,夜斷陰府冤:分善惡秉生死

相傳崔判官名珏,乃隋唐間寧州羅川縣(今甘肅省正寧縣)人。唐貞觀七年(633)入仕,為潞州長子縣令。據說能「晝理陽間事,夜斷陰府冤,發摘人鬼,勝似神明。」閻羅王殿里文武四大判官分屬賞善司、罰惡司、陰律司、查察司。人們常將陰律司視為崔判官。

傳說隋末一男子崔讓,妻劉氏,兩人年過五十,為人忠厚,尚無子女。二人到北嶽廟燒香求子。當夜,老兩口同做一夢:一個仙童手捧仙盒前來賀喜,說:你老倆善做好事,感動天帝,特賜美玉兩枚,每人各吃一枚,自有好處。老倆將美玉吞下,老婆覺得肚裡有了東西。懷胎十月,於開皇五年六月六日生一男孩,長得很可愛。因老兩口吞雙玉得子,就為孩子取名珏。崔珏生來聰明過人,五歲讀書,十五歲讀遍五經,十六歲被推為孝廉,十七歲任太子府監。因當時隋煬帝荒淫無道,百姓怨聲載道,崔珏便辭官回家。

民間有許多崔珏斷案的傳說,其中以「明斷惡虎傷人案」的故事流傳最廣。《潞安府志》(順治版)記載:「縣境有虎,禱於神,遣一吏追捕,至,伏階下,殺之。」《長子縣誌》也載有崔珏斷虎故事。相傳長子縣西南與沁水交界處有一大山,名叫雕黃嶺,舊時常有猛獸出沒。一日,某樵夫上山砍柴被猛虎吃掉,其寡母痛不欲生,上堂喊冤,崔珏即刻發牌,差衙役孟憲持符牒上山拘虎。憲在山神廟前將符牒誦讀後供在神案,隨即有一虎從廟後竄出,銜符至憲前,任其用鐵鏈綁縛。惡虎被拘至縣衙,珏立刻升堂訊。堂上,珏曆數惡虎傷人之罪,惡虎連連點頭。最後判決:「啖食人命,罪當不赦。」虎便觸階而死。

二、監察一十八獄,輔佐十殿閻王:掌生死薄

一切有情皆含「道性」,而人為萬物之靈,所以上德之人的處世之法,所行之事,皆能與「道性」相通,故曰:道之謂我就是德。只是修道的方式不同,得道的層次亦有所不同,但是以仙修仙,就已經是道體了。

據《神夫力士科儀》載,照得爾等,生前勇猛,歿後剛強。曾為英雄好漢,力舉百均;今作搬運冥夫,錢推萬貫。以此來說,生前勇猛、剛強的英雄好漢及立功樹德之人,百年之後,魂人地府幽冥,主宰地府之神以他們在世之時的人格魅力為標準,也要請他們做地府冥吏,因此地府的判官、將軍、元帥、使者、獄卒、神夫等多為剛正不阿、品行端正、立功樹德之士擔任,由本境城隍派遣。如我們熟悉的,趙大、錢二、張三、李四等冥吏,皆在城隍案下,聽令於玄壇,做搬運工作。在神仙世界,「仙」的品級很多,故而他們還在修行。

據《崔府君寶誥》稱,崔府君「監察一十八獄,輔佐十殿閻王。神兵鬼卒聽令於殿前,牛頭馬面鎮護於左右」。可見,崔府君是負責監察十八層地獄,輔佐十殿閻羅,「神兵鬼卒」、「牛頭馬面」都聽命於他、侍衛左右。那麼祂到底是職責呢?

據《崔府君寶誥》稱,崔府君「速報現報,分善惡於兩途;陽曹陰曹,秉生死之權操。注宰官將相之功勛,以恩報德;斷生老病死之苦趣,種因得果。」可見,崔府君對存亡兩途的「人鬼精邪」等「異類」、「胎卵濕化」等「生靈」的善惡分辨,掌握生死,決定「速報現報」。在道教做到度亡超度時,一般都會攝召亡靈,攝召時都需經「判官展開生死簿,攝召靈魂赴道場」。

三、者對無停,詮量不息:大容大量,至仁至惠

據《西遊記》第十回中記載:「崔鈺乃是太上先皇帝駕前之臣,先受磁州令,後升禮部侍郎。在日與臣八拜之交,相知甚厚。」

唐太宗因牽涉涇河老龍一案,猝然駕崩,前往陰司三曹對質。於是魏徵修書重託,崔珏不但保護唐太宗平安返陽,還私下給他添了二十年陽壽。在還陽途中,太宗又遇到被他掃蕩的六十四處煙塵,七十二家草寇中慘死的成千上萬的冤魂前來索命,崔珏又出面排解糾紛,幫助李世民代借一庫金銀安撫眾鬼,太宗方得脫身。崔珏也因此名聲大震,並從中發了一筆橫財。崔珏死後,百姓在多處立廟祭祀。

《西遊記》第十、十一回里,他的名字同樣叫崔珏。在《西遊記》第十、十一回里敘述了涇河龍王與袁守誠打賭,錯行雨布,被唐王李世民的老臣魏徵夢斬,涇河龍王要唐王還命,整得唐王日夜不得安寧,最後重病而亡。在他死前,魏徵奏道:「陛下寬心,臣有一事,管保陛下長生。」太宗道:「病勢以入膏肓,命將危矣,如何保得?」征雲道:「臣有書一封,進與陛下,捎去到冥司,付豐都判官崔珏。」太宗道:「崔珏是誰?」征雲道:「崔珏乃是太上先皇帝駕前之臣,先受茲州令,後升禮部侍郎。再日與臣八拜為交,相知甚厚。他如今已死,現在陰司做掌生死文簿的豐都判官,夢中常與臣相會。此去若將此書付與他,他念微臣薄分,必然放陛下回來。管教魂魄還陽世,定取龍顏轉帝都。」

福建省位於我國東南沿海,東隔台灣海峽與台灣省相望,北靠浙江,西接江西,南連廣東。依山傍海,海岸曲折,多港灣海島,全省有1400個鳥嶼,僅次於浙江,位居全國第二。多山地丘陵,可分為閩西山區、閩中山區和沿海平原,主要山脈有武夷山、戴雲山等。閩江是境內最主要的河流。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夏秋多颱風,年降水量1500毫米左右。這樣的特殊的地理環境對福建文化所產生影響,我個人認為總的來說可分為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多山的地理環境造成的具有內陸文化的特徵;另一個方面是瀕海多港灣的地理環境造成的具有海洋文化的特徵。

(一)內陸文化的特徵。福建的山地面積佔全省總面積的80%,自古就有「東南山國」之稱。西北有武夷山山脈、東北有太姥山脈、西南有博平山山脈、中部有鷲峰、戴雲兩山脈。在古代外省入閩主要通過仙霞關、杉關、崇安分水關、福鼎分水關、詔安分水關,這五個關口入閩,而這些地方地勢非常的險要,要入閩實屬不易,史書記載「閩道更比蜀道難」。再者,從福建人口的聚集地來看,盆地是居民密集的聚集地,例如浦城、武夷山、建甌、邵武、順昌、尤溪、三明、永安、長汀、上杭、漳平、德化、華安、古田和屏南等都是人口聚集的盆地。因此,這樣的地理環境造成了古代福建交通的閉塞,不同區域的人們處於相對隔絕的狀態,這樣對文化所造成的影響主要有以下幾點:1.在很長的一段歷史時期(約中晚唐之前)福建文化落後於北方。福建地處東南在古代是屬於蠻荒之地,落後的交通使得中原的文化要傳到福建變的非常的困難,而土著的閩越人自身文化又相對的落後。同時福建相對的隔絕的地理環境有利於形成不同的方言,而不同的方言卻不利於人們口頭的交流和文化的傳播。有明顯的區域文化的特徵。福建是一個移民的省份,在兩晉南北朝、唐前期、唐末五代、兩宋之交、明清時期北方大量的移民湧入福建,由於移民的時間;與當地的土著居民融合的程度不同,再加上省內、省外交通不便等原因形成了福建不同的方言區,如閩東方言區、興化方言區、閩南方言區、閩北方言區、閩客方言區。而在不同的方言區又形成了各具地方特色的民間信仰。例如,閩東方言區信仰監水夫人和五帝;興化方言區信仰媽祖;閩北方言區信仰扣冰辟支古佛;閩客方言區信仰定光古佛。不同的民間信仰又促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戲劇。例如,有莆仙戲、高甲戲、薌劇等。福建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多山,適合蚊蟲的生長,蛇類眾多,古代先民對蛇既害怕又崇拜,從而形成了蛇的圖騰。在古代使用干欄式的建築也與這樣的氣候有關。如果按河流的分布來看福建的文化可以分為閩江流域、木蘭溪流域、晉江流域的三大文化圈。所以,福建文化本身有很強的小地域色彩。2.許多中原古文化在福建較完整地保存了下來。福建的方言中保存了大量的古音、古詞。一些古漢語中常用的辭彙在普通話中已不用或少用了,但是在福建的方言中卻被保存了下來並還在使用,仍然有它的生命力。例如古漢語的「鼎」,也就是現代漢語的鍋,在福建的方言中還清晰可辨,再如古漢語的「面」,也就是現代漢語的臉,也一樣非常容易辨別出來。在福建的許多鄉村中保存著聚族而居的傳統。聚族而居的傳統原本起源於北方,但是由於歷史、地理的原因這樣的傳統在北方現在已經逐漸消失。在南方的福建卻保存了下來。原因主要有這些,北方的移民利用宗族克服南遷途中的種種的困難;利用宗族同當地的土著進行抵抗;不同時期的移民利用宗族爭奪生存的空間和政治利益;多山的地理環境容易形成聚族而居的村落。形成完整的理學體系。理學的來源之一是儒學,而儒學在漢代以後隨著移民南遷傳入福建,到了宋代,朱熹為代表的閩學流派對釋、道、儒加以改造,構築了完整的理學體系。在民俗中保留了大量的中原古風。兩晉南北朝以後,中原民俗傳入福建,由於交通不便和聚族而居等原因,保留的相當的完整。例如,現在福建的端午節、重陽節、寒食節等很多都是從北方傳入的。

(二)海洋文化的特徵。福建海岸屬於基岩海岸,海岸線漫長而曲折,長達3051.02公里,僅次于山東省,居全國第二位,岸線曲折率為1:5.7,居全國第一位。山丘向海延伸,形成曲折的海岸和眾多的港灣。全省有大小港灣125個,其中較大和較重要的港灣自北而南有沙埕港、福寧灣、三沙灣、羅源灣、福州港、興化灣、湄洲灣、泉州灣、廈門港、金門灣和東山灣等。沙埕港、三都澳、羅源灣、湄洲灣、廈門港和東山港是福建省六大深水港灣。福建的港灣一般深度較大,兩側有半島和岬角環抱,形成「口小腹大」的形勢,風小浪弱,不凍,少淤,港域廣闊,掩護條件好。天然良港的優越地理環境,再加上「八山一水一分田」不適合耕作的內陸環境,使得沿海的居民把眼光放到了海上。西晉:閩江和晉江流域的海運已有相當規模,造船業發達,出現了「八槽艦」的水密艙技術。隋唐:海運北至日本、高麗,南至南洋各國。宋元:泉州成為「東方大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明:漳州月港日趨繁盛。這些海外貿易的發展反映在文化上則是福建帶有濃厚的海洋文化色彩。

1、重利的價值觀。在古代的中國長期以來重本抑末,「以末致之,以本守之」,這樣的觀念根深蒂固。而福建由於海外貿易和商業的繁榮,重義輕利的價值觀受到了嚴重的衝擊。宋代劉克莊就指出當時的泉州是一個「只博黃金不博詩」的典型商業社會。明以後則進一步加強,李贄感嘆道:「天下盡市井之道也。」商業受到了極大的重視。

2、敢於冒險的性格。古代的航海和海外貿易幾乎是一種生命的賭博,非常的危險。航海要面臨驚濤駭浪,船隻隨時有可能被大海所吞沒的危險。因此,航海的人常常不得不面臨生與死的考驗,這就使得他們在心理上能夠面對各種艱難的挑戰,敢於去冒險。如泉南人信奉「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拚」,特別晉江、石獅一帶商人,推崇「少年不打拚.老來無名聲」,「輸人不輸陣,輸陣番薯面」,「爭氣不爭財」,「三分本事七分膽,」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冒險的性格到了明清時期發展成為積極進取的開拓的精神,在開發台灣省和東南亞地區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3、漠視禮教。沿海的家庭由於男子多出外經商謀生,婦女漸漸衝破禮教的束縛走出家門。在中國傳統的禮教以儉樸為美德,由於商業經濟的發達,恥貧誇富卻成為泉州地區的風尚。在衣著上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例如、泉州惠安解放前的服飾被叫作「封建頭,民主肚;節約衣,浪費褲」就很能說明問題。

4、開放融合的特性。商品經濟和海外貿易的發達,使宋元時期福建東南沿海地區以開放的姿態對待外來文化,特別是泉州,宋元時期泉州地區除了傳統的道、佛、自然崇拜、祖先、鬼神,還有從外國傳入的伊斯蘭教、基督教聶斯脫里派、天主教方濟格派、婆羅門教、印度教。泉州成了「宗教的博物館」,這與其融合的精神是分不開的。

5、愛國主義的精神。福建人強悍好鬥的性格與原有的宗族意識有緊密的聯繫,在福建的閩南地區明清時期常常發生村落間的械鬥。發生械鬥的原因我們暫且不去追究,但是我們似乎可以看到正是這種不甘受欺壓的性格,在近代面對外敵入侵的時候能夠奮起反擊,保衛自己的家鄉,保衛自已的國家。例如閩南文化區中,明戚家軍抗擊倭寇,清鄭成功收復台灣,近現代陳嘉庚、黃變住、韓希琦、李光前等數十位華僑捐資家鄉。再如閩北文化區受朱子思想影響,閩北的學人注重節義,在民族存亡關頭,提倡名節忠義,反對議和。而福州文化區在近現代則湧現出一批志士仁人和著名學者,如林則徐、嚴復、林覺民等以其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崇高的民族氣質,譜寫了一曲曲愛國主義篇章。

總之,福建以其靠山、瀕海獨特的地理環境,造成了具有鮮明的內陸文化和海洋文化雙重色彩。

崔府君寶誥

志心皈命禮。監察一十八獄,輔佐十殿閻王。神兵鬼卒聽令於殿前,牛頭馬面鎮護於左右。速報現報,分善惡於兩途;陽曹陰曹,秉生死之權操。注宰官將相之功勛,以恩報德;斷生老病死之苦趣,種因得果。人鬼精邪之異類,胎卵濕化之生靈。事事悉歸於案掾,般般合屬於冥官。者對無停,詮量不息。大容大量,至仁至惠。冥府陰曹,掌生死薄判官,護國王爺崔府君。

點擊右下方「寫留言」發表評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道教 的精彩文章:

《易經》智慧,隨和的人,到哪都有福氣!
《易經》智慧,隨和的人,到哪都有福氣
人生六件事,兩件不能等,兩件不能怕,兩件不能選
道教有森嚴的戰神集團正本以解蔽,抗爭「非道逆道」循道而演法
道教凈土概 論

TAG:道教 |

您可能感興趣

崔判官聖誕:判官展開生死簿,攝召靈魂赴道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