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劉定堅:短視,這決定了電影業成敗

劉定堅:短視,這決定了電影業成敗

專業電影公會

聚集行業專業電影人

中國簽署了WTO協議,這代表了全球所有電影,早晚能夠毫無障礙進入中國市場。為了迎戰,為了宣揚中國文化,支持國產電影,政府大搞各種資助,各種補貼,還有保護月。因此,現代式的屏幕從數千開始起步,數年間便達到今天的四萬五千多塊。連續12年,每年的總票房均以30%增加,冠絕全球的同時,又創下了人類歷史記錄。

GIF/2K

投資電影院的得到政府補貼,票房收益增加,不斷被大財團拍門,要求收購,開心不得了。投資拍片的被基金垂青,熱錢都要求入股,所投資的電影又得到微利,前景一片光明,又開心不得了。

演員片酬急升猛漲,四方八面都要求自己的檔期,收入似豬籠入水,更不時有人要求,把電影公司股份免費贈送,利用明星製造星光熠熠的效果,以便上市集資,明星隨隨便便就大賺一筆,更加開心不得了。幕後工作人員因為水漲船高,薪酬不停上升,工作從不間斷,當然也是開心不得了。搞發行的,負責宣傳的,搞經理人公司的,租器材的,所有所有電影相關行業人士,在激烈競爭下更加搶手,大家全都興高采烈、開心不已。

GIF/2K

中國電影人集體陶醉於中國電影市場的高速發展,在成績卓越的2015年,某天劉定堅卻突然在文章中指出,國產片高潮即將結束,大家在2016將會面對慘淡的漫長日子。這預言很快應驗了,血流成河的形容半點不誇張。

究竟觀眾要什麼?

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慘淡是因為多項長期差劣因素得不到解決。

電影投資者及大公司相信大導演、大明星、大製作是票房保證,當然還有大IP很重要,但結果並不如此。他們相信大數據非常重要,相信盲搞電腦特效,結果都一敗塗地。

究竟觀眾要什麼?當市場急速下滑,電影人才驚覺不久前開心得太早,原來大家都不理解市場,都不懂成功之道。

GIF/2K

有投資者以為應該先把劇本做好,費盡功夫搞十多稿,結果新片上映,排片只有4%左右,才驚呼此路原來不通。有投資者簽下小鮮肉,加上大導演及大IP,結果又被罵是爛片,市場竟然不為所動。

究竟觀眾要什麼?

這個大問號是2017年國產片的最熱門話題,研究答案之先,其實我們應該先問另一個問題,為什麼電影人之前不用先想好這個問題呢?市場究竟要怎樣的產品?這不是首要重點嗎?為什麼搞電影人不用理會?大家之前究竟把焦點放在那裡去呢?

電影人的心態究竟有什麼問題?

回頭看看吧,啊,在過去中國電影市場瘋狂增長的時候,大家關心的熱門話題,包括怎樣壟斷髮行?怎樣從市場集資圈錢?怎樣跟相關公司合作搞假票房?怎樣製造先聲奪人的氣勢宣傳?怎樣收購合併?

究竟觀眾要什麼?這問題從未被重視,因為市場太好。當大家還記得《富山春居圖》被觀眾罵死,但票房還不錯,那時候電影人說什麼嗎?

大家說這證明了爛片沒關係,有人關注就可以,觀眾反而被吸引進場,想看一下電影究竟有多爛?哈,大家都把付費進場的觀眾視為傻瓜。

GIF/1K

當《澳門風雲2》票房表現出色,電影人都認定有星就可以,偏不肯深入分析,只是其他對手太差,賀歲檔在沒有選擇下才會迫出這結果,所以更多星的《澳門風去3》一敗塗地。就如百米短跑,七位選手同時競賽,七位都是跛的,最終獲勝者有個屁值得誇獎。往後這種跛人殘廢選手比賽,怎可能有大堆觀眾入場支持?

在探討究竟觀眾要什麼之前,不如先想一下,電影人的心態究竟有什麼問題?是什麼心態導致今天的殘局困境?

不相信穩定,不相信規範,

只相信短視

這五年來進入中國影視市場,讓劉定堅深入認識了不少行業中人,大家都異口同聲的承認,今天的中國人太短視。這當然包括電影人,還有拿著資金進場的投資者,大家都根據改革開放後的成功模式往前邁進。因為各種難以估算的情況不斷改變,導致大家都非常短視,漸漸這種短視心態成為了宗教般的核心教條,中國人只相信短視。

當然,表面上大家仍然堂而皇之高談闊論長遠策略,但心底每個人都明白,誰都對未來沒底。相信今天努力付出,先建立好基礎,長遠的明天才開花結果,這只是大家用作欺騙某些人,又或是暫時對策上的廢話。

不穩定,不相信穩定,不規範,不相信規範,只相信短視。走一步看一步,不斷根據形勢改變策略,短視心態這信仰戰勝一切

GIF/1K

因為短視而能夠獲得的絕大多數利益,在過去數年已經拿光了,但因為短視而導致的遺害,卻是剛剛開始,這就是今天的中國電影市場形勢。

究竟觀眾要什麼?答案非常簡單,大家肯定需要全心全意經營國產片的電影人,短視的人不可能獲得市場信任。短視者也很明白,所以過去大家都扮成跟電影長跑的擁護者,大家都繼續用欺騙的心態行事,也因此國產片繼續受挫,繼續賠錢。

觀眾已經不笨,市場已經成熟,短視心態形成的短視策略已經不成的,現在不是你明不明白的時候,而是你願不願意改變。

GIF/1K

裝睡的人是醒不過來的,這簡單道理誰都明白。究竟觀眾要什麼?你想破腦袋也沒用,觀眾不是要十部、八部出色的國產片,因為無以為繼是沒有意義。大家要的是一批為電影不顧一切拚命的真誠天才,不論吹什麼風,不論形勢如何,不理有沒有資金瘋狂湧入,你還是很努力為電影作出貢獻,這才重要。

假票房、炒IP、包底票房、上市圈錢……,大家過去搞什麼動作,觀眾都一清二楚。觀眾是走進電影院看片,看內容,看有心有力電影人的創意與專業製作。你的電影不精彩,精彩都在電影以外,觀眾會用腳來投票,只看好萊塢的好片,鄙視國產片。沒錯,短視的結果就是換來被鄙視,鄙視的結局必然是慘淡經營。繼續短視,只可能繼續失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專業電影公會 的精彩文章:

劉定堅:如何判斷你的創作天分
劉定堅:誰是國產片大蕭條的罪魁禍首

TAG:專業電影公會 |

您可能感興趣

影視業大佬齊回應電影業的「問題」:影視股還會下跌
黃百鳴:摧毀香港電影業的不是黑社會,而是這夥人!
孫海英喊話馮小剛:就是你這樣的人把電影業搞臭的
阿里巴巴又發大招,這是要買下整個電影業嗎?
被馮小剛打壓過很多次,他從此不再涉足電影業
電影業是最懂得取名的行業
馮小剛女兒首曝光,曾患先天齶裂今手術成功美成這樣?將繼承父親衣缽進軍電影業!
電影業寒冬將至?我不同意
電影業中的AI:未來奧斯卡獎項背後將有它們的身影
因為互聯網公司的參與,電影業成為笨蛋最多的行業
賈樟柯談范冰冰逃稅事件:電影業能借這個契機回歸正軌是好事
航拍機為何成為電影業界的寵兒?
《阿修羅》撤檔,是中國電影業的恥辱
電影業是否足夠吸引女性觀眾? | 國際
電影業若遭遇寒冬,最難過的是青年導演
電影業正像多元化發展,觀眾很買賬!
「SIP」戰略堅定,電影業務與海外布局強勢加碼
一線|AI、大數據、一站式宣發,貓眼這樣深度融入中國電影業
像素驅逐現實——電影業里的劣幣驅逐良幣
阿里大文娛電影業務負責人、淘票票總裁李捷:未來五年,中國電影票房增量面臨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