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海邊的曼徹斯特》絕望到極致是克制

《海邊的曼徹斯特》絕望到極致是克制

初聽這個片名,不禁讓人想到英國的曼徹斯特,然而這是一部純正的美國片, 「 海邊的曼徹斯特 」 是一個小鎮的名字,位於美國馬薩諸塞州,人口總數只有5136。

在這個小鎮里,李孤獨的生活。修水管、通馬桶、掃除積雪,他機械的完成一項項無聊重複的工作,好像對一切都無所謂。他少言寡語,心不在焉,人們只知道他是個落魄的維修工,沒人在意他。

電影把這樣一個人做了一次剖析,關於懲罰和自我放逐,無法言說的痛苦與壓抑。

李原本有著美好的家庭,朋友,兄弟,還有和他親近的侄子,一切都很正常。但一場大火毀掉了一切,他的三個孩子遇難了,而這場火災是因為他自己的疏忽造成的。妻子也離他而去,於是他開始拒絕了全世界。

他活的像一具行屍走肉,甚至已經失去了哭的能力。他用暴力宣洩,去酒吧滋事鬥毆,用身體的疼痛緩解內心的煎熬。

李的哥哥的去世將他再次拉回了過往,那個他所逃避的漩渦,他需要去照顧那個曾經親近的侄子。在停屍間看到哥哥的屍體,李只是沉默,而作為兒子的李的侄子,同樣冷漠寡言。

對於情感的摺疊敘述,是這部電影最大的特色。沒有痛哭流涕,沒有歇斯底里,一切情緒的爆發都被小心翼翼的隱藏起來,避而不提,留給觀眾想像與腦補,那種難以描摹的痛苦,在每個人心裡都會被再次上色,這比任何描述都尖銳,省略與留白成就了《 海邊的曼徹斯特 》。

李每次搬家都要精心包裹的三個相框,影片自始至終也未給這三張相片一個正面鏡頭,但誰都可以在欲言又止中得知相片的內容:李死去的三個孩子。

李失去孩子時,侄子得知父親的死訊時,沒有一滴眼淚,只是運用了大量空白去鋪陳情緒,滯住的痛苦比嚎啕大哭更壓抑,更折磨。

侄子在父親死後一直沒有哭,直到他見到父親在停屍櫃中被冰凍的屍體,又見到冰箱里的凍雞肉,突然崩潰痛哭,壓抑的情緒才徹底爆發出來。

沒有冗長沉悶的敘述,無數細碎的生活片段拼湊出了一個墨守成規,情緒無常的人物形象。在每一個痛徹心扉的情節之後,總有戲謔的笑點緊隨,還未從沉重中緩過來,就已經被逗笑,悲傷並不是電影想講述的,如何繼續生活才是。

按照哥哥的遺囑,李要照顧他16歲的侄子直到他成年。組樂隊,交女友,叛逆青春的故事,給李的生活增添了色彩。

如果電影以此結尾,就與普通的「救贖」電影無二了。影片最後,李把侄子安排到其父親的好友家寄住,自己獨自離開了小鎮。李與妻子重逢了,但並未走出過去的創傷,李依舊獨自一人,繼續著日復一日的生活。

這樣的結局,更貼近生活的真相。一段經歷就能改變一個人,是藝術化的幻想,在現實里,可能只是暫時駐足,最終依舊是按照固有的軌道前行。

有些傷痛是無法消弭的,只能封存。李無法融入世界,也不願再繼續自我鈍化,與一切脫節,他選擇了與世界保持相切的距離。

《 海邊的曼徹斯特 》是一部反雞湯電影,冰冷灰濛的色調,絕望與痛楚的包圍,告訴我們有些傷痕永遠也無法痊癒,沒有救贖,沒有解脫,你只能被動的繼續生活,但至少,生活透進了一絲光亮。

【圖片來源於網路】

E N 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晚安常州 的精彩文章:

TAG:晚安常州 |

您可能感興趣

俄羅斯要動手?大批坦克集結邊境,烏克蘭向西方喊出絕望的一句話
貫穿《教父》三部曲的,是深陷絕望的麥克柯里昂
默克爾的絕望:跨過特朗普障礙,走自己的路!
《離開拉斯維加斯》相遇兩顆絕望的心
《阿拉丁真人版》威爾史密斯的藍色精靈登場把觀眾給嚇到絕望了
加沙地區的示威浪潮:巴勒斯坦的絕望悲歌 特約
巴沙爾絕望,敘利亞和平受阻,特朗普竟做出震驚聯合國的決定!
普京做出這個震驚世界決定,特朗普的反擊讓巴沙爾絕望了!
聯合國此舉令巴勒斯坦遭遇致命一擊,阿巴斯絕望了!
俄羅斯終於迎來反擊機會,普京這個舉動將讓特朗普徹底絕望!
克爾凱郭爾的絕望
烏克蘭做出不同尋常的決定,特朗普絕望怒吼,普京:明智的選擇
特朗普殺雞儆猴,巴沙爾徹底絕望了,考驗普京的時候到了!
阿根廷輸法國眾生相:梅西迷茫無助、伊瓜因絕望、姆巴佩春風得意
羅斯博格:從未見過的漢密爾頓絕望 顛簸致車受損
「絕望被撕裂的心」-拿破崙夢碎特拉法爾加海戰
這是阿根廷足球蒙羞的一天,馬拉多納與里克爾梅都感到絕望
詹姆斯絕望了,灰熊得分王埃文斯有望加盟,綠軍有望進總決賽
克里米亞半島屬於誰?法國政治家的答案,讓烏克蘭很絕望!
弗朗西斯·培根:扭曲、尖叫、絕望,讓我們半獸人的靈魂翻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