剝奪孩子玩的權利,就一切都好了嗎
01
上學期開始的時候,姐姐的兒子也正式成為一個小學生了。為了在大城市上個好的小學,沒有關係,沒有背景,完全靠著大人一點一滴的教孩子,孩子還要努力配合,也確實不是件容易的事。但終究挺過去了,侄子被好的小學錄取了。這是好的結果,姐姐發來信息,終於心裡一塊大石頭落了地。
但我知道,姐姐每天轉的比陀螺還快,孩子一天的時間總是被排的滿滿的,就連玩這樣簡單的事情在平時也成了奢侈。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學畫畫,培養耐力和想像力;學鋼琴,培養藝術氣息;學跆拳道,鍛煉身體;還要去學樂高,開發大腦智力。這麼小小的一個人,就天天放學後在這些課堂上來回穿梭,一刻不停的。姐姐好勝心強,還要兒子超過別人,長期焦慮,自然是大人小孩都身心疲憊。
小時候,我們在這個年齡,正是玩泥巴,捉蟲子的時候,哪有耐心,真是一刻都坐不住啊,現在的孩子連玩都被剝奪了,還有何樂趣可言呢?
02
小區里和兒子一起上幼兒園的大雨,後來被轉學走了,據說去了更好的幼兒園。 後來,才知道,所謂的更好的幼兒園就是學費比我們這貴,學的比我們這多,沒有了玩的時間,我很慶幸沒有受到影響,我希望兒子過一個快樂的童年。從那時候起,幾乎就看不到大雨的身影出現在小區的滑滑梯了。
再後來,上了一年級,學的東西更多了,聽他奶奶說連看動畫都取消了。我笑笑,這也可以拿來炫耀嗎?那天送兒子上學看到大雨,他眼光獃獃的,叫他都不答應,一點沒有了小時候的機靈勁,說實話,有點心疼。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在大的原則上大人確實要堅持己見,不能放鬆。養成良好的飲食和睡眠習慣,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好。
對他以後是受益終生的。適當的勞逸結合,不至於讓孩子變成書獃子。生活上的事情都可以讓孩子一起動身參與,做做飯,做點甜點,有時間出去玩玩,大人孩子都會變得身心愉悅,不好嗎?
也許,你會反駁,孩子不看緊了,就是不聽話,作業都寫不完,哪還有時間去玩?是啊,我也能理解,孩子才上三年級,有時作業也多的不行。所以,這些習慣就是要從小去養成啊,做事情要講究速度的,不要一直去拖延。需要一些練習,可以設置一些小獎勵,讓孩子逐步去適應啊。
03
最近媽媽說,小區的良宇考上了初中的重點班,上學就不用花錢了。其實,他是在我們的學區小學上的,就是覺得那裡的教學質量不咋樣,而且良宇的爸媽一天到晚忙的很,沒人管他的,也就是自己管自己。考出了這樣的成績確實讓人挺意外的。
大人是孩子的榜樣,要孩子去學習,自己最起碼也要進步的,就算學不下去,也要裝裝樣子,讓孩子知道,學習是每個人的事情,有人陪伴,而不孤獨。
培養孩子閱讀的好習慣。很多東西他可以自己去探究,沉浸在書中的海洋,是一個件多麼有樂趣的事情,對於提高孩子的專註力也特別有好處,對吧?
所以,我還是覺得學習是一件勞逸結合的事情,合理安排好功課和玩樂的時間,該學學,該玩玩,才有讓人堅持下去的動力嘛,畢竟學生時代,除了學習,還要好好的玩吧。


TAG:愛生活的穎兒 |
※貧窮才是真正的小人,它剝奪了我做君子的權利!
※因為這兩句話,剝奪了孩子這些權利和自由,看看你有嗎?
※你是媽媽,也不要剝奪自己做「少女」的權利
※不孕的女性直線上升,就是它們剝奪了一個女人當媽媽的權利
※「一個連尿布都不會換的男人,有什麼權利嫌棄妻子呢」
※不要讓宮腔粘連剝奪了你做媽媽的權利!
※每一個孩子都有權愛上足球,把夢想的權利還給他們
※別忘了,你也有去愛的權利
※別讓肥胖剝奪了你當母親的權利
※這個朝代的女人,只要權利一大她們就想當皇帝,結果都沒好下場
※把「哭」的權利還給孩子 !
※頭像 | 你沒權利看不慣我的生活 但你有權摳瞎自己的雙眼
※武則天為了一己私利,對太子先立後殺,權利迷失了她的雙眼
※當了媽,就失去了這項權利!
※「黃奕回憶女兒被奪走」:即便是離婚,也沒有權利剝奪孩子的親情
※養了巴哥以後,主人就失去了獨自坐沙發的權利,狗子就得兩個位!
※拿保溫杯怎麼了,還是有做夢的權利啊
※誰都有追求愛的權利,何潔這一舉動讓人又愛又恨
※這4個因素,讓很多女性懷不上孩子,失去當母親的權利
※史上最「狠毒」的人,為了自己的權利,連親生兒子都沒放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