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政法幹警要這樣備考

政法幹警要這樣備考

行測即《行政職業能力測試》,它是模擬行政機關日常工作中,遇到的各種不同的事務,而且會運用到許多知識去解決,從而達到一個高效穩定的政務平台,實現利民便民的政府效率機制。因此,考試採用壓力型測試的方式,讓考生在極端的時間內,做出正確果斷且行之有效的處理。通常全篇試題為客觀單選題,考試時間為120分鐘,題量為120題,涵蓋言語、數學、邏輯、數學、圖形推理,範圍十分廣泛,而且命題人逐年調整試題難度和測查重點,其目的是考出考生真實的水平。

行測包含的內容,幾乎是每個人在大學畢業之前所學到的文化知識的大綜合,偶爾會遇到少量自己不會的東西,但無需擔心,行測考試的目的不是要難住所有的考生,而是想通過測試,測查出今年參考人員的真實能力。當然,我們作為考生,不會的要盡量學習,會的要加強鞏固、舉一反三,杜絕一些不必要的失分。

行測複習時要不定期進行模擬自測,每次模擬考試不論多少題,必須在110分鐘做完,時間到了無論做完與否都應停筆,時刻保持實戰演練的狀態,才不至於在考試中慌亂一團。另外,塗卡大約佔用十分鐘的考試時間。

行測考試時需保持一種良好的答題習慣。採取先易後難、先做主觀或直觀能辨別出來的題目,然後考慮較難的,最後做耗時間且又不容易做的題目。

行測要進行模塊訓練,針對每個部分所構成的幾大類題型的細分進行量化,以求疏通每個知識點,擴大自己的知識面,提高自己的答題正確率。同時,能夠及時發現自己的不足點,進而在短時間內有所提高。需要注意的是,行測考查的是人的整體性思維能力,過分割裂地進行訓練,不利於成績整體的提高,而且時間長了之後,前面專項練習的效果又不及現在的能力,白白做了無用功。建議你使用「加餐法」,把幾個專項的點先各做幾十題,然後模考一次,專項的內容列個表,一周輪迴一次,確保自己的記憶不會消退。另外,在每次的模擬考試中,把剛剛學到的知識在考核中加以固化,以達到成績迅速提升的效果。

行測學習,要注意對錯題的分析總結。之所以會產生錯題,是因為以前做題的時候,不細緻、緊張、沒把握,或者是自己自身主觀臆斷,沒有很好地把握出題人的意圖,從而選擇了不正確的選項,造成自己錯誤而失分。錯題出現後,應該收集起來進行分析歸納與總結,分析的內容有:

1、當時的選擇是怎麼考慮的?把真實的想法記錄在自己的錯題本上

2、對照答案來講,有什麼不同之處?參考答案為何與自己的選擇又有什麼不同?再做一個簡短的分析,自己究竟錯在什麼地方?

3、以後遇到類似的題目,應該如何去分辨,如何做到舉一反三,從而達到防微杜漸的功效,以求決勝於千里之外。

上述前提條件,必須要結合自身去做,生搬硬套只會南轅北轍。當然,可能你什麼也不會的時候,先把別人的拿過來用著,邊學邊改正不足,通俗講叫「搞了再說」,畢竟在自己毫無基礎的前提下,只有指著別人往前走。網路對於行測使用有輔導意義。對於具體需要橫向聯繫或縱向延伸的時候,需要藉助高考總複習知識、或者是考研當中的內容(如言語、邏輯、政治等),以求拓寬真題變化的規律性。因為少數情況會抄襲高中或考研的一些題目,來考核我們。我們應該做相應的準備,主要目的是提高自己的應試能力,並且前意識的做好各類題目的押題工作。

我所分享的行測如何備考到這裡就結束了,希望能夠幫到學弟學妹們,也希望大家能專心備考,一舉成「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精圖教育 的精彩文章:

國考複習抓住最佳學習時間
教師資格證如何認定?
備戰2018國考,從此開始
怎樣由106名逆襲到第10名!
考公務員、考研、自主創業都有哪些利與弊

TAG:精圖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