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鐵粒幼細胞貧血的原因

鐵粒幼細胞貧血的原因

(轉載自龍章彪)

鐵粒幼細胞是由各種原因導致紅系前體細胞鐵代謝異常,過多的鐵沉積於線粒體,經普魯士藍染色可見骨髓紅系前體細胞核周藍色的鐵顆粒,顆粒在5顆以上並環核周1/3以上者稱為環狀鐵粒幼細胞(ring sideroblast, RS)。

由於鐵是合成血紅素的重要原料,當鐵代謝紊亂造成鐵利用障礙時則形成鐵粒幼細胞貧血。

鐵粒幼細胞貧血根據致病方式分為遺傳性和獲得性。

遺傳性鐵粒幼細胞貧血(congenital sideroblastic anemia, CSA)為先天性基因異常影響線粒體中鐵代謝致病,根據致病途徑可分為三類:1.血紅素合成途徑異常;2. Fe-S簇合成異常;3.線粒體蛋白合成異常。

表1 遺傳性鐵粒幼細胞貧血的基因與臨床特徵

獲得性鐵粒幼細胞貧血由後天基因突變等因素影響鐵代謝致病,目前主要依據形態學診斷,並未明確致病基因與機制。按病因分為:

1.克隆獲得性(伴環狀鐵粒幼細胞的髓系腫瘤),包括:

(1)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MDS)伴環狀鐵粒幼細胞;

(2)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骨髓增殖性腫瘤伴環狀鐵粒幼細胞增多伴血小板增多(MDS/MPN-RS-T)。

(3)骨髓增殖性腫瘤(MPN)中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伴環狀鐵粒幼細胞(ETRS)、原發性骨髓纖維化伴環狀鐵粒幼細胞(PMRS)。

編碼剪接體的多個基因尤其是SF3B1突變是髓系腫瘤中環狀鐵粒幼細胞形成的原因。SF3B1在81%(129/159)的RARS/RCMD-RS患者中出現突變,而其他伴環狀鐵粒幼細胞的非克隆性疾病患者突變率明顯減低。在RARS-T患者中,幾乎所有SF3B1基因未突變的患者均出現SRSF2、U2AF1、ASXL1或JAK2V617F之中某一基因突變,99%的RARS-T病例具有這5個基因突變特徵。可以以SF3B1作為標記,用於區別克隆性和非克隆性的鐵粒幼紅細胞性貧血診斷。

2.非克隆獲得性:過量飲酒、藥物(如異煙肼)治療、鉛中毒、銅元素或維生素B6缺乏導致的鐵粒幼細胞貧血。

更多內容請點擊此處 我的診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貧血 的精彩文章:

它是孕婦的心頭寶,男人的救濟站,改善缺鐵性貧血,增強免疫力!
這種補鐵補鋅、防治貧血的飯糰,專治寶寶挑食不吃飯
貧血怎麼吃 多吃三種補血食物
狂喝猛灌還是渴?糖尿病、貧血五種渴口疾病可能盯上你!
嬰兒缺鐵性貧血的那些事兒

TAG:貧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