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在「大爆發」前夜,明勢資本如何找到頂級科技公司?

在「大爆發」前夜,明勢資本如何找到頂級科技公司?

在當下的時間段,明勢資本敢於下注硬科技,「少即是多」「慢即是快」的投資哲學是基於哪些判斷構建出來的?在他們所看好的工業升級和人工智慧等領域裡,他們又是如何藉助「根據地」的打法進行產業鏈布局的?

文 | 於麗麗

編輯 | 洪鵠

從大的科技周期來說,當下的風險投資市場正好卡在中間:上波移動互聯網帶來的紅利已經式微,而下一波大的浪潮——人們熱切期待的人工智慧,離真正起效和大規模應用到商業,也還有一段不短路程。

在這樣的時間段落里,專註於投資互聯網早期的VC們也紛紛升級自己的打法。有的繼續挖掘移動互聯網縱深處殘餘的機會,有的則偏重商業上的模式創新。黃明明和他2014年成立的明勢資本則走了一條少數人走的路:早在2014年,就在工業4.0下重注,在工業機器人,高端數控機床等領域,陸續投出李群自動化、德速機械、橙子自動化等項目,並很早就進行大數據和人工智慧的布局,投出車和家、易航智能、知覺科技、神策數據、企名片等公司。

在投出的很長時間裡,黃明明都「捏著一把冷汗」,因為「太非主流了」。那兩年,大家都扎堆投O2O,P2P金融,共享經濟,一些早期機構一年投出七八十,甚至上百的項目。而明勢的這個數字是20,甚至因此被FA列入「只看不投」的黑名單。

等到2016年,當很多過去的風口項目開始「賣不動」,中晚期基金開始搶灘新工業和人工智慧時,早已潛入的明勢,卻比預計更早地迎來它的收割期:在曾經的「大冷門」工業4.0領域,生產高端機床核心零部件的德速機械「2017年利潤將衝刺4000萬,正在籌備IPO」,提供工業機器人解決方案的集成商「橙子自動化」「今年的銷售可能很快破億,利潤也會達到2千萬,已經是庫卡和雅馬哈兩家國際機器人巨頭的重要合作夥伴。」

除了強調「技術驅動」外,明勢資本還會強調「根據地」打法,即在一個重點領域建立一個根據地,找到一個龍頭企業,以點帶線,形成規模。比如在新能源汽車領域,車和家就是這樣一個龍頭,藉由它,串起了出行領域高端製造-人工智慧-大數據-精密加工等上下游產業鏈。

華興資本創始人與CEO包凡在多個場合都講過「新經濟才是未來唯一值得賭的投資方向」,而新經濟的兩個核心就是科技創新和產業變革。在包凡看來,「明勢資本能從2014年就重倉在新工業、人工智慧和技術驅動的科技領域早期項目布局,而且投的快、准、狠」,背後是「功課做得深」,「極度專註是最可怕的力量。」「何況明明(黃明明)自己又是連續創業者,對科技創業者,既能在文化和理念上彼此深度認同,又能在敏銳度和經驗之間找到平衡」。

截至2017,明勢不到3歲。在今年春天舉辦的明勢發現者峰會暨基金合伙人年會上,黃明明公布了他們的成績單:一期美元基金中,有80%的項目已順利進入下一輪或者再下一輪。截止2017年一季度,賬面收益為3.3倍,已經開始有退出項目。2016年開始進行的二期美元基金中,所投50%的項目已完成一輪,甚至兩輪後續融資,賬面收益已達2.2倍。正在募集的人民幣基金中,已有1/3的項目完成後續輪次融資。

黃明明表示「今年明勢資本所投近70個項目中,會有8個項目收入過億元、凈利潤會超過2000萬元。這其中,有兩家凈利潤會過億元,一家凈利潤會達4000萬元左右。有三家公司開始籌備IPO。預計未來1-2年,將開始有項目批量退出。」

在當下的岔路口,明勢資本這樣一種敢於下注硬科技,「少即是多」「慢即是快」的投資哲學是基於哪些判斷構建出來的?在他們所看好的工業升級和無人駕駛等領域裡,他們如何順應產業鏈布局,又具體有哪些打法?

「黑名單」

在坊間流傳的段子里:成立三年的明勢資本,大致有兩年(2014,2015年)是被某FA列入黑名單的。原因是,這家新機構儘管腿兒勤,跑動多,看項目積極,但只看不投。

那兩年,大部分人都在哄搶O2O,P2P金融和共享經濟等風口。很多機構一年投出七八十,甚至上百的項目,而明勢這個新成立的機構卻出奇地平靜。那兩年,他們投出的項目數是20。

有新入職的同事按捺不住,跑來問黃明明:「老大,我們O2O不投,遊戲不投,社交不投,跨境電商不投,垂直電商不投,甚至大家搶的共享經濟項目,我們有機會早點進入,但看完還是決定不投。那麼,為什麼?」

其實,這些項目他們也一直在看,但總覺得算不過帳來:從提升用戶價值看,美甲美髮都等上門服務肯定比不上到店服務。他們提供的是上門服務,價值提升有限。從效率角度看,到店服務一天可以服務二三十人,但上門一天只能四五人,效率下降五倍,價值提升一點點。中間的部分是需要人買單的,那就成VC的事了。

「我們算不過來的帳,哪怕無數牛人,大佬都進去,我們也要保持距離,要有這個定力。」

儘管從中學時代,投資人黃明明就是「別人玩命複習時,自己卻賣起賀年卡」的異類小孩,但要在喧囂中坐得住,其實非常煎熬。「那兩年,其實一直捏著把冷汗」,黃明明說。

成為投資人之前,黃明明是互聯網連續創業者。在TMT領域,從業20餘年,他曾參與創立了265.com、Zcom、kanbox等多家互聯網公司,其中265被谷歌收購,Kanbox以30倍回報被阿里巴巴收購。

外人眼裡,他成績斐然。但他自己「並不特別滿意」,「最多算有一兩個『屁胡』」。

黃明明在創業者與投資人之間身份的切換,恰逢互聯網上半場與下半場的分割。上半場,他可以與高中沒畢業的草根創業者聯手,不需要憑藉很強的技術含量,單靠對互聯網用戶的敏銳直覺和快速執行力,就可以做成10億美金,50億美金的公司。

他清晰記得,當年作為天使投資人,投資汽車之家。當澳洲電信表示願出7千萬估值投資汽車之家一半股份時,剛開完董事會的幾個人特別不冷靜。一起出去,抽了根煙,並互相確認:我們沒有聽錯吧?

當時,他們覺得能做成一兩千萬就很可觀了,沒想到竟有人賭七千萬。

而事實更驚人:不到6年時間,汽車之家就做到了50億美元的估值。

這段經歷讓他確認過去的自己低估了中國互聯網的發展,低估了創始人的成長潛力。這也是他2014年成立明勢資本的初衷:不再錯過。

但下半場的互聯網生態已迥然不同。「人口紅利出現拐點,流量紅利基本耗盡,技術紅利瓜分殆盡」,中國經濟增速也開始放緩。他們翻查資料,去研究幾次近代經濟危機後的經濟發展史,得出的結論是:毫無例外,唯一能夠穿越的,一定是技術革命帶來的效率提升。」

這個結論並不陌生,每個理科生大概也都想像過科技的春天。但現實是,一直以來,中國成功的互聯網公司大都是模式創新型。他記得有一次他和IDG過以宏交流,結論就是「在中國投核心技術類創業項目就是一部血淚史。」

該何去何從?其實,早在2013、2014年,投「智能硬體」遇到瓶頸時,黃明明就感受到了某種「變化」。剛開始投智能硬體,他和大部分人一樣,落腳在消費端,去看產品升級,或者消費場景變化,但除了智能手機,並沒有找到令人興奮的產品。

那幾年,消費升級領域最風光的公司莫過於蘋果手機。在梳理蘋果供應鏈時,他們發現一個矛盾:蘋果的特性決定了它對產品的要求很高,對供應商的選擇也會重點評估質量,技術能力和規模,成本倒是次之,但即便如此,還是有藍思科技這種先行者被選中——這和大眾刻板印象中「國內的工廠都是靠低成本來支撐發展」的理念是有出入的。

經過調研,他們發現,國內一些特定領域的公司,得益於一批有遠見的創始人,無論是通過與國外合作,技術購買,還是投錢研發或者送工程師出去培訓,已經在技術層面與國外先進公司不分上下,並在產業中擁有話語權——這意味著,一批過去靠低成本優勢來獲得市場的中國公司,已經自發地在往技術與產品優勢上轉換。

「既然在一些特定領域出現,那它就不會是孤例。在其他行業或多或少也會有類似機會。」

更讓人驚喜地是,經過調查,他們發現像藍思科技這種給蘋果手機提供屏幕玻璃的供應商,大都歷經過一個爆髮式增長過程。藍思科技本身,在2015年上市時,已有兩百多億的市值,「體量可觀」。

這些調研讓他們確定:原來在消費端上游的產業端,已經開始升級,而且受產業鏈下游驅動或者自身產品開始成熟,一些行業往往會經歷一個「大的爆髮式增長」。作為VC,他們的使命是在爆發前夜,找到它們。

「黑名單」故事的結尾是,當2016年到來,當O2O,P2P項目漸漸賣不動,一直合作的FA成立科技組後,很快明勢就和它們合作成了7個單。一舉成為這家FA成單最快、最多的一個合作基金。

押注產業升級:「進口替代」與 「機器換人」

在確定看產業升級的大方向後,他們首先開始看工業機器人。一來這是工業4.0,或者說工業智能化過程中最核心的部分。二是他們看到,從2013年,中國已超越日本成為全球最大的工業機器人市場,但現狀是,當下中國90%的工業機器人是需要進口的。

「最大市場意味著有需求,有大量應用案例庫,慢慢就會吸引人才往這邊聚集」。他們相信,如同手機、計算機、汽車工業在中國的崛起,同樣的故事也會發生在自動化領域——從中低端起,一定會有中國本土企業在工業機器人領域有自己的產品來替代國外同類產品。

然後在搜羅國產工業機器人公司時,他們很快就掃到精於輕量級工業機器人研發的李群自動化。

2014年下半年,李群自動化創始人俞春華見到黃明明時,發現他是「前來VC中功課做得最好的。」「很多VC,當你和他們聊到一些專業辭彙的時候,他會一臉茫然。但黃總不是,他對整個行業有很好的理解,甚至熟悉最新的一些進展,雙方不需要多解釋,就可以切入對話」。

在明勢看來,選擇李群自動化是因為他們團隊的技術實力,無論在學術界還是產業界,都可圈可點——由擁有世界一流運動控制技術的香港科技大學李澤湘團隊創立,他們的產品「儘管還很早期,沒有大批量產,已在小範圍內得到客戶認可」。而最打動黃明明的,是從一開始見面,李群團隊就強調自己的工業機器人「不會靠低價去獲客,而是以高品質,高性能取勝。」

此前明勢資本也接觸了多家工業機器人的製造商,無一例外地試圖走低價路線。李群自動化則非常罕見地,不斷強調自己創立的初衷:「做一個世界級的機器人產品」。它的產品線里有些賣的甚至比國外還貴,但他們對自己產品充滿信心。

在工業自動化生產鏈條中,李群自動化這種生產工業機器人的公司,屬於節點性公司——即處於一個生產鏈的中間。它的上游,很多零部件公司,是它的供應商,下游則會涉及終端客戶與解決方式。所以投出這樣一個公司,也意味著可以承接很多上下游的關係。

生產機床零部件的德速機械和工業機器人並無直接關係,但在接觸李群自動化的過程中,明勢一個強化的認識是,在相對成熟的產業鏈上游,很多零部件公司會有大的「進口替代」的機會。即一批國內公司技術成長起來後去替代以往的產品進口。所以除了看「機器換人」,他們在上游也開始看「進口替代」。

然後,他們開始尋找那些被國外產品佔據較多的細分行業。德速機械也是這樣進入他們視野的。

黃明明記得,有一天,明勢一個投資經理突然非常激動地告訴他:「黃總,我發現了一個超牛的公司,可以做中國人過去從來做不出來的高端數控機床!」

盡調完後,黃明明看到他傳來的照片:破敗的廠房,地上堆滿了舊紙箱以及充滿油污的紗布,看上去更像個小作坊。

很快,他就實地探訪了這個工廠。大致轉兩圈後,他對創始人彭子平說「很寒酸,但是我們投了。」

調研中,明勢發現這家其貌不揚的公司一直在巨大的數控機床行業中,專註做零部件生產。這是一個相對陳舊的行業,很多大廠長期以來的做法是購買進口的核心部件,組轉成整機出售賺取差價,再加上國家補貼,也能過得不錯。也因此,許多機床廠沒有動力做自主研發,造成的後果是長期被上游的德國、瑞士和日本等海外供應商把控。又因為他們的產品價格昂貴,礙於國防安全考慮,不會銷售給中國,所以國內的市場長期是由台資企業所把持。

德速的創始人團隊因為在台企工作過,有大量技術相關經驗的積累,加之他們自身又特別忘我地投入開發研究,所以很快就先後攻克刀庫、轉盤和主軸,在同類企業中形成「高壁壘」。創始人彭子平說「我們沒有資源,也沒錢進口核心零部件,只能自己研發出更好更便宜的,才能求得生存」。

明勢資本介入時,因為整個公司還處於發展早期,規模不大,產品成熟度也沒有那麼高,所以整個工廠給人感覺很「寒酸」。但其實當時的德速「儘管產品量還很小,但至少從技術層面,已經可以和台企的產品PK了」。據明勢介紹,2017年德速具有全部知識產權的高端數控機床的樣機即將面世,這個設計或將刷新行業對機床的認知。

在彭子平看來,明勢投資後,給自己帶來的最大啟發是格局上的改變。作為只知道埋頭苦幹做產品的傳統行業,他們之前並不懂得在一些時間點上融資的重要性。但明勢的提示會讓他改變這種認知。比如拿錢可以招到更優秀的人,這就變相為技術提升贏得時間。彭子平告訴36氪,「明勢不像很多做財務性投資的VC,在意的是估值,是對賭協議,它有個更大的格局,就是對民族工業的未來抱有期許「。明勢加入後,也直接推進了德速從零部件供應商向設備供應商轉變的進程。

在明勢內部,考核是否是技術驅動,有個簡單粗暴的標準就是:「你的毛利有多少。如果毛利達不到40%,那麼是否有核心技術就要打折扣」。在德速生產品類從刀庫轉檯擴大到機床主軸,進行整機銷售時,「毛利潤高過40%」。 2017年,德速凈利潤將衝刺4000萬,正在籌備IPO。

彭子平說,黃總對德速的期待一直在加碼,現在見面會經常給他們打氣:「要做50億美金的大公司!」

從工業機器人往下遊走,就是直接面向終端客戶,提供自動化全套服務的解決方案的集成商。明勢後來投資的橙子自動化,就是系統集成商的代表。它們會協助工廠完成全套自動化體系的搭建,使得工廠管理人員能夠很方便的完成自己的生產調度控制。

在投出李群自動化後 ,明勢發現國內外工業機器人的下游產業並不成熟,做解決方案的公司非常稀缺。大家普遍對整個行業看不清楚,但橙子自動化非常不同:這個團隊憑藉自己做過自動化產品的經驗以及對客戶需求的敏銳觸覺,「對行業的認知非常清晰」。

一直以來,集成服務商都被當作「零散接單」「賺小錢」,但明勢看到世界領先的機器人廠商發那科(FANUC)有接近一半的收入來自於系統集成和全套解決方案——這說明集成服務有非常大的潛力還沒有得到釋放。也因此,他們和橙子自動化團隊一致認為,在擁有3C領域最完整產業鏈的中國,作為一家專註於3C領域智能製造升級服務的創業公司,「大的機會即將到來。」

目前橙子自動化也已在富士康、思科、蘋果和華為等公司做成多條柔性化自動裝配和檢測生產線,並獲得庫卡和雅馬哈兩家國際機器人巨頭的認可,成為德國庫卡機器人3C行業唯一合作夥伴,以及日本雅馬哈機器人全球唯一戰略合作夥伴。

根據地打法

在產業升級領域,明勢以節點性公司李群自動化為起點,陸續找到橙子自動化等上下游公司,這種以點帶線的打法,被他們歸為「根據地式打法」:在一個重點領域首先找到一個龍頭企業,建立根據地,然後「將產業鏈上下游串在一起。」

在技術驅動帶來的消費升級領域,明勢重押新能源汽車,而且同樣採用了「根據地打法」:以車和家為根據地,全賽道布局,串起了高端製造、人工智慧、大數據和精密加工等上下游的產業鏈。

黃明明與汽車之家創始人李想情誼深厚。他曾評價李想「他之後,80後將不再有傳奇」。當年作為天使投資人,為了投資汽車之家,黃明明付出的精力被李想戲稱為「比他自己追女朋友還多」。所以當黃明明成立明勢資本,李想也成為他的LP之一。

2015年,汽車之家如日中天。但有一天,李想非常激動地跑來告訴黃明明:「自己看到了一生當中有可能做出豐田的機會」。李想看到的這個機會是新能源汽車,他認為藉助新能源這個機會,「中國車企在新一波造車運動中,終於有了彎道超車的機會」。

對於這個觀點,黃明明是認同的。畢竟「新能源汽車出來後,傳統汽車的三大核心壁壘——發動機,底盤和變速箱已不再是技術瓶頸。」

那年夏天,李想卸任了汽車之家總裁一職,只保留董事和股東身份。隨後他與易車網創始人李斌共同參與創辦了兩家電動車企業:蔚來汽車和車和家。其中,車和家將主打入門級電動車產品,和蔚來汽車的高端電動車產品形成互補。

明勢資本也成為車和家唯一的天使投資方。2016年下半年,車和家計劃小規模量產,擺在他們面前的一個突出問題是:如果自動駕駛系統上車,該怎麼上?「如果只是做演算法的團隊,沒碰過車,不懂車輛控制,是沒法上車的」。「那種需要花費十幾萬美金激光雷達才能跑的車也不行,那適合給新聞聯播觀看,無法讓消費者買單。」所以,他們最需要的是「成本在一萬元以內,可以達到或超越LV3(有條件自動化)標準的自動駕駛系統。」

之後的大半年,他們幾乎把國內外的自動駕駛技術團隊看了個遍,然後選了一家非常低調的自動駕駛解決方案提供商——易航智能。

易航智能CEO陳禹行師從郭孔輝院士,後在伯克利師從美國工程院院士Hedrick學習兩年。陳禹行告訴36氪,因為他們開發的演算法經過多年的積累和優化,所以對感測器精度,控制器運算能力,執行器穩定性要求都較低,從而可以用"不足1000美金"的低成本方案實現特斯拉水平的自動駕駛功能。目前樣車也已完成十幾萬公里測試。

在第一次見黃明明時,陳禹行就很坦率地說:「黃總,我覺得用深度學習來完成端到端的自動駕駛功能目前還不成熟,目前主要還是通過專家系統為主,輔以部分深度學習來完成自動駕駛系統開發,這樣可以解決自動駕駛車輛控制安全性問題。」

當時黃明明心裡直打鼓:「這樣做,到底行不行?」於是,就給他們出了一道小考題:幾個人一起把車從長春開到瀋陽再返回。

在當時的時間點上,很多的自動駕駛團隊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問題,但易航智能表現出的「穩定性」和「舒適性」十分突出。在黃明明看來,與很多隻懂演算法不懂車輛控制的團隊不同,「易航能提供的是一個真正落地到真實場景,是離產業足夠近的解決方案。」

對待大數據和AI領域,黃明明的原則是:離產業更近,離錢更近。因為技術類創業者最容易出現的問題是,在設想出來的市場需求推動下,做一堆東西,但市場並不買單。

很快,明勢就做出決定,與車和家一起投資易航智能。不到六個月,經緯中國也加入了下一輪的投資。後來,明勢順著自動駕駛開始看雷達、鋰電池、儀器儀錶、車聯網晶元等一系列產業鏈。

在人工智慧領域,無論底層架構、數據採集處理還是應用層,明勢都有自己的布局。因為整個行業還處於早期,除了提早布局外,他們還會鎖定業界的關鍵人物,設立自己的人才庫,並定期溝通和拜訪。這樣,「一旦有意思的項目出來,可以第一時間知道。」像港科大的李澤湘教授、中科院的山世光教授,以及美國的卡耐基梅隆、MIT的大牛們,都是黃明明經常交流的對象。車和家的李想也曾說過,黃明明是他眾多VC朋友中唯一一個真正會固定每隔一段時間就去找他聊天的人。

不做「局外人」

李群自動化創始人俞春華覺得黃明明是親和力十足的投資人,完全沒有投資大佬的習氣:「比如有很深的城府,溝通要小心翼翼」。「他是那種你很容易接近,又可以聊得開的投資人」。投資科技類企業多了,黃明明會去總結科技類創業者的特點:紮實,低調。

像德速,黃明明說「儘管這家公司都快準備上市了,但創始人彭子平還是每天穿著帶著公司Logo的工作服,生活在車間裡面。每天和工人一樣,七點起床,半夜收工。每天最幸福的事,是吃一碗湯包去幹活。」 有的CEO則低調到讓人想踹他屁股:拿到巨額融資,卻連個新聞稿都不願意發。

另一面,做過創業者的黃明明又會理解他們,對於那種不太珍惜自己時間,過於蹭曝光率的創業者也會避而遠之。他覺得好的科技類創業者相互之間終究能聞出味來。有時候他去深圳,武漢等地看項目,有人一看是北京來的VC,都會不太信任,會說「我覺得你們應該更喜歡風口,概念的東西吧」,但如果真正坐下聊一聊,他們會相信你是認真的。

作為投資人,黃明明從不掩飾自己的焦慮。「VC投資人本來就是一群每天都在為自己的貪婪或恐懼買單的人」。「創業本來就是九死一生,所以每一天收到的壞消息佔到80%是常態。」 作為早期投資人,他更擔心的是,「在一個變革的大時代里自己沒有投中推動變革的節點性的公司,成為局外人。」

黃明明和古玩收藏家馬未都有過一次交流。馬未都說,「幾十年前,一件國寶級的東西隨時可能被一個莫名其妙的人拿走,今天不可能了,輪不上你撿漏。不踩著雷就是好的了。」黃明明覺得進入VC 2.0時代後的風投市場和收藏界很相似。「創投市場的信息渠道已經非常透明,對於新基金來說,不太可能有撿漏的機會了」。這樣情形下,馬未都的建議是「對東西作判斷不要過於自信,尤其在掌握了一點技術時,否則肯定栽在這上面。」黃明明對投資的建議則是:「把早期投資當手藝活兒。這意味著無法速成,也無法批量複製,需要經年累月的訓練。

回歸科技類投資,也是黃明明對自己專業和家世的回歸。畢業於上海交大自動化專業的他,父母一個研究導彈流體力學,一個研究海軍通訊工程。他童年的一個深刻記憶是,母親經常要隨中國艦隊去南海做導彈實體設計實驗,從而把他寄放在上海的外婆家。

少年時期的黃明明就是科技發燒友。在明勢資本的第一支基金「發現者」命名里,他藏了一個秘密。1986年,美國「挑戰者」號升空時發生爆炸,全部機組人員罹難。才十多歲的他,通過新聞聯播,知道此事後,除了災難本身,他還有另一重震撼:當時的中國,還在努力解決溫飽問題,但美國人,卻已經冒著生命危險,去探索未知的太空了。

這讓他新奇,並覺得很酷。所以,後來給自己的第一支基金取名「發現者」基金:與「挑戰號」不同,「發現者」號太空梭成功發射幾十次,每一次都能成功返回。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36氪 的精彩文章:

BAT 如何處理「辦公室戀情」?隱婚、集體婚禮、調離…
盤旋在空中的「透視眼」,僅需Wifi信號就能將房間結構摸得一清二楚
自動幫衣服「除臭除煙味」的衣架來了,宅男單身漢們,拿好不謝!
學建築的做主播、學音樂的忙投資、學心理的搞娛樂,你的專業和工作相關嗎?

TAG:36氪 |

您可能感興趣

全明星正賽前瞻;三大頂級小前首次聯手,詹韋迎來生涯最後連線!
人類進化從來沒有停止過,一直為發展中,向宇宙頂級文明方向發展!
他在路上被星探看中,以為是騙局掉頭就跑,如今在頂級男團大勢!
他作為「秘密武器」,出道前才對外公布,如今成為了頂級愛豆
有了TA,發頂級期刊,申請大項目,不再是夢想
堪稱「史上最大牌廣告」,頂級明星齊匯聚,現在卻物是人非了!
望而卻步,翡翠中的天王明星,四大頂級翡翠藝術作品,價格高到不可想像
EXO拿到五連三大賞,有著史上前無古人的巔峰,頂級男團
痴心妄想!中國再次突破一頂級黑科技,西方:必須公開數據
現役聯盟頂級大前鋒,分衛都有誰?未來將會是他們的
終獲頂級豪門垂青 那不勒斯超級中場前景光明
人類眼前所見的宇宙,是否是頂級外星文明設計的虛擬時空?
頂級爭冠拼圖,撈到大魚洛杉磯能上天!
恆大外援希望再次破滅!他從歐洲頂級前鋒沉淪到無球可踢
山大的學者們最近接連發力,多次登上頂級期刊!是什麼樣的研究成果讓山大備受矚目?
人類距離宇宙間的頂級文明還有多遠,科學能夠發展到何種程度?
他是頂級天團成員,出道後還讀了博士,究竟是如何按時交作業的?
看完日本頂級明星的收入,再看看中國頂級明星的收入,發現吳亦凡就能秒殺全日本
荷蘭魔翼引發足壇大動亂 三大頂級豪門誰能笑到最後?
三星又一頂級旗艦被曝:看完外觀和黑科技,徹底驚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