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自來水匯成的博物館

自來水匯成的博物館

北京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截至2015年底,北京地區共有備案登記博物館172座,博物館數量居世界第二。在這些博物館中,有的是大家熟悉的,有的則不為人所知。

最近,「問北京」推出了特別策劃《探尋》第一季,通過探尋北京市一些有特色的博物館,展現北京的歷史文化,講述博物館的故事。

北京自來水博物館/記者現場拍攝

在日常生活中,自來水時刻伴隨著我們左右。在北京這座城市中,那些晶瑩的水滴通過毛細血管般的供水管線,時刻滋潤著我們的生活。

在東城區東直門外香河園街甲3號,就有著一家專門關注北京自來水業發展的博物館。「問北京」特別策劃《探尋》第一季,今天就帶您走進北京自來水博物館。

極富科技感的水世界

東城區東直門外香河園街甲3號院里,矗立著一座巴洛克風格的院落牌樓,上書「北京自來水廠」六個大字。

一百零七年前,北京市第一座自來水廠——東直門水廠在此建成,如今,它已經不再擔負生產功能,卻成為了北京自來水博物館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博物館管理辦公室主任助理梁淑雲說:

梁淑云:咱們現在整個的博物館是分兩大部分,一個是咱們的新館這個樓的展廳,固定展覽。還有就是外景區,是清末自來水廠舊址。現在對外的就是新館的展覽,一個是一層的科普展,還有一個就是二層的通史館的展覽。

巴洛克風格的院落牌樓/記者現場拍攝

和外景區東直門老水廠的古樸不同,新館一層,每一處著眼點都展現著濃厚的科技感。

梁淑云:一層科普館呢一共是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水與自然,第二部分是北京自來水的制水工藝。第三部分是科學用水。其實整個科普館呢它是、很多的聲光電的一些手段,包括一些投影沙盤、動畫、巨屏等等,打造的一個這樣的水的世界。讓百姓通過在科普館的參觀,能夠很清楚的了解到北京的自來水是怎麼生產出來的

在展廳中央,一個弧形的巨大屏幕,吸引了不少參觀者駐足觀看。

梁淑云:那麼這一部分呢通過三種形式全方位的進行了一個展示。上面呢有一個24米長的弧形的巨型投影,這裡面播放的視頻呢是一些水廠裡面的鏡頭,通過這個視頻片呢,我們就可以看到。水究竟是在一個什麼樣的車間里一步一步生產出來的,很直觀。

北京自來水博物館一層科普館/記者現場拍攝

視頻播放屏幕的下方,一個可愛的動畫形象「圓圓」躍然跳動在電子屏幕上。工作人員介紹說,這個卡通形象是以水滴為原型設計出來的,通過它,可以讓參觀者,尤其是小朋友們更容易地了解自來水的生產過程。

梁淑云:這個「圓圓」呢,通過十步工藝,去去除它身上的雜質。這地小水滴呢,就從源頭的水,變成了一滴符合國家自來水飲用標準的自來水。

北京自來水博物館一層科普館/記者現場拍攝

除此之外,一層科普館內還設置了很多觸摸屏,參觀者可以通過他們進行相關知識的查詢,從而形成個體與場館之間的互動。

梁淑云:這個視頻裡面呢,有很多動畫,可以通過點選,來了解我們平常中有哪些節水小竅門。

記者:比如說,咱們點一下「洗車」吧。

梁淑云:然後呢,就會出現一個小的動畫,告訴咱們大家生活中,可以用桶接好了水然後再來洗車,可以節省水源。包括洗衣服,用完的水可以用來沖廁所。

講述自來水背後的故事

乘坐電梯來到2層大廳,就進入通史館展區。

梁淑云:這個通史館呢也是分為三個部分,以時間為主線來劃分的。第一部分呢是1908年自來水(廠)的創辦,一直到1949年,介紹了咱們北京的自來水業的誕生與早期發展。第二部分是1949年到1978年,自來水業的快速發展。第三部分是1978年到目前,介紹的是北京自來水業的騰飛。

這個歷史的展廳呢,也是通過非常多的歷史文物、圖片,還有一些珍貴的資料,系統地對北京自來水100多年的發展歷程,進行了一個梳理和展示。

京師自來水公司籌建初期發行的股票/記者現場拍攝

在一處展櫃前,玻璃窗里的各式卡片,吸引了不少參觀者的注意。

梁淑云:1908年,公司在籌建之初呢採用的是官督商辦,招商集股的辦法來建成的。那麼在這一組展櫃裡面我們看到的就是我們公司在早期發行的各種股票。可以通過它的外觀形狀看到,這個股票是採用了這種碑框式的設計,延續了一個中國傳統的書法的形式。非常的有咱們中國的文化特色。它的這個股票的四邊呢,還鑲有鳳、水滴等紋飾,非常具有中國傳統的特色。

除了那些關於自來水極附年代感的文物,牆壁屏幕短片中講述的一個小故事,也引起了不少人的興趣。

梁淑云:這是一個很有趣的小故事,也有很多人不知道。咱們升起新中國第一面五星紅旗的這根旗杆,實際上是由咱們自來水的5名工人,用了10幾天的時間,用水管焊接而成的。這根旗杆呢,為新中國服役了42年的時間。現在這根旗杆就收藏在咱們國家博物館的南花園。

北京自來水博物館二層通史館一角/記者現場拍攝

建廠初期從德國進口的水表,新中國成立初期水廠檢驗用的顯微鏡,各個時期不同材質的水管。這些鐫刻著時代印記的老物件,不僅記錄著北京自來水業發展的過往,更昭示著北京自來水人的現在與未來。

梁淑云:1910年東直門水廠建成投產,當時的供水管線長度是147公里。到了1949年,咱們市區的供水管線長度呢已經發展到了367公里,供水範圍呢仍舊集中在舊城的一些主要的街巷。那麼到了80年代,管網的布局逐漸走向了環狀的這樣一個分部,長度已經漲到了3400多公里。截止到2000年,北京的供水管線長度已經達到了5600多公里。到21世紀以後,由於管網的迅速發展,平均每年呢,管線增長長度是在280公里左右,截至到現在,環狀的管網已經遍布了北京的各個角落,長度已經達到了9700多公里。

內容豐富獲市民好評

市民吳先生是第一次參觀這家博物館,儘管和自己的想像有點兒不一樣,但他還是給出了很高的評價。

市民吳先生:現在孩子剛上幼兒園嘛,也是讓他多見識見識,開闊點兒眼界。包括現在這種自來水,這種水資源減少,也是社會上比較關注的事情嘛,然後讓他體驗體驗。我也是頭一回來,參觀參觀吧,看看到底有什麼東西。我覺得挺好,跟想像的不一樣,因為想像中自來水公司,應該是比較老的那種廠房,但是進來以後感覺還是挺現代的,跟科技館什麼的差不多。孩子也挺喜歡的,包括動畫這種展示的,電子屏的,也都比較感興趣。

參觀博物館的觀眾/記者現場拍攝

除了大人,跟媽媽一起來參觀的小朋友辰辰,也說出了自己的感受。

小朋友辰辰:來到這裡我能知道,這個水是怎麼來的,怎麼形成的,所以我覺得能讓我學到很多知識。

據了解,北京自來水博物館目前推出了一系列的活動,梁淑雲介紹說:

梁淑云:目前呢,北京自來水博物館,也推出了一系列科普活動,這些活動,適合不同年齡段的小朋友來參與。也歡迎咱們學校、家長包括小朋友們呢能夠來到博物館,來一起體驗,一起參與這些活動。

小貼士

北京聲音博物館參觀信息

如果您對自來水背後的故事感興趣,或者希望參加有關水資源的科普活動,可以來到位於東城區東直門外香河園街甲3號的北京自來水博物館。

開館時間為早9點到下午4點,周一、周二休館。學生票2元,成人票為5元。離休老幹部憑離休證可免費參觀。

原創稿件 轉載請聯繫授權

記者丨韓天博 微信編輯丨韓天博

每一次關注 都是對事實的追問

每一個鼓勵 都是對我們的支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問北京 的精彩文章:

一張工資單引發的討論II:教授們的生活誰買單?
一張工資單引發的討論

TAG:問北京 |

您可能感興趣

好物推薦 萊卡凈飲一體機:4秒出開水,自來水秒變礦泉水
桶裝水、自濾水、自來水……水要怎麼喝才安全?
世界評選,25個世界上最奇特的博物館,包括北京自來水博物館
自來水和回收空瓶組裝成礦泉水,大家都應該知道的飲用水安全
火影忍者:自來也原來還活著,將現身《博人傳》成為反派人物?
自來水真的會自己來嗎?
瓶裝水真比自來水好?選對水壺飲水更健康
自來水中的氯,真的是致癌物嗎
自來水又來了!成為爆款,是哪吒的命
為什麼要買凈水器?自來水讓人揪心-乒乓之家
凈化家裡自來水的小方法,幾片仙人掌,就能祛除水中的雜質
廢水替代自來水,萬峰盛締造染色「傳奇」
擺脫自來水:美國的「喝生水」熱潮從何而來?
自來水,純凈水和礦泉水,究竟有什麼區別,醫生告訴你哪種水最好
自來水,純凈水和礦泉水,到底有什麼區別,醫生告訴你哪種水最好
水廠故障,自來水必須燒開後飲用!
奉旨賣「陰水」的京師自來水公司
免安裝的凈水器,讓你輕鬆喝上健康安全的自來水
家中自來水變粉色 原來有人改線偷水
廚房水龍頭別裝水槽邊,國外家庭都裝灶台前,自來水嘩嘩往鍋里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