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氣候與氣象武器(二)——氣象武器的定義與特徵

氣候與氣象武器(二)——氣象武器的定義與特徵

上篇我們講到氣候與氣象武器(一)——氣候與戰爭

由於氣候擁有巨大的破壞力,某些國家試圖利用氣象的特性發展新一代戰爭武器,以人為方式改造氣象條件達到軍事目的,本文研究發現,以人類目前所擁有的科技能力,還不足以生產具有毀滅性的氣象武器、但為了避免未來氣象武器發展成功之後被濫用,對地球生態造成難以彌補的傷害,因此國際社會應限制各國將氣候科學應用在以戰爭為目的的活動,避免人類陷入失控的氣候浩劫。

那麼什麼是氣象武器呢?

氣象武器是以地球物理場作為打擊和消滅敵人的武器,與現代戰爭使用的飛機、裝甲車、導彈、炸藥、核彈等傳統武器不同,是透過干擾或改變各種地球物理場(如電磁場、重力場、大氣環境等),達到誘發地震、海嘯、暴雨、洪水、乾旱、雪崩、高溫、濃霧等自然災害,以打擊和消滅敵人的非傳統武器,這種掌握和運用氣象條件的戰爭是為氣象戰。

換言之,氣象武器是以人為方式催化大氣中的不穩定因素,包括氣體、水滴、冰晶和各種懸浮物質,並以較小的能量將這些因素轉化為強大的能量,使得局部區域的天氣在特定時間之內按著預期發生變化,在戰場上達到干擾、破壞或摧毀敵方陣地或作戰部隊的目的。與炸藥和導彈等傳統武器不同,氣象武器不是對作戰目標直接釋放物理能和化學能,而是以人為方式激發氣候系統所蘊含的能量,製造自然災害以達到軍事目的。

舉例來說,一枚強雷系統的能量相當於一枚250萬噸當量核彈所釋放的能量,破壞力相當驚人,因此—旦氣象武器研發成功之後,將繼核武、化學武器以及生物武器之後,成為另類絕對武器或末日武器。」

由於各國積極發展氣象武器,使得氣象安全在整體國家安全的地位日益提升。然而,因為氣象武器與自然氣候緊密相息,隱密性高,難以察覺其之存在,加上地球所有區域都在影響範圍之內,因此對國家安全的威脅比核武和生物武器等傳統武器來得更大,也更直接。

早期氣象武器主要側重於降低氣象條件對軍事行動的消極影響,譬如透過散霧彈驅散作戰區上空的雲層,提高空中攻擊的精準度,或者利用飛機在空中製造雲霧掩護地面作戰部隊,或保護軍事設施,以降低傷亡和損失。越戰期間,美軍在胡志明小徑製造暴雨,影響越共部隊的行動和補給,也是早期氣象武器的例子之一。

隨著氣象控制技術不斷提升,氣象武器逐步超越人工消雲與消霧、造霧和催雨等傳統方式,希望有效利用大氣中的各種物理條件,力求通過製造高熱、嚴寒、電磁、颶風、地震、海嘯、巨浪等極端氣象,取得非傳統的戰略效果。隨著大氣物理科學的飛速進步,利用人造自然災害的地球物理武器在理論上有了明顯進步,有可能在未來應用在戰場上。

譬如,以人為方式製造和控制颶風的行徑路線,造成敵方部隊和居民的生命財產損失。在海底引爆強力炸彈形成大海嘯,沖毀沿岸的軍事設施,癱瘓敵方的作戰能力。利用導彈破壞敵方上空的臭氧層,使超強度的紫外線直接照射目標,破壞敵方的軍事設施或作戰基地,或者利用導彈在距離地表一定高度的上空引爆甲烷或二氧化碳,透過爆炸後的炮彈碎片所產生的遮蔽效果讓地面溫度驟降。其他發展中的氣象武器還包括熱壓氣霧武器和太陽武器等。」

地球物理武器的發展始於20世紀初,特斯拉( Nikola Tesla)是啟蒙者之一。特斯拉對電力和磁性有專精研究,其中最重要的發明之一就是交流電,這項貢獻使得人類從蒸氣時代進入電氣時代,造就生活和生產方式的革命性進展,大幅提高工業生產力,對人類的經濟、社會、軍事、科技、生產、政治,乃至於文化帶來深遠影響。

特斯拉一生致力於研究非線性(即輸入和輸出不成正比)問題。他在1912年提出,若能夠完美地結合物體的振動和地球的諧振頻率,就可以在幾星期之內造成地震和地形改變。1935年,特斯拉進行一項實驗,在實驗室打造一個深井,並在井內安置鋼套管,把井口堵塞之後向井內輸入不同頻率的振動,他發現輸入特定頻率時地面會發生強烈振動,這種輸入小和輸出強的超級傳輸效應稱為,特斯拉效應( Tesla Effect),為氣象武器研究帶來重要啟示。

氣象武器特性

(一)破壞力強大

氣象武器引發的天災,不論是直接對生命財產所造成的傷害,或是間接導致的水資源和糧食短缺、疾病傳染以及氣候難民等問題,都足以擾亂一個國家的社會秩序,使政府治理出現重大危機,所造成的破壞力不亞於大規模毀滅性武器。

(二)隱藏性高

透過人為方式改造的氣象與自然氣候幾乎毫無差別,難以分辨,而且在某時、某地對特定地區的氣象所施加的干擾,可能在幾小時、甚至幾天之後,在距離作業區很遠的地方才會表現出來,因此很難發現氣象變化是否是人為結果。

(三)耗費較低

與傳統武器相較,氣象武器主要是透過施放化學物質,或向空中發射電磁波,使大氣層中的氣體、光、熱產生驟變而造成氣象變化,不需要消耗大量的彈藥和其他作戰物資,也不需要大量作戰部隊,因此耗費遠低於傳統戰爭和傳統武器。

(四)具有雙刃性

氣候是非常複雜的系統,很難精確掌握或控制,而且影響範圍大,如果氣象武器使用欠當,就可能對己方和同盟國或中立網造成傷害,而且一旦氣象條件失去控制,譬如人造颶風行徑路線發生逆轉,對己方的傷害往往比對敵方更為嚴重,如果無法準確控制,氣象武器將變得相當危險。」

早期各國對氣象武器的發展有一定的共識,包括限制實驗必須在一定氣象條件下進行、人工作業必須接近有利的天氣區域,而且只能影響局部範圍。然而,但隨著科技不斷進步,氣象武器未來將不受上述限制,除了氣象條件較難克服之外,人工作業不一定需要接近有利的天氣區域,影響範圍也將擴大,甚至涵蓋全球所有區域在內。

由於氣象武器不易被察覺,破壞力強大,影響範圍廣,一旦發生重大戰爭難保不被各方濫用。然而,氣象武器是以自然環境為作用對象,必然對地球生態造成難以彌補的傷害,因此各國於1977年在瑞士日內瓦簽署《環境改變公約》(Environmental Modifcation Convention ENMOD),正式名稱是《禁止將影響環境手段用于軍事目的公約》(Convention on the Prohibition of the Military or Any Other Hostile Use of Environmenral Modification Techniques)。這項公約在1978年生效,目前共有77個國家簽署,明確規定禁止各國研發環境和氣候改變的技術,避免造成大範圍、長期或嚴重的後果。」

1992年通過的《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ited Ⅳ ations Frame VV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UNFCCC)再次重申禁止發展氣象武器的規定,限制各國將氣候科學應用在以戰爭為目的之活動。

氣候與氣象武器下文待續。喜歡請點贊,歡迎留言!

資料來源:戰略與評估

您的轉發是對我們的最大支持

ZDJS20160801

我 是 支 點助 你 成 功

珠海支點科技信息有限公司

提供專業科技信息資源服務

專業數據圖片視頻 文獻資源

翻譯研究 編輯出版 系統開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支點軍事 的精彩文章:

TAG:支點軍事 |

您可能感興趣

邱漢橋山水畫的氣勢、氣象、氣韻
二里頭的王朝氣象
颱風山竹是某國的氣象武器?人類控制天氣的科學技術真有這麼牛?
【文史知識】古代的氣象預報神器
亞太颱風研究中心、高影響天氣預警、智慧氣象試點……國家氣象局與上海市要推這些合作
颱風山竹是美國開發的氣象武器?
颱風山竹會是美國的氣象武器嗎?美曾用氣象武器消滅此國5%人口
王家新行草書充盈著儒雅的氣息、從容的氣度和正大的氣象
氣象 天氣 氣候 有何不同?
氣勢雄渾、正大氣象:唐代馮謙楷書《馮審墓誌》書法欣賞
王之渙:演繹盛唐氣象
氣象武器比核武器還恐怖?真實情況超越想像了!
颱風山竹是美國開發的氣象武器?真實情況比想像的更複雜
氣象科技如何捕捉颱風?
詩情畫意(除夕):天地風霜盡,乾坤氣象和
皇家氣象:明代黃釉的時代特徵
世界氣象組織:氣溫升高和氣候乾燥導致多起火災
職場新氣象,套裝這樣穿,霸氣又洋氣
「古八景」新氣象
情之所至 雄渾氣象——王建軍書畫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