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重組家庭的信任危機

重組家庭的信任危機

老公去世三年後的某一天,朋友給帶著三歲兒子租住在陰暗潮濕的出租房裡的李華君介紹了一個對象,對方也是喪偶,但家庭條件比較好。他有三套樓房,有一個小型皮鞋加工廠,有兩個兒子,一個在上大學,一個上高中。

兩人見了面,男人看上了李華君的年輕漂亮,當年她才三十五歲,女人看上了男人的有錢,可就是感覺年齡有點大,對方已經51歲。可想想自己現在孤兒寡母,也沒有個正式工作,所以在對方只給了自己300元錢的情況下將就著嫁給了男人張偉。

張偉雖然娶了李華君,可總認為她是農村人,在內心裡多少有點看不起她。他總認為李華君是看上了自己的錢,所以對她100個不放心。夫妻生活和她一起過,就是不往李華君身上放多餘的錢。李華君想著現在自己和兒子終於有了住處,給不給錢也無所謂,沒錢了自己出去掙就行,所以幾年來夫妻倆過著貌合神離的日子。

一天,李華君準備把床底下打掃一下,可是剛往出一拉鞋盒子就從鞋盒上面掉下來了5000元錢。她看著嶄新的一沓錢想著可能是丈夫張偉放下的,所以她把這些錢拿出來放到了抽屜里。過了幾天張偉找不到自己放在床底下的錢就懷疑是李華君偷偷拿走了,所以他不分青紅皂白就逮住把李華君暴打了一頓,並且把她趕出了家門。

無家可歸的李華君晚上又自己回到了家,看著張偉陰沉著個臉不待見自己,她只好自己舔著個臉睡在了張偉的身旁。

自從有了這次暴打後,李華君思想發生了變化,她終於明白必須依靠自己才能強大,所以她拾起自己的專業,又努力考了醫師證,被聘請到了一家私人診所上班。

自從李華君上班後,她照顧家裡的時間少了一些,這引起了張偉的不滿。終於在又一次的丟錢事件中他又把李華君打了出去,連帶著她的衣服也扔了出去。

自己能掙來錢的李華君這次沒有舔著臉回去,她賭氣在診所旁邊租了一套公寓和兒子住了下來。

已經六十歲的張偉沒有了李華君的洗衣做飯感覺生活也不能自理,所以他又把李華君找了回來。

偷他家錢的賊也找到了,可張偉就是不給李華君道歉。為此這成了李華君身上的一塊心病。想著九年來自己精心經意的伺候著這一家老小,張羅著給張偉的兩個兒子都娶了媳婦,可張偉就是看不起自己,還像賊一樣防著自己。自己跟了張偉將近十年,他還是讓自己住在陰暗潮濕的筒子樓里,夏天還好,冬天冷風嗖嗖的刮著,黑天黑地的自己上個廁所都不方便。這九年來自己為張偉流掉了四個孩子,可每次張偉問都不問自己一句。而這九年來,張偉給自己的兩個兒子每人買了兩套樓房外加一套門面房,就是這即將拆遷的筒子樓他都規劃好了,但沒有自己和兒子的份。想想心都寒了,所以她時時有離婚的打算。

終於在又一次張偉想鑽進李華君被窩中的時候,李華君憤怒的提出了離婚。她什麼都不要了,她要自己出去給自己和兒子打拚一份天下。欲求不得的張偉又一次把李華君暴打一頓,又一次把她趕出了家門。

這一次李華君信念堅定的向法院起訴堅決離婚。看著離意已決的妻子,蒼老的張偉心裡空空的。他眼瞪瞪看著一個五彩斑斕的氣球從自己面前飄過,可自己就是抓不住,可這能怨誰呢?

重組家庭本就不容易,既然彼此想開啟一段美好的生活就把自己的心放在裡面,卸下自己的防備,打開自己的心靈,給對方一份信任,一份溫暖,互相呵護互相珍惜,這樣才能在且行且珍惜的路上走得更遠更踏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安卓網 的精彩文章:

揭秘微信推廣騙子全過程逗死我了
想知道我國「收費公路有多少、收了多少錢、用來幹什麼、還要收多久」?看進來
又來一個!倒閉的電動車小廠前赴後繼,下一個會是誰?
家裡無線網又慢信號又差?試試這個小方法
斯坦福數字健康中心Desai博士將跳槽蘋果

TAG:安卓網 |

您可能感興趣

因為愛情和婚姻重組的藝人家庭關係
金立金融債權人會議:大家對重組樹立了信心
華碩重組移動業務,瞄準手機遊戲玩家和土豪
龐大集團深陷債務危機,寄望破產重組
百事可樂公司將用裁員和關閉工廠的方式進行重組
特斯拉內部重組應對階段「危機」
融資、重組、賣身 金立危機謎團如何解?
富士康將公布管理架構重組,新設運營委員會
印度非銀機構蓬勃發展,信用風險加劇,影子銀行部門面臨重組
被害男孩與重組家庭之傷
空客直升機宣布重組執行委員會
華碩手機業務重組,重心轉向高端遊戲手機,CEO沈振來離職
獨家:金立手機獲億級融資重組新公司 百億債務危機緩解現曙光
深交所聚焦「忽悠式」重組、關聯交易、信披違規等問題
索尼相機、手機等部門將重組合併 網友:索尼手機的拍照有救了
賈躍亭與許家印見面;華為否認「要求員工竊取商業機密」;金立已成立重組小組
索尼公司宣布核心業務重組
重磅:主管部門開會明確要推進通信業央企重組!運營商會再合併?
網信內部信:洽談資產重組方案 已有實際效果
港媒:紡織業正經歷重組 專家稱「中國製造」仍存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