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夏日炎炎賞古窗:誰將景緻格成畫

夏日炎炎賞古窗:誰將景緻格成畫

南宋·劉松年 秋窗讀書圖(局部)

翁秀美(深圳)

房間內,光線將不同的花紋圖案,灑在牆壁、地面乃至桌椅瓶几上,通透,鮮亮;粉牆外,萬千自然景緻被格成各種花樣遞將過來,悅目,悅心。何物所致?——窗。

窗之大小、高低、簡繁,且不論,叫人喜歡的是窗中間的欞條,或長或短,或直或彎,在窗框的空間里隨意穿插,縱橫交錯,成各種形狀花式。這欞心(又叫做格心),在宮室,在園林,在家宅,安安靜靜的,格了漫漫數千年的光與影,娓娓述說著窗的前世今生。

窗,最早是建築頂部或壁上用以通風、採光及觀景的孔洞,古時稱天窗。4000年前出土的陶屋,屋頂上方就開設四扇三角形的小洞。

窗的最基本形態是隔扇,安裝在外檐,承擔房屋與室外空間的分隔,有圍護功能。隔扇上部為欞心,中間為絛環板,下部是裙板。有採光、通風作用的是欞心(格心),格心圖案精美,有井字格、雜花式、冰裂紋、拐子紋等。有一種格心,欞條自邊框處,一步步等距離地向內收緊,並在兩層框之間加卡子(短欞條),這種式樣被稱為「步步錦」,意為步步走向錦繡前程。

一窗花影,一窗青翠,窗內窗外,似斷實連,窗中小格,格格皆是畫。

菱花圖案是格心的高規格形式,有雙交四碗菱花,三交六碗菱花。三交六碗由三根欞條交叉組成,每一個交叉點都形成一朵六瓣菱花,花心釘金屬小釘,固定三根欞條。故宮門窗上的菱花,三交六碗,大紅的欞條,金黃的釘在中間,極是華麗尊貴。

將隔扇下面的裙板替換為格心,就成了落地明造,通體透亮。安徽黟縣西遞村大夫第正廳有「大雅堂」,天井四周皆為落地明造隔扇,格心從上到下,嵌滿了冰梅紋,寓意為「十年寒窗」,清新雅緻之極。

若將隔扇去掉下面一半——裙板,裝在檻牆上,就是檻窗,隔扇除了有窗的功能還兼有門和牆的功能,只有檻窗,才真正有了窗的功能。

走在徽州古村落,腳步再輕,都能感受得到歲月在腳下輕輕顫動,宅子的每一個部件每一處細節,都被精雕細刻,民間傳說,神話故事,一一呈現在眼前。那精美窗欞,百變格心,一時入眼,不覺入心。可人的小姐窗,是兩扇小小木窗,有飛罩和窗欄板,雕花精緻秀麗,格心嵌滿了溫柔,只感覺一瞬間窗戶便要開啟,縴手抬處,玉鐲輕搖,伴一朵紅顏、一聲淺笑。

凝望久,那花窗終究未曾開,那小姐也不會出來,只因時光如水逝,只因流年不再來。

支摘窗,又叫做和合窗。上下兩層,上為支窗,從下往上開,用摘鉤支撐;下為摘窗,由木榫與窗框上的卯固定,需要時可拆下木榫,將窗取下。通風、採光和遮陽都很方便。支摘窗格心圖案有步步錦、燈籠錦、龜背錦、冰裂紋等,當窗向外推出,便如同撐開了一幅幅優美的圖畫,窗前桃花,灼灼明艷,牆角翠竹,綠意蓬勃。圖案隨著窗體傾斜而傾斜,窗外景色也一點點推上去、推上去,變得立體、活潑,明媚之極。

紅樓夢第二十七回,聽黛玉吩咐紫鵑:把屋子收拾了,撂下一扇紗屜。看那大燕子回來,把帘子放下來,拿獅子倚住。能撂下的窗,可是支摘窗?

梁思成說:「在檻窗或支摘窗的外面常有安固定紗屜一層的,紗屜又名飛罩,用來糊紗的。」窗上糊上紗,那麼地透、薄、輕,對面影像隱約朦朧,更增一層美感。

溝通內外、獨具無上美感的還有園林之窗。漏窗,又稱漏明牆,漏磚牆,外形有方、圓、六角、八角、葉形、菱形、梅花、扇面等,設於牆上,由窗框及其中花格組成。花格以細瓦、薄磚等構成幾何圖案或動植物紋樣,如魚鱗、錢紋、錠勝、毯紋等。白天透漏進園中景觀,晚上映現園中燈火。蘇州市留園長達700多米的長廊中,有窗花30餘種,成為長廊的美妙裝飾物。

李漁說,窗欞以明透為先。他常自己設計窗欄的格式,口授給工匠們做,自以為很新穎獨特,他還想像將窗安在船上,坐在船中,萬物皆成為他的天然圖畫。成千上萬幅的山水佳畫,全收進我的扇面窗。

每一扇古了心思的窗都是獨一無二的,都有屬於自己的特色與性情。

窗之欞心,這麼橫一搭豎一搭,左一彎右一扣,情致也隨之婉轉而出。它的質樸,不俗,溝通人與自然之間的心靈對話,深隱幽微。人在屋內,覺四周綠影婆娑、春風熙和,當那陽光熱烈,月色靜好,被窗格安排著依次進來,屋內的牆上,地面,傢具,忽然之間有了氣息與生命,有了歡笑與淚水。這一份天然的照看與眷顧,實在令人動情。

常對了這樣的窗痴想,若是窗前有書案,窗外有梅花,星來月往,雨叩風敲,定教窗不生寂寞。我能擁有這樣一扇窗么?但,現代生活的節奏,太快太快了,幾乎沒有時間去接近欣賞那種精雕細刻的美。現代的窗戶,是曠放的,大開大闔的,統一的外框、色彩加玻璃,整齊有序,窗外風景一覽無餘,採光通風足夠好,卻,欠缺了古窗所獨有的幽微細緻的美感與空靈疏朗的趣味。

來源:美術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壹號收藏 的精彩文章:

《香港回歸祖國二十周年》紀念郵票7月1日發行
圓明園文物:斑駁石頭「藏」著嘉慶御筆
貓頭鷹照片集錦,萌化人心!
100句經典老話,話糙理不糙!

TAG:壹號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