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高考已塵埃落定,又是有人歡喜有人愁

高考已塵埃落定,又是有人歡喜有人愁

編者:高考已塵埃落定,又是有人歡喜有人愁。面對並不理想的大學,憤悶、不平、委屈;或者終於考取了理想的大學,焦慮、擔心、糾結,為那不菲的學費。家有考生,每個人都在經歷不一樣的情緒反應。

面 對 不 如 意 ,

我們的習慣反應

承認痛苦的普遍性,看似悲觀消極,實則不然。如果你把痛苦純粹當作一種負面經歷,總在想方設法避免它;或者認為痛苦是一種失敗的表現,要是自己能力足夠,一切都擺得平,就不會有痛苦,如果你這樣想,毫無疑問,當問題、挫折出現時,你會分外感到壓抑、焦慮和不公平。

「為什麼倒霉的總是我!」「憑什麼讓我受這些!」你覺得自己是天底下最無辜、最可憐的人。或者你跳起來指責、抱怨,說:「這都怪某某人,如果不是他那樣做,我就不會有這個問題。」這樣做也許能暫時緩解焦慮和恐懼,卻無法真正解決問題。某些情況下,逃避反而會加重我們的焦慮和恐懼。

缺乏對痛苦的包容和忍耐,令我們脆弱不堪,打擊、挫敗接二連三,生活真的變得比較慘。

反過來,如果我們認為生活中有痛苦是正常的,人生本來如此,我們則能更好地集中精力處理問題本身,而不是無謂地糾纏在憤憤不平的情緒中。這種情緒只會增加挫敗感和怨氣,卻絲毫不能幫助我們富有建設性地應對生活的難題。

文章來源 >> 希阿榮博堪布 《次第花開》節選

龐大的考生群體,

我 並 不 唯 一

「認為自己是唯一的」會放大我們的感受。

比如說參加考試,如果有一半人通過而你是其中之一,你會很高興,但如果只有你一個人通過,你就不僅是高興,簡直是欣喜若狂;同樣,如果有一半人被淘汰,而你是其中之一,你會很沮喪,但如果只有你一個人被淘汰,你就不僅是沮喪,而會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冤、最不幸的人。

當你處於情緒的低谷而又孤立、封閉時,你很容易就會認為自己比所有人都更悲慘、更不開心。事實上,你的情況肯定比你想像的要好。

現在很多人因為承受不了痛苦而自殺,每次我聽到這樣的消息都難過極了。

死亡對他們來說是多麼巨大的未知,而未知有多大恐懼就有多大。

死亡的過程中四大分離,那種痛苦根本不是活著的人所能想像。儘管如此,他們仍然選擇死亡,可見他們生前感受的痛苦的確是到了無法承受的程度。

前面我們講到痛苦不是一個人兩個人的經歷,而是眾生的經歷,所以不要相信有個叫「命運」的傢伙在專門與你作對、故意要整垮你。

你的感受只是眾生普遍的感受,所以你沒有被遺棄。

如果你能放鬆下來,單純地去感知那份痛苦,並且放掉對自己的擔心、憐憫、評斷,不再只是在「我對我錯、我行我不行」的圈子裡打轉,而去與外界溝通,願意欣賞一下花草和晨風,痛苦也許依然強烈,卻不會再讓你窒息、讓你絕望到走投無路,因為此時你的心打開了。

文章來源 >> 希阿榮博堪布 《次第花開》節選

如何面對你,

今 後 的 生 活

也許有人會覺得放掉這個、放掉那個,說起來容易,而實際做起來,委屈、無奈、懊悔、愧疚、惶恐、挫敗的感受是那樣強烈而真實,不是自己不想擺脫而實在是無力擺脫。

如果是這樣,也就不必急於放掉什麼,不要再為難自己,你已經很不開心了。有那麼多煩憂傷痛要放在心裡,你該需要一顆多麼大的心吶!

那麼就給自己一分鐘,閉上眼睛,想像一下自己的心在慢慢擴大,它很柔軟、很有彈性,慢慢地,它把這個傷痕纍纍的自己包容進它的溫柔之中,它擴大到整個房間、外面的院子、街道、行人、橋樑、城市、江海、山峰、天空、日月、星辰……專註在那種可以無限延伸的開闊感中。

當你再次睜開眼睛,你會感覺好一點。

文章來源 >> 希阿榮博堪布 《次第花開》節選

在原本缺憾的世界,

做 個 快 樂 的 人

無論生活際遇如何,我們都要發願活得快樂。

快樂的人生從接受缺憾開始,接受一個不那麼完美的自己,學會對自己說:「我不再需要什麼,我很滿意。」

¨身在輪迴中,卻追求圓滿,這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迷惑。長久以來,我們一直認為人生中煩惱不斷,是自己做得不夠好,如果很努力、很用心,事情一定會有一個圓滿的結果。

可是,不論我們多注重鍛煉保養,身體照樣會生病、衰老;不論我們多麼愛身邊的親人,他們早晚會與我們分離。事業、家庭,這一切,總有不如人意的地方。

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不欲臨,無論貧富強弱,所有人都無可避免要經歷這八種痛苦。

各種各樣粗大的、細微的、強烈的、溫和的痛苦伴隨著我們短暫的一生,你也可以把它們稱為壓抑、孤獨、怨恨、哀愁、恐懼、貧窮……,這些東西無論我們現在做得好或不好都會出現在生命中。

文章來源 >> 希阿榮博堪布 《寂靜之道》節選

篇幅有限,恐難盡意,請閱原著

GIF/53K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菩提洲網站 的精彩文章:

為何學佛之人多高壽?
巴珍的幸福晚年
你所看到的因果,可能只是其中某個片段
上師的生活只有弘法利生,不單調嗎?
不如越獄吧

TAG:菩提洲網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