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讓民間水文化遺產綻放光芒

讓民間水文化遺產綻放光芒

編者按:2017年6月15日《中國水利報·水文化專刊》,記者高立洪就邱志榮研究馬臻與馬臻廟壁畫作了報道,現全文刊登如下。

圖1 2017年6月15日《中國水利報·水文化專刊》

從民間水文化遺產中汲取營養,還原馬臻修築鑒湖那段歷史,了解、傳承、弘揚先賢治水精神,更好地服務當今治水工作。為了這一目標,水文化學者邱志榮一直努力著、探索著。

讓民間水文化遺產綻放光芒

本報記者 高立洪/文 嚴利榮/圖

近日,在浙江紹興水文化專家圈,邱志榮開展的一項研究工作,引起大家好評。他獨闢蹊徑,在多年研究馬臻和鑒湖歷史的基礎上,對馬臻廟中的32幅壁畫進行了注評。

由此,他也探索出一條民間水文化遺產挖掘、整理、弘揚之路。

邱志榮是中國水利史研究會副會長、中華水文化專家委員會專家,也是紹興市鑒湖研究會會長。

上世紀80年代末,邱志榮走上了研究馬臻和鑒湖的道路。那時,紹興計劃舉辦紀念活動,召開紹興平原古代水利研討會,紀念鑒湖建成1850周年。

風華正茂的邱志榮,決定撰寫一篇上乘的關於鑒湖的學術文章,參加會議交流。為此,他騎上自行車,花了幾個月時間,對古鑒湖全線進行了一次考察。

1989年8月,他和南錢清鄉水利員,來到鑒湖西端的廣陵斗門和馬臻廟,見到了時年80歲的大王廟村村民駱印明。此廟是紹興歷史上紀念馬臻最早的廟宇,唐代就有關於它的記載。從29歲開始,駱印明便負責管理馬臻廟。老人家告訴邱志榮:廟中供奉的大王菩薩即東漢會稽郡太守馬臻,與紹興偏門外太守廟中的馬太守是同一個人。馬臻因修築鑒湖,遭奸人誣陷,被皇帝定為死罪,死得十分慘烈。對老人家的「奸人」之說,邱志榮心想,個中必有緣由。

1990年,紹興會議取得豐碩成果。專家認為:「境絕利溥,莫如鑒湖。」沒有鑒湖,就沒有今日紹興。馬臻是大禹精神的踐行者,是紹興歷史上的治水英雄。在他的領導下,紹興建成了具有全局性、里程碑意義的工程——鑒湖。

後來,邱志榮了解到,東漢時,對馬臻被殺一事,當政者的態度是不作討論,不再提及,不載史冊。300年後,會稽太守孔靈符親眼見到鑒湖效益巨大,聽到民間相傳馬臻被殺冤案,心中憤憤不平,在《會稽記》中,用簡短的121字,記下了鑒湖修建時間、規模、形制、效益,以及馬臻被殺緣由。

時代久遠,歷史文獻記載又存在局限,對馬臻的研究一直沒有重大突破。這成為紹興水利史的一個盲點。邱志榮定下目標,要在這一方面有所突破。

2011年,邱志榮撰寫《上善之水——紹興水文化》著作,由此開始了對馬臻的深入研究。對馬臻的敬仰、對學術研究的喜愛,始終是他工作的動力。

其間,在以往文獻記載和研究基礎上,他精讀了《後漢書》《資治通鑒》等權威文獻,重點研究了馬援、梁統、賀純家族,以及馬臻前後幾任會稽太守的傳記,研究了東漢時期會稽經濟、人口、水利發展狀況,形成了自己的整體概念和系統認識。

作為《上善之水——紹興水文化》一個篇章,兩萬餘字的《馬臻冤殺真相及啟示》,成為自東漢以來所見對馬臻冤案考證最系統、最全面的文章。他得出結論:馬臻修築鑒湖,創建偉業,在會稽卻因損害了既得利益者利益,被權貴和當地官員聯合誣告;在朝廷因祖先馬援曾得罪梁松等朝廷權貴,結下怨仇,又被順帝時主政者梁商、梁冀等所害,太后梁妠有寢謀之嫌。

圖2 《上善之水—紹興水文化》一書

讓邱志榮感動的是,在撰寫這部72.5萬字的著作期間,恩師陳橋驛先生給了他精心指導,寫了上百條共計兩萬多字的批註意見,還作了一篇精深優美的《序》,對他研究馬臻起到了重要作用。

2013年,邱志榮撰寫《浙東運河史》著作,將鑒湖和馬臻的歷史納入書中。學術書籍需要言必有據,這讓他感到,之前對馬臻的研究,缺少關鍵史料的佐證。他想起了馬臻廟中的壁畫,期望從中取得突破。

早在上世紀90年代,邱志榮就見過這批壁畫,也了解了有關書籍對壁畫的介紹。儘管廟中壁畫因位置太高而難以辨認,壁畫介紹零散而缺乏對水利內容的完整評述,但他以為,這些壁畫對馬臻和鑒湖的記述,必定歷史久遠,且具有一定權威性。

在紹興市文史專家朱元桂、文物專家許利根幫助下,邱志榮得到了馬臻廟32幅珍貴壁畫的全部照片。

圖3 馬臻廟三十二幅壁畫(第二幅)

在邱志榮眼中,照片中的這些壁畫,敘述簡要,條理清晰;寓理於事,愛憎分明;圖文並茂,形象生動。

比如,壁畫中人物的服飾打扮,就具有時代特色。第30幅壁畫——《馬臻默顯神威退寇》中,百姓服飾似為明代;第31幅壁畫,說的是康熙年間知府求雨,人物服飾明顯為清代裝束。壁畫顯示了創作者的歷史觀和文史功力——既收集了馬臻與鑒湖的民間傳說,又閱讀了較多相關史料記載,是紹興水利史的重要史料和珍稀作品。

圖4 馬臻廟三十二幅壁畫(第五幅)

對壁畫照片,他一張張辨認、記錄。

隨著研究的深入,他進一步發現了壁畫的價值。這批壁畫就是一部口口相傳的民間版馬臻與鑒湖乃至紹興的水利史,彌補了正史記載的不足,具有重要水利、文史價值。

更令他驚喜的是,壁畫所記,竟與他對馬臻冤案的研究結論基本一致。

圖5 馬臻廟三十二幅壁畫(第十幅)

當然,作為民間口口相傳的史料,壁畫不免存在一些問題,如想像空間較大,史實不夠嚴謹,邏輯不很嚴密等。

為解決這些問題,他決定對壁畫內容進行「注評」。「注」,則尊重原著,以直譯為原則;「評」,則通過正史及過去他對水利史的研究,對比和審視壁畫內容的準確性,肯定正確之處,對偏差進行修正,並指出原因。這無疑是對鑒湖和馬臻研究的深化。

比對、修改,做深做透,是邱志榮一貫的學術研究方法。為了研究照片里的壁畫,他花費了較長時間。即便在清晨獨自散步之時,他也在思考這些問題。

今年春節期間,他足不出戶,在家安心地總結研究成果。他用6天時間,基本寫成約2萬字的《馬臻廟三十二幅壁畫考》《馬臻廟考》等文章。春節過得忙碌而充實。

圖6 馬臻廟三十二幅壁畫(第十八幅)

寫成後,邱志榮將研究成果和馬臻廟壁畫送給浙江工業大學之江學院教授徐玉紅,作為徐教授創作《馬臻治水》劇本的參考,還組織鑒湖研究會專家對劇本進行研討。對馬臻冤案歷史,大家形成了共識。

其間,邱志榮同時撰寫的《馬臻廟三十二幅壁畫考》,在紹興市鑒湖研究會微信公眾號發表,引發了不少讀者的興趣,一些專家對研究成果給予了肯定。

注評馬臻廟壁畫,挖掘、整理和弘揚紹興民間水文化遺產,這一方法,值得水文化研究者借鑒。

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在歷史地理界老前輩陳橋驛先生、中國水利史研究會周魁一先生等專家長期指導下,紹興水利史、水文化研究,堅持學術為本、知行合一、經世致用,取得了很大成績。這次,邱志榮從民間文化遺產中汲取信息,破解歷史疑難問題,取得了新的學術成果,使得紹興水利史內容更為豐富、完善和系統。這是學科互通、相關印證思路方法的延續,是一種方法創新,為之後的研究提供了案例,積累了經驗。

「『太守功德在人,雖遠益彰。』這次,我的研究側重在馬臻、鑒湖和紹興水利史,而壁畫提供的信息和價值意義,顯然不止這些,值得進一步深入研究。目前,我正在編纂《紹興水利志》,計劃將壁畫及考證成果納入其中。同時,做好這些民間水文化遺產的弘揚工作,讓其得到更好的保護。」邱志榮說。

編輯點評:我國民間水文化遺產內容豐富,具有重要價值,做好其發現、保護和研究工作亟待更上層樓。開展民間水文化學術研究,應注意多學科、多部門結合和跨區域聯動,重視現場考證。這樣,才能取得事半功倍之效。希望學術界更多地關注民間水文化遺產的發現、研究和保護工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紹興市鑒湖研究會 的精彩文章:

TAG:紹興市鑒湖研究會 |

您可能感興趣

世界遺產綻放美麗光影 teamLab進駐京都打造光之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