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尼木藏香、永春篾香、龍香,香是怎麼製成的?

尼木藏香、永春篾香、龍香,香是怎麼製成的?

「花氣無邊熏欲醉,靈芬一點靜還通。」

中國的香,歷史久遠。

它邀天集靈,祀仙供聖,

是敬天畏人的體現,又是禮的表述;

是頤養性情、啟迪才思的妙物,

又是祛疫避穢、安神正魄的良藥。

在中國廣袤的土地上,不同地區,

不同民族對於香的製法,也各有不同。

在貴州地區,有利用流水的力量,

推動磨子制香的「故央」;

在西藏尼木,有結合當地名貴藥材,

製成具有藥用價值的「藏香」;

在福建有妙手擲地生花的「擲香花」;

甚至在有華人遷徒的其他國家地區,

也能見到香的身影……

·

相傳藏文創立者吞彌·桑布扎

在印度學成歸鄉。

看到尼木縣能夠耕種的土地很少,

於是傳授了藏香製作技藝給村民。

他利用吞巴鄉豐富的水力資源,

發明了木製的水車來磨製藏香的柏木。

水磨藏香的工藝繁瑣:

將柏木裁成合適的長方塊,

泡在水中,然後嵌在水車的往複桿上,

在磨池中磨成木漿。

將未磨細的木屑挑揀出來,

磨好的則製作成木泥磚,

存放在家裡或賣到拉薩的藏香廠。

因為技術嫻熟程度不同,每根手工藏香都是獨一無二的

一個月後,將晒乾的柏木泥

與各種香料按照比例攪拌均勻,

一起揉搓至「稀泥」狀,

就成了藏香的基本原料。

製作藏香簽時,藏族人民使用了牛角來幫忙,

將牛角洗凈,角尖部分開大小適中的孔,

將混合好的柏木泥灌入牛角,

再小心地一條一條擠出來,

一排排藏香分層擺放,

在陽光充足但溫度不高的地方晾曬,

干透後就成了藏香。

·

在江蘇竹泓鎮,

做香的手藝人被稱為「香花子」,

一直以來都被認為是最辛苦的行當。

這裡的制香作坊

都是子承父業,代代相傳,

因此,依舊保持著手工制香的習慣。

一道道繁瑣又細緻的工序,

全都倚靠「香花子」的一雙巧手。

這雙在經年累月的工作里,

靠觸感就能感知好壞成敗的手,

讓竹泓制香名揚海內外。

竹泓制香以榆面、木粉、柏香為主要原料,

再根據不同的香型,

配以四十多味不同的香料

整個製作過程從選料、備料、配料

到插香、切塊,接著是冷藏、壓榨,

到撂香、曬香及整形包裝全部採用手工完成。

尤其在「撂香」這個工序上,

需要將還是柔軟狀態的香線輕輕轉移到綳著桐油布的板籮上,

再用切刀、抿子將香線分割均勻,

最後用紗籮慢慢蓋在板籮上。

「香花子」一上一下左右手抓好兩個「籮」,

舉過頭頂,兩臂不停翻轉抖動,

像是在進行一場莊重的儀式,

直到肩上、頭上都落滿了香灰,

雙臂酸軟,這個工序才算完成。

·

接連成片的曬香場,此起彼伏。

一捆篾香紮成一束,豎著往地上輕輕一擲,

那捆篾香如同變魔術一般

散成一束盛開的花朵。

這是老一輩傳下來的曬法,叫「擲香花」,

這是永春篾香有別於其他地區香簽製作

的獨特保存晾曬技藝。

製作篾香的工序主要有五大步驟:

準備材料、上黏、上香料和掄紙扇、晒乾以及包裝。

這中間最麻煩的是上香料和掄紙扇

將製備好的香料放在粉盤內,

將竹枝蘸上水,

再將竹枝放在粉盤內來回滾動,

讓香料附著在浸過水和上黏後的竹枝上,

這個步驟一般要重複操作三四次。

永春篾香的香料一般用

沉香粉、檀香粉和柏木粉;

葯香則選擇澤蘭、茯香、細辛、靈香草、柑松等幾十種中草藥材,

不僅香氣獨特、持久醇和、沁心入腦,

還有安神、養生、祛病等功效。

·

在貴州黔西南地區的洞廣村

早在宋朝前後就已經開始用

傳統的水磨製香技藝製作香簽,

發展到現在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

如今,布依族的制香人還在堅守這門技藝,

當地人稱其為「故央」。

布依族認為萬物皆有神靈,

選定成為制香原料的香樹,

被砍伐前都得經過莊嚴肅穆的敬拜儀式,

為選定的香樹燒香燒紙,祭請用它。

然後再砍倒並加工成與水磨石槽相同的寬度,

便於鑽孔後安裝在香車上。

香車河的天然水流帶動香粑車轉動,

使香粑車上的木料與磨石磨擦,

產生細膩的木漿。

布依族人將沉澱後的木漿用極細密的

布袋收集、裝袋、成團、晒乾,

就得到製作香料的基礎材料——木粉團。

將香葉、馬桑葉、柏枝葉、艾蒿葉等

藥用材料晒乾後,舂細,

並與木粉團按照比例調勻成糊狀,

發酵一段時間就成了還未完全加工的香粑團。

如果製作青香,只需將香粑團用

「提香」或者「擀香」的方式加工成細條狀即成。

如果要製作紅香,

還得在當地採集一種叫「紅土石」的礦石,

碾壓成粉狀,與干木粉按照比例混合均勻。

布依族人制香的手藝相當嚴格,

必須按照祖傳方子嚴格配比,

製作流程更是不得隨意更改。

按照村裡老年人的說法是

「祖上留下來的講究,既是對香神的尊敬,

又能使祖輩的手藝按照

標準的流程延續下去。」

西·

在許多華人聚居的國家或地區,

長久保持著古老的習俗,

而這些習俗大都與香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在馬來西亞,比人還高的龍香

就在祭祀祭祖儀式中擔當重任。

馬來西亞的華人佔了30% 的人口比例,

信奉佛教或道教的居多,

每逢華人的重大節日或者初一、十五

依然延續著上香拜拜祈求保平安的傳統習慣。

如果需要特別答謝神明保佑,

就會點上一支龍香來祭拜。

添平香庄是實兆遠較大也較為出名的香庄,多年來一直堅持由華裔頭手製作龍頭模型,希望借龍的傳人之手真切捕捉到「龍」的神韻。

龍香,完全區別於香簽,

它製作更複雜,工藝更精美,成品比人還高。

在馬來西亞霹靂州實兆遠這個地方,

至今仍有數家製作龍香的工廠,

他們並不單只是糊口經營,

而是秉持著延續華人手工文化來製作龍香。

龍香的製作考究,

關乎原料、時間、天氣和手藝等諸多因素,

所以對製作龍香的師傅來說

每一枝龍香都是他們的心血結晶。

添平香庄推出的龍香以長度8 尺(2.67 米)的較為普遍,圖個8字好意頭。其他尺寸都需要顧客特別定製。

製作龍香需選擇上等的木材做為主幹,

將木屑漿和粘土漿一層層均勻塗抹在木材上,

把香放在一旁陰乾,

之後再塗上一層木屑漿和粘土漿。

一支龍香的製作需要至少3 個月的時間。

黃梨身龍頭香的製作甚至

需要6~8 個月時間才能完成。

制香手藝的傳承,

讓中民族的「香火"延綿不斷,

也讓香文化在世界各地開枝散葉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華手工 的精彩文章:

大熊貓文化全球巡展 「滾滾」來襲!
手藝那麼美,我想和你去看看

TAG:中華手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