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阿布扎比Burjeel Hospital生娃記(下)

阿布扎比Burjeel Hospital生娃記(下)

等你點藍字關注都等出蜘蛛網了

GIF/1K

前言

接上篇

相關閱讀:親身經歷|阿布扎比Burjeel Hospital生娃記(上)

電梯直達:

(上) (下)

環境篇 產房篇

服務篇 術前術後

醫生篇 保險&費用

術前術後

終於說到了生孩子這件事上,因為我懷的是雙胎,雖然理論上也可以試著順產,但接觸過的三個醫生均建議剖腹,對寶寶更有安全保障。

這裡插播一段我和No.2醫生的談話,No.2醫生就是我的常規醫生休假時指定的同事,同是伊拉克籍,四十來歲,包黑頭巾,眉毛上挑,顯得很凌厲。但其實她非常健談且有幽默感,每次我去都會聊幾句其他的話題。一次她問我,中國人是不是只能生一個,在我詳細解答了之後,她攤了攤手表示驚異。

*順還是剖

第一次懷孕毫無經驗,對於順產這件事還是有些嚮往的,於是一次產檢時我就問醫生,雙胞胎能不能順產。

她沒有立即回答,沉吟了一下反問我:「你今後還想生嗎?」我毫不猶豫地搖了搖頭。她便果斷說了一個字:剖。然後便帶著有點不以為然的神氣談起了本地人的生養觀念,據她所說,本地人管生不管養,只求數量不求質量,寧肯冒著寶寶有風險的前提,也要保證多生,所以一般都會強行選擇順產。

*手術時機

像我和家人之前的觀念,都是想當然認為周數越足越好,因為我懷孕狀態還可以,沒有任何孕吐和其他妊娠反應,手術前幾天還在外邊逛街,自我感覺完全可以堅持到40周,但依據這邊醫生的意見,雙胞胎並不是非要足月才好。

他們普遍認為雙胎在剖腹產的情況下,小孩在母體中待滿37周,每個個體重量達到2kg就足夠手術條件了,不建議往後拖。這樣可以避免時間長引起的其他風險,包括後期會帶給產婦的超負荷身體壓力和譬如妊娠高血壓之類的其他附屬疾病。

所以我們就在滿37周以後,選擇了一個良辰吉日進行手術。

*手術流程

術前一天與麻醉師見面,詢問以往病史,用藥情況。接著醫生安排護士帶我看病房,之後就是回家等待,術前八小時禁食,準備手術啦。

第二天一早就收拾收拾就去了醫院,去前台登記,等待安排。心情是期待中帶著緊張,忐忑中帶著解脫。生育過的媽媽們應該都能理解。

工作人員直接給帶進了產房,其實就是術後休息的病房,換衣服,躺下,護士給進行術前清理,插好導尿管,再進行一些術前安撫的話語。

然後看看時間差不多了,睡在這張床上被人推走。一路沿著長廊,看著醫院的天花板,旁邊有人拉著手叮囑千萬別緊張...總之是體會了一下電視劇里經常會有的場景。進了「術前休息室」,等待我的主刀醫生,就是前文提到的伊拉克醫生,她則在這時跟我交談,並幫我爭取到了手術室拍攝視頻的機會。

*麻醉選擇

總之是終於進手術室啦,跟美劇裡面的手術室場景差不多。裡面少說也有六,七個人,有男有女,忙忙碌碌。看著這麼多人各司其職給我服務,感覺挺安心。麻醉師及時站到了我身後,讓助手從後面把我背部推起坐立,開始麻醉。採用的是脊柱推進式半麻,據說是目前效果最好,副作用最小的麻醉方法。

順便說,麻醉師跟幾個助產士都是男性,我當時竟然還有閑暇考慮這邊的穆斯林婦女可不可以接受這樣的安排。

之前聽人說麻醉的針頭有胳膊粗,嚇得我沒敢看,以為會很疼,但竟然沒啥感覺你敢信?大概是心情太緊張了痛感減半,而且我以為打完麻醉要等藥效發揮,其實一點都不用等,手術隨即就開始了。

*初次見面

我還擔心麻藥的勁沒來得及上,待會開膛破肚得疼死。但事實當然是杞人憂天,針頭剛拔掉,下半身就沒知覺了,只感覺到肚子好像被人扯來扯去(後來看自己手術的視頻都驚呆了),全程頭腦清醒,感覺沒過幾分鐘,就聽到我醫生一聲喊:the first baby!然後一個嬰兒被托舉出來,發出響亮的啼哭。

這感覺太不可思議了,我還在出神,一直在身後扶著我的麻醉師碰碰我的臉,跟我說「see? your son is making some noise」(聽見沒?是你兒子在哭吶!)直到此時此刻,我還在發愣,側著頭看護士在一邊收拾,隔了一分鐘左右,聽到醫生喊:the second baby!妹妹也出來啦!

等到小嬰兒們被擦洗,檢查完畢,我還在進行縫合,護士就托著一個小東西過來,把他的小臉蹭蹭我的臉。這感覺很妙。

*橫切還是豎切

我之前壓根沒想過有其他的方式,橫切的傷口很低,短短一道,癒合後不影響穿bikini。但我有聽國內的朋友說是豎切,各有利弊吧。作為一個愛美的婦女,我對效果還是比較滿意的。

*初次哺喂

結束後醫生坐在一側休息,跟我聊天,問我happy不happy,我當然答非常happy,就是術後非常之冷。護士把我推到觀察室,被窩裡直接插上了暖風機,過了一會兒醫生來看我,拍拍我頭,像對待妹妹或女兒一樣,交代了幾句,叮囑護士給我按摩腿,身心都非常溫暖。

緊接著,護士們推來寶寶們,在這之前他們已經和我的家人見過面了。護士把小傢伙們放在我身上,進行第一次的母乳餵養。

生產之前看了很多資訊,說是千萬不要接受醫院提供的奶粉,否則寶寶們吃慣了配方奶,會影響母乳餵養。但其實親身體驗下來並不會。在初次哺乳之後,護士立刻推走小傢伙補充了醫院提供的液體配方奶,之後也一直是混合餵養,並無任何影響。

產房篇

*產房設施

前面說過醫院是鬧中取靜,產房布置更是巧妙,沒有一絲噪音。我運氣不錯,看樣板房的時候是一室一廳,但實際住時卻不知為何升級成了兩室一廳。病房都帶有衛生間和淋浴,兩個房間分別有電視和沙發床;醫院提供各種能用得到的護理用品,包括產婦用的產褥墊,一次性內褲,睡衣等,以及寶寶睡籃,大量的尿不濕和液體奶。

所以我自己準備的絕大部分東西都沒用上,後來全部拾掇拾掇送回家了。

*產房服務

之前有在burjeel生過的朋友說病房很好,親身經歷後果然沒有失望,尤其是服務,感覺甚至可以和國內的月子中心媲美了。

在白天,兒科醫生會來產房,對新生兒進行檢查。而護士更是24小時在線,每隔一兩個小時查房一次,不分晝夜,除了護理產婦,還負責喂孩子換尿布,指導父母護理新生兒等。病床整個是自動化的,自己可以調節高低和角度;配有緊急按鈕,無論何時需要就按下,當班護士會在一分鐘之內趕過來。

讓我特別欣慰的是,由於術後身體虛弱,雖然有另一半的陪護,但刀口疼痛,夜裡的哺乳力不從心,當班護士的夜間查房幫了很大的忙。她們為了不影響產婦休息,會把孩子推走餵奶,再分次進行耳部,五官檢查,抽足底血等,包括出生後第一針疫苗也在頭幾天完成。

在第二第三天,護士還給新生兒完成了人生第一次洗浴,其實這也是一個給新手父母學習的機會。直到現在,我們給小寶寶的餵養,拍嗝,安撫,洗澡等各個方面,都是從住院時的學習得來。

此外,醫院還提供一日三餐和茶水咖啡,「月子餐」後面也會提到。

*第一次下床

剖腹產手術之後要用大量的抗生素,手上一直插著流動針頭,換不同的藥水。麻藥過了才真感覺到疼,國內經常提到的止痛泵,我不知道長什麼樣,反正手上一直掛著止痛藥的點滴。

手術當晚,自我感覺疼痛指數已經達到了9(滿分是10),實在扛不住,按鈴叫來護士,求她給我一針勁兒大的。後來她扛不住我的苦苦哀求,跑去找醫生特批,給我肌肉注射了一針,話說還真有效,針頭還沒拔完就不疼了,整個世界都安靜下來,睡了一場有生以來最舒服的覺...

但即便這樣,護士居然跟我提了一個不可思議的要求——讓我下床。要知道我導尿管都還沒摘呢,以為聽錯了,一口拒絕。但她契而不舍百屈不撓,從下午拖到了晚上,從九點拖到了夜裡,然後終於在凌晨四點的時候,三個護士一起來到了病房...說起來有點尷尬,兩個護士一左一右夾著我,後面還有一個舉著尿袋...我就哼哼著從病床蹣跚挪到了客廳,那真叫一個慘,聞者傷心見者淚流。

但這個據說是必須的,腿長時間不動可能會產生血栓,進入到肺部引起窒息。大概護士告我狀了,第二天醫生來探視的時候很嚴肅地告誡我要聽她的囑咐,還威脅說如果我不聽就讓護士們都不搭理我,唉,只有點頭如搗蒜。

*強制洗浴

說強制有點誇張了,但依我們國內「坐月子」的風俗,術後第三天就要洗澡洗頭,聽起來就恐怖對不對?雖然現在是新時代新觀念,但光洗髮卻不提供吹風機,建議我在24度的空調房自然風乾我還是拒絕的。

我跟菲律賓籍的護士認真溝通了一下,我跟她說,我是中國人,依據中國的國情和傳統風俗,產後一個月內是不能見風,更不能洗頭的。我以為她會驚訝,會不以為然,但她聽完以後興奮地直點頭說,對對對,我們那裡也是這樣的!我心想,那你還讓我洗!

但洗澡是必須的,一方面是敷衍醫生,另一方面由於剖腹產的傷口上貼上了防水條,必須得讓專業護理人士幫忙清理,於是各退了一步,只洗澡不洗頭。護士總算勉為其難地答應了,而且一來就是兩個人,一起伺候著洗了個簡單的澡。

*月子餐

術後第三天已經通氣了,醫生說可以進一些流食,叮囑護士給我訂餐。那時我已經幾天滴米未進了,好不容易可以吃點東西,激動得不行。眼巴巴等了半天,端來一盤食物,其中的軟麵餅倒還好,可冰果凍是怎麼回事?按照「傳統習俗」,月子期間生冷可是大忌。

冰果凍

但畢竟是醫生建議的,老外沒啥「坐月子」的觀念,不也照樣活蹦亂跳?我對著一杯冰果凍發了半天呆,新觀念和舊論點打了半天的架,實在是餓極,糾結著嘗了一小口,畢竟長時間沒吃東西,感覺太好吃了,在「多吃一口就不吃了」的自我欺騙中不知不覺吃光了,好在也沒什麼不適。

後來恢復常規飲食的時候就可以自己點餐了,我留意觀察了一下,其實也有跟國內的「月子餐」異曲同工的講究,都說前幾天飲食要清淡,忌大油大葷,同時多喝湯湯水水。這邊的膳食中牛奶,果汁,雞蛋的供應很足。此外每餐都有蔬菜和水果,餐後還有紅茶。

幾張醫院餐照

*離院

這個產房我住了五天,直到產生了依賴,住到後來竟然有點兒不想走。要知道回家以後就是自己獨力承擔照料新生兒的重任了。雖然有老一輩幫忙,但作為新手父母,很多方面都一頭霧水,實在不敢想像,如果沒有這幾日在醫院的耳濡目染和護士有意識的指導,無知導致的緊張到時會有多麼排山倒海。

感覺實在貼心的是,醫院還送了兩個禮盒,裡面包括新生兒的洗護用品,尿不濕和溫和的產婦護膚品。除此之外,臨出院時幾乎把病房裡所有能帶走的都送我們了,還額外拿來了新儲奶瓶和大量的液體奶,以及足夠前期護理使用的產褥墊和隔尿墊,以致於回家以後很長時間都還在用著醫院的東西。

離開時經過前台,與經過這幾日交往,與都有些面熟的菲律賓籍,印度籍護士打招呼,竟然還有些戀戀不捨的情緒!

保險&費用

到了離院的那一天,當班護士拿來一摞單子,裡面有小寶寶的出生記錄,詳細記載了出生時間,體重,身高,頭圍等基本信息;還有時間表,指導在什麼時間該打什麼疫苗;另外就是我的手術記錄,用的每針每葯都能找得到依據...這麼多單子,就是沒有賬單。——因為,整個過程全部免費

其實這麼說也不準確,實際上是保險公司為我們買單。那麼這就要提到這邊的保險制度:這裡的醫院已經大程度地商業化,所有的公民,包括外來務工人員按規定都要上保險,有條件的,公司或個人自己買商業保險;沒條件的也要去政府部門辦健康卡。

我們的保險是公司給買的,本來因為平時強壯如牛,並沒有覺得如何重要。但直到生孩子才體會到它的便捷和福利:1.不用考慮什麼生孩子套餐,隨到隨查;2.幾乎涵蓋所有藥品,包括孕期維生素和比較貴价的魚油;3.各大醫院都接受,想去哪裡去哪裡...

然後在此期間發生了一件事,讓我更加體會到保險的重要以及沒有保險的寸步難行。

原先的保險卡到期了,新換的保險由於種種原因,不得不採取個人先墊付,然後再償付的方式。那麼說起來也是全報,只不過是自己先付錢而已。但實際操作起來才知道,這還是一筆不小的金額——

就說挂號費吧,以前都是保險卡一刷,沒關心過多少錢,自己付的價格是會診醫生(consultant)500迪,專科醫生(specialist )400迪;

這個費用僅僅是門檻,也就是說只夠你跟醫生見上一面,見面之後所做的一切檢查都是另行付費的,具體記不太清,這裡給出大致費用做個參考:超聲波600(單胎)-1200迪(雙胎),其他各項檢查400-2000迪收費不等。挂號時就得把你的銀行卡押在前台,出來時根據所做的項目一起付費。

那麼按兩周一次產檢的頻率,加上中間做的各項檢查,最差的情況是剖腹產的手術費大約兩三萬迪(合人民幣四至五萬)也要先行墊付,還要考慮新生兒進NICU的可能(每天每人約一萬迪),那麼我個人很可能會因為墊付醫療費用入不敷出。

所幸這個問題很快便解決了。歸功於新的保險公司的高效率——在我生產前及時和我所在的醫院建立了合作關係,一切恢復如常。

上篇也說到,我的醫生知道我的情況後,有幾次產檢時特意叮囑助手刪除電腦記錄,也不要給前台發送檢查信息,目的就是幫我省錢,不讓我個人墊付太多。還叫來醫院負責人,讓她特事特辦,為了我一人開綠燈,直接跟我的保險公司交涉——真的很感謝她。

所以,在本地看病,有保險比什麼都重要。

...

至此,就是我在阿布扎比生產的全過程,暫時想不到什麼要補充的,有問題的朋友請在留言區留言,知道的我會一一解答。

(全文完)

預告:後面會說到寶寶打疫苗的情況,準備寫「如何在沒有護照,沒有ID,沒有保險的情況下打免費疫苗」的攻略,各位有需要的敬請關注!

哥哥妹妹一起出來say Hi~祝大家開心!

如果你覺得有用,請關注微信號

兩種方式:

1.請按最上面標題下藍色字體"阿布扎比人"-並選擇"關注"

--------------------------------------------------

--------------------------------------------------

阿布扎比華人的公眾號

寫給身邊朋友的玩樂資訊

分享新聞八卦及實用信息

願大家的海外生活更加有趣

--------------------------------------------------

這個公眾號是個人號

全部原創

完全基於興趣

2016年3月29日完成第一篇推送

希望可以走得更長遠一些

本編一人力量有限

歡迎志同道合的小夥伴加入

也希望身在阿布扎比的大家

積極分享身邊關於

吃吃吃

買買買

玩玩玩

.......

來者不拒

--------------------------------------------------

--------------------------------------------------

謝謝支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阿布扎比人 的精彩文章:

TAG:阿布扎比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