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蘇陌年:二十歲的年紀不談戀愛我們該做什麼

蘇陌年:二十歲的年紀不談戀愛我們該做什麼

前兩天高中同學聚會。

聚會之前,我給高中最好的兄弟發了簡訊:

「聚會你去不?」「去,那天我去接你。」

於是那天我就化著妝穿著裙子在小區門口仰著頭等他。

那天以為能等來開著車戴著墨鏡來接我的他,結果等來的是一個騎著電動車滿頭大汗的傻愣青。

我朝他翻了一個白眼,然後提著我的裙子上了車。

那天喝酒的時候,他湊在我旁邊問我,你說,我這幅樣子還能找到女朋友嗎?

我喝著酒假裝嫌棄的看著他,就你這樣,還是先好好掙錢吧。

「那你不也沒男朋友嗎?」他回擊道。

我端著酒杯喝了一口,瞟了他一眼,認真說道:

「我現在的時間更想拿來和自己相處,我還不夠了解自己呢。」

其實他形象不差,高中在班上算是長得好看的男生了。

那天我之所以那樣對他,大概是希望,這個階段的他能做一些更有益於自己的事情,脫離曾經的稚氣,長成一個大人。

而不是著急的將還不夠好的自己,匆匆投入一段感情,落得手中空無一物的下場。

二十歲的年紀,大多數人會在手捧書卷的時候思考未來人生的形狀。

想著我該先去談戀愛,還是先獨善其身,該付出怎樣的努力,成為什麼樣的人,生活的畫布應該被塗上哪些色彩…

等等問題,在腦中凝成無數個團,有時候覺得大概時間才能給出答案,有時候又想奮力沖一下,為自己的人生努把力...

這個階段做大的問題大概就是,很多事情才剛剛開始,我們往往腦中已經走過了無數段人生,真實的生活卻還是停在原地。

當我們望向人生漫漫長路的前方,很多時候卻只能看到一片氤氳的霧氣。

不僅僅是你,你,我,他都一樣,誰也沒能逃掉這個人生節點的迷茫。

但是在這個幾乎誰也逃不掉的迷茫期里,時間的長短和對行動的覺悟卻是可控的。

司湯達曾說:「對於一個二十歲的青年,他對世界的憧憬,以及如何在這個世界上有所作為,是壓倒一切的。」

所以,在這段時間,我們到底該做些什麼呢。

刷微博的時候,常常看到麥子用簡單的文字記錄自己的生活。

很多時候,看著她的生活就會不自覺流露出羨慕的神情,羨慕她自己一直擁有一個完整的自己。

今天看了一個關於麥子和黃覺的視頻,「在媽媽這個名稱之前,」 麥子說,「我希望,我首先是我自己。」

二十歲的年紀,就是建立自我的開始。

我有一個朋友,高中的時候著迷於那些精緻雜誌上的人像。

只是那個時候,全世界都在說著要以學業為主,所以他很少有時間能去經營自己的愛好。

高中填報志願的時候,他毅然的選了攝影專業,就此攝影機幾乎不再離手。

除了會在學校拍各種類型的照片以外,真正讓我驚訝的是他的黃河之行。

他在出發之前給我發過簡短几個字:「要做一個專題,可能比較倉促,去冒個險。」

他從陝西榆林出發,大致沿著黃河的「幾」字走了一遍。

短短兩個多星期,從他的朋友圈裡我不斷見到了驚人的景象。

有廣袤而荒涼的大地,從遠古到未來的遺址,從礦坑到沙漠,荒村到鬼城。

一路的風景,我驚嘆他把握每個瞬間的技術,更驚嘆他行走時的思考。

在黃河之行的最後一天,我看到他發了這樣一句話:

我有很多故事,但照片足矣。

這大概是二十歲渾然天成的尋找更大世界的勇氣與決心。

二十歲的我們,渴望接納的很多,但自身擁有的太少。

於是我們開始往外走,去看,去聽,去想,去做接收的主體。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體內自我的內核在逐步建立,我們一天比一天更了解自己,脾性,愛好,期待的生活,面對各種事物的反應。

我們就像清晨走進迷霧森林的旅人一樣,跌跌撞撞又精彩紛呈的探索著自己的人生,霧氣總會散去,我們終將明朗。

曾經看過一句話叫做:「如果你覺得輕鬆,那是因為有人在替你負重前行。」

二十歲的年紀,我們剛剛開始肩負起一些責任。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二十歲之後,家裡人不會再那麼順著你,會開始要求你達到這樣或者那樣的成績,以此來保障你自己未來的生活甚至

包括家人的生活。

在二十歲之前,我們也許可以稱之為「年輕的紅利」。

個性里的缺點可以被包容,輕鬆就能跟上身邊人的腳步,生活中的挑戰最後都能化險為夷。

我們每個人都享受過「年輕的紅利」,但是它最終都隨著我們年齡的增長離我們而去。

我有一個關係很好的表哥,我念高中的時候,他在念大學。

那個時候我在家人口中聽到的都是誇讚他的詞句。

「為人很忠實,不會在外面亂來。好好學習,經常拿獎學金。」

可是在我上了大學之後,溢美之詞煙消雲散,剩下的只有教導我要不要像表哥那樣一事無成。

他找了一份穩定但是工資極低的工作,並沒有試圖去改變而是整天沉迷遊戲。

是什麼導致了他變成了現在的樣子?我思考了很久。

大概就是年輕的紅利已經消失,而他沒有適時的肩負起家庭的生活的責任,導致生活不再處於平衡之中。

二十歲的我們,在建立自我的世界體系之餘,還可以開始適應這個年紀我們肩上的重量。

這世間大部分關係都存在著交換的成分,當我們去承擔一些可以承擔的責任,一切才會朝著積極的態勢發展,我們也會更穩定的掌握好自

己人生的平衡。

二十歲,我們拿著理想主義碰撞現實主義。

我們都想特別,想人群中一眼就被看到,想做那個即使面對灼熱的目光,依然可以眼神清淡的人。

我們都羨慕過影視劇里的女主,能輕易藉助著主角的光環成為人群的焦點,渴望哪怕一次成為那樣的女孩也好。

然而當我們回到現實,卻還是那個普通的平凡的姑娘,只能依靠自己的勇氣和決心,與這個世界負隅頑抗。

需要花很多力氣才能維持好形象,需要熬很多個夜才能做出一份滿意的報告。

我們很快就發現,在與越來越多人接觸的過程中,自身的狹隘,淺薄,以及顧影自憐越來越顯現。

可是這些都沒有關係,重要的是,我們可以在閑暇的時間,閱讀有精神濃度的書,從而懂得如何觀察這個世界。

我們可以去跋山涉水,真實的感受這個世界,讓內心讓它保持直覺和靈性,而非一味沉溺在各種時尚、娛樂、網路的煽動中。

我們即使身處二十歲的迷茫,卻還是努力的很快的走出了繁瑣的無意義的思考。

我們在理想和現實的夾縫中生存,即使常常深處莫名其妙的困頓,卻還是能夠通過這些縫隙,去享受每天散落進來的陽光。

我們可以借著外界給予的一點光芒,獲得自我的補給,然後對每一個可能會實現理想的明天抱有著十萬分期待。

最後,分享里爾克的《給青年詩人的十封信》里這樣一段:

「人們愛把青年比作春,這比喻是正確的。

可是彼此的相似點與其說是青年人的晴朗有如春陽的明麗,倒不如從另出方面看。

青年人的愁苦、青年人的生長,更像那在陰雲暗淡的風裡、雨里、寒里演變著的春。

因為後者比前者更漫長、沉重而更有意義。」

所以,無論是曾經記在日記本上的理想,還是偷偷藏在心底的英雄夢想,在二十歲的年紀,都可以借著心底的光,慢慢生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蘇陌年 的精彩文章:

TAG:蘇陌年 |

您可能感興趣

這幾個星座談戀愛從不考慮年齡
年入30萬,不敢談戀愛,這屆年輕人愛不起
12星座談戀愛,誰最不在意年齡?
談戀愛要趁年輕,年紀大了你就學不會了
十六歲的我想談戀愛
25歲和12歲談戀愛真的好嗎?忘年戀這種事情還是得先成年吧
第二次結婚,我們已經過了談戀愛的年齡
「不要在該賺錢的年紀只想著談戀愛」
如果和這三個星座談戀愛,不存在七年之癢,每天都如初見
談戀愛不超過三個月和一談就是六七年的人區別在哪兒?
12星座女,談戀愛最好的年齡在幾歲,大好年華千萬別錯過!
我談戀愛的一年裡,有364天不敢說實話
媽,我想和這個13歲妹妹談戀愛
成年人和未成年人談戀愛你都祝福,你四不四灑?
天蠍座什麼年齡談戀愛最好?
純真的80年代 年輕人怎麼談戀愛
不要在最好的年紀,只顧著談戀愛
這年頭,誰談戀愛還看錢?
20歲的我,已經不想談戀愛了!
這個七夕,我們不談戀愛,只談茶